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主创新的衡量指标
针对自主创新内涵本身的广泛性,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06年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中提供的衡量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四个一级指标,采用30个二级指标进行具体衡量,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定。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四个一级指标下的30个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3.部分省市自主创新能力测定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2000-2006年各个省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吸引外资较多的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较其他地区强,从直观的数据角度可以发现FDI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这一点将在下文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实证检验
1.数据说明
根据(1)式,其中,L、K分别为R&;D人员、R&;D经费,这两个指标的数据均来自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I为计算得到的各地自主创新能力;FDI为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因为并非只有新建的外资企业才具有溢出效应,采用增量指标有失全面,本文对FDI进行计算,以较多学者使用的10%作为FDI的折旧率,以1995年为初始年,对2000-2006年各个地区的FDI按照永续存盘法进行换算得到存量数据。此外,考虑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肯定会对当地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因此也将这一因素涵盖进去,在模型中我们用各地的人均GDP来表示。
2.回归方程的建立
按照一般的理解,通常大家都认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当地自主创新的主要解释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的研发投入也就相应越大。但是由于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本身包含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属性,因此将这三个因素同时纳入回归模型可能会造成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此外,按照这一理解,这几个解释变量之间可能还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对此我们也必须加以检验。
从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地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物质资本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如果将这些变量同时纳入回归模型,将使得发生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各地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并不太大,考虑到外资是本文考察的主要变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相关性处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3.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实证检验
本文首先对中国30个省际样本进行检验,分析FDI在中国对自主创新的整体作用。本文使用Eviews5.0软件对2000-2006年的情况进行OLS回归分析,分别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从解释变量的系数来看,可以发现FDI对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正面的作用,FDI的存量每增加1%,可以促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027%。FDI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弹性较其他学者研究的结果相对小很多,先前的学者研究FDI的溢出效应,一般认为FDI的技术溢出弹性在0.15~0.2之间,而本文得到的结论是FDI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弹性为0.027。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多数学者都将TFP、专利数等作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测定指标,因此很难全面衡量一个经济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学者们大多采用FDI的流量作为解释变量,实际产生作用的应该是FDI的存量。
至于人力资本、人均GDP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回归系数都为正,并且均达到5%和1%的显着性水平,这一结果证实了设定模型时所作出的判断。通过比较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我们还发现,人力资本与人均GDP的回归系数要高于FDI,因此,本质上人力资本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自主创新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我们不应有过高的预期。
从回归模型的截距项来看,各地的情况并不一致。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的固定效应较为明显,也就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本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其他地区强。
4.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1)影响因素选择
考虑到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机理,本文从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度、所有制结构、市场竞争结构六个方面分析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影响因素。具体指标如下:
1.自身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采用各省2000-2005年的年平均人均GDP衡量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将30个省份按照人均GDP的高低分为两组。
2.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FDI技术溢出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各省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十分复杂,就当前能获得的统计资料而言,科学地计算各省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很大难度。考虑到与技术溢出相关的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高科技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各个方面,而这些人才均以一定的教育背景为基础,因此,我们采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各省6周岁以及6周岁以上接受大学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各省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据此将30个省份分为两组。
3.自身科技水平
如前所述,一个地区自身的科技水平以及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会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由于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开展较晚,现有的指标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笔者在现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权衡各种统计指标后,采用各省2000-2005年间平均R&;D支出来表示各个省份自身科技水平的高低,由此将28个省份分为两组。
4.经济开放度
地区经济开放度主要体现在贸易往来和资金往来上,具体指标就是一个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我们用各省份历年对全国的外贸和外资依存度之比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衡量各省经济开放度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省经济开放度=省外贸依存度/全国外贸依存度+省外资依存度/全国外资依存度, 根据各省2000-2005年间经济开放度指标的平均值,我们将30个省份分为两组。
5.所有制结构
我们采用以下指标值表示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比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该指标越低,则说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相对的,市场竞争程度就越高。根据各省2000-2005年公有制经济的平均比重值,我们将30个省份分为两组。
