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00000004

第4章 半生戏缘(2)

一九八六年,我离开家乡,负箧杭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凡戏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寻找同类,呼朋引伴。隔壁班有一位来自浙江嵊县的男同学,高中毕业后做过木匠,后来经过复习考上大学,年龄比我们应届生要大三四岁,可以做哥哥,处世也比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稳重一些,大家都叫他“老傅”。

那时正是舞风劲吹大学校园的年代。每到周末,不仅学校的大食堂,连小教室里也灯光闪烁,音乐飘扬,临时改成了简易舞场。同学们都去学跳舞了,我和老傅却躲在寝室里,拿着收录机,跟着磁带唱越剧,成了不折不扣的另类。

在紧跟潮流的时尚人士看来,两个大小伙子整天咿咿呀呀地唱越剧,不男不女,有点不可思议。而我们认为,听戏唱戏又没有妨碍人家、危害社会,纯属个人自由,干卿底事!所以,也就顾不得人家不屑的眼光,自我陶醉。

老傅毕竟来自越剧之乡,跟越剧名伶何英还是初中的校友,既能唱生角,也能反串旦角。而我缺少音乐天赋,五音不全,属于只会听不会唱的戏迷,无非跟在他后面哼哼而已,这一哼两哼,也哼了不少戏,主要有《红楼梦》、《碧玉簪》、《血手印》、《王老虎抢亲》。好在下午基本没有功课,不是看书自修,就是听戏唱戏。

同寝室里有一位陕西的同学,父母都是河南的移民,在家里讲河南话、听河南戏,会唱一点豫剧。出于好奇,我跟他学过一段时间的豫剧《卷席筒》,第一句就是“我的后老大啊,姓曹名曹林”。那个腔调,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次,经过女生食堂,附近传来了铿锵悦耳的京剧音乐,原来是退休老教师组织的演唱活动。我悄悄地进去,坐在边上,专心地听。邻座有一位白发斑斑的老教授,看到年轻人进去,非常热心,教我诀窍:提气和共鸣。我不过是临渊慕鱼,并没有退而结网的恒心,所以听了一次,就不了了之了。

为了培养年轻观众,几乎所有剧种都进行了戏曲进校园的努力,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到大学里举办讲座,虽然成效不彰。有一次,杭州越剧院的名角陈书君来学校办讲座,阶梯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基本上都是女生。讲座结束,我请她在笔记本上签了一个名,这是平生惟一一次。

我喜欢古典文学,大学四年,从先秦的老庄、论孟、诗骚,到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广泛涉猎,学无专精。其中最爱的还是戏曲,曾经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四大名著——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还买了一本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著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放在案头,空闲时常常翻翻看看,乐在其中。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看了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写了我平生第一篇论文——《论戏曲的教化作用》。临近毕业,男女同学四载同窗分别在即,少不得相互帮忙,男生帮女生写毕业论文,女生帮男生织毛衣。就这样,我把这篇煞费苦心写出来的论文奉献了出去,却没有能够换回一件温暖牌毛衣,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大学毕业以后,留在母校继续读书。那是人生中最自由的三年,导师基本不管,功课基本没有,只有一篇毕业论文,小菜一碟,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因为五音不全,只有向乐器方面发展。当时痛下决心,最低目标要认识简谱,学会一种乐器。

恰好我的管鲍之交大学毕业分到杭州做事,住在离校不远的地方。他平生多才多艺,擅长吹笛子、拉二胡,给我找来一本婺剧的曲谱,叫我先抄一遍。抄书是我的长项,大概花了一个礼拜时间,废寝忘食,抄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然后,他教我吹笛子,大约吹了一个礼拜,勉强能够吹响,但指法始终不能连贯。就这样,简谱没有认识,笛子没有学会,身上缺少艺术细胞,从此彻底死了心。

倒是听了老同学吹拉的不少曲子,印象最深的是阿炳的《二泉映月》,无比凄清,为之黯然。若干年后,他远走英伦,一时生计无着,就学伍子胥当年落魄时的样子,吴市吹箫,在伦敦的街头吹笛子、拉二胡,做了一段时间的街头流浪艺人。那笛子和二胡,还是我在杭州市解放路的江南琴行帮他买的呢。

