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00000004

第4章 半生戏缘(2)

一九八六年,我离开家乡,负箧杭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凡戏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寻找同类,呼朋引伴。隔壁班有一位来自浙江嵊县的男同学,高中毕业后做过木匠,后来经过复习考上大学,年龄比我们应届生要大三四岁,可以做哥哥,处世也比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稳重一些,大家都叫他“老傅”。

那时正是舞风劲吹大学校园的年代。每到周末,不仅学校的大食堂,连小教室里也灯光闪烁,音乐飘扬,临时改成了简易舞场。同学们都去学跳舞了,我和老傅却躲在寝室里,拿着收录机,跟着磁带唱越剧,成了不折不扣的另类。

在紧跟潮流的时尚人士看来,两个大小伙子整天咿咿呀呀地唱越剧,不男不女,有点不可思议。而我们认为,听戏唱戏又没有妨碍人家、危害社会,纯属个人自由,干卿底事!所以,也就顾不得人家不屑的眼光,自我陶醉。

老傅毕竟来自越剧之乡,跟越剧名伶何英还是初中的校友,既能唱生角,也能反串旦角。而我缺少音乐天赋,五音不全,属于只会听不会唱的戏迷,无非跟在他后面哼哼而已,这一哼两哼,也哼了不少戏,主要有《红楼梦》、《碧玉簪》、《血手印》、《王老虎抢亲》。好在下午基本没有功课,不是看书自修,就是听戏唱戏。

同寝室里有一位陕西的同学,父母都是河南的移民,在家里讲河南话、听河南戏,会唱一点豫剧。出于好奇,我跟他学过一段时间的豫剧《卷席筒》,第一句就是“我的后老大啊,姓曹名曹林”。那个腔调,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次,经过女生食堂,附近传来了铿锵悦耳的京剧音乐,原来是退休老教师组织的演唱活动。我悄悄地进去,坐在边上,专心地听。邻座有一位白发斑斑的老教授,看到年轻人进去,非常热心,教我诀窍:提气和共鸣。我不过是临渊慕鱼,并没有退而结网的恒心,所以听了一次,就不了了之了。

为了培养年轻观众,几乎所有剧种都进行了戏曲进校园的努力,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到大学里举办讲座,虽然成效不彰。有一次,杭州越剧院的名角陈书君来学校办讲座,阶梯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基本上都是女生。讲座结束,我请她在笔记本上签了一个名,这是平生惟一一次。

我喜欢古典文学,大学四年,从先秦的老庄、论孟、诗骚,到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广泛涉猎,学无专精。其中最爱的还是戏曲,曾经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四大名著——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还买了一本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著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放在案头,空闲时常常翻翻看看,乐在其中。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看了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写了我平生第一篇论文——《论戏曲的教化作用》。临近毕业,男女同学四载同窗分别在即,少不得相互帮忙,男生帮女生写毕业论文,女生帮男生织毛衣。就这样,我把这篇煞费苦心写出来的论文奉献了出去,却没有能够换回一件温暖牌毛衣,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大学毕业以后,留在母校继续读书。那是人生中最自由的三年,导师基本不管,功课基本没有,只有一篇毕业论文,小菜一碟,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因为五音不全,只有向乐器方面发展。当时痛下决心,最低目标要认识简谱,学会一种乐器。

恰好我的管鲍之交大学毕业分到杭州做事,住在离校不远的地方。他平生多才多艺,擅长吹笛子、拉二胡,给我找来一本婺剧的曲谱,叫我先抄一遍。抄书是我的长项,大概花了一个礼拜时间,废寝忘食,抄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然后,他教我吹笛子,大约吹了一个礼拜,勉强能够吹响,但指法始终不能连贯。就这样,简谱没有认识,笛子没有学会,身上缺少艺术细胞,从此彻底死了心。

