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500000012

第12章 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

生平简介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1911)于1847年4月10日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普利策的父亲是当地非常有名的谷物商,家境殷实,他在普利策童年的时候就带着全家搬到布达佩斯,后来普利策又有了一个弟弟。他们的父亲很重视对儿子们的教育,把普利策和他的弟弟送进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去读书,那个学校学费很昂贵,不是一般人都能去读书的。虽然老普利策还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做什么,但望子成龙的他想方设法让儿子多学点知识,比如聘请家庭教师教授法语和德语,让他们学习国际象棋等等,普利策和他的弟弟享受着欧洲贵族式的教育,并培养了较深厚的文学功底。然而好景不长,在普利策11岁时,父亲死于心脏病,母亲在不久以后就改嫁一个商人。

普利策对父亲的爱绝不会转移到继父身上,他生性敏感、脆弱,对继父怀有敌意,他的脑子里时常出现离家出走的念头。到了17岁时普利策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离开这个家,开始军旅生涯,一心想在战场上干出一番事业。

普利策想学他两个在奥地利军队当军官的舅舅建功立业,也跑到奥地利部队去报名入伍,可他骨瘦如柴,年龄偏小,视力达不到标准,被当场拒绝了。但这没有动摇他的从军梦,他又跑去应征准备去墨西哥参战的法国军团,横渡英吉利海峡参加英军到印度服役,也被拒绝了。在受挫打算打道回府的路上他得知美国联邦军在有酬招募,他抛弃了自己的介绍人,前去报名,并拿了介绍费,成为一名骑兵。但可以想像,他的“先天不足”受到了战友的嘲笑,嘲笑他不讨人喜欢的长相和蹩脚的英语。战争结束后退役的普利策开始找工作,曾当过船上的司炉工,给某个兵营照看骡子,当过码头工人、辅助工、出租马车赶车工。

这些工作都没有前途,但至少普利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后来他在《西方邮报》得到了第一份文职工作,他的热情勤奋得到了该报总编的赞赏。1867年3月普利策加入美国国籍。

普利策在两位律师建议下决定当律师,1868年取得律师资格,当上公务员,然而他当律师没做出什么成就,反倒是引起了《西方邮报》另一名总编的注意,正式聘用他为报社记者。初出茅庐的普利策工作勤奋,不知疲倦,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旺盛的精力,他的出现对圣路易斯相互之间激烈竞争的记者来说成了威胁,所以自然就成为大家嘲笑的话柄,但不久后,没有谁取笑他的长相、奇怪的鼻子和结巴的英语了,因为普利策能获得他们所不能得到的爆炸性的新闻,他的同事不得不承认,他“一心追求的就是——挖掘政府中的舞弊行为,揭露作恶者。对于这样的工作,他干起来可真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普利策凭借其政治见解受到政界关注,1870年他被当地共和党人推选为州议会代表候选人,在选举中顺利当选,他既是《西方邮报》的记者,又是议会议员,这种双重身份帮助他更有力地揭露社会弊端,进行改革,这免不了得罪一些人。虽然普利策在从军时无所作为,但他在对手侮辱他时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惊人行动,他拿了手枪,还和路过的记者说“你马上有新闻可写了”,然后对那个朝自己发难的对手开了枪,后来他虽然被判有罪,但只受到轻微处罚,后来普利策随身佩带手枪自卫。1872年,普利策收购了《西方邮报》,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富翁。

发迹后的普利策与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戴维斯的远房亲戚凯特·戴维斯陷入热恋中,于1878年6月结婚。后来凯特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并非常支持他的报纸事业,妻子这么支持自己的事业,并在艰难时对他鼓励,这让普利策非常感激,而他也从来不会因为事业而影响自己对家庭的投入,无论工作有多么忙,他都会时常陪在凯特身边,他们的婚姻美满,这让他的朋友们羡慕不已。普利策有足够的钱就会休长假,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到世界各地去度假。坚强的后盾是普利策无后顾之忧地去从事新闻事业的重要因素。