杭州是戏迷的天堂,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中,这里有越剧,有京剧,甚至有昆曲。

在教工路,有红得发紫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延安路,有老牌的浙江越剧团;在黄龙洞景区,黄龙越剧团天天演出,虽然是民间剧团,艺术水平不输一些专业剧团,已成为游客必看的一景。

在秀绝人寰的西湖边,有热闹非凡的越剧角。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柳浪闻莺,后来搬到湖滨一公园,天天人山人海,也算西湖一景吧。记得当年在柳浪闻莺的越剧角里,经常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穿着一双拖鞋,不修边幅,在女人堆里嘻嘻哈哈,说说唱唱,自得其乐,堪称“万花丛中一点绿”。二十多年后,当我在湖滨一公园再次看到他时,还是那副落拓不羁的模样,不过已经年近半百,两鬓有霜了。

杭州有全国闻名的浙江京剧团和浙江昆剧团。虽然一直不景气,但我曾经听过几次有关京昆的讲座,报纸上偶尔可以看到相关戏讯,还算有点印象。尤其是二零零五年西湖西进工程以后,位于金沙港的盖叫天故居修葺一新,在西面成立一个京昆之家,经常有京剧戏迷在此吹拉弹唱,也可以叫京剧角吧。双休日,全家到杨公堤景区游玩,每每妻儿徜徉于山水之间,我却陶醉于戏剧之中。

曾经在《红楼梦》里,看到林黛玉和史湘云月夜吟诗,有寒彻肌骨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之句。中秋之夜,他们听到从远处飘过水面传来的笛声,清越无比,当时的音乐,该是昆曲吧。有一天,当我走进湖边的汾阳别墅时,从远处的水榭中传来了清越的昆曲,因为飘过水面,感到特别凄清,寒彻肌骨,才亲身体会到林黛玉月夜吟诗的意境。原来是一班上海的昆剧迷,选择了杭州最清幽的处所,自弹自唱,不见一点喧哗。

在我的家里,因为妻儿都不喜欢戏剧,在我是乐音,在他们可能是噪音。一年到头,难得听几次戏剧。只有他们不在家的时候,才把布满灰尘的磁带找出来,听上几遍,好像听一位曾经的老朋友娓娓闲聊。偶尔收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发现无论是安徽黄梅戏,还是广东粤剧,都还不错。后来听方家讲,各种地方戏剧都是相通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视里听到京剧《锁麟囊》,一下子被它那低回幽咽、似断似续、如泣如诉的腔调所吸引,似曾相识,就好像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觉得很面善一样。原来徽剧二百年前进京以后,徽汉合流,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剧种——京剧,京剧倒流到安徽,反而将原来的徽剧淹没了。同时,徽剧经过新安江,沿兰江、婺江,到了浙江兰溪、金华,与当地的方言和音乐结合,形成了婺剧的一个新唱腔——徽戏。猛想起郑兰香演唱的婺剧徽戏《装疯骂殿》,与京剧程派的唱腔是惊人的神似,毕竟京、婺二剧同出一宗。

从此,爱上了京剧程(砚秋)派,爱听“五小程旦”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的演唱。尤其是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李佩红,早年刀马旦出生,后改习青衣,能文能武,与婺剧的花旦类似,听她演唱的程派名剧《荒山泪》、《春闺梦》,真是如痴如醉,忘乎所以。

正当我感喟“人间天堂,居然没有婺剧立锥之地”的时候,从一个戏友处惊喜地得知有一个叫做“杭州婺剧联谊会”的群众组织,隔周在曙光新村社区居民活动室活动。

他乡遇故知,总算在杭州找到了婺剧爱好者的组织。成员无一例外地来自浙江金华、丽水、衢州(简称金丽衢)婺剧传统流行地区,如今在杭州工作或学习。他们当中,有大学教授,有机关干部,也有公司职员,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远离家乡,是婺剧的魅力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虽然我很少参加活动,感受却非常深刻:一者是传统,无论是演唱的,还是演奏的,都坚持传统的婺剧音乐,原汁原味;二者是持久,从下午二时活动到晚上八时,几乎是大半天的时间,大家毫无倦色,意犹未尽;三者是温馨,晚饭大家吃盒饭,按理是AA制,可每次会长都抢着买单,真让人过意不去。

