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及撰写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是以书面形式全面反映教育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研究报告。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实验研究的方法(实验的步骤或研究程序)、实验结果、实验的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与附录等。
(一)题目
一般而言,在确定了实验研究课题时就已经确定了实验报告的题目,写实验报告时就采用实验课题的题目,但有的实验报告所用的题目与课题的题目有所不同。
实验报告的题目既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实验研究的问题,又要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表明报告的最重要的内容,使读者一看便知道在实验中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实验报告题目,在字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超过20字。如还不能表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可采用正、副标题的方式处理,正标题写得概括些,副标题再进行补充、说明和限定,写得具体些。如果是学术性强、理论价值较大,准备在专业研究杂志或学报上发表的实验报告,题目应精确严谨。如果实践性较强,准备发表在普及性报纸杂志上的实验报告,题目可简洁、明确、具体些。如《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数学学习指导实验研究》,采用了实验课题的题目,准确地表述了研究的内容。又如《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验报告》,更加准确地表述了研究的内容是“启发式教学”。
(二)署名
教育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观察报告相类似,都必须署名。只是单个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署一个人的名字并写明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以课题组或执笔人署名的,要写明实验课题的名称、课题组组长及成员、撰稿(执笔)人。
(三)摘要
实验报告的摘要是对实验报告内容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主要是方便于读者花较少的时间获取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说明实验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约为200~300字即可。
(四)关键词
一篇实验报告,要列出报告涉及的3~5个关键术语。其目的是一目了然地向读者展示该实验报告的中心词语,同时又便于利用计算机管理文献,通过关键词迅速查找到相关论文。
(五)问题的提出与实验假设
1.问题研究的价值
实验报告首先要说明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该项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即为什么要进行该项实验研究,开展该项研究有何背景。一般用简练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这项实验研究的背景、现实意义或理论价值,引起同行对该实验研究的重视。
对问题研究价值的表述,可以是指出其所研究的问题是众所关心而迄今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以说明其重要性;或者是指明这是理论上尚待验证的问题,以说明该实验研究的理论价值;还可以是指出其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以说明该实验研究的现实意义。
2.以往研究的综述
“以往研究”,即在该领域内以往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者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做了哪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有哪些成果或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自己开展的实验是怎样提出来的,它的理论依据或实践依据是什么。如《促进初中生个性最优发展的实验探索》中,开始对问题的来源作了简要说明:课题是在杭州天长小学“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基础上进行的,将初中和小学的实验衔接起来,体现“延续和发展”的关系;《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数学学习指导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克莱因的数学学习双序理论、皮亚杰的数学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布鲁纳的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理论及加涅数学学习的阶段和学习类型理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项实验研究的背景,知道这项实验研究的新意和亮点在哪里,有何新的突破。
撰写这部分时,要注意用语凝练,言简意赅,简练地将以往的研究加以总结评述,不要堆积材料,篇幅不能太长。
3.实验目的与假设
实验目的即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实验的假设是围绕实验研究的问题,实验者对所要研究的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假定。比如,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究竟有没有影响”这一问题。根据该问题提出假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该假设需要用实验加以验证。
这一部分的陈述力求简洁清晰,不需做过多论述,只需简洁明了地表述清楚即可。
4.关键术语的界定
在说明研究问题的性质、意义、目的与假设之后,要对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概念加以定义,对于文章中的关键术语给予界定,最好能写出操作性的定义,即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实验中关键的实验变量的含义,或者说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一般来说,对一些术语进行操作性的定义可以有助于阐明某些术语的实验背景含义,对于研究者和读者来说,都是同样重要的,便于大家在同一层面的含义上来理解界定这些术语。
通常情况下,如果研究者发现以前的研究中的一些定义是很清楚的,也可以直接借用过来,但是须经过一定的修正,以便于更好地适合于现在的研究。
(六)实验的方法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中表明的实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方案中的方法是打算或准备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计划性的措施;而实验报告中的方法是已经采用的方法。
实验的方法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1.实验对象的选择
开展实验须说明实验对象的有关情况,如实验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即实验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从什么样的群体中选取,怎样选取,选取多少人,必要时应说明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
2.实验的组织类型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
实验的组织类型,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有哪些方面的依据。
3.实验的具体步骤
