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600000050

第50章 寿氏部分亲友、学生(以姓氏笔画为序)(2)

寿镜吾的学生寿耕梅

寿耕梅(1901-1967),名昌,谱名汝年,字耕梅。浙江绍兴人。寿镜吾的孙辈族亲和学生。据其哲嗣寿能仁介绍,寿耕梅家住绍兴塔子桥北堍,民初就读于周建人当校长的绍兴僧立小学。17岁那年到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研读古文诗词,后就读于上海某公学,嗣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译生。不久,他随父寿平格游幕于河南。1925年,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组成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寿耕梅亦被罗致麾下,任五省联军总司令部参议厅书记官。1927年,北伐军克复金陵(南京)后,他一度回乡任某绅西席。后来,寿耕梅先后在安徽蚌埠统税所、上海税务署和绍兴统税查验所等财税机构任职。1941年4月绍兴沦陷后,他辗转奔波,先后在浙江省建设厅、鄞县县政府等机关任文秘工作。抗战胜利后,财税机关复员,寿耕梅历任绍兴、吴兴(湖州)、金华、嘉兴等地货物税局(后合并为国税稽征局)课长(荐任级税务官)。嘉兴解放前夕,拒绝去台,办妥移交后回到绍兴。

寿耕梅虽混迹于官场,但淡泊名利,常以清白慎独自勉做人。他工于书法诗词,晚年亦参研佛学禅理。1956年,寿耕梅加入民革,曾出席浙江省民革代表大会和列席绍兴县政协会议,积极参加绍兴县文管会、鲁迅纪念馆等单位召开的咨询会、座谈会,撰写“三亲”文史资料。着有《漪澜阁吟稿》、《芬陀盦诗稿》、《集唐诗抄》、《绍兴师爷源流考》、《佛说五莲化经》等(多数毁于“文革”)。

寿孝天的同事杜亚泉,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自赴沪设立亚泉学馆,发行《亚泉杂志》后,遂以别字“亚泉”行。“亚”从“氩”省,“泉”从“线”省,笔名有“伧父”等。浙江会稽长塘(今属上虞市)人。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编辑家、翻译家和思想家。在绍时,杜亚泉与寿涧邻一起参加龙山诗巢壬社雅集活动,与寿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寿孝天,他俩数度共事,特别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杜亚泉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清光绪己丑(1889),他年仅16岁就考中秀才。蔡元培十分赞赏他的刻苦自学精神,说:“当暑夜,就庭中围帐挑灯以读;风雪冬日,忘餐忘寝,有目为痴者。”甲午(1894)春,他从杭州崇文书院肄业。甲午战争清国的惨败,极大地刺激了杜亚泉的心灵,以为旧学“无裨实用,改习畴人术,由中法而西法”,时以习代数而得。戊戌年(1898),他应蔡元培之邀任绍郡中西学堂算学教员,授课之余,攻读理化和日文。庚子年(1900)秋,杜亚泉赴上海自费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民办高校“亚泉学馆”和国人自办的首家通俗科学期刊《亚泉杂志》。稍后,又发行了我国第一份数学期刊《中外算报》。癸卯年(1903),他回故乡,曾与宗加弥、王子余、寿孝天等创办越郡公学于能仁寺,执掌该校并兼任理化教员。

翌年,他应旧友张元济之聘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理化部主任,长达28年之久。从此,杜氏呕心沥血,竭尽心智向国人介绍、普及外国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先进科学。丙午(1906)秋,他曾东渡日本考察文化教育事业。辛亥年(1911),杜亚泉与寿孝天等人发起筹建“旅沪绍兴同人恳亲会”(后改“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被推举为议长,寿孝天等为董事。民国元年(1912)起,上海商务印书馆刷新,他兼任《东方杂志》主编,“君主编历八年,于世界大势,国家政象,学术思潮,靡不搜集编载,研究讨论,贡献于国人。社论署名或用亚泉,或用伧父,有署高劳者,亦君作居多”(蔡元培语)。民国21年(1932),杜亚泉遭战火浩劫,损失惨重,被迫携眷回老家避难,仍潜心着述,并为刚刚创办的绍兴稽山中学义务授课,直至1933年12月6日病逝。

