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700000010

第10章 西方伦理思想史的逻辑考察(1)

在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最早的一批思想家就论述了“敬德”的重要性,这种注重道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最早的思想家们却是从关注自然、探讨世界原初或始基物中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考的。只是到了苏格拉底时代,西方思想家们才开始重视对人的“至善”和德性问题的探究。而且,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不同,西方哲人始终未把人生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这也是中西伦理学史发展中一个最大的差异。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西方思想家不注重人生伦理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讲,思想家不探讨人生问题是不可能的,这正如康德说的那样,“人是目的”,因此任何精神文化归根到底总表现为人类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一种理性探寻。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认为无论思想史上的什么“主义”,其必然包含了一定的伦理思想在其之中的。我们在本章中拟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把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划分为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三大流派,并试图对其中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一概括性的评述。

一、理性主义:以理性原则探讨幸福与“至善”的理论

理性主义(rationalism)伦理学的传统源远流长,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更是浩如星辰。可以把这一流派按探讨问题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发展时期:其一为古希腊罗马时期。这既是西方伦理学奠定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思想家们主要探讨了什么是“幸福”、“快乐”和“善”等问题;其二为近代至今的发展时期。这是西方伦理学的理性主义理论有了较完备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伦理学流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秉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原则,并在探讨人的本性、权力和道德义务等问题中,使理性原则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标志着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因为这个理论第一次真正完整地解释并论述了人的理性本质,并使理性原则在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中得以真正地实现。如果对理性主义的伦理学思想作一总体的概括和归纳,那么可以认为,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理性主义道德理论主要提出了如下一些最基本的观点:

1.知识与美德的一致性

理性主义伦理学从人的理性原则出发,非常注重知识对美德的前导作用,认为人的美德(virtue)有赖于理性提供的知识作为行动前提。

(1)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把知识与美德视为统一的观点较早地见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中。他认为:“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对知识与美德关系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是与德谟克利特同时代的理性主义伦理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这集中在他提出的如下一句名言中:“美德即知识。”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道德是一种理解,而不是技艺,更不是拥有财富之类的物质存在。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提出了如下最基本的一个伦理道德原则:“正确的思想必然导致善的行为,错误的思想必然导致恶的后果。”苏格拉底也是从这一理解出发,提出了如下一句颇负盛名的话:“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因为没有思考就不知道关于善和恶的本质,而没有善和恶的本质的知识就不可能在道德行为中有效地弃恶行善,造就真正幸福的人生。

(2)柏拉图论知识与美德的关系。苏格拉底之后的斯多噶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也非常强调理性和知识对道德影响力。“他们相信,不了解事情的本性,不能对道德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答案,除非认清世界的意义,否则不能指出人在世界上应该怎么活动。”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在他看来,追求关于善的知识和理念,把握伦理真理,就是追求善的生活。没有善的知识理念或关于善的理性与智慧,就没有美德可言。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竭力证明了他如下一个最基本的思想: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情欲三部分组成。其中理性居决定的首要的地位,意志和情欲居于次要的被决定的地位。在古希腊社会强调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主要美德中,作为思考的美德智慧在柏拉图看来必居诸位之首。具有智慧的人是思想家,而国家如果由这种具备智慧之美德的人来统治就是“理想国”。在柏拉图看来,智慧之所以是诸德之首,那是因为智慧所给予的知识能使人过最好的生活,因为知识使人产生美德。无知者注定要被肉体和情欲所控制,这正是不幸和恶的根源。从柏拉图对知识与美德关系的上述回答中,可以看到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理论作了继承、扩充和完善。

(3)亚里士多德对“智德”的论述。亚里士多德曾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柏拉图的弟子,他一方面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进一步弘扬光大,另一方面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思想指导下,又对前人的思想作了极大的修正。

亚里士多德沿袭了由苏格拉底开创的、柏拉图发扬光大的理性主义伦理学传统,同样十分强调理性的至高无上性。但他所理解的理性不是柏拉图那完全摈弃感性的理念,而是一种建立在人的本性和需要基础上的追求幸福的观念。正是这种理性把人和动物、植物区分开来了。也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构成人之为人的根据。从这个理论前提出发,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美德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智德(intellectual virtue);其二是行德。在他看来,智德包括智慧、理解和明智,行德包括节制与宽容;在这两者的关系上,智德高于行德,因为智德体现人的理性,行德只体现人的意志。所以一般人都可具有行德,却未必都具有智德。智德是少数智慧、明智、敏捷和知识渊博的人才具有的。亚里士多德坚信,以智慧、知识为主要方面的智德是一种最善的美德。