除了在曙光新村,有时移师附近的黄龙洞。那激昂的锣鼓,高亢的唱腔,引得游客驻足观看,甚至把黄龙越剧团舞台前的观众也吸引过来了。虽然听不懂戏词,但那粗犷而强烈的婺剧音乐,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清初文人顾亭林先生的最爱。贫寒之家,没有香车宝马,也没有豪宅大院,只有几橱诗书,可以诵读,“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西湖风月,本是无价,好在如今免费开放,近水楼台,不论昏晓晴雨,春夏秋冬,时时可以徜徉。自从我在网络上重逢阔别二十年的老友——婺剧以后,书籍也不读了,山水也不游了,八小时以外,都端坐在电脑前看婺剧视频,自得其乐,看得腰酸背痛,脖子僵硬。妻子看我这般废寝忘食的光景,在一旁笑问:“要不要找一个精神科医生诊断一下?”

多年前,单位里有一位浙江缙云的同事,是不折不扣的铁杆戏迷。在他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婺剧,交的朋友是浙江省艺术学校婺剧班的学生,听的音乐是婺剧MP3,连手机的铃声也是婺剧音乐。有一天,他拷贝给我二十多首婺剧MP3,让我欣喜若狂,真是久旱逢甘霖。在这些MP3中,最勾起我回忆的是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徐汝英演唱的《孙氏祭江》,尤其是那句行云流水般的“啊呀,刘先皇”。三十年前,家乡的广播在晚上播音结束之前,都要播一遍《孙氏祭江》,这句戏词因此刻骨铭心。

自从百度能够搜索MP3以后,婺剧的音乐资料从网上源源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更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能够在百度上搜索视频了,让我这个异乡的游子,能够足不出户,端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清茶一杯,津津有味地看戏。有一些三十年前看过的不太常见的剧本,如《平贵回窑》、《九件衣》、《悔姻缘》、《花田错》、《送徐庶》,都能在百度视频里找到。

“独乐乐,与人同乐,孰乐?”答案自然是与人同乐,于是四处寻找同好。科技的发展,突破了婺剧迷之间交流时遇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瓶颈。近年来,中国婺剧网、婺剧论坛等专业戏剧网站相继开通,搭建了全方位交流的平台,不论人是在金华,还是外地,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交流。各地热心的戏迷,还开通了各种各样的QQ群。令人叫绝的是,这些QQ群周围不仅团结了一批戏迷,还真刀真枪排戏上演,像浙江永康婺剧QQ群就排演了传统名剧《百寿图》、《辕门斩子》、《姐妹易嫁》和《前后金冠》。

在各种论坛和QQ群里,偶尔也有五六十岁的长者,更多的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戏剧,走到了一起。这些戏友虽然年纪轻,戏曲造诣却不浅,藏龙卧虎。

浙江海宁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自序里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而戏剧兼有唐诗语言之美、宋词音乐之美、明清传奇情节之美,以及舞蹈之美、服饰之美、杂技之美,六美兼具,它对于我的魅力,确实胜过任何一种文学艺术,这也是它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同类推荐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3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3

    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 翻开《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热门推荐
  • EXO巅峰时代

    EXO巅峰时代

    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着共同的准则弱肉强食你只能靠自己你要战胜别人我变了你也变了一路摸爬滚打,我早已炼就不被伤的心,可是想到他,怎么还有窒息的感觉呢?——by尹惜我的爱从来都是互相折磨。不管对谁,我都是这样傲然,我能做的,就是站在顶端,碾碎弱者。——by吴世勋从开始就是我的自做多情罢了,你的眼里从来没我,我的付出对你来说,微不足道。——by鹿晗那个叫吴亦凡的傻子在唐念初面前从来都是卑微没有自我的,还在奢求什么呢?——by吴亦凡我的嗜血,我的冷漠,哪一样不是因为你?我更应该感谢你,感谢你让我站在顶端。——骆驼饰顾染年一百个人口中一百个我,我既是天使又是婊子,可我只在乎你所认识的我。——氧气饰林橘殃
  • 高冷老公心尖宠:老婆,别闹