普利策彻底放弃了他的律师事业,在蜜月结束后,购买了圣路易斯《电讯报》,后与《西方邮报》合并,成为《邮讯报》的半个老板,他希望利用这张报纸作为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第一步,在《邮讯报》的创刊号上,他宣布了该报的宗旨“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任何政党谋利。它反对社会上所有的恶习弊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邮讯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成为当地最畅销的报纸。1883年4月28日,他以34畅6万美元买下《纽约世界报》,进行革新,改名为《世界报》,价格低廉,以两美分一份出售。普利策对《世界报》进行改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和突破,仅3个月的时间,发行量就从他接手时的15000份猛增至39000份,4年后,又创下了20万份的新高,并相继衍生出《晨报》、《晚报》和《星期日世界报》等姐妹报,总发行量达到60多万份,居全国之冠,普利策称雄美国报界。

不仅如此,普利策在美国政界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他的《世界报》打个喷嚏,国会就要发抖这么简单,普利策本人也凭借其声望当上了国会议员,他动用舆论的力量把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格罗弗·克利夫蓝推上了总统的宝座。然而在事业上春风得意的同时,普利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由于时刻和竞争对手、和社会上的丑陋现象做斗争,普利策刚过不惑之年就已百病缠身,哮喘、失眠、神经抑郁、疲劳症等困扰着他,而视力衰退是最严重的,几乎到了失明的程度。1890年普利策辞去《世界报》总编的职务,但仍保持对该报的最高统治权。可惜他千辛万苦一手创立的报业集团后来却被他的不肖子孙给"毁了。

普利策被称为“现代新闻之父”,而他回想自己作为新闻记者这一生的奋斗是多么不容易,他也希望将来美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能蒸蒸日上,所以就决定支持新闻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1903年,他立下遗嘱,设立普利策奖。

1911年,普利策逝世,享年64岁。早在19世纪末普利策就启动了资助200万美元兴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计划,只可惜1912年当新闻学院建成时他已撒手人寰。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第一次颁发。美国新闻界的后辈们将永远记着普利策的名字。

普利策当初遗赠的基金为50万美元,后来基金管理机构又筹措了100多万美元。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没有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虽然奖金不高,但却是美国新闻界和艺术界至高无上的荣誉。

职业生涯

普利策经营他的《世界报》长达28年,他职业生涯中最得意、也是最高峰的时期就是他经营《世界报》的时期。

一、《世界报》初期抢占市场(1883-1885)

普利策在犹豫是否应该购买《世界报》的时候,他和心爱的妻子凯特正打算去游览地中海。凯特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妻子,她知道报纸对于她的丈夫来说,几乎是生命之血液,在纽约办报对他来说就相当于是在创造奇迹,所以她鼓励他不要犹豫,不要放弃。普利策拥有了《世界报》,同一条街上有《太阳报》、《纽约论坛报》、《先驱报》等强大的竞争对手。普利策在上班的第一天,兴奋地连跑带跳地跑到编辑室实施自己的改革计划。第1期《世界报》于1883年5月11日出版,定价2美分,8版,每版6栏,发行量达到22761份,而过去该报最多只卖到15000份。5月普利策通过报道布鲁克大桥的开通仪式,胜过了其他报纸,当天《世界报》首次为新闻报道配发插图。1884年9月28日《世界报》发行量首次突破10万,在不到两年时间发行量就是他接手时的10倍以上。

新的《世界报》虽然在编辑上没有大的改变,但在内容上刊登了谋杀、暴力伤害事件以及神秘事件的报道,如杀人犯执行死刑、富翁破产等报道。并且把自己的报道阵地扩展到很多重要领域。他曾报道“阴阳人”的生活,报道牛奶商掺水稀释牛奶降低成本的事实、华尔街股市暴跌,还对英国、法国、墨西哥、爱尔兰等国事件有所涉猎。《世界报》创办之初的几年里,对民主党的竞选工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普利策凭借他的报纸,将一名民主党人克利夫兰顺利地送进了白宫,克利夫兰后来回忆自己在微弱优势中获胜的关键,说:“我永远都清晰地记得1884年参加总统竞选时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发生的各种事件。当时《世界报》坚定不移地为民主党而战,干得非常出色……双方所获得的选票是那么接近,以致完全有理由认为少了任何支援都会造成危险。竞争对手势均力敌,倘若没有《纽约世界报》当时对民主原则的强有力的宣传,结果可能正好相反。”普利策当时也竞选国会议员成功。