倒是听了老同学吹拉的不少曲子,印象最深的是阿炳的《二泉映月》,无比凄清,为之黯然。若干年后,他远走英伦,一时生计无着,就学伍子胥当年落魄时的样子,吴市吹箫,在伦敦的街头吹笛子、拉二胡,做了一段时间的街头流浪艺人。那笛子和二胡,还是我在杭州市解放路的江南琴行帮他买的呢。

杭州是戏迷的天堂,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中,这里有越剧,有京剧,甚至有昆曲。

在教工路,有红得发紫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延安路,有老牌的浙江越剧团;在黄龙洞景区,黄龙越剧团天天演出,虽然是民间剧团,艺术水平不输一些专业剧团,已成为游客必看的一景。

在秀绝人寰的西湖边,有热闹非凡的越剧角。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柳浪闻莺,后来搬到湖滨一公园,天天人山人海,也算西湖一景吧。记得当年在柳浪闻莺的越剧角里,经常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穿着一双拖鞋,不修边幅,在女人堆里嘻嘻哈哈,说说唱唱,自得其乐,堪称“万花丛中一点绿”。二十多年后,当我在湖滨一公园再次看到他时,还是那副落拓不羁的模样,不过已经年近半百,两鬓有霜了。

杭州有全国闻名的浙江京剧团和浙江昆剧团。虽然一直不景气,但我曾经听过几次有关京昆的讲座,报纸上偶尔可以看到相关戏讯,还算有点印象。尤其是二零零五年西湖西进工程以后,位于金沙港的盖叫天故居修葺一新,在西面成立一个京昆之家,经常有京剧戏迷在此吹拉弹唱,也可以叫京剧角吧。双休日,全家到杨公堤景区游玩,每每妻儿徜徉于山水之间,我却陶醉于戏剧之中。

曾经在《红楼梦》里,看到林黛玉和史湘云月夜吟诗,有寒彻肌骨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之句。中秋之夜,他们听到从远处飘过水面传来的笛声,清越无比,当时的音乐,该是昆曲吧。有一天,当我走进湖边的汾阳别墅时,从远处的水榭中传来了清越的昆曲,因为飘过水面,感到特别凄清,寒彻肌骨,才亲身体会到林黛玉月夜吟诗的意境。原来是一班上海的昆剧迷,选择了杭州最清幽的处所,自弹自唱,不见一点喧哗。

在我的家里,因为妻儿都不喜欢戏剧,在我是乐音,在他们可能是噪音。一年到头,难得听几次戏剧。只有他们不在家的时候,才把布满灰尘的磁带找出来,听上几遍,好像听一位曾经的老朋友娓娓闲聊。偶尔收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发现无论是安徽黄梅戏,还是广东粤剧,都还不错。后来听方家讲,各种地方戏剧都是相通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视里听到京剧《锁麟囊》,一下子被它那低回幽咽、似断似续、如泣如诉的腔调所吸引,似曾相识,就好像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觉得很面善一样。原来徽剧二百年前进京以后,徽汉合流,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剧种——京剧,京剧倒流到安徽,反而将原来的徽剧淹没了。同时,徽剧经过新安江,沿兰江、婺江,到了浙江兰溪、金华,与当地的方言和音乐结合,形成了婺剧的一个新唱腔——徽戏。猛想起郑兰香演唱的婺剧徽戏《装疯骂殿》,与京剧程派的唱腔是惊人的神似,毕竟京、婺二剧同出一宗。

从此,爱上了京剧程(砚秋)派,爱听“五小程旦”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的演唱。尤其是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李佩红,早年刀马旦出生,后改习青衣,能文能武,与婺剧的花旦类似,听她演唱的程派名剧《荒山泪》、《春闺梦》,真是如痴如醉,忘乎所以。