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①选择实验对象的过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如实验之前的测验,即实施前测,同时要说明用何工具施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如实验之前的测验,即实施前测。②实验使用的工具是指用来搜集资料的量表、测验、问卷等工具。如果使用的是众所周知的工具,则只要列出工具的名称,如全市统一考试试卷;如果是作者自行设计的,比如作者自编的测验或修订他人的问卷,则必须给予详细说明。
4.对自变量的操纵、因变量的测定和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等
实验方法应阐述清楚,用词要准确明白,要能使读者了解实验设计、组织和操作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实验的外在效度。
(七)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研究报告重点。实验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反映的是实验目的的实现情况及通过实验取得的成果。在实验报告和实验方案中都涉及实验成果。但方案中的成果是指该实验将要取得哪些成果,是一种预期的成果,而报告中的成果是已经取得的成果。
实验结果中的内容包括: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介绍实验中搜集到的定性和定量的资料,并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或统计等手段,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的成果。
实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通常有两种:定量的说明和定性的描述。定量的说明通常用经过统计分析的实验数据,必要时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加以直观地描述,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说明。如“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报告的实验结果中,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实验班和对照班计算速度的测试与统计分析结果,便于读者阅读并获取关于实施“三算”结合教学在提高计算速度方面的有效信息。
定性的描述主要是对那些无法量化的成果用文字加以说明,以此通过质性的描述说明实验研究的成果和价值。
实验结果的撰写,首先要实事求是,以陈述实验的事实为主,既不随意夸大研究成果,也不夹杂研究者的主观议论和分析;其次要客观准确,即以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说明问题,对数据资料不仅要严格核实,而且要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对事实材料不仅要进行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而且要经过严谨的论证。再者是要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数量变化中揭示出所研究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而不是事实的简单罗列,从而使实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八)结论与讨论
结论就是在全面表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提炼,给整个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综合和概括。结论的获得必须要经过严谨的论证,即对实验研究下结论时要以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实验结果,不要把结论说得过于绝对,更不能凭主观的想象任意发挥。
讨论主要是根据实验中有关的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讨论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将研究结果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讨论,然后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讨论的内容大致包括: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找出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的建议;提出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实验的推广或未来将开展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设想或建议。
“讨论”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只是把实验结果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重述一遍;或是在对事实与结论进行分析时,只是照搬人家的观点。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结果”、“结论”、“讨论”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实验结果”是客观事实,应该是肯定的,并可以在相应实验中重现。“结论”、“讨论”则是主观的分析,是对实验结果的理性认识。
(九)附录和参考文献
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实验研究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题、评分标准、各阶段的研究记录与成果等内容。当附录的内容比较多时,应该分成若干条目陈述。如果没有什么值得提供的东西,这部分也可省略。准备投稿发表的实验报告,因版面所限一般不需要提供附录。
如果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参考或引用别人的观点、理论、材料和论述,就必须尊重他人的劳动,在报告的结尾处,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如果引用未经编译的外文资料,最好用原文注解,以资查证。如果没有引用任何文献观点,这部分不必列出。如果引用数十种参考文献,则只要列出最主要的参考文献。
以上构成实验报告的九个部分,没有硬性的规定,可作适当调整。①题目结构不一定统一格式。②在具体的实验报告中是否一定要有关键词和摘要,这要由刊物的性质和要求而定。如果在专业研究杂志或学报上发表,则必须有摘要和关键词;在普及性刊物上发表,有的可不写摘要和关键词。在高校学报上发表,还必须撰写英文摘要及关键词。③对(五)~(九)五个部分,有时可适当合并。如有的实验报告其主要的三个部分为:“问题的提出”、“实验的结果与分析”、“小结”。一般而言,在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中,“问题的提出与实验假设”、“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结果”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的实验报告,二级标题也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有的把“问题的提出与实验假设”分成两部分,即“问题的提出”、“实验的目的和理论基础”进行表述。有的把“实验的方法”表述为“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或“实验的步骤”等;“实验结果”表述为“实验结果与分析”;也有的“实验的结论与讨论”用“实验的主要结论”加以表示。
四、案例赏析
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索桂芳,高翠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将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加以提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一基本理念,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创设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作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比较适合我国课堂教学实际,不仅能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实施探究学习,成为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