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800000065

第65章 小说艺术的形象化与自由的小说批评(13)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中关于家族的神话,就是从母亲延伸开去的,叙事者对母亲的理解冲动,成了她的寻根的精神动力。家族的历史是运用追溯法写成的,由母亲追溯到外婆,由外婆追寻到外祖母。男性家族是无根的,这省去了她叙事的许多麻烦,她把这一生活背景在上海与杭州之间展开,然后,延伸到绍兴柯桥。母亲的世界展开了,“我”突然发现“母亲是个孤儿”,应该说,发现这一契机,很容易展开并深化“勇气”这一主题。“母亲做过工,教过书,最后到了军队就像到了家。”这里,有许多值得表现的重大历史主题,而且能够显示“母亲”在生命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巨大的生活勇气。母亲是如何战胜孤独的?母亲是如何变得坚强勇敢的?母亲是怎样对待爱情与生活的?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展开前面提到的“勇气”主题才能深化。

毕竟,王安忆没有那种莫言讲我爷爷我奶奶的风流韵事的勇气,这个复杂的主题又被放逐了,因此,王安忆只好转到异化这一主题上来。在王安忆的叙事话语中,逐渐呈现出这样叙事倾向:在母亲的性格里,有许多不合时不入流的东西,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而这一切又与母亲所投身的文化革命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主题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在于一些革命家庭几乎都有这样的传奇,那么,这一切变化又该如何去深化呢?显然,这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的事。王安忆的叙事话语,是这样展开叙述的,“母亲总是坚持说普通话。为什么不说上海话,而我为什么又那么渴望说上海话,母亲还不准我和邻家的孩子往来。母亲从来不带我们去看越剧这种带有村俗性的剧种。”“和同学挽胳膊过路也是不允许。”几乎我所渴望交朋友的方式,都被母亲阻止。母亲确信,弄堂里只能培养出市侩之子,母亲这种所独有的固执观念,显然带有革命者的习气。不说也明白,这种异化是不知不觉完成的,几乎每个阶层的价值取向,都与这种异化有关,这种普遍性的异化是多么悲哀的事实。变来变去,让人们找不到航向,王安忆看到了这一事实,却没有真正的焦虑,她遵从这种自然的惯性,或者说是宿命吧。

现在,关于母亲的生存勇气和生命异化,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了。母亲不愿提起过去,因为过去对她意味着屈辱,过去的流亡、孤儿们的痛苦生活以及亲戚的假面,使她看透了市民的本质。她生活的勇气,一半就来源对这一阶级的仇恨,另一半则来源于她对革命和同志之情的向往。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一唱起《国际歌》,无产者便成了朋友。在同志之间没有孤独感,这就有了母亲的奇异爱好:“行军的快感就在于,你一直在向前走。行军的快感还在于前面有什么等待你,你却不知道。”因此,母亲总是以革命的观念来判断人与人的关系,只有敌与友的情感关系了。情感在这种异化关系中被误置,这是历史造成的,如果在这一问题上更深地开掘下去,那该多好。遗憾的是,她对寻根历史的兴趣和家族神话的兴趣,比对这类生命哲学的问题思索有趣得多。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她不停地修饰红灯笼,尽量让红灯笼眩惑一些,其实,她母亲的优越感和快乐意识更值得开拓。那是在军队建立起来的敌友观念,那是在军队中建立起来的乐观自信,那渡江的历史和作为英雄的自豪,导致她有了生活资本,她就具有了不同于市民阶层的气度。在精神深处,革命者对市民阶层具有优越感,这是革命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和勇气与人的情感异化问题,是亲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正如今天有钱人、富翁富婆所具有的优越感相似,这种优越感,真实展示了社会的悲剧性。不仅是王安忆,几乎大多数作家都放逐了这一历史性主题,莫言似乎照顾得好一些,他的《断手》、《红耳朵》、《怀抱鲜花的女人》,就有了较深的开掘。人的社会意识,人的社会仇视感和蔑视感中,有许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的作用。单一的价值取向,常使人类戴上有色眼镜看人;人与人之间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深刻地显示了生命的异化与生存的悲剧。这就需要作家有反向性思维,即善于从这些真实的社会现象思索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消解任何时代价值取向的价值特征,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取向有着更为人性化的精神特质。