    高冷老公心尖宠:老婆,别闹

    厉漠年这个男人,长相一等一,家世一等一,智商又是一等一,可唯一的缺点就是让人猜不透啊猜不透!那一晚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哪里惹毛了他,为何一晌贪欢后,他就不理她了呢?那一晚:“厉漠年,我们去造小人儿吧?”厉漠年:“没空。”那一晚:“厉漠年,我今天新买了一件睡衣,只有三块布哦……”厉漠年眼角都没瞅她一眼。那一晚怒:“厉漠年!你以为我稀罕扑倒你啊,想被我扑倒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你一个!”说完转身就走。“站住!”
  • 憾婚

    憾婚

    霍之汶飞蛾扑火争取来的婚姻,原来是步步为营的算计一场。那个她以为良善至极的男人,原来是一头复仇而来的凶残饿狼……多年后,女儿流沙在地下室里翻到一个速写本拿给霍之汶看。上面有无数个她,笑的、哭的、生气的。她的男人一生不擅长讲情话,可他在那些泛黄的纸笺上,每张画像后面写得都是:见之不忘,思之如狂。而落款的时间,是他们这一生唯一分离过的那段时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小软妹写文记

    小小软妹写文记

    不懂网络写手的人,似乎觉得这行很高大上呐。当你进入这个勾当,你就会发现。这里有,习多,习多,习多,习多,性别男,爱好萝莉养成的狼......小小软妹,闯荡网文界,从一件尴尬到脸红的事情开始.......
  • 帝锦春

    帝锦春

    当后世再次翻开大元国的历史时,发现一切动荡的最初,是在那盛元三年。那年叶锦卿六岁,她不会知道在这一年,她会遇到一个名叫秦牧的少年。她也不会知道她日后的岁月会和苏家的苏玄纠缠在一起。盛元三年,叶锦卿还是个娇弱的小姑娘,不是后世熟知的那个才情谋略都出众的叶锦卿,秦牧不是那个拥兵百万的枭雄,苏玄也不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权臣。
  • 莫诉浅殇

    莫诉浅殇

    他,九天之上,气宇轩昂为寻她下界而来。他是为了情,还是为了债?她十六岁之后华丽变身,一双勾人的桃花眼,惹了多少人的热火,她是人是妖?最美年华遇到的都是些什么人?不人不鬼不仙的他究竟有何来历?情牵一世,情起缘灭!这算卦老者为何出口诅咒!道不尽的容情蜜语,话不尽的一世情缘~她不要下一世的无限恩爱~她只要今生今世至此他一人!
  • 冷邪总裁唤爱记

    冷邪总裁唤爱记

    【酷宠嗨翻天】报告捉到小呆萌一只!报告逮到小冷傲一只!哦,把他们都丢到小黑屋里去~不要想H的事,本君不想......雅蠛蝶~雅蠛蝶~雅蠛蝶~
  • 慕少的专属娇妻

    慕少的专属娇妻

    慕枫銘,城市里的首富,不应该是A股的搅盘手,他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令A股震一下,墨耀集团是国内前三强企业,慕家更是显赫的贵族,听说他们还有皇族的血统,悠悠想到这些,心里恨恨的,但,慕枫銘岂是一般人,他的一番话,更令她彻底瘫倒。“你叫什么名字?”“愈羽晨。”“愈羽晨,你愿意嫁给我慕枫銘吗?”这一下,令全场的惊呆了,空气也仿佛凝住了,羽晨此刻心乱如麻,只想离开愈鱼柏的家,面对这男人的惊人举动,她心里突然觉得自己也该任性一回。
  • 回眸一笑动君心

    回眸一笑动君心

    “当你和他第一次见面时,月老就为你们牵起红线,一缕,两缕,三缕......红线渐渐汇聚成了红绳,你们再也无法割舍。”林雪漫此生遇到过三个让她难以忘怀的男人,一个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她最好的男人,却用剑指着她要杀了她;第二个是将她送入万劫不复之地的男人,却为了她与族人为敌;第三个是宠她护她令她沉沦的男人;却......林雪漫认为可能刚开始就是个错误,要是能重来,她只要过着一个人的恬静生活便好......
  • 龙帝焚天祭

    龙帝焚天祭

    这个世界变了——不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1000年过去了世界迎来大动乱:李唐皇室复出,天下三分!三大秩序一魔道谁对谁错?墨宇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在这个混乱只能靠力量生存的社会里甚至都无法保护自己,他是被欺负的对象,受偏见的目标。但却莫名其妙的拥有了力量被三秩序之一的——“普雷圣院”选为领袖,从此和伙伴开始了找寻真理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