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在家,听大人说看戏,一看“台面”(扮相),二看“做功”(演技),三看“喉口”(唱腔)。对年轻演员看“台面”,要求长得好看,青春靓丽,赏心悦目,演技反而是次要的了;对年长演员看“做功”,要求做得好看,演技精湛,炉火纯青,扮相差一点可以理解;对所有演员看“唱腔”,唱得好听,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委婉。由此可见,当时不少农村观众,对婺剧演员的扮相要求高于演技。
有一位戏友曾经问我,知不知道如今在戏台前看戏的到底是些什么人?一时语塞。据他观察,大部分观众是“狗看花被单”,有的是文化偏低的老年人,甚至连字幕也看不懂;还有的是凑热闹的年轻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不看表演看美女,包括台上和台下的;真正酷爱戏剧又懂得戏剧的戏迷,是少之又少的。这种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大部分观众与其说是看戏的,不如说是看热闹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戏迷作为外行,除了现场感受演戏像过节一样的热闹气氛以外,是不是也应该看出其中的一点门道出来呢?所谓戏剧的门道,只要肯去钻研,其实并不高深,一言以蔽之,无非“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把它们作为标尺,一条一条去衡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或许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了。演员的扮相确实重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演戏毕竟不是选美,如果把扮相放在演技前面,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而且,一位优秀的演员,即使在外貌上有瑕疵,一般都可以通过巧妙的化妆,加以掩饰;反之,如果演技不行,演员即使长得貌若天仙,也不过是一只摆设的花瓶。退一万步讲,就是现代选美,除了看模样是否标致以外,还要考考参选者的智慧。
总体来讲,京剧的戏迷比婺剧的戏迷要专业得多,更懂得戏曲的门道,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果说,诗歌的神来之笔称为“诗眼”的话,不妨把戏曲的精彩之处称为“戏眼”。有的京剧戏迷,对剧目已经滚瓜烂熟,还是要进戏院看戏,不看全本,而看“戏眼”。一开始晃晃悠悠,漫不经心;一到“戏眼”,全神贯注,目光如炬;看完“戏眼”,一拍屁股,溜之大吉。如果“戏眼”演得到位的,当场给你喝彩,事后给你传播美名;如果“戏眼”演得不到位的,当场给你喝倒彩,事后给你传播臭名。虽然做得有点绝,但其对戏剧的钻研精神,着实可嘉。
有的京剧名角,每次演唱都略有不同,并成为戏迷津津乐道的美事。如果名角演唱四句,四个戏迷约定各记一句,听完一句,一人便出戏院,然后写在纸上,把四句凑合起来,比较一下这次唱的四句戏词,跟上次唱的有啥不同、高下如何、为何要这样改。议论一番,便心满意足,不再看戏,欣然散去。
很多婺剧戏迷与我一样,除了喜欢戏台前那份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的热闹以外,也希望能够懂一点戏剧的门道,做一个外行中的内行。这就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培养听戏的耳朵和看戏的眼睛。向谁学?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可供选择的途径很多:——向老师学。戏迷可以与戏剧界的专业人士交朋友,拜他们为师,不耻下问,日积月累,必有斩获。浙江义乌的“飞云居士”酷爱戏剧,曾经自费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两年,令人感佩。浙江武义的“春秋亭”曾拜浙江婺剧团的鼓板范志贵为师,并有幸成为关门弟子。
——向书本学。老师的学问再渊博,也是人,不是神,因为人生有限,知识无涯;而书本如汪洋大海,浩瀚无际,可以从中不断地汲取戏剧的营养。武义的“春秋亭”在网上发了一篇《我所看过的婺剧书籍》,给我们开了一张书单,让人受益匪浅。在这张书单中,既有介绍婺剧全面知识的,如《婺剧简史》、《中国婺剧史》;也有介绍婺剧某种声腔的,如《婺剧高腔考》、《兰溪滩簧》、《浦江乱弹》、《武义草昆》、《婺剧徽戏》;更有介绍婺剧音乐的,如《浦江乱弹音乐》、《婺剧常用曲调集》、《婺剧音乐器乐曲选》、《民族打击乐与婺剧锣鼓》;还有介绍戏曲人物的,如《怀念父亲梅兰芳》、《戏痴说戏》,等等,共有三十多种。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我们不妨把它套用到戏剧欣赏上来:“熟看书籍三十本,不会看戏也会看”,关键是静下心来,沉浸进去,坚持下去,千万不可心浮气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向网络学。网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而“百度”、“谷歌”之类搜索引擎是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在网络中,你要啥有啥,戏剧的网页、新闻、图片、视频、贴吧、MP3,应有尽有。网络里还有戏剧论坛、QQ群、演唱室,便于戏友呼朋引伴,切磋交流,共同提高。尤其是像我这样人在异乡,很少有现场看戏的机会,网络便成了学习和欣赏戏剧的主渠道。
只有台下的观众多少懂得戏剧的门道,才能够发现台上的演员的闪光之处,也才能够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加以品评,才能促使他们在演技方面精益求精,从而做到台上台下相互促进。假如观众都是“狗看花被单”,演员即使演得再精彩也是高山流水难遇知音,那不是演给墙壁看吗?还有精益求精的动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