在这喧嚣与骚动的时代,王安忆和莫言们都情不自禁地陷入了关于家族神话的想象之中。无论是莫言的土匪抗日,还是王安忆的游牧民族的后代,都显得有些喜剧化效果。王安忆的红灯笼的光亮太弱,红灯笼成不了火把,大约与这种家族神话虚构所导致的迷失有关。这种心情,在我看来,确实有点无病呻吟,“吃饱了撑着”,诸如:“没有家族神话也是我的一大苦恼,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全是新型神话。”“家族神话是壮丽的遗产,是家庭的文化与精神的财富,记录了家族的起源。”“没有家族神话,我们都成了孤儿,栖栖惶惶。”“我们的一头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另一头隐在迷雾中。”由于王安忆不是探讨生命哲学,而是关心故事,讲起带有游戏性质的故事,王安忆陷入到历史文献中而不能自拔。我猜想,她一定是一边翻阅“二十五史”,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另一边在稿纸上纪实一些电影镜头,“铁马秋风大散关”,马背上的民族何等雄威英武!她从《辞源》上查到,茹姓,北朝柔然族,木骨闾出现了,身上有羊骚气味,穿着戎装的战袍,“他们没有创造一点文明,只留下汹涌澎湃、波涛连天的生命本能。”这个家族的先人融入突厥,叙事者把家族神话又拉近了些,家族神话叙述到了忽必烈时代又近了些。“木骨闾、社仑、都性锁骨儿、朵奔篾儿干、阿兰豁阿、状元茹莱”等杂七杂八的名字,终于,把她的家族神话的架子搭起来了。在王安忆看来:“我和祖先的相会是在无知无觉的骨血里。我的奇想就是我的骨血的记忆,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纪念。奇想在我的心中活跃,生气勃勃,如泉如涌。”这种历史性想象记忆,全是虚假的自尊心的表现,家族和祖先的豪迈,虽能影响后代的性格,种的遗传,虽然能锻造强健的气魄,但这并不足以显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没落子孙”,虽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血毕竟没有生气。王安忆用一半的篇幅虚构的家族神话,她的寻根就流于形式,而缺乏深度,这种寻根的意图,把她从小说家降格为唠唠叨叨的吹牛大王。这种寻根叙事,由于缺乏真正的叙事意识和生存体验的反思,不知不觉地流入游戏性故事,失去了文学的生命表现价值。