正当我感喟“人间天堂,居然没有婺剧立锥之地”的时候,从一个戏友处惊喜地得知有一个叫做“杭州婺剧联谊会”的群众组织,隔周在曙光新村社区居民活动室活动。

他乡遇故知,总算在杭州找到了婺剧爱好者的组织。成员无一例外地来自浙江金华、丽水、衢州(简称金丽衢)婺剧传统流行地区,如今在杭州工作或学习。他们当中,有大学教授,有机关干部,也有公司职员,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远离家乡,是婺剧的魅力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虽然我很少参加活动,感受却非常深刻:一者是传统,无论是演唱的,还是演奏的,都坚持传统的婺剧音乐,原汁原味;二者是持久,从下午二时活动到晚上八时,几乎是大半天的时间,大家毫无倦色,意犹未尽;三者是温馨,晚饭大家吃盒饭,按理是AA制,可每次会长都抢着买单,真让人过意不去。

除了在曙光新村,有时移师附近的黄龙洞。那激昂的锣鼓,高亢的唱腔,引得游客驻足观看,甚至把黄龙越剧团舞台前的观众也吸引过来了。虽然听不懂戏词,但那粗犷而强烈的婺剧音乐,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清初文人顾亭林先生的最爱。贫寒之家,没有香车宝马,也没有豪宅大院,只有几橱诗书,可以诵读,“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西湖风月,本是无价,好在如今免费开放,近水楼台,不论昏晓晴雨,春夏秋冬,时时可以徜徉。自从我在网络上重逢阔别二十年的老友——婺剧以后,书籍也不读了,山水也不游了,八小时以外,都端坐在电脑前看婺剧视频,自得其乐,看得腰酸背痛,脖子僵硬。妻子看我这般废寝忘食的光景,在一旁笑问:“要不要找一个精神科医生诊断一下?”

多年前,单位里有一位浙江缙云的同事,是不折不扣的铁杆戏迷。在他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婺剧,交的朋友是浙江省艺术学校婺剧班的学生,听的音乐是婺剧MP3,连手机的铃声也是婺剧音乐。有一天,他拷贝给我二十多首婺剧MP3,让我欣喜若狂,真是久旱逢甘霖。在这些MP3中,最勾起我回忆的是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徐汝英演唱的《孙氏祭江》,尤其是那句行云流水般的“啊呀,刘先皇”。三十年前,家乡的广播在晚上播音结束之前,都要播一遍《孙氏祭江》,这句戏词因此刻骨铭心。

自从百度能够搜索MP3以后,婺剧的音乐资料从网上源源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更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能够在百度上搜索视频了,让我这个异乡的游子,能够足不出户,端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清茶一杯,津津有味地看戏。有一些三十年前看过的不太常见的剧本,如《平贵回窑》、《九件衣》、《悔姻缘》、《花田错》、《送徐庶》,都能在百度视频里找到。

“独乐乐,与人同乐,孰乐?”答案自然是与人同乐,于是四处寻找同好。科技的发展,突破了婺剧迷之间交流时遇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瓶颈。近年来,中国婺剧网、婺剧论坛等专业戏剧网站相继开通,搭建了全方位交流的平台,不论人是在金华,还是外地,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交流。各地热心的戏迷,还开通了各种各样的QQ群。令人叫绝的是,这些QQ群周围不仅团结了一批戏迷,还真刀真枪排戏上演,像浙江永康婺剧QQ群就排演了传统名剧《百寿图》、《辕门斩子》、《姐妹易嫁》和《前后金冠》。

在各种论坛和QQ群里,偶尔也有五六十岁的长者,更多的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戏剧,走到了一起。这些戏友虽然年纪轻,戏曲造诣却不浅,藏龙卧虎。

浙江海宁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自序里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而戏剧兼有唐诗语言之美、宋词音乐之美、明清传奇情节之美,以及舞蹈之美、服饰之美、杂技之美,六美兼具,它对于我的魅力,确实胜过任何一种文学艺术,这也是它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同类推荐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是“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系列之一。《山野的月色》收录了黄忠龙多年来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瓦房的天空》、《乡村戏台》 、《老堡子》、《老作坊》、《老井》、《粮食》、 《灰骡子》、《补丁》、《统销粮》、《土屋》、《 手推车》、《购货证》、《老广播》等。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热门推荐
  • TFBOYS十年之约凯玺源