(4)文艺复兴时代思想家们论理性与美德的关系。中世纪的宗教伦理学家把知识完全理解为一种宗教信仰,所以对知识与美德关系的探讨完全陷于宗教信仰主义的泥潭之中。尔后的文艺复兴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在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过程中,赋予理性主义伦理学以更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法国着名的思想家蒙田认为基督教道德是一种愚昧无知的道德,真正的道德首先必须去除蒙昧,学会明辨,“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即是在学知我们怎样归依自己。”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辖制自己,敬畏他的理智和良心,以致当他每一出现违背理智与良心的时候,就不能不感到羞愧”。在蒙田看来,对良心和德性之类的道德知识的把握,是德行的前提条件;而且,“对于那些没有道德知识的人,一切知识都是有害的。”文艺复兴时代另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布鲁诺更是把对真理把握的知识视为诸多德性中“支配所有其他的、并使之各就各位,所有的东西依赖于它”的最高德性。

(5)培根、霍布斯、斯宾诺莎、康德论知识与美德的关系。文艺复兴以后的伦理思想家,从培根到康德对知识与美德关系的理解基本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培根认为美德固然重要,但他同时又指出:“关于德性,我们既要确定何为德性,也要确定德性由何发生。因为我们如果不能知道获得德性的方法与途径,那么仅知道德性,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我们不但要探讨德性是什么,还要探讨怎样获得它。”这个获得德性的途径就是知识和经验。与培根同时代的霍布斯,把道德视为对自然法的遵循,人类所遵循的自然法“乃是理性所发现的一种箴言”。

这一时期,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对知识与美德关系的论述最为详尽。

斯宾诺莎把自由理解为对必然的认识,因而他认为对自然与社会的必然性知识就是道德自由的必要前提。这个过程在他看来有三个阶段:其一是想象阶段,即从感觉、知觉、记忆中获得知识的阶段,这是第一种知识;其二是理性阶段,即进行概念推理而获得真知,这是第二种知识;其三是直观阶段,它表明人在对必然性的认识中已能直观地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这是第三种知识,也是最高的认识。“所以谁能够依据这种知识来理解事物,谁就能够发展到最高的完善。因此他就能感到最高的快乐。”所以正是对必然性的这种认识,人的心灵才摆脱了情欲的控制,而使美德得以实现。

德国古典哲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康德的伦理学对知识与美德关系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他的理性普遍原则(principle of generality)的理论中。尽管康德把理性普遍原则作了神秘的先验论的理解,但他却承认并强调对这一理性原则的认知构成一切善行从而也是幸福和快乐的前提。在他看来,所谓的善就是人的意志借助所选择的行为准则遵循理性普遍原则的过程。这种理性原则以知识理念的形式存在着,但却是直接的、强制的、毫无例外地命令着人的行为。只有对这种理性普遍原则真正自由地把握和体验的人,才可能有美德和善行,即“只有自由者才有道德”。康德这一注重理性、崇尚知识的传统也为尔后的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所继承。

如果对理性主义“美德即知识”的基本观点作一评价,那么可以这样认为:理性主义伦理学把知识视为美德的基础是深刻的,因为知识与美德的联系的确是密切的。这与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知(智)统一”与“智德兼举”思想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在苏格拉底那里道德被完全归结为知识问题则走向了绝对。事实上,人的行为并不完全受理性的支配,知识和理性并不构成行善弃恶的先决条件,因为行为还受主体的情感和意志诸品性的影响。苏格拉底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知道做什么”与“决定做什么”的界线。人在行为中决定做什么是由认识、情感、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德即知识”的说法无疑把道德这一实践理性的问题简单化了。虽然经过亚里士多德的修正,到了以后的思想家那里这一片面性逐渐地被意识到,但是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自己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学说,才真正为知识与美德关系问题的科学解决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2.道德表现为理性对情欲的节制

和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学派儒家的观点相似,西方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家也认为,情欲(concupi scence)是人性中存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的冲动,因而道德对人性向善的规范通常就必须表现为理性对情欲的合理节制。

(1)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论理性的节制。在古希腊,理性与情欲的关系最早的明确论述者是赫拉克利特。在他看来,人应服从普遍的理性——“逻各斯”(logos),只有服从“逻各斯”的生活才是合乎道德的。

因而他把符合人的生活理解为理性对情欲的克制,为此他留下一句名言:“扑灭放肆急于扑灭火灾。”在他看来,理性是人的守护神,过度的情欲应有理性来制约。显然,赫拉克利特对理性与情欲关系的把握和理解已初步涉及道德本质方面的某些属性。当然,他所推崇的理性化身“逻各斯”又带有神秘的宿命论的色彩,所以他认为:“命运就是必然性。”

苏格拉底似乎没有直接探讨理性与情欲、本能的关系,但他对“至善”和幸福的理解中涉及了相关的问题。在他看来,满足情欲的物质享受不是幸福的生活。真正的幸福是知识和美德的一致。这表现为一个控制自己的欲望,按理性提供的知识去行动的过程。尔后的德谟克利特比较系统完整地以理性主义为原则论述了理性与人的欲望的关系。在德谟克利特看来,人的情欲应该受理性节制,因为情欲本身往往无法自我节制。