《纪实与虚构》,把我的历史感受和记忆与家族的历史编撰交替叙述,其结构方式是:今—古—今—古—今……十章就是如此变换下来的,最后以自己的创作谈结束。王安忆在这个作品中,塞入了太多与主题不相关的东西,而主题的真正开展却在叙事话语中迷失。不管怎么说,王安忆的这部《纪实与虚构》,引发了我对寻根文学的广泛思考,还引起了我对文学创作价值问题的思考。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如果从真正的寻根文学的立场出发,很难称其为小说。我很愿意把它看作是王安忆对自我精神的分析,也愿意把它看作是王安忆不断地写故事所要达到的满足感的表现。寻根文学必须面对生命问题和社会问题,叙事本身,既可以选择历史性视角,也可以选择现实性视角。关键要把握生命之根本是什么?生命之根本是勇气、力量、信心和自由,是希望,是虔诚,是奔放,是战胜焦虑和恐惧。生命之思,最终必须回到自由、美与爱这些关键问题上来,而社会总有力量对个体生命构成压抑和残害,必须反抗这残酷和野蛮,必须反抗这暴力和淫威,因为人的生命不是动物的生命。人的生命,不应是“弱肉强食”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有心态秩序和理性秩序。叙事话语在凸现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是对真正的生命的呼唤,对自由的呼唤,对爱的呼唤,最终回到正义、自由、平等上来。以文学形象达到深度思考,不是抽象所能完成的。它使我们想起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虚构。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族长的没落》,写得何等深刻有力,那里的变形虚构正是现实的折射,那里的愚昧黑暗和残忍,正是作者对生命的自由呼唤。他的深度、广度,他的思想意识,是绝不能以“家族寻根”所能概括得了的,那里的无数神秘莫测的现状,那种原始,荒寒和残暴的野性,那种文明被扭曲、法律被践踏的现实历史之描绘,正是对生命之光的急切渴望,他们的虚构是为了生命之光。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有点“名不副实”,说纪实是真,说虚构是假,因为虚构需要真正的想象力。王安忆彻底陷入了现象的历史,她成了历史学家,却穿不透历史的硬核,把握不住寻根的本义,找不到生命的启示录,这是怎样的悲哀!诚然,文学叙事需要历史,创作需要历史精神的考古,但是,历史叙事不能流于考古,否则,就没有精神,没有民族魂。在文学的叙事话语中,如果没有对个体存在的真实关怀,那么,叙事话语中的历史形同虚设,就是历史游戏。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显然是失去了历史学的真义,需要看到历史的真理,必须反荒诞,赢得自由。难道找出历史英雄的神奇和伟力,就能解除现代生存的困惑?草莽英雄与政治英雄,被虚构得太传奇和神话化了!正因为如此,历史走不出英雄神话。王安忆的这部长篇小说丢失了寻根的本义,虽然如此,不能不承认她的叙事话语的老到和成熟,也许书写才是她的目的,而思考则不是她的目的。也许应该从书写的角度去评价她,而不应从思考的角度去苛责她了。如果从书写的角度去评判,就不得不承认她的“红灯笼”修饰得很美很有个性,所以,王安忆感到:“书写真是一件快事。”“写信没有对手。”“想象是一件乐事。”“写作是对孤独的安慰。”“我不适合写童话和诗,我拿手的就是小说。”王安忆的写作,至少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写作对她是生命方式,生命需要,所以,她不停地写,不停地发表,生命由此获得延伸。“书写真是一件快事,它使一张白纸改变了虚无的性质,同时也充实了我们空洞的心灵。它是使我们人生具备意义的最简便又有效的方式。”王安忆真正热爱的是写作,而不是思考。在许多哲人那里,热衷的是思考,写作只能对他们构成额外负担,所以,尼采选择诗和格言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相对说来负担轻一些。写作,对许多人是负担,而对王安忆来说,则是乐趣,这是职业作家的最好品性,因为这种乐趣,导致她的话语创造力不会衰弱,生命不会停止。

以王安忆的书写才能,必定能写出几十部乃至上百部小说,可以肯定,那必定都是精致的红灯笼,必须相信她的书写才能。她多次谈到:“我要重建自己经验的愿望,但我还只是在我确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一些改造、夸张,我着重的还是抒发。”王安忆惊人的创作速度和创作数量,使人不能不惊奇她的故事演绎才能。在《纪实与虚构》的后记里,她写道:“在这城市里编织故事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对手。”这一表述,一点也不夸张,王安忆的叙述才能,确实少有可比者,因此,王安忆所面临的超越自我的最大问题是:“不是叙述,而是思想。”只有学会真正独立的自由的思想,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才会显得深刻和博大。从《纪实与虚构》里,已经可以看到,王安忆的纪实才能大于虚构才能。虚构不只是把经验的材料加之伪装,更本质的虚构应该富有象征意味,富有陌生化魅力;虚构的怪诞、虚构的鬼气,有时恰好能把现实的问题变得更加鲜明突出。