杜亚泉一生笔耕甚勤,着译甚丰。编着自然科学辞典方面,杜氏主编的就有三部:(1)《植物学大辞典》,杜亚泉、寿孝天等13人编着,历时12年,1918年2月初版,300余万言,系我国第一部植物学大辞典,时人誉为“科学界空前之巨着”。(2)《动物学大辞典》,杜亚泉等5人编着,1932年10月初版,250余万言,亦为我国第一部动物学大辞典。(3)《小学自然科词书》,杜亚泉等3人合着,1934年3月初版,80余万言,是杜氏遗益于科技教育界和社会的最后一部工具书。编译教科书方面,主要有:(1)《文学初阶》(共6册),杜亚泉编,1901年前后出齐;(2)《格致》、《笔算》等最新初小教科书,1902年杜亚泉着;(3)《矿物学》等最新中学教科书,1902年杜亚泉着;(4)《理化示教》等高小教科书,1904年杜亚泉着,是年,还译有《植物学》、《矿物学》等;(5)《中学生理学教科书》,1909年杜亚泉译;(6)《理科》、《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1912年杜亚泉着;(7)《植物学》,1913年杜亚泉着;(8)《动物学》,1915-1918年杜亚泉着;(9)《自然科学》、《理科》、《化学》、《有机化学》,1919-1925年杜亚泉着。编译教学参考书和自然科学专着方面,主要有:(1)《化学定性分析》,1901年杜亚泉译印;(2)《盖氏对数表》,杜亚泉、寿孝天译,1909年初版;(3)《中外度量衡币比较表》,杜亚泉编着,1924年初版;(4)《化学工艺宝鉴》,杜亚泉编着,1932年初版;(5)《高等植物分类学》,杜亚泉编着,1933年初版;(6)《下等植物分类学》,杜亚泉编着,1933年初版;(7)《动物学精义》,杜亚泉等译,1939年初版;(8)《食物与卫生》,杜亚泉译述。编译哲学和其他方面,主要有:(1)《普通新历史》,杜亚泉等编,1901年初版;(2)《谘议局草案笺释》,杜亚泉等编印;(3)《俄国大革命纪略》、《辛亥革命史》、《帝制运动始末记》,杜亚泉等编着出版;(4)《处世哲学》,德国叔本华着,杜亚泉译印;(5)《人生哲学》,杜亚泉着,1929年初版;(6)《博史》,杜亚泉着,1933年初版。经“中国科学界的先驱”杜亚泉负责编辑的教科书不下百余种之多,至今仍沿用的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不少是出于杜氏的首创。

在绍郡中西学堂、越郡公学和上海商务印书馆,杜亚泉与寿孝天共事数十年,志趣和专业相同,又愉快合作译着了《植物学大辞典》、《盖氏对数表》等图书。如《盖氏对数表》,原译者系日本宫本藤吉,杜亚泉、寿孝天据此重译,自1909年5月出版以来,到1928年9月,已印到第22版了,可见它是大受国人欢迎的书。

寿镜吾的文友李槐卿

李槐卿(1867-1945),名镜燧,号六朝民。浙江会稽(今绍兴)覆盆桥人。寿镜吾、寿涧邻父子的近邻和文友。民国34年(1945)十二月三日《越报》以《耆宿又弱一人李槐卿病殁》为题称“本县耆宿李槐卿在战前服务桑梓,平日疏财仗义,颇为一般人民所赞许,又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曾着有《十年驹隙六朝民》及诗稿多种出版,流行一时。事变后即隐居不出”。编着者注意到,是日《越报》同时刊载《史料委会续聘编辑》一文,报道绍兴县史料编纂委员会“近又增聘马寅初、孙春台、李槐卿、来裕恂、周伯澄、孙伏园、张待光、孙俶仁、寿洙邻、沈伯钦、许季茀、堵申父、程独清等为编纂委员”。当然,褒贬不一,也有人说李月舫、李槐卿父子“是两个食古不化的旧知识分子。……辛亥革命后,(李槐卿)蓄发不剪,盘髻于顶,斜领方巾,自称遗民甚无谓也。”(周冠五语)由于李槐卿与寿家是隔壁邻舍,特别是有同好,爱好弄文舞墨,赋诗填词,文字之交较深,如李槐卿与寿涧邻经常一起参加龙山诗巢壬社的雅集活动等。

寿镜吾的儿女亲家、《申报》老报人何桂笙、马尚骥

绍兴籍老报人何桂笙(1841-1894),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申报》开创时就进入该报担任主笔,直至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逝世,一直工作了二十余年,呕心沥血,为《申报》的创办和开拓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他的事迹,鲜为人知,连绍兴人也知之不多。兹特就手头资料,书录其事。由于事隔一个多世纪,当时又没有档案传留,只能在后来的新闻工作人员的回忆录中,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因此是零星的、片断的。