普利策把周日版作实验版,他发现“富有人情味”的报道很受欢迎,所以在周日版推出怪异事件的报道。但和许多报人一样,普利策为追求报道的新奇效果,对一些无法考证但很有刺激性的事件也进行报道,但他把这类事件大部分都归到周日版来报道,以便和平常的那些真实性、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来做区别。

二、持续发展(1885-1891)

虽然普利策通过《世界报》将民主党人推上总统宝座,但他声称自己的报纸始终以赢得大众新闻为宗旨,并继续致力于报道社会现实。《世界报》的销量连连攀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逐步提高,这使得他的竞争对手《太阳报》总编查尔斯·达纳妒火中烧,尤其是当普利策当上了国会议员,并在国家事务中具有突出影响力,更能带动《世界报》的发展,《世界报》不知不觉间已从《太阳报》抢走了一万多的读者。凡此种种,让达纳对普利策怀恨在心,而单凭两份报纸的正当竞争,一来《世界报》风头正盛,《太阳报》要比拼成功也非易事,二来只是发行量的较量已难消达纳对普利策的心头之恨,他想尽办法要让普利策和他的《世界报》遭受重创,为自己除去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普利策和他的《世界报》无时无刻不在与达纳和他的《太阳报》交战。1888年普利策决定给予《太阳报》沉重打击,他花63万美元建造曼哈顿最高大厦,而地址就在《太阳报》对面,并在社论中提到,《世界报》早在发行量、影响、特色、事业规模以及所有能显示一张报纸成功和强大的方面都高过了《太阳报》,而《太阳报》却很害怕《世界报》大楼比自己的高。

当时最“热闹”的莫过于两份报纸的老板的相互攻击和对骂了。有谣言传普利策是个没头脑没教养的人,他强迫别人把他捧上议员位置,达纳煽风点火说他可以做证,普利策报复说:哪怕自己选择1000次也不愿当《太阳报》现任主编,他宁愿当个正直的马车夫受人尊敬。两人要么私下,要么在媒体上公然相互抨击,有很多评论家支持达纳,指责普利策在《世界报》上刊登的广告有问题,比如刊登假广告,和那些为妓女变相拉皮条的广告,普利策反驳说:“如果那些广告看起来公正可信我们会采用。如果偶尔有骗子得手了,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被告知真相之后撤回广告。”他们不止相互揭丑,还在新闻报道上针锋相对,在抢独家新闻和竞选报道时特别尖锐。普利策在这段时间出了《世界晚报》和《世界报》周日版,但日报仍然是他的灵魂,后来《世界晚报》销量也超过了达纳的《太阳晚报》,平息一段时间的争吵又由于达纳的恼羞成怒而兴起,对普利策进行恶毒侮辱。从两份畅销报纸老板的矛盾纠葛,我们可以想像当时报纸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普利策前期的精心经营之下,这个时期《世界报》的发行量仍蒸蒸日上,内容上秉承一贯的报道社会现实、揭露丑陋现状和煽情作风,普利策没有停止过对要为读者提供新鲜新闻的努力。他发现一个很有潜力的女记者,叫内莉·布莱,他是一个能设想出全新报道理念并能亲身实践的人,而布莱就是他能满足他实践的最佳人选,她在疯人院里假装精神病患者呆了10天,揭露了医院的黑暗内幕,爆出了轰动一时的独家报道。布莱后来被普利策重用,对社会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表现得可以和报社最优秀的男记者相匹敌。

