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00000005

第5章 儿时看戏

“锣鼓响,脚底痒”,当开场锣鼓响起来的时候,临近村庄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到戏台前,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这是三十多年前,在那个全民看戏的年代,我在老家亲眼看到的壮观场景。

“文革”十年,古装戏作为“四旧”偃旗息鼓,全国人民翻来覆去就看那八本革命样板戏。一九七八年,当古装戏重新恢复的时候,大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又可以看老戏了。”从小在父母怀抱里看样板戏的我,虽然不知道老戏是个啥东西,心中却充满了朦胧的期待。

看戏不仅仅是当时乡下主要的娱乐方式,还是精神生活中的一桩大事,甚至还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什么时候做戏,是大有讲究的。一种是节日戏,最多的时候是在春节,有时在中秋节或者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喜上加喜。还有一种是庙会戏,解放以后改名物资交流大会,乡下叫“时节”,名异实同。譬如,我们镇上的“时节”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其他乡镇的“时节”还有二月廿六、三月三、三月十五、八月十三、十月二十,一个接着一个。每到“时节”,很多村庄请戏班唱戏,各家各户邀请亲朋好友,广开宴席。

这时,有的侄儿用独轮车把出嫁的姑姑拉回来,回娘家看戏。其实,乡下妇女身板硬朗得很,走起路来一阵风,并不需要坐车,无非是一种表示尊敬长辈的风俗。在独轮车的一边,固定一条小凳,人坐在上面,另一边放一块石磨,以保持左右的平衡。出嫁的姑姑坐在独轮车上,让侄儿拉回娘家,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如果路人问起,便笑呵呵地回答:“回娘家看戏去,一起来看啊!”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纯粹是为了娱乐,跟节日和庙会都不搭界。当时,乡下的物质生活还不丰富,经济实力有限,社会风气也远没有现在这么自由,我在老家没有看过祭台仪式,也没有看过做寿戏、修谱戏,如今这些传统又恢复了。

每到做戏的日子,数小孩子最高兴。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有得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虽然还没有包产到户,但连年风调雨顺,已经能够吃饱肚子,至于下饭的菜,主要是自留地里种的蔬菜,节时把自家养的肉猪宰了,猪肉都卖掉,部分内脏和猪血分赠亲友,自家只留一个猪头。做戏的时候,招待亲朋好友,有鱼有肉,小孩子也跟着沾光。另一个是有得玩,大戏还没有开始,小孩子的游戏先开始了。我们出生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六零后人数特别多,加上年纪相仿的表兄弟都来了,还有村里的堂兄弟,小孩子一大堆,在戏台上跑上跑下,跑来跑去,无比热闹,无比兴奋。至于做的是什么戏,戏做得好不好看,唱得好不好听,小孩子并不关心。

乡下的戏台,主要是草台,很少有广场台。草台都是临时搭建的,设施非常简陋,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台板也不结实,演员在台上跑一个圆场,踩得山响,摇摇晃晃。只有县剧团备有可以拆卸的专门舞台,虽然也是草台,但无论是面积大小还是牢固程度,跟农村里的草台不可同日而语。有些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庄,三天两头要开会,逢年过节要演戏,嫌搭台拆台麻烦,干脆用钢筋、水泥、石头建一个固定的广场台,不仅牢固,面积也大。有个村庄建广场台,光设计费就花了三千元,在当时的乡下是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成为一时的美谈。

正式演戏之前,先要过几关。第一关是敲花头台。一者全面展示一个剧团的音乐水平,后台的乐手或先或后,或单独或集体,都要演奏;二者营造热闹的氛围,尤其是梨花吉子一吹,龙吟虎啸,地动山摇,声震四方;三者提醒观众马上开演了,要看戏得抓紧了。观众一听到闹花头台了,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草台前汇聚。

第二关是踏八仙。据说有文武八仙、堆花八仙、追桃八仙、三星八仙、赐福八仙、九个头八仙等。但小孩子分不清这么多,也没有多少兴趣,只是觉得“猴子精”孙悟空挺好玩的。儿时我也看过无数次踏八仙,无论是做还是唱,都不能引起兴趣,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第三关是三跳——跳魁星、跳加官、跳财神。跳魁星是由小花脸表演,穿魁星衣,戴头壳,左手捧斗,右手执笔,祝福后生皇榜高中,光宗耀祖,尤其是那一摇一摆的魁星舞,看了觉得很滑稽。跳加官是由白面老生头戴面壳、身穿蟒袍表演,一出场就出示条幅:“一品当朝”、“天官赐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利话。跳财神,由大花脸扮成财神老爷,头戴面壳,身穿蟒袍,双手捧出大元宝,祝福大家招财进宝,恭喜商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然后,村领导走上台去,将一个预先包好的红纸包放在财神捧的托盘上。这时锣鼓齐鸣,鞭炮百响,气氛达到高潮。