何桂笙,名镛,号是高昌寒食生。浙江山阴(今绍兴)峡山人,系山阴名宿。从小聪颖过人,勤学苦读,有“神童”之誉。后补博士弟子员(即生员),并以优异成绩入学府,由清廷供给膳食(即食饩)。每次考核皆名列前茅,家乡父老都认为他一定能够高中。他负不羁之才,却屡次乡试不第,郁郁不得志。他二十余岁时,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入浙江,占领绍兴,于是只能在家侍奉双亲,或陪同家人逃避兵祸,或在家闭门读书。1872年春,何桂笙去上海觅职,进《申报》馆工作,直至病逝。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悠久、设备规模最完善的一张报纸,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合资创办。“《申报》创刊时,比它早十年出版的《上海新报》仍在刊印。……美查立意办此报给华人阅看,所以不再像《上海新报》那样,请外国传教士来任主笔,而是聘请了一班熟悉中国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文人学士,如蒋芷湘、何桂笙、钱昕伯、吴子让等担任主笔或编辑工作”(见《简明中国新闻史》)。何桂笙乃以饱学之士被美查聘到申报馆去的。

开创之初,《申报》的总主笔是中过举的浙江人蒋芷湘。1884年(光绪十年),蒋考中进士,离开《申报》,由钱昕伯任总主笔。何桂笙和钱昕伯原来都任主笔,两人志同道合,意趣相投,合作共事期间,都能恪尽其职,配合默契,当时《申报》上时有精辟的言论和出色的新闻报道,受到读者的欢迎。

钱昕伯任总主笔期间,在何桂笙的协同下,对《申报》的言论和新闻报道的改进,颇有建树,但后来因身体虚弱,不能来报馆工作,其总主笔的日常事务,就由何桂笙担任。当时报社的主笔房,相当于现在的编辑部,负责采访、编辑和撰写论文,一般编稿的称为主笔,总其事的称总主笔。何桂笙身兼数职,夙愿匪懈,原本近视的双眼更加深了。当时报馆不供膳食,每日三餐都忙得没有时间回家去吃,或就食于小肆,或令司阍到小吃店里去买,携回房中随使吃一点。有时为了赶写论文,通宵不寐。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0月,主笔沈定年病逝,何桂笙的担子更重了,人也消瘦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他还是那样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何桂笙“秘闱不获售,遂绝意进取”(见高莹《何桂笙五十寿·序》)。他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申报》的发展事业,绝不恋眷于功名利禄。不像在何桂笙病逝后担任总主笔的黄协埙那样,在《申报》任主笔期间,“曾于光绪十四年(1888)去金陵(今南京)一度参加秋试,虽因名落孙山,仍回《申报》工作,但心中仍念念不忘功名,不像前任总主笔钱昕伯和主笔何桂笙,终身从事新闻工作。钱、何两人曾使《申报》事业日益昌盛,对中国新闻事业是作出很大贡献的”(见《清末四十年栀申报枛史料》)。

钱昕伯、何桂笙合作共事期间,尤其是何氏代理总主笔期间,《申报》敢于批逆鳞,捋虎须,兴利除弊,仗义执言的编辑方针,进一步得到了发扬。下面且举数例说明之。

1886年8月1日,发表了题为《新闻纸之益》的论文,陈述《申报》的编辑方针是:“凡事之有损于国家者,不辞苦口,不惮逆耳,为文劝阻,虽批逆鳞,触忌讳,在所不辞。”论文还表示:“凡事之有裨益于国家者,则剀切详明,深谋远虑,必使贻国家以安而无一事杌陧。”何桂笙主笔政期间,他与其他主笔就是秉承这一宗旨去努力的。

《申报》创刊于洋务运动起始之时。何桂笙一贯主张《申报》应“尝举他国这善法力劝中国,以望中国之振兴”。现以何氏代理总主笔期间为例,略举一二。

(一)倡导中国开设邮政。邮政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事业,但当时只有在租界里西人主办的邮局和由私人资本开设的、规模甚小、收费昂贵的信局。光绪十一年(1885)九月,《申报》发表题为《中国无书信馆(邮局)之可惜》一文,说:“泰西各国皆有邮政,此实国家绝大之权利。而中国无之,甚可惜也。”主张英、美、日本等国在上海开设的书信馆“让与中国”、“让与华人”。

论文刊出后,竟遭上海《士林西报》着文反对。为此,《申报》又发表《驳阻挠中国自办邮政》一文,驳斥了该报诬说中国人不能办邮政的谬论。

同类推荐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处理注意事项:居家建造、理财购物、机械购用、安保防护、权益保护、法律咨询、家庭医疗、喜庆辞令、实用文书等。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热门推荐
  • 惑世天下:腹黑皇女魅夫记
  • 旧爱总裁别乱来