在这阶段最让普利策难忘的是他号召的为自由女神像捐款的活动,这不仅是个绝好的新闻,也让普利策觉得自己是在为美国做出了努力和奉献。自由女神像来到美国,普利策和他的《世界报》起到了关键作用。法国工人捐资25万美元赠送自由女神像给美国,以此纪念两国人民的友谊,但自由女神像重达225吨,美国国会拒绝出钱给雕像建造基座,所以它一直留在法国。普利策认为,这是新闻策划报道的大好时机,于是在《世界报》头版发起募捐活动的社论:法国赠送给我们这样珍贵的礼物,可是我们却让她至今无法安身。这对纽约市、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耻辱。基座需要10万美元,他自己率先捐赠250美元,并在社论中写道:我们不要期待百万富翁出这笔钱,自由女神不是法国百万富翁送给美国百万富翁的礼物,而是全体法国人民送给全体美国人民的礼物。大家不论多少都请捐献一点吧。社论一发表就引起美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世界报》不断接到读者来信和捐款,有12万美国公民参与捐赠,捐款超过10万美元。1886年,自由女神像终于巍然屹立在曼哈顿对岸的自由岛,而在自由女神像运送过程中,普利策和他的《世界报》名声大振,他本人的名字也被永久性铭刻在自由女神像上,他的自由民主卫士形象深入人心。

心烦的事太多,普利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辞去国会议员一职,全心投入日报中,有一天他吃惊地发现自己几乎看不到字,后来去看了眼科医生,医生叮嘱他立刻回家在光线阴暗的床上躺6个星期。然而6个星期过后,眼科医生复查结果无疑给普利策判了死刑:他的一只眼睛出现血管破裂现象,必须停止所有工作。之后虽然普利策和家人到加利福尼亚休养,但他的视力仍然未见好转,而且精神变得很紧张,他在缅因州巴尔港的新家边修建了隔音的塔楼,用来隔离他难以忍受的喧嚣世界,甚至连他刚出世女儿的吵闹声,也让他无法忍受。

1989年由于身体原因普利策辞去《世界报》的职务,请科克里尔、乔治·特纳以及威廉·戴维斯管理《世界报》。但普利策在前往欧洲的旅游途中仍会请秘书帮他读《世界报》,并要求戴维斯有关报社的事情随时和他电报联络。虽然离开了《世界报》,但普利策密切关注报社动态,他制造策划女记者布莱环球旅行的新闻,还邀请读者参加有奖竞猜,布莱以72天完成了旅行,这成了轰动性的事件,不仅成就了这名女记者,也使《世界报》发行量再攀新高。但他也感受到烦恼,比如他任命的管理者之间经常出现矛盾,这使普利策病情加重,有一天,普利策突然感到眼前漆黑一片,他明白,是时候必须避开杂事,安心静养了。

普利策听从医生的建议,在1890年10月16日的《世界报》发表声明:“普利策先生已经接受了自己医师的意见,完全退出了《世界报》的编辑工作。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由于视力问题,普利策先生已很少指导《世界报》了。……这次变动完全是名义上的,不会影响到报社内部的人事变动,也不会影响到《世界报》的办报方针与原则。《世界报》依然将在普利策先生思想的指引下前进,依然将沿着普利策先生的既定方针前进,我们依然会做到:面向大众,为实现公正、美德和理想的政府而工作!”

三、与赫斯特的“黄色”竞争(1891-1908)

《世界报》凝聚着普利策的心血,就像他的孩子一样重要。普利策还是舍不得离开他的《世界报》,他不听医生的劝告,以遥控的方式经营着《世界报》,并花费两年的时间对《世界报》的管理进行改革,比如报纸的高层在每周一下午3点碰头谈新闻设想,这相当于我们现在媒体的谈版会。他还到处物色出色的新闻记者为《世界报》效力。普利策也感到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正在寻找能继承他管理报纸的合适人选。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的大事。1895年赫斯特买进《纽约日报》后,开始大举侵略纽约报业,不仅风格和内容模仿《世界报》,价格还是《世界报》的一半,赫斯特还用无耻的办法,花高价从《世界报》挖走了编辑、记者、美工,甚至业务经理,不仅如此,《世界报》中还充斥着赫斯特的奸细。一个赫斯特搞得《世界报》人心惶惶,报社人员流失很快,新闻质量下降。当赫斯特挖走黄色幼童漫画时,普利策忍无可忍了,开始反击,重新复制了一个黄色幼童,这样两份报纸都有了黄色幼童的漫画,有评论家就把他们两个做的新闻称为“黄色新闻”。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激起世界范围内的舆论,宣扬自己的报纸,赫斯特在很多时候使用谎言和歪曲报道来增加发行量和知名度。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莫过于对美西战争的报道了。普利策开始时还自称恪守公正,但为了和赫斯特竞争,激起公众对战争的欲望,他们相互剽窃新闻,纽约所有的报纸都开始虚构故事,为发行量不断歪曲新闻,使得美西战争变得无法避免。在战争后期,赫斯特为打败普利策,居然编造了自己亲历战斗的新闻,还设局对普利策和《世界报》进行攻击。普利策在与赫斯特进行报纸激战不久之后,冷静了下来,后悔为了竞争而与赫斯特唇枪舌战。虽然双方都从战争中获利,发行量是上去了,但开销也加大了,资金损失惨重,尤其是他在战争报道中违背了原先的公正、准确的原则。所以普利策一边节省办报开支,一边希望《世界报》的全体工作人员在选择新闻时,不只要看是否有轰动效应,还要看故事本身是否是真实的,“简洁、准时、精确”重新又成为《世界报》的新闻原则。

