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南渡以来,在东南各省形成了众多的支系。目前,学术界关于孔氏南宗各支系的形成、发展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洪铁城的《沉浮榉溪》(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对婺州孔氏、榉溪孔庙进行了考证,在探究婺州孔氏形成与发展的同时,揭示了婺州孔氏的宗族文化及其影响。孔繁廉的《温岭孔子后裔》(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就温岭孔氏的形成、宗族活动以及当地遗迹(如江绾孔庙、温岭孔庙等)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指出温岭三支孔氏的支祖分别是孔延集、孔端廉、孔彦邦,其中孔端廉于南宋初年扈跸南渡而来。孔庆华的《临川孔氏考略》(《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对临川孔氏的始迁祖身世、宗族活动、族人的德行、事功、著述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临川孔氏“始迁祖有二:孔彦邦、孔琬,同为孔子49代孙”,其中孔琬为孔传之孙,孔琬一支属衢州派长支。所有这些,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孔氏南宗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为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孔氏南宗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有益启示。
综上所述,关于孔氏南宗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以及对孔氏南宗的研究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果。然而,相对于孔氏南宗的规模之广、影响之大而言,对孔氏南宗的研究仍具有很大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今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从2004年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从2006年第二届孔子文化节开始,同时举办了“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孔氏南宗文化的深入研究。两届儒学论坛尽管收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批论文,但仍缺乏与孔氏南宗紧密结合、围绕浙西南区域社会文化发展而展开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浙西南区域史的研究相当薄弱,就已有的浙江区域史研究成果而言,无论是滕复、徐吉军的《浙江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董平的《浙江思想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佘德余的《浙江文化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还是金普森、陈剩勇主编的《浙江通史》(12卷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均未能通过历史阶段分层推进,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衢州为中心的浙西南区域内经济、环境、社会、民俗宗教与文化及价值观念传承和变化进行长时段的整合性研究。12—19世纪衢州或浙西南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之演变情形不明,影响到今天对南宋以来乃至近代衢州或浙西南在浙江历史文化中地位变迁的判断。鉴于此,有必要以文化史与经济史、社会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区域史研究的理论范式与方法,对南宋以来以衢州为中心的浙西南区域历史作全新的诠释。
本书以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孔氏宗族的流变和浙西南地区传统宗族文化的特色。有学者认为,传统社会中的村落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都是以“宗族”为主导而展开的,宗族的存在和凝聚力成为乡土中国能够组成一种“社会”的核心理由,以宗族为核心编织整个中国乡村社会的图景有其充分依据,宗族在宋明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具有相当支配力的乡村社会组织。孔氏南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宗族文化,代表着孔氏宗族的一种发展形态,而孔氏宗族在中国文化史、社会史上又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超越了一般的传统宗族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孔氏南宗又对浙西南地区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基于宗族在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自治”作用,以及宗族与地方集权政治之间所存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关系,作为血缘和地缘结合体的宗族自然而然地成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对孔氏南宗的系统考察和分析,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深入揭示宋元以降浙西南地区传统宗族形态的演变和区域特点,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传统宗族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更广的视野来看,本课题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孔氏宗族的流变和江南地区传统宗族的文化特色。
二是有助于深入把握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之间的多方面互动关系。本项目以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文化与社会、社会与思想之互动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孔氏南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特点,探讨与之联系的浙西南地区政治活动、社会风貌、人文生态、民间信仰体系及价值观念之变迁。这是一项典型的综合研究,既注重孔氏南宗宗族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又注重衢州地区的人文传统和区域精神色彩;既体现区域政治与文化政策的一般特征,又反映孔氏南宗这一衢州地方文化载体所折射的传统儒家思想学说的特殊属性,从而进一步认识传统儒学南北发展的共性与差异。因此,本课题研究是对浙西南区域历史与文化的一种新的透视和分析,对于深入把握浙西南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认识孔氏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有助于推动浙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中指出:“苏北、浙西南等开发强度相对不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要大力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形成新的城镇发展带。”新的城镇发展带的形成,不仅需要经济的进步,而且需要文化的发展。近年来,衢州着力于文化名市建设,而且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继续实施文化名市‘六大工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本课题旨在从多个角度对孔氏南宗的影响进行分析,试图对衢州文化名市建设和浙西南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本书写作的出发点和基本思路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基于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主要侧重于以下视角的分析:首先,在考察静态环境下人们的经济与社会行为、动态环境下人们的各种行为及其对环境变迁进行调适的基础上,主要侧重于多层面的立体透视:多层次的空间范围透视(浙西南范围、浙江范围及江南范围);多层次的时间范围透视(南渡前后的比较、不同历史时段之间的比较及古今比较);多层次的社会结构透视(从宗族组织到地域政治体制、从社会政治活动到文化教育生活)。其次,突破长期以来人们业已形成的将孔氏南宗等同于衢州孔氏甚至于孔氏南宗家庙的认识误区,通过对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关系的全方位透视,深入揭示孔氏南宗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为更好地展开多层视角、深入分析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关于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对孔裔南迁后浙西南社会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主要立足于地理、文化、民俗、民风等结构性要素,通过孔裔南迁这一历史事件,从整体上探讨这一区域内历史进程的力量及其原因;运用综合的区域史研究手法,以考察南宋以来浙西南地区在孔氏南宗文化影响下经济与社会的多方变动,包括社会结构、政治生态、人文风貌的变迁;厘清近代之前衢州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之演变情形,以及对近现代以来浙西南社会发展之影响。另一方面,着重考察孔氏南宗文化与衢州地方治理的关系。研究孔氏南宗文化与衢州的地方治理,旨在解释传统国家的地方治理模式及一般程序,揭示孔氏南宗在地方治理过程中是如何运用教化与感染的手段将上层的政治意图向下层延伸与贯彻的,下层又是如何通过孔氏南宗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塑造和强化国家认同、政治认同与国家观念、政治观念的。在此基础上透过历史进程,考察南宋以来浙西南区域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诸如地理、语言、风俗等各种要素在孔裔南迁影响下的变迁轨迹。
本课题首次对以衢州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的传统宗族展开系统研究,填补了传统宗族区域研究的一项空白。以在南北方传统宗族融合方面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孔氏南宗为切入点展开对传统宗族的区域研究,显然具有积极意义。两宋之际,随着空前规模的北人南迁浪潮,江南地区的宗族形态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呈现出南北融合的特点,而长期以来一直为学术界所忽视的孔氏南宗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对孔氏南宗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统宗族南北融合的过程与情形。同时,本书将孔氏南宗置于区域史的视野之中展开研究。中国传统宗族的发展既有着统一性,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即便缩小到江南甚至于浙西南地域范围,由于各地区间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其宗族形态也有各自特点,正如俗话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山川地理、经济生活以及周边环境等,这些因素使浙西南传统宗族在宗族规制与组织、宗族活动、宗族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孔氏南宗的宗族文化既对浙西南其他宗族产生了积极影响,又受到了浙西南的宗族风貌与社会状况的影响,两者在互动中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在区域史的视野中对孔氏南宗进行深入考察,可以更好地认识孔氏南宗的宗族特色及其形成的深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