    旧爱总裁别乱来

    “苏沫,你不过是苏家不要的养女,你以为你嫁给我就能永远荣华富贵吗?”婚礼后他撂下这一句狠话,决然离去。她低低一笑,流泪了整整一个晚上。……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苏沫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想要一个家,一个爱着自己的家人。可是这一切命中注定仿佛与她无缘。六岁,她父母双亡,被人收养。从此她只是小她两岁“妹妹”的跟班。替她做作业,替她挨罚,替她做永远不愿意做的事……养父母的冷漠与漠视并不能让她有什么委屈,毕竟她不是苏家人,可是直到有一天真相揭开,她才知道自己真正不受欢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她被诅咒的出生。十八岁,她发现自己爱上了那总是含笑的邻家的大哥哥江霄天,可是他的笑容总是因美丽娇气的妹妹而存在。她把爱恋深埋心底……五年后,她耀眼归来,身边的小小男孩机灵可爱。再相遇,他看着她手挽整个A市最炙手可热的钻石级王老五,犹如陌生人。“沫沫……”他喃喃念出深藏五年的名字。她嫣然回头一笑:“先生认错人了。”再不回头。片段:“苏沫,苏晴就靠你救她了!”他说,冷漠的薄唇吐出她最害怕的一句话:“那孩子我不期待他的出生,打掉!”“苏沫,我们离婚吧。”他深夜归来,胡渣拉渣,眼中的决绝却是认真的。她终于死心,颤抖签下离婚协议,一走五六年。********亲们要支持朵朵哦!点下面的“放入书架”哦!!!!
  • 帝国英才

    帝国英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是五代十国第一猛将,他也是千古无一的帝王。他几十年骁勇奋战,百万兵忠心不二,三千里路马蹄踏过,终成一代帝王。他用自己的骑兵创建历史,他用自己的骁勇感动人心。帝国岂能没有英才,他从没有放弃寻找。
  • 刺客信条—暮鹰

    刺客信条—暮鹰

    以刺客信条启示录为蓝本的小说。暮鹰——晚年的鹰,虽岁月褪去了他的锋芒,但生活造就了他的致命,他就是艾吉奥·奥迪托雷,曾经的贵族子弟,以往的刺客新手,如今的刺客大师,未来的刺客宗师。把罗马最后一股圣殿骑士解决掉,他在鸽子笼里收到了一封信,传信来的神秘人声称他是君士坦丁堡的刺客头头,拜占庭的余孽已成为圣殿骑士的一员,得知罗马有位刺客大师于是发信求助,希望艾吉奥能像解放罗马一样拯救君士坦丁堡。看完信后的艾吉奥把兄弟会交给马基维利亚后便扬帆出海,前往君士坦丁堡
  • 佛说十二头陀经

    佛说十二头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父亲因为赶尸神秘失踪,我继承了他的手艺,开始与魑魅魍魉斗智斗勇,我是一个肤浅的人,但我也心存正义。我要让阳光和雨露,泼洒人间!
  • 似锦年华醉颜水

    似锦年华醉颜水

    一朝穿越,从受宠万千的乖乖女,沦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后院小姐,本以为嫁赐给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便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怎知,新婚之夜竟然将新郎官儿揍成了猪,大怒之下,接下仇恨,于是一场不凡的生活开始展开,为逍遥,开始逃亡……
  • 绝对契约:赤血落倾城

    绝对契约:赤血落倾城

    一场爱与勇气的奇幻冒险,或热血,或轻松,或梦幻,或励志……是冷魅少年还是逗比青年?灵动小狐狸竟是如此如花美眷,水漾可人?迷雾一层接一层,悬念一环扣一环,且看中二少年们如何对抗邪恶势力,锦绣天下…倾血与霙落初遇篇:“你做我的契约兽如何?”某男看着卧在树枝上,沐浴在阳光下的某狐狸。嘴角尽量扯出热情的笑。某狐狸翻了个身,睁开朦胧的双眼,把玩着自己毛绒绒的小爪子,慢条斯理道:“那你娶我吗?”
  • 勿爱我

    勿爱我

    世间万物皆有情,草木无情。等草木有情时,再来爱我。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会等你。等陌上花开时,让我爱你。
  • 你是如何回忆我

    你是如何回忆我

    纠缠你的那十年如同死心后的每一年林亦你好吗林亦我们还是这样分开了吗林亦新婚快乐后来你都如何回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