“锣鼓响,脚底痒”,当开场锣鼓响起来的时候,临近村庄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到戏台前,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这是三十多年前,在那个全民看戏的年代,我在老家亲眼看到的壮观场景。
“文革”十年,古装戏作为“四旧”偃旗息鼓,全国人民翻来覆去就看那八本革命样板戏。一九七八年,当古装戏重新恢复的时候,大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又可以看老戏了。”从小在父母怀抱里看样板戏的我,虽然不知道老戏是个啥东西,心中却充满了朦胧的期待。
看戏不仅仅是当时乡下主要的娱乐方式,还是精神生活中的一桩大事,甚至还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什么时候做戏,是大有讲究的。一种是节日戏,最多的时候是在春节,有时在中秋节或者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喜上加喜。还有一种是庙会戏,解放以后改名物资交流大会,乡下叫“时节”,名异实同。譬如,我们镇上的“时节”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其他乡镇的“时节”还有二月廿六、三月三、三月十五、八月十三、十月二十,一个接着一个。每到“时节”,很多村庄请戏班唱戏,各家各户邀请亲朋好友,广开宴席。
这时,有的侄儿用独轮车把出嫁的姑姑拉回来,回娘家看戏。其实,乡下妇女身板硬朗得很,走起路来一阵风,并不需要坐车,无非是一种表示尊敬长辈的风俗。在独轮车的一边,固定一条小凳,人坐在上面,另一边放一块石磨,以保持左右的平衡。出嫁的姑姑坐在独轮车上,让侄儿拉回娘家,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如果路人问起,便笑呵呵地回答:“回娘家看戏去,一起来看啊!”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纯粹是为了娱乐,跟节日和庙会都不搭界。当时,乡下的物质生活还不丰富,经济实力有限,社会风气也远没有现在这么自由,我在老家没有看过祭台仪式,也没有看过做寿戏、修谱戏,如今这些传统又恢复了。
每到做戏的日子,数小孩子最高兴。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有得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虽然还没有包产到户,但连年风调雨顺,已经能够吃饱肚子,至于下饭的菜,主要是自留地里种的蔬菜,节时把自家养的肉猪宰了,猪肉都卖掉,部分内脏和猪血分赠亲友,自家只留一个猪头。做戏的时候,招待亲朋好友,有鱼有肉,小孩子也跟着沾光。另一个是有得玩,大戏还没有开始,小孩子的游戏先开始了。我们出生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六零后人数特别多,加上年纪相仿的表兄弟都来了,还有村里的堂兄弟,小孩子一大堆,在戏台上跑上跑下,跑来跑去,无比热闹,无比兴奋。至于做的是什么戏,戏做得好不好看,唱得好不好听,小孩子并不关心。
乡下的戏台,主要是草台,很少有广场台。草台都是临时搭建的,设施非常简陋,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台板也不结实,演员在台上跑一个圆场,踩得山响,摇摇晃晃。只有县剧团备有可以拆卸的专门舞台,虽然也是草台,但无论是面积大小还是牢固程度,跟农村里的草台不可同日而语。有些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庄,三天两头要开会,逢年过节要演戏,嫌搭台拆台麻烦,干脆用钢筋、水泥、石头建一个固定的广场台,不仅牢固,面积也大。有个村庄建广场台,光设计费就花了三千元,在当时的乡下是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成为一时的美谈。
正式演戏之前,先要过几关。第一关是敲花头台。一者全面展示一个剧团的音乐水平,后台的乐手或先或后,或单独或集体,都要演奏;二者营造热闹的氛围,尤其是梨花吉子一吹,龙吟虎啸,地动山摇,声震四方;三者提醒观众马上开演了,要看戏得抓紧了。观众一听到闹花头台了,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草台前汇聚。
第二关是踏八仙。据说有文武八仙、堆花八仙、追桃八仙、三星八仙、赐福八仙、九个头八仙等。但小孩子分不清这么多,也没有多少兴趣,只是觉得“猴子精”孙悟空挺好玩的。儿时我也看过无数次踏八仙,无论是做还是唱,都不能引起兴趣,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第三关是三跳——跳魁星、跳加官、跳财神。跳魁星是由小花脸表演,穿魁星衣,戴头壳,左手捧斗,右手执笔,祝福后生皇榜高中,光宗耀祖,尤其是那一摇一摆的魁星舞,看了觉得很滑稽。跳加官是由白面老生头戴面壳、身穿蟒袍表演,一出场就出示条幅:“一品当朝”、“天官赐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利话。跳财神,由大花脸扮成财神老爷,头戴面壳,身穿蟒袍,双手捧出大元宝,祝福大家招财进宝,恭喜商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然后,村领导走上台去,将一个预先包好的红纸包放在财神捧的托盘上。这时锣鼓齐鸣,鞭炮百响,气氛达到高潮。
过了这三关,才是正式的演出。先是一个加演,乡下叫作“剧头”,大多演一些经典的折子戏,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再是演正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要两三个小时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家有一种“推搡”的习俗。平时男女有所顾忌,但在戏台前例外,允许男女杂处,公开“推搡”。小伙子看哪里大姑娘多,就往那里推。戏台前密密麻麻的人头,只要这头一推,人潮汹涌,此起彼伏,涌到那头,还伴随着惊叫声、嬉笑声和谩骂声。一推二推,把戏台前的大姑娘吓跑了,只能逃到人群的后面看戏。小伙子则双手紧紧扳住台板,能支撑就支撑,不能支撑就凌空挂在台板下面。这时,整个戏台发出“吱吱吱”的响声,摇摇晃晃。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人们不必站在戏台前风吹雨淋,可以坐在电视机前悠然看戏。记得当时浙江电视台每周播放一次越剧,雷打不动,坐在家里看戏,又轻松,又省钱,请剧团演戏的渐渐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