6.市场竞争结构
关于竞争程度的衡量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比较科学,但是数据获得困难。我们这里采用市场集中度的指标,选取大型企业销售占总行业的销售比例来反映市场的竞争情况。大型企业占行业销售收入比例越大,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越大。据此,我们将30个省份分为两组。
(2)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影响因素检验
如上文所述,本文按照以上六个指标的高低分别进行分析,从侧面反映出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影响因素。
1.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两组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明显较强,不仅模型的整体解释力较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高,FDI系数的显着性检验也明显较好。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地区FDI的自主创新作用大小有显着影响,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吸引的FDI对自主创新产生效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时,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则相对表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可以在上文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中得到佐证。
2.人力资本存量
比较两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第一组的回归结果较第二组好,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其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较大也较明显,同时在第一组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三个解释变量对自主创新的作用都十分明显,而且人力资本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程度对自主创新的作用较FDI要大。相比之下,对第二组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自主创新的贡献最大。应该说,在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地区,可能存在人力资本边际产出递增的现象,因此靠人力资本的投入完全可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一个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对于该地区FDI对自主创新作用的大小存在显着的影响,两者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虽然一个地区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能等价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但它作为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直接表现,从实证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对该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的确存在正面的影响。
3.经济开放度
比较两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经济较为开放的地区,FDI的自主创新作用较为显着,同时,在这些地区,存在人力资本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程度对自主创新的作用较FDI要大的现象。而在经济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人力资本则表现出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开放度越高的地区,FDI的自主创新作用越强。
4.所有制结构
从分析结果来看,国有经济成分较高的地区,FDI的自主创新作用并不明显,反而人力资本的投入表现出显着的正向作用;而国有经济成分较低的地区,三个变量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正向作用,FDI虽然也有较为显着的作用,但相比之下,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则表现出更为重要的影响。也就是,在国有经济成分较低的地区,民营经济发挥出更为活跃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并非通过FDI实现,而是基于内生的人力资本投入。
5.市场竞争结构
从比较的结果来看,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FDI的自主创新作用十分明显,而且较竞争不激烈的地区表现出显着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三个变量中,仅FDI表现出显着的正向作用,而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对自主创新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通过对两个假说的检验,分别对FDI的自主创新作用、作用的区域比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看,FDI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30个省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我们发现FDI的存量确实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FDI存量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弹性为0.027。然而,在三个解释变量中,FDI存量的作用强度和显着程度都不是最高的,也就是FDI对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显着。
跨国公司的唯一目的是获得最大利润,这一动机决定其技术转移在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也就是,跨国公司本身不会将技术转移作为经营的目的,而仅仅是在其追求最大利润过程中产生的衍生品。这种局限性,同样来自于市场的非充分竞争性,只有竞争才能促进跨国公司最大可能地转让技术。
相比之下,人力资本投入则表现出更为显着的作用。因此,本质上人力资本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自主创新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我们不应有过高的预期。这一点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对人力资本仍然存在较大的需求,人力资本作为自主创新的生产要素,仍然处于边际报酬递增的情况。因此,扩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将在短期内起到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
因此,针对假说一,我们认为,在全国范围内FDI对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FDI并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最为重要的因素。
2.FDI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六个因素的检验,我们从侧面分析了FDI的自主创新作用,认为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所有制结构以及市场竞争结构等五个因素的影响。
从前两个因素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国整体尚处于“门槛”之外,也就是目前短期内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将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显着提高。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地区FDI的自主创新作用大小有显着影响,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吸引FDI可以产生对自主创新促进作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同时,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则相对表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该地区的诸多投资环境都能适应FDI的进入,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贸、外资也逐渐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也将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进行更大程度上的技术本地化改造,也更有利于对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产生作用。因此,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也更为明显。
从后三个因素的分析结果来看,整体市场的竞争程度与FDI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