他认为:“无节制的欲望是一个儿童的事.而不是一个成人的事”;“应当拒绝一切无益的享乐。”因此他主张以理性来节制欲望:“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的宁静淡泊,才得到愉快。……因此,应该定心于那可能的东西,满足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物,不要太注意那些作为人所嫉妒和羡慕的对象的人。”德谟克利特同时还认为:“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因而他断言:无节制的欲望是非理性的欲望,它决不是成熟的人应该有的欲望。

(2)柏拉图论理性、意志和情欲。柏拉图建立在理念论基础之上的伦理学说,对理性与情欲的论述是其一个中心问题。按照他的灵魂论看来,由理性、意志和情欲构成人的灵魂(psyche)。虽然理性、意志和情欲各在人的行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等级从属关系:理性决定意志,理性和意志又共同决定情欲。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无论作为人或作为城邦国家,能按照这种等级从属关系实现三者和谐统一的就是美德和正义。所以美德与正义的关键是以理性来制约情欲。人生的目的就是从肉体的情欲束缚中解脱出来,让灵魂从肉体的“坟墓”中解脱出来。柏拉图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是理性完全控制了情欲的人。

同类推荐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 重燃激情

    重燃激情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工作中感到疲倦,每个人都可能会对未来失去信心……这并不奇怪,也并不可怕。问题是,当我们陷入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振奋自己!而如何帮助人们克服职业倦怠,便是我写作《重燃激情:战胜职场倦怠的62个法则》的目的。
  • 剑修无双

    剑修无双

    白肌如雪,光滑紧致,周若羽看着眼前的玉腿吞了口唾沫,看着面前的美人,无奈的说道:“修道之人摒弃七情六欲,这样子是不对的。”那美人不由嗤笑一声,不屑的说道:“你忍心寻求天道而让我们这帮姐妹守活寡吗?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不是以情入道的吗?小羽,快。。。。”
  • 深爱在初夏

    深爱在初夏

    他是她的青梅竹马,将她宠上天并且对她说一辈子不会离开她,青梅竹马的他消失于初沫十五岁的生日宴会上。她为了他和她的梦想进军演艺圈并且成为了一线明星就在初沫的高二开学她的情感生活便不再一帆风顺冰冷帅气的校草安钧瞳闪耀的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小初沫你只能是我的”青梅竹马的他竟然在忘却一切的初沫面前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说“初沫我回来了以一个能配的上你的姿态”小叔叔邪魅的王者气息独霸初沫“你这辈子都逃不开我的手心。”她会为谁沦陷被谁攻略城池
  • 食纪

    食纪

    有一天人们会发现自己的未来就掌握在自己嘴里!
  • 玩具兵大战

    玩具兵大战

    “哗啦啦”一声,一桶玩具兵被从桶里倒在了地上。他们要去干什么呢?原来,绿色玩具兵原上校布林茨因负伤而不满并叛逃到黄色玩具兵领地做了首席指挥官,妄图控制一栋空别墅。这几个月别墅主人外出了,黄色玩具兵早已蠢蠢欲动;在找到布林茨——一个熟知绿军的叛徒后,黄军就开动了“战争机器”,妄图控制这栋空别墅。黄军把反对他们的玩具都要赶尽杀绝,当时绿军还很弱小,于是绿军从别墅里撤出了,准备充实自己后击溃黄军。一场残酷的争夺战就拉开了序幕……
  • 突然的遇见

    突然的遇见

    只因无意中的遇见我便对你一见钟情,你然我感到莫名的熟悉。
  • 夏栀琉影

    夏栀琉影

    海内的万人迷,海外你还是吗?以后在海外切记三点,“防火防盗防美男!!!”千万不要被外表所骗,以防中了美男计!有颜值有身材有才艺有什么用?最重要情商啊!除了征服俄罗斯,顺便征服大帅哥怎样?“沐羽熙,姐是不可能输的~”“夏小姐,请问你的智商够用吗?”夏影&沐羽熙,极端的两人会勾出怎样的一段情缘,《夏栀琉影》倾情演绎~
  • YingMeng贵族学院

    YingMeng贵族学院

    当活泼公主遇到霸气王子,当火爆小姐遇到冷酷少爷,当文静高材生遇到花心少爷,当冷酷公主遇到
  • 文物调查员

    文物调查员

    西周天子墓、北邙狄王陵、南越山神冢、东汉阴兵城......我不管你是摸金校尉还是发丘天官,我只告诉你一句话:四海之内,九州之原,只要是在华夏土地下,哪怕就是一方瓦片,那也是不能动的!动!就要被抓!我是文物调查员,打击盗墓,人人有责。
  • 灵皇大帝

    灵皇大帝

    陈棂,孤儿,现代三流大学大三,只是吊丝其中一个罢了,因为想想在心目中的女神表现出他英勇一面,不顾生命在路边飞快推开站在路边没有注意到飞快奔驰而来小汽车,陈棂只不过不想自己暗恋多年的女神欧阳小西就这样玉消在他面前,飞快的冲过去以一百三十时速推开了欧阳小西,自己确被撞飞自己,这那一刻还不忘记摆足运动员不一定有的翻滚的状态,飞出了十米才掉下来....穿越了,开始了人生装逼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