过了这三关,才是正式的演出。先是一个加演,乡下叫作“剧头”,大多演一些经典的折子戏,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再是演正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要两三个小时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家有一种“推搡”的习俗。平时男女有所顾忌,但在戏台前例外,允许男女杂处,公开“推搡”。小伙子看哪里大姑娘多,就往那里推。戏台前密密麻麻的人头,只要这头一推,人潮汹涌,此起彼伏,涌到那头,还伴随着惊叫声、嬉笑声和谩骂声。一推二推,把戏台前的大姑娘吓跑了,只能逃到人群的后面看戏。小伙子则双手紧紧扳住台板,能支撑就支撑,不能支撑就凌空挂在台板下面。这时,整个戏台发出“吱吱吱”的响声,摇摇晃晃。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人们不必站在戏台前风吹雨淋,可以坐在电视机前悠然看戏。记得当时浙江电视台每周播放一次越剧,雷打不动,坐在家里看戏,又轻松,又省钱,请剧团演戏的渐渐少了。

同类推荐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元曲三百首(中)

    元曲三百首(中)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
  • 松石斋诗文选

    松石斋诗文选

    许多年前有艺界师友曾鼓励结集。然余自觉拙作虽具诗词之形体,却远未得诗词之神髓,倘作为屐记或心感之回味犹可,而作为诗品实难示人。讵料癸巳之初,故乡旅厦乡亲联谊会诸友厚爱,将余之诗文编汇成集,欲以付梓。余深感盛情难却,思之再三,确定以《松石斋诗文选》为名面世。
  • 漫步青云

    漫步青云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日记体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一些散文和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相关报刊上,文字较为散淡,多为一些感悟性作品。
热门推荐
  • 盗墓终结者

    盗墓终结者

    一个大学生接到表哥的邀请,前去一个千年古墓中需找秘密。但接踵而来的困难让他们疑惑不解:青铜神像,人面蛇俑,五尊宝鼎,这些究竟是什么?
  • 天河神尊

    天河神尊

    林辰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片星河域场,域场之中可以创造出道道透明人影,别人修炼只是一个人修炼,可是他却可以让十个,百个透明人影帮助他修炼。从此走上了一条飞速修炼的王者道路!!
  • 沉沦梦魇

    沉沦梦魇

    卷一是由十六个小梦境组成。诡异的空间、漂亮的大金鱼、绝望的丧尸城、纯朴的龙人村……每一章虽然短,但仔细构造字里行间的妙事,会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卷二是中篇故事。女主身中梦降,为摆脱梦魇,深入苗疆降术村,掀起自救狂潮……
  • 破军伤城

    破军伤城

    他,身世成迷,从小被人欺辱却不断在逆境中强大;他,爱与被爱,却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他,兄弟情深,一次次忍让却一步步走向决裂。在这个低调修真、霸气被限的世界,他一次次完成逆袭,却一次次的伤心,英雄落寞,悲伤如斯,莫问天意,唯有破军!
  • 沧海一粟:难脱红尘

    沧海一粟:难脱红尘

    我是一位现代人,死后,却得知自己原是位仙人。在人间,我受人陷害,导致命归西天,身处异乡。在仙界,我遭他仙污蔑,被贬入尘世间,久久轮回。待到仙界,我却忘记了之前的一切,唯有内心的苦涩在不断地提醒我,眼前的一切并不是我所应当掌握的种种。这样的日子,我过得如屡薄冰,步步惊心,唯恐一棋走错,满盘皆输。直到,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是了,既然缘未尽,自己便在这沧海之间,亲手斩断与前世的种种牵连。而随着一场场缘分的结束,我的记忆逐渐清晰……然,最后所有的迹象竟直指——那一人,终究是对是错,这一场梦能何时完结……
  • 网游之妖王误入

    网游之妖王误入

    由于仇人追杀,身受重伤又因机缘巧合误打误撞进入了网游世界。妖王殿下很生气。。从此网游世界不再平静。当蠢萌的小妖狐碰见妖王殿下又会擦出怎样滴火花呢~~~
  • 冥煞惊情:阴孕难违

    冥煞惊情:阴孕难违

    男鬼偷欢,以致暗结鬼胎。危机之中,又是谁能救我?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
  • 魔王的复仇

    魔王的复仇

    契约签订,开启恶魔之路。葛少飞龙翔高校的不良学生,打架无败记录中学时代,就小有名气,形如恶魔,因此被周围人称为“恶魔”,外号“丧尸”。说话与行事风格总是相当直接,不是很聪明。天生的虐待狂,遇上挑衅的对手会无情收拾掉,亦爱先发制人但也不是常常这样,擅长以拳头作战。在学校里,家里都处于一种状态,不善于和人交谈,喜欢独来独往。虽然表面凶恶,但内心有一点小善良。要不是那个狗屁魔王什么复仇,而且会危害到自己的亲人,鬼才帮他。在学校里不断的打架,借此来修炼自己的能力。到后来无需前往魔界直接在人间开战。
  • 复仇者之寻爱

    复仇者之寻爱

    沉睡了千年,醒来却已身处陌生的世界。或许,只有借着“恨”,她才能找到一丝安慰。是的,她重生了,化为一个复仇者,以“恨”之名,来到他的身边。可是,随着一些人的出现,伴着一些事的发生,她渐渐地从迷失的方向中找回了自己,还有被自己遗忘的爱……
  • tfboys樱花之约

    tfboys樱花之约

    小时候就见过,到却不知他的名字。长大后却不知他就是抓自己发带的那个少年,却不知他是那个被女孩说真笨的少年,少年却成了明星。。。。。“你放开我的发带我就告诉你”“好”“我种的是樱花树哦!过几年它就会长的很高很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