美西战争结束后,普利策领导《世界报》恢复到公正的轨道,他告诫自己的职员,即使让读者感到厌烦,也不能欺骗他们。普利策慢慢远离了煽情,希望报纸能简洁而有品位。为创造一份更好的报纸,普利策不仅在内容上革新,而且还物色了一些高级人员,也在留意在他儿子接手《世界报》前能帮他领导报纸的人。后来,普利策让自己的儿子乔到《世界晚报》学习做一个年轻记者。

四、成为美国报业巨子(1909-1911)

早在1907年普利策就乘自己的私人游艇“自由号”旅游并休养身体,他渐渐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在“自由号”上立下了遗嘱,他叮嘱自己的子孙,要保护好《世界报》,绝对不能卖掉它,要让它永世长存。他仍坚持继续遥控《世界报》,而《世界报》也缺不了他,普利策管理《世界报》就像管理着一所新闻学校,并坚定不移地秉承着良好的办报传统,他被称为“美国报业巨子”。

1911年10月30日凌晨1点左右,普利策因为心力衰竭,死在了“自由号”游轮上。翌日,《世界报》在头版醒目地报道了关于自己主人的讣闻:“一位美国和国际新闻界的杰出人物已经去世;在国家的生活中和世界的活动中的一支强大的民主力量已经消失;一种代表民众利益和人类进步而一贯行使的强大权力已告结束。约瑟夫·普利策与世长辞了!”美国所有报纸,包括欧洲报纸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普利策死后,他的儿子继续经营《世界报》,但儿子们挥霍无度,很快把属于自己的遗产花完,由于经营无方亏损严重,到1931年《世界报》已有300万美元的赤字,普利策认为最能干的小儿子不顾父亲遗愿,于1931年把《世界报》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的罗伊·霍华德,普利策的报业不复存在。虽然如此,世人都会永远记得普利策:因为他捐资创立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普利策奖。

新闻思想

一、报纸应关注公众需要

普利策在改革后的《世界报》的第1期中就一改原来迎合富人口味的风格,确定了该报的宗旨:“它将致力于人民的事业而非有权有势者的钱袋,并将揭露一切欺骗行为,与社会上所有的坏人坏事和弊端做斗争,坚定诚挚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战斗。行动胜于诺言。华而不实的承诺一文不值,我一个也不会许。

我只请公众关注《世界报》本身。在这个巨大并不断在发展的城市是容得下这样一份报纸的,它不仅便宜而且亮丽,不仅亮丽而且量大,不仅量大而且是真正民主的——由于这个目标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惟有崭新的《世界报》在此期待取得明智公众的关注并保证为此而努力。约瑟夫·普利策。”普利策对《世界报》的定位就是能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因此他在办报过程中,无论从报纸内容、编辑还是在营销方面,都尽可能考虑到公众的需求和能力。

