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所投资的由次级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组合出现巨额亏损,濒临清盘的境地。消息一出,美国次级抵押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并蔓延至整个债券市场。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随即调低部分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引发恐慌性抛售,使危机传递至对冲基金、投资基金,导致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甚至倒闭。著名的美林与花旗相继银行相继爆出数百亿美元巨亏。2008年9月开始,随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或申请破产,或廉价被购,或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美两家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与房利美濒临破产,以及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美国最大的保险机构(AIG)被接管,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终如脱缰野马,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仅2008年10月6-10日“黑色一周”中,全球股票市值就蒸发6万亿美元。
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逐渐通过财富效应、信贷紧缩、企业融资来源困难等渠道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导致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9末开始,以希腊为代表的部分欧盟国家又陷入了新的主权债务危机之中。
接踵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暴露出现有国际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国际监管的缺失,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双重影响,国际社会必须积极促进有效而公正地配置世界资源,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必须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引导和监管,趋利避害,使它成为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政治
(一)全球化下的大国霸权政治
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体现的主要是经济强国的利益。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发达国家是推动贸易自由化谈判的引导者,发达国家力图通过消除各国的贸易壁垒来保持和扩大甚至固化其经济优势。至乌拉圭回合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逐步完成了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世贸谈判的焦点也就转向了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世贸组织推动的自由贸易,实质上是将不同重量级的选手放在一起执行同样的贸易规则。而发达国家也绝不会放弃对自身劣势的保护,经济景气时贸易自由化没有障碍,经济衰退时贸易保护就纷纷出笼。在国际金融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地位在全球得以确立,美国实际上控制了国际货币的发行权,美元的发行量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清偿能力,美元汇率成为世界主导汇率。美国对世界经济从而对世界政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由此也获得了巨额的货币发行收益,用以支付其在全球推行的军事、政治战略和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在国际投资方面,跨国公司会以三种方式影响国际政治。首先,商业组织对国际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使它能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国际政治关系。其次,跨国公司通过对国际经济的整合和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强烈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的运行环境。再次,在特定的环境下,跨国公司也会对母国或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二)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政治
在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要以贸易保护主义学说为依据,通过政治、经济手段,管制外国商品和投资,保护本国经济发展。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谈判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抗衡,同发展中国家展开全面合作。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了解自身利益,并在全球化中争取这种利益,决不能梳离世界经济中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双赢游戏中,拒绝极化效应,争取扩散效应运用恰当的策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谋求属于自己的一极。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政治的新变动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对世界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际政治的含义正发生重要变化
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国际问题学者一般把国际政治理解为国家间的权力利益关系,认为“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7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市场对国家权力的冲击,情况有所变化,人们开始从全球相互依存的视野观察国际关系,甚至将跨国公司视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因为,“经济问题上升到国际关系的最高领域。”在国内,国际关系问题的学者也日益注目于经济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政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各国利用经济手段为其国家战略服务,经济援助、经济制裁、经济封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常用手段。日本、德国为了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就经常使用经济援助、对外投资等手段实现其国家目标。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意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联系,利用本国的市场为其外交目标服务。今天,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外交——经济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国际政治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组织和会议中的重要议题,讨论国际政治问题已成为国际组织中各种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化也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这首先表现在政治外交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手段。利用国际政治舞台为其发展经济服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其次,发展经济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主题。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战争与革命早已不是国际关系的主题,特别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国际竞争的重点也开始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科技领域,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
(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范围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许多因素影响着国家主权。首先,科技进步是国家主权受影响的原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加强全球经济联系、促进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根本原因。尤其在今天,人类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在该新技术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迅速增长并变得相互依赖,国家间的关系因此更加紧密,世界各地出现了更加明确的产业分工。发达国家因掌握了高新技术,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成为主要的原料或燃料供应地。在这种国家间关系紧密的世界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也会随着出现“互动效应”。其次,全球相互依赖是影响国家主权的基本条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向世界各个角落的扩张,经济全球化得以更加迅速推进,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依存。这种经济的相互依赖使国家的经济主权的削弱成为可能。再次,国际条约是影响国家主权的法律依据。全球化进程促使了国际条约的产生,而在国际条约中,如果某国签订了愿受其束缚的国际条约,那么,该国的某些主权就受到条约的限制,这时,该国如果收回那些被削去的权力或权利,就是违反了自己承诺的国际条约,其行为也必然会受到其他签约国的反对。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全球化的意义尤其在于,它是对传统的国际关系、对国家主权及其他权利,对以国界标示人群活动区别的规则的一种深入持久的挑战。”
四、全球化下的全球性问题
(一)全球性问题的基本特征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政治全球化的现象得以进一步加强。全球性问题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全球政治问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世界性。全球性问题的规模往往超过了一国国界,甚至涉及全人类几乎所有国家的利益。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与广泛合作。二是综合性。全球性问题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各种问题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互相影响,孤立地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只能是徒劳的。三是挑战性。全球性问题往往制约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退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倒退,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因而具有强烈的挑战性。四是超意识形态性。全球性问题往往是超民族、超意识形态的,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人类生命系统的普遍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由于全球性问题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一些方面:
①人类社会中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90年代以来,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由于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议、资源占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矛盾和对抗等原因,使得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表现得日益频繁。
②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和南北冲突。由于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再加上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极为困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仍十分严峻,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南北经济“双赢”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③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和粮食匮乏造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这是自工业文明以来三百多年的人类活动(污染、破坏植被等)导致的地球生命系统面临失衡的严重危险。
面对日益困挠人类的全球问题,军事安全等“高级政治”问题以不再始终居于国际政治议事日程的首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问题等“低级政治”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凸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把握国际政治问题,也要从经济、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当代国际政治问题。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正是为应对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问题而进行的国际协调行动。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超过了100人。尽管各国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人类环境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各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在涉及到各自在减排上的责任、减排技术和资金的转让方面各国仍然具有较大的分歧,为此形成了三大气候阵营——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包括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中国和77国集团)。最后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大会终于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再次确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哥本哈根峰会进一步推进了全球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思考题
1.战后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与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