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
利华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电子科技产品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公司今年面向大专院校招聘了三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张力被分配到成本核算岗位。
上班第一天,财务经理先搬出了前半年的成本核算资料,后拿出本月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资料,要求张力在尽快熟悉本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等的基础上,对本月发生的支出进行合理分类,计算出本月的支出总额、费用总额、期间费用、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数据。在张力完成这个任务前,你衡量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这个能力。
相信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拥有这个能力。
项目一 成本、费用概述
任务一 理解成本的概念,明确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任务二 理解成本和费用的关系,对企业发生的支出进行合理分类,并能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是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充分认识成本的经济实质。
马克思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如果只补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那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基本的经营目标就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同时要以产品的销售收入抵偿自己在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所支出的各种劳动耗费,并取得盈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以至整个社会得以发展。因此,商品价值、成本、利润等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只是它们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价值仍然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②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③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从理论上讲,上述的前两个部分,即c+v,是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它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综上所述,可以对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商品产品成本的论述是对成本经济实质的高度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成本会计研究的指南,是实际工作中制定成本开支范围,考虑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尺度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社会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企业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是有一定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为了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于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某些价值,如财产保险费等,以及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的废品损失、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也计入了成本。可见,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别的。就上述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支出来说,从实际上看,并不形成产品价值,因为它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而是纯粹的损耗,其性质并不属于成本的范围。但是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将其计入成本,可促使企业减少生产损失。当然,对于成本实际开支范围与成本经济实质的背离,必须严格限制,否则,成本的计算就失去了理论依据。
(2)上述的“成本”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是将其全部对象化,从而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还是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部分计入产品成本,部分计入期间费用,则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如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企业应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从而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就相应地分为产品制造(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在这里,产品的制造费用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总和,包括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和全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则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在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上述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正确地进行决策,涉及和应用的成本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其内涵有的已经超出了商品产品成本的范围,如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机会成本等。
(二)成本的作用
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耗费,即资金耗费进行补偿。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是用自身的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的。
而成本就是衡量这一补偿份额大小的尺度。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后,必须把相当于成本的数额划分出来,用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费。这样,才能维持资金周转按原有规模进行。如果企业不能按照成本来补偿生产耗费,企业资金就会短缺,再生产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进行。成本也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在一定的销售收入中,成本越低企业纯收入就越多。可见,成本起着衡量生产耗费尺度的作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例如,产品设计的好坏、生产工艺的合理程度、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原材料耗费节约与浪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高低、产品产量的增减以及供、产、销各环节的工作是否衔接协调等,都可以通过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成本既然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指标,因而可以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监督、考核和分析等来促使企业以及企业内各单位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例如,通过正确确定和认真执行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指标,可以事先控制成本水平和监督各项费用的日常开支,促使企业及企业内部各单位努力降低各种耗费;又如,通过成本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上的节约或浪费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商品经济中,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价格应大体上符合其价值。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都应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但在现阶段,人们还不能直接计算产品的价值,而只能计算成本,通过成本间接地、相对地、掌握产品的价值。因此,成本就成了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然,产品的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国家的价格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各种产品的比价关系、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及市场竞争的态势等,所以产品成本只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努力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必须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成本是主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在价格等因素一定的前提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的多少;而较低的成本,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例11 洁丽亚毛巾厂是由26名下岗工人自筹资金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毛巾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该厂的生产厂房是租来的,每年租金30万元,购买生产设备64万元,可使用8年。
第一年购进生产用原料45万元,支付工人工资25万元,办公费用14万元,用于推销产品发生的费用16万元,全年总收入150万元。
年终,公司召开会议,讨论一年的经营业绩。会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亏损44万元。
第二种观点:企业经营状况理想,赢利12万元。
双方对持,各不相让,争执的焦点在于今年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你能帮助做个评判吗?
同时请分析两种不同的观点,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分析
今年该厂的成本是45万+25万+30万+64万/8=108万元第一种观点:亏损44万元(150万-30万-64万-45万-25万-14万-16万=-44万元)。这里把本年发生的成本费用,把可使用8年的购买生产设备款64万元全部从全年总收入中扣除显然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理论,也没有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的开支范围。这样的计算结果会使员工积极性丧失,领导层可能会作出错误的经营决策,比如停产、转产,甚至把企业卖掉等。
第二种观点:赢利12万元(150万-108万-14万-16万=12万元)。这里把全年总收入150万扣除本年的生产费用108万和期间费用30万,符合马克思的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理论,也符合国家规定的成本的开支范围。这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该厂经营的第一年企业经营状况理想。企业员工和领导层将信心百倍,再创佳绩。
二、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
此处的成本指产品成本。若要深刻理解产品成本的含义,有必要明确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
支出、费用、成本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三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关系,又存在着很大区别。
(一)支出的含义
支出是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五大类。
资本性支出是指支出的效益同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如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以及对外投资支出等。
收益性支出指支出的效益仅同本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如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材料、工资及其他开支。
营业外支出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支出,如企业支出的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非常损失等。
利润分配性支出指在利润分配环节发生的支出,如股利分配支出等。
(二)支出与费用的关系
一般而言,支出中凡是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为或转化为费用,而凡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则不能列为费用。如企业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及购买材料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支出,能表现为或转化为费用;而发生的长期投资支出、利润分配性支出以及营业外支出,应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关系,就不能视为费用。
(三)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
费用按其同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划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同产品的生产有直接关系。期间费用是同企业经营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耗费,但同产品的生产无直接关系,而与发生期间配比,与当期受益配比。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生产费用按一定的产品加以归集和汇总,就形成产品成本。因此,生产费用的发生是形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而产品成本则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但是,生产费用通常是指某一时期(月、季、年)内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而产品成本反映的是某一时期某种产品所应负担的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生产费用的发生期与归属产品的期间并不完全一致。归属于当期产品成本中的一部分生产费用并非当期发生,而是以前期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归属于本期间的生产费用不一定归属于当期产品成本,可能要由以后期间的产品来负担。所以,企业某一时期实际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总和,不一定等于该期产品成本的总和。某一时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生产费用,某一时期的生产费用也可能分期计入各期完工产品成本。
三、费用的分类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分类。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