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德育是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主体教育理论是主体性德育的直接理论来源。我国的学校德育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在思想、政治、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求的直接承载。抓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首先抓德育,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增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以诚信和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我们提出并研究主体性德育模式,是在承认并充分肯定德育的这种意识形态属性的前提下,从主体教育理论提供的独特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寻求学生主体人格的完善和个体社会化的最优途径。
一、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主体性德育一般是指在教育者引导与组织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主体性德育应当成为现代德育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方向:就教育理念层面看,它把发展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格作为德育价值追求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本精神;就其内容层面看,它既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要求,又包含了顺应个体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内容,是社会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和谐统一;就其操作层面看,它是德育的创新活动,注重开放性的、激发人的自主创造潜能的发展性教育。总之,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取向是培育主体性人格,本质特征是它的发展性。主体性德育是一种发展性德育,它通过持续不断的革新,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主体性德育命题提出以后,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人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在宏观层面,主要是:更新德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更新德育内容,内容需具有时代性、地区差异性、阶段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创新德育方法,以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优化德育过程,以便于师生双方的积极参与;转换德育机制,以保障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的德育课程设置改革,则是直接得益于主体性德育的讨论和建构。在微观层面,人们就主体性德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了具体阐述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措施,提出在德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角色扮演、环境陶冶等方法,认为将这些方法与传统的知识灌输法、榜样引导法等相结合使用,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就主体性德育课堂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提出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学观、优化教学过程以及改革德育考评制度等。
(二)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特征
1.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
主体性德育奉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把培育和造就学生主体性作为普适性的要求。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教师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主体,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坚持主体性原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德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德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要求教师不但要认识和承认这一点,而且要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二是必须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学生是主体,但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尚须培养和造就;学生身上蕴涵着一定的主体性,但这还有待教师的合理激发。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有效地利用与保护。三是要求把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内环境,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状态、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2.以师生双向互动为基础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活动与交往,是一种教育性活动与交往,它是按照教育目标组织起来,在教育者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是组织严密、目的明确、计划性强、富有影响的活动与交往方式,它不仅是使道德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而且能够按照社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对德育过程的发展方向起到规范和保证作用。同时,教育者在活动与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人格影响,如他的思想、道德、态度、意志、性格等,对学生都有着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在活动和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主体性德育模式运行的基础。
作为主体性德育模式运行基础的师生关系,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平等性。在德育过程中的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是目的性。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定的法律原则为依据,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并体现和符合德育目的和社会性要求。三是互动性。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在追求道德教育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的保证。
3.以提高学生自育能力为目标
道德能力通常指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道德活动的心理特征,也就是人们完成一定道德活动的本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主体性德育模式坚持强调把受教育者作为德育的主体,主张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帮助受教育者确立起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生理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都表明,学生是发展着的主体,主体性由弱到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担当起主体这个角色,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这主要是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受学校教育活动的实践,他们的认知能力会得到迅速增长,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能力也将逐步加强,不成熟的、不完全的、开始甚至是很微弱的主体性获得了培养和发展,即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按照文化传承的理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大众传媒全方位、全天候的干预,家庭教育、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同辈群体日益增加的影响,都使当代青少年主体性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学校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体性作用日渐增强的过程。
4.以主体实践为重要途径
只有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主体的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才能收到实效。
德育过程是“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过程,内化反映德育的要求,决定德育的水平,但整个德育的效果最终要通过外化的成效来体现。在学校德育的地位已经确立,德育内化各项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外化就成为德育的决定因素,德育效果的个体差异就是外化的程度不同所致。
作为客体的德育内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内化到主体的道德品质结构中去,取决于一种作用机制,这就是“德育接受机制”。正是德育接受机制这个中介才使反映客观社会道德关系、道德要求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能力为学生所认识与理解、吸纳与接受;而这些规范、准则也只有在被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学生接受后才能真正地转化为道德品德,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化。
简言之,主体性德育模式强调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心理状态的调适,强调培养和优化学生内在的德育接受机制,提高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问题上,主体性德育模式毫无疑问地坚持后者。
二、主体性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一)德育过程的五个基本心理要素
主体性德育的过程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主体实现由知到信、到行的转化。学生主体实现这一转化的心理过程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知
知,即知识。指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而形成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掌握精神实质。这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基础工作。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德育工作中的“晓之以理”。
2.情
情,即情感。指个人依据一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去评判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人们在是非、真伪、善恶面前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体验。有了人的感情,才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要为真理而奋斗,仅仅认识真理还不够,还需要有追求真理的满腔热情。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动之以情”。
3.信
信,即信念。信是知和情的“合金”。学生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就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会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应把知识要素和情感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体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行为。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树之以信”。
4.意
意,即意志。指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支配自己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活动。由信念转化为行为,需要德育主体自觉顽强的努力。意志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感情和行动起着调节作用,它具有坚持不懈的特点。在主体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和挫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锻炼意志,一方面要从提高认识、增强感情、坚定信念入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主体坚持实践,在与困难和挫折的斗争中进行磨炼。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炼之以志”。
5.行
行,即行为。指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自觉行动。主体德育过程强调的是知和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我们评价一个人思想政治觉悟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口头上能说多少,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否言行一致。在主体德育过程中,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训练学生主体的意志和行为,并使学生在参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导之以行”。
在主体德育过程的五个基本心理要素中,“知”是基础,“信”是核心,“行”是归宿,而“情”和“意”是实现从“知”到“信”到“行”转化中的两个不可缺少的中介。
(二)主体性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运动
主体性德育过程不仅为了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且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实现由知转化为信,由知和信转化为行。虽然几乎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有一个信和行的问题,但和德育过程不同。一般来说,学生懂得了一个自然科学道理,诸如一个数学公式或物理学的原理,也就信了,在实践中也能照着去做。德育过程就不一样,学生主体学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后,并不等于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了,更不等于在实践中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去做、去行动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学生可以背得滚瓜烂熟,考试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但仍然可能缺乏对它的信仰,也不准备在行动中去贯彻、实行。这是主体德育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主体德育过程要配合各种教育活动,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知、情、信、意、行等基本心理要素,逐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道德诚信,并不断强化,使之自觉作为其行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