    TFBOYS十年之约凯玺源

    三个女孩,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千金,她们和三只经历了许多事情,最后幸福的走上了婚礼的殿堂
  • 祝你幸福:乞爱

    祝你幸福:乞爱

    她是从小就被遗弃的孩子,她渴望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平平淡淡的生活着。慕亚熙:我世界只有你一人的存在,可你的世界为什么不能我一人的存在?良承磊:我没有想到你的选择是他?任欢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穿越之美女复仇

    穿越之美女复仇

    如果恨可以忘记,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思。你给我的伤害,这辈子我都无法忘怀,我能做的就是就是加倍的将伤害还给你。你为了占有,害死了我最爱的人。我要让你的这辈子都无法忘记你最亲爱的我是怎样将你一步一步设计进沼泽。你毁了我的人生,我灭了你的世界!如果说我的到来是偶然,那你的悲剧就是必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老公,求放过

    腹黑老公,求放过

    这是一个招灾体质女主,被师傅和男主共同坑骗的故事。女主因为纯阴体质所以总是容易招惹一些厄运,然后男主正好是纯阳体质。所谓阴阳调和才能保女主一生平安。女主和男主一到晚上9点后和早晨7点前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米,于是就有了后面一系列悲惨又暧昧的故事。“顾总,您的小娇妻娶回家了?”“嗯。”“那您什么时候行动?都一天了吧,有没有把她……”“…………”“我说顾总您好歹二十几岁的人了,您到底会不会追人啊,我路子勋要是追个小姑娘不用五分钟就给搞定了,而且听您的秘书说,您这小媳妇才十八岁,肯定单纯很好骗,柔软易推倒啊。”“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顾……顾总饶命啊……顾总……您听我解……”
  • 三世癫狂:女王临天下

    三世癫狂:女王临天下

    我本想浑浑噩噩过了这一世,可我遇到了他们,对我好的爱我的珍惜我的,我想守护的。我绝对不会和帝苍同流合污祸害苍生...才怪。帝苍,你是老娘的,给我离上官落那小婊砸远一点!媳妇,那你离你的那些烂桃花远点好不好,嗯同性也远离,只亲我一个人不好吗委屈,你初吻给了她以后的都给我好不好嘛,委屈。ok,结束这个话题,冬天到了快去给我暖被窝。
  • 易烊千玺之还好没有错过你

    易烊千玺之还好没有错过你

    她,夏沫曦,六岁父母双亡,后阴差阳错进入残月杀手组织,代号:涵。十年后完成死亡岛终极训练,秘密执行第一任务,暗杀当红偶像组合TFBOYS成员易烊千玺。当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她该如何抉择?谁才是她一生所爱?家人们敬请期待。【本文纯属虚构,与现实毫无关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全能大法官

    全能大法官

    我是公义,我是真理。审判在我,裁决我定,我就是大法官!
  • 单纯女孩,暖男公子

    单纯女孩,暖男公子

    单纯女孩并不单纯,她只对他单纯。暖男公子并不温柔,他只对她温柔。单纯女孩说:喜欢你是我最大的幸福。暖男公子说:爱上你是我最美的愿望。单纯女孩说:我单纯,我可爱。却只对你。暖男公子说:我温柔,我体贴。却只对你。单纯女孩说:我爱你怎么说?暖男公子答:lloveyou我爱你——
  • 看守停尸房的人

    看守停尸房的人

    家里火灾、失业、女友失踪等种种挫折让他只能选择看守停尸房维持生计,然而逐渐被卷入的各种诡异事件让他觉得这只是一切的开始,不得不踏上寻求真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