二、富有人情味,但追求道德情操

普利策认为,一份追求轰动效应的报纸同样可以服务于崇高的社会目的。

他认为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就是将错过或没有报道好的消息转化为富有人情味的煽情新闻进行报道。但在追求煽情性的同时,他杜绝低级趣味的内容,并坚决对腐败和犯罪事实做斗争。“一份报纸应该做到不折不扣的精确。要避免出现任何诲淫或色情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会有悖于其读者的良好趣味或降低他们的道德格调;但是在这些限制之内,报纸的责任就是刊登新闻。我指的并不是每一次提及生活中令人不快之事就会冒犯的那种良好趣味,也不是那种拒不承认不道德行为之存在的那种道德。我指的是要求坦诚与情理相结合的那种良好趣味,是在面对罪恶时会得到激励而不会松懈的那种道德情操。”普利策对那种为满足读者低级欲望和兴趣的那种内容都是不会报道的,他只会把它们当作垃圾嫌恶地扔在一边。他选择和报道的新闻都是以能激发读者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正义感为基调的,注意对读者需求的正确引导。

而他对社会上发生的腐败和犯罪事实的报道却义不容辞,而在报道的时候就如同镜子一样,把犯罪事实照在上面,进行如实地报道,而并非去丑化或者掩盖丑恶行为。

三、推行亲历式采访,来揭露社会的不公平和邪恶

普利策曾经说过:永远也不要放手,直到你将它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从普利策办报宗旨以及他的办报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到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揭丑者,他甚至可以说是后来美国“扒粪运动”中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林肯·斯蒂芬斯、厄普顿·辛克莱等的先驱。《世界报》着名记者布莱就是凭借亲历式的隐性采访而获得在报社的工作并不断成长为名记的,她假扮精神病人,在布莱克岛精神病院呆了10天,在这个地狱里,她亲眼看到护士如何毒打无助的病人,如何把理智的外国女人当作精神病人关起来,她是如何遭受可怕得让人晕厥过去的冷水浴的。《世界报》对医院里的真相进行了连续报道,当局迫于舆论开展调查,并拨出专款来造福精神病人。虽然这个事件在新闻界引起了争议,但这是较早进行隐性采访的例子,也被很多暗访式新闻记者所常用,它有助于记者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了解事实的真相。

四、新闻必须真实、准确

普利策曾在19世纪末为了和赫斯特竞争,在美西战争中大肆渲染新闻,并做了虚假报道,可以说,美西战争的爆发,和他们的报纸竞争脱不了干系。比如在战争中两份报纸都发表了缅因号舰长发给海军部长的电报,说缅因号的爆炸并非事故,实际上当时谁都没办法证明是否为事故,但两份报纸都做了同样的结论,并且开始煽风点火,把矛头指向了西班牙人。但在战争末期,普利策发现自己疯狂地竞争是不理智的,所以把“精确!精确!精确!”的口号喊到了战争结束,试图弥补他在战争初期的冲动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段时期的战争报道是普利策一生中最不光彩的部分,而在其他时间内,普利策都力求报道得真实、准确。普利策这种对精确细节的热情使其长子拉尔夫深深为之折服,他曾在《世界报》25周年庆典中说:“我的脑海中许多次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与失明苦苦搏斗并深受其苦的人,坚持要人对他刚刚口授记下的一段话或一个词组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读给他听,而他则凝神侧耳细听,以便发现并更正任何一个与事实有出入的非常细微的可疑之处,某个形容词有过度强调之嫌的任何一个细小之处,以及有可能从整体上给人以不精确及有悖道德原则的地方。”

这种真实和精确原则至今仍是新闻采访和写作必须要遵守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丹尼斯·布里安着,曹珍芬、何凡、林森、潘钰卿译:《普利策传》,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吕一民:《世界着名记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展江译,万胜编着:《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4.丁利国译:《普利策新闻奖最佳作品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5.[美]迈克尔·埃默里着,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同类推荐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之异世传说

    王者荣耀之异世传说

    李白三入长安城,宫本无敌于世又和谁惺惺相惜,魔种的本源又是什么?机关传承和魔法又会交织出怎样的火花,在这里,你能一一得到解答。本小说是以每个英雄为原型写的单独的小故事,但所有的故事又将合成一个整体的辉煌世界!
  • 冰封魔心