现代人所具有的焦虑、忧烦意识,显然被加缪、卡夫卡、海勒和乔伊斯、普鲁斯特所夸大了,然而,在这种夸大中,不正感到生活的本质以如此严峻的方式袭来吗?鲁迅的狂人、阿Q、祥林嫂的悲剧意识咄咄逼人,正显示出思考的力量。王安忆所真正需要突破的绝对不是讲故事,尽管讲故事给她极大乐趣,她所最渴望的是穿透生活的内核,是思考,“讲故事,我没有对手”,这不仅可以在中国讲,即使到欧美大陆也可以理直气壮,但是,“思想,我没有对手”,王安忆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地讲,我等待着。我已太熟悉她的精致的美丽的诱人的“红灯笼”,在照亮前行的夜路上,我宁可选择火把,而不是精致的红灯笼。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王安忆有意识地效法昆德拉小说创作的种种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的运用,使得《纪实与虚构》具有不少有创造性的思想火花,但是,思想的真正完成,不是仅靠一两个思想警句实现的,必须是精神理想的虚构,它必须是生命意识的理性透视,因此,王安忆需要新的叙事智慧,这就是小说写作本身必要的挑战。正是从思想出发,王安忆小说的形象就变成了批评者的思想激发方式与思想建构依据,真正地理解王安忆的小说形象,意味着小说批评的思想建构就有了形象学支撑。

同类推荐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陕西煤老板

    陕西煤老板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山西煤老板的真实生活。
热门推荐
  • 情起花开半夏时

    情起花开半夏时

    她说:“我所受过的痛苦,有几人能懂,我所受过的背叛,又有几人了解。”他说:“我懂你我了解你,但是,你不肯去了解我。”他们如同两条永远不可能相交的线,缓缓的靠近,渐渐的分离,这些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就是两个根本不会爱和被爱的小孩,无度的索取,无度的奉献,终究不可能在一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当初的情深,现在又只剩几许。
  • 爱情的擦肩

    爱情的擦肩

    沉晨一个世家的纨绔子弟,如今的埋没,却意外的以一场与自己的爱情争夺中重新回到世界上所有世家的人视线里。
  • 口才必胜

    口才必胜

    本书内容包括:口吐莲花群英会、说话技巧招招鲜、口才诊所判症结、舌头制胜有经典。
  • 南清宫娇客

    南清宫娇客

    北宋朝的故事。多情又专情的贤王,美艳的女天尊的故事。八贤王和贤王妃的故事。开封府故事相关,多鬼怪妖仙的开封故事。原名八贤王追妻。
  • 暗黑里的星星

    暗黑里的星星

    当黑暗来袭,你是否害怕?每个人都是躲藏在暗黑里的星星,相互靠近,相互陪伴,天空变得不再冰冷.不再绝望.开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 大力炎尊

    大力炎尊

    龙家九品灵根的天才弟子龙渊,一夜之间成为不能修炼的废物。得奇遇大力魔王珠,先天之圣火,成就神秘灵根。自此,强势争夺第一天才之名,踏上武道长生之路,宗门林立,天才如云,看龙渊一步步踏上武道之至高尊位。
  •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吸血鬼就和狼人们一起出现,狼人的数量并不亚于我们,狼人用他们强健的体格和变态的力气成为一个个国家的王牌士兵,而我们吸血鬼则是以敏捷的身手和带有强大攻击力的指甲变成被人们雇佣的杀手。因为庞大的利益关系,我们和狼人很不和睦,这才引发了这个故事。
  • 明星之路EXO

    明星之路EXO

    这个小说有点苏,希望大家能看。我们好像不能在一起.——叶白天使我要违抗这个命令,我爱的是叶白.——鹿晗吸血鬼我们好有缘啊,在这里都能遇见.——吴世勋吸血鬼“kiss”.——吴亦凡吸血鬼“白白白白啊!”叶白,我和你可是青梅竹马呢.——边伯贤天使大家期待吧!!
  • 东有境名嫏嬛

    东有境名嫏嬛

    碧水飞云,杨柳拂堤,一男子悠然而来,于梦中,白色衣袂飘扬,墨发轻散,唇角似噙湮花笑,七分温润三分傲,举手投足间自成凛然风骨,执箫而立,风华无双。
  • 夜月黑之语

    夜月黑之语

    夜神和月影和黑灵是三个小偷,偷金钱、偷权利和偷心,潜居在赫西小镇。一场离奇命案的发生,夜神的突然惊现,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小镇,随之引发了小镇的一桩桩风波。风波中,小镇同时发生了各种神秘怪异的事情。而后,也开始发生各种超自然灾难。【类型:幻想,悬疑,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