    冰封魔心

    离奇的身世,傲世的魔力,他是一代魔王。神圣的血脉,绝世的容颜,她是世上最幸运的宠儿。她是他的天敌,她是他的妹妹,她是他仇人的女儿,她又是他最失魂的牵挂。这爱,要如何斩断?请看冰雪小美女如何冻伤痴情帅火魔!O(∩_∩)O~
  • 灭世绝帝

    灭世绝帝

    绝世强者,意外陨落,再次重生却失去记忆,少年时又重获前世法宝,之后慢慢恢复记忆,平定异世种族,登上世界之巅!
  • 我的女友是剑灵

    我的女友是剑灵

    这是悲催的穿越者林宇,被一把破烂铁剑的剑灵压迫,最终踏上修炼之路的故事。作者:“小子,你知道我想写什么的,对吧。”林宇:“作者大人,和剑灵OOXX什么的,俺真的做不到啊!”作者:“小子,你胡说什么?本作者的节操满满,岂会……岂会……总之你闭上眼睛享受就好了!”已A签,全部节操抵押,必定完本,请放心收藏^_^另,本书和企鹅游戏没有任何关系。
  • TFBOYS殿下的萌物

    TFBOYS殿下的萌物

    “夏本兮,你只准喜欢我。"凯爷撑起手臂,将某只小受困在墙角壁咚,“如果你敢逃,我一定不会放过你。“情景二:“喂,小蠢蛋,我从没见过比你还笨的女孩。”王源坏坏地朝她笑,伸出舌头将唇边残留的雪糕舔去。夏本兮吸了下鼻子,仰头一脸困惑地望着他。“简直蠢得可爱……让我猜猜,今天小蠢蛋的唇蜜,会是什么味道呢?”说着,迈动长腿一步步靠近。“呃,你,你这个吃货,想做什么!不准过来啊!……唔!“情景三:“本兮,如果你不开心,随时都可以找我,无论何时何地,我的肩膀都能给你依靠。“千玺蹲在雪地里,双眸闪动着柔光……
  • 旋风少女之爱之甜

    旋风少女之爱之甜

    这是旋风少女小说的续写,写出了百草和婷宜比赛后发生的事。
  • 鬼墓日志

    鬼墓日志

    三年前,民国盗墓贼,也就是我爷爷,留下一枚发丘印之后神秘失踪。因为这枚发丘印,使我踏上了盗墓之旅,惊悚,诡异,恐惧伴随着我的一生。神秘消失的古滇国,至今未能解开的成吉思汗古墓,百慕大三角的幽灵船……。本书将为您讲述道来,讲述那些未解之谜背后的诡异事件……。
  • 倾城之恋:逆天姐妹太妖孽

    倾城之恋:逆天姐妹太妖孽

    在一个名叫沧海大陆的地方,以修炼为主,平静安宁的生活,因为四个人而改变。亦正亦邪,决定了整个世界的生死存亡。她是一位腹黑无比的坑货姐姐,她是一个机灵活泼的“乖巧”妹妹,一对姐妹,逆天无敌。他是傲世天下的绝色哥哥,他是哪吒风云的闲散弟弟。姐姐遇上哥哥,相亲相爱,但是追妻难啊!妹妹遇上弟弟,一言不合就开打,没想到最后竟成了一对!
  • 先锋泪

    先锋泪

    打倒四人帮后的十年,没有大哄大嗡的运动,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改革好比逆水行舟,有成功者,但更多人会被浪涛卷走!主人公方明,立志改革,却在奋进中失败,在失败中痛苦,在痛苦中落伍,留给人们的是难以忘怀的启示。
  • 君帝传

    君帝传

    千年伊始,天道十二宫一夜间轰然崩塌,十二位圣君尽数陨落,随后进入混乱之治时代。千年之后,五强割据,隐藏天道十二宫秘密的圣物腾空出世,偶然落入秣陵城一小小书生手中。挟一份承诺与灭门之仇少年书生远赴京都,继圣物绝学,秉上善之心,一步一步解开千年前天道十二宫毁灭之迷,终成一代帝尊后,却发现天外有天,域外有域,一场天地浩劫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