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200000012

第12章 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2)

当然,如果金庸满足于对江南自然景物的描写,满足于对江南民俗风情风俗的描写,而不进入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去,不显现江南文化精神钙质,不超越对江南风情的描写,那么他的小说也只是一般的风俗读物而已。周作人曾经说:“现在只就浙江来说吧,浙江的风土,与毗连省份不见得有什么大差,在学问艺术的成绩上也是仿佛,但是仔细看来却自有一种特性。近来三百年的文艺界里可以看出有两种潮流,虽然别处也有,总是以浙江为最明显,我们姑且称作飘逸与深刻。第一种如名士清谈,庄谐杂出,或清丽,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第二种如老吏断狱,下笔辛辣,其特色不在词华,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金庸显然继承了这种特性,即江南文人的隐逸传统,金庸小说中有很多对琴棋书画、品酒、喝茶以及品味美食的描写。这实际上是金庸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闲适自我性情的自由天地,自娱也能娱人。而从金庸小说主人公的归宿来看,就更能体现这种风格与传统。《笑傲江湖》令狐冲携任盈盈退隐武林,从此笑别江湖。金庸认为“令狐冲不是大侠”,而是一名“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碧血剑》袁承志也和群雄离开中原是非之地,远赴浡泥国;《倚天屠龙记》张无忌辞掉明教教主之位,且去画眉;而《神雕侠侣》杨过呢,也是带着神雕和小龙女一起远离江湖,成为神仙眷侣。所以我们把金庸称为江南文人,不仅因为他是江南海宁人氏,也不仅是他的小说大量地描写了江南风情,而主要是在他的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江南气质与江南文化精神。

第二节排位之争与名人从教问题

1994年,北师大王一川做出了一个颠覆教科书的大胆尝试:他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时,不仅把金庸推上“大师”的座位,而且还将其排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之前的崇高位置。而在这之前,现代文学史上的习惯座次是“鲁、郭、茅、巴、老、曹”,作为大众通俗文学的武侠小说是根本没有地位的。王一川的编选理由是金庸的创作推动了现代中国小说类型的丰富和发展,故名列第四。在另一次评选中,甚至将金庸排在20世纪文学大家一百名的第二位。

中国人对排位有着根深蒂固的迷恋。从文学领域到政治领域,从水浒梁山一百零八将到各个大学的排名,一直到现代作家的座次,莫不如此。对现代文学史上习惯座次的颠覆,与其说是对文学权威的颠覆,还不如说是对文学观念的颠覆。长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受政治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的规约,不仅将相当多的作家排斥在文学史之外,而且还按照一定的“潜规则”对进入文学史的作家进行严格的排位。因此,且不论王一川以什么样的动机进行排位,以及他对现代作家的排位是否合理,重要的是他对长期以来被定于一尊的观念和做法提出了挑战,给了我们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和新的启发。

排位之争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问题。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禁锢的逐步打开,西方的众多文艺思想、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介,在文学领域形成了多元共存的现象。受其影响,研究者的观念、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很多以前被遗忘的作家如沈从文、张爱玲、穆旦、钱锺书等被挖掘出来重新认识和定位;而原先的一些占主流位置的现实主义作家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所以,王一川的排名尽管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从文学打破现实主义独尊、要求多元开放的角度来看,无疑有其合理性和深刻的必然性。它反映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变化后,整个时代和社会对大众通俗文学以及武侠小说宽容的认可与接纳。

排位之争的第二个问题是研究者寻求新的学术增长点和学术资源的问题。现当代文学研究不像古代文学研究有几千年的文学资源可以挖掘,20世纪百年文学历史被几代学人梳理了几遍以后,确实存在研究资源匮乏的问题;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人员又是那么的多,因此如何探寻新的空间、新的领域,这个问题就尖锐地摆到了不少人面前。这既是一个理念,同时也是一个方法。研究领域中“金庸热”的出现,一方面是学术研究扩容的结果,另一方面恐怕与部分研究者的“捷径”式的研究心态不无有关,至少后者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排名,王一川认为:“选择标准是个关键。基本着眼点将不应再是作家的政治身份、态度或倾向在其文学作品中的折光,而是他创作的文本本身的价值。”对金庸的第四名排位,王一川做了这样的解释:“金庸位居第四,或许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了。一位通俗武侠小说家,怎么可能有‘混迹’于如此严肃而高雅的文学大师行列中。

然而,能把通俗武侠写得如此充满‘文化’意味,既俗且雅,使俗人在激荡中提升,又令雅者不仅不觉得掉价而也被深深熏染,并津津乐道,金庸不能不说是前无古人的第一家。……金庸,借武侠小说重构中国古典神韵的现代大师。”对于这样的评价,金庸“内心感到很不安”,认为“绝对不可以这样”,“例如北师大王一川教授他们编《二十世纪小说选》,把我名列第四,那是我万万不敢当的”。而有人认为在此次排座中:“对金庸的吹捧有随意乱捧的现象,缺乏正确的理论标准和价值标准,甚至有招揽市场、哗众取宠之嫌。”且不论金庸到底能够排第几名,但金庸作为一个通俗小说家正在被逐渐推向20世纪文学大师这一行列是显而易见的。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怎样给金庸以恰如其分的定位?在2000年前的文学史着述中,只有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用一小节介绍了“金庸等人的通俗文学创作”;以及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九卷有一小节涉及“梁羽生、金庸及各种流行小说”,其他的或避而不谈或坚持以往的叙述传统。长期以来,在现当代文学史中,长期奉行的是政治立场至上、现实主义道路优先的编写原则;即使是进入文学史的通俗文学,往往也是语焉不详。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规约,很多的现当代文学史都是各个学校集体编写,比如22所高等院校合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吉林省五院校合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等。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集体意志的表达,即使是个人的着述,也同样对通俗文学的书写有很多的限制,通俗文学所占的比重不多,武侠小说占的比例更少。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的重要话题和努力方向。重新认识与评价包括武侠小说在内的大众通俗文学也是“重写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1998年有四篇论文探讨了“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这就是钱理群的《金庸的出现引起的文学史思考》,陈墨的《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刘再复的《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陈平原的《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这四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金庸小说打乱了现有的文学史叙述结构,或暗示金庸有可能和鲁迅呈“双峰并立”之势(钱理群),或彰显金庸小说的若干贡献(陈墨),或探究金庸的成功根源于自由的精神(刘再复),或希望沟通雅俗关系(陈平原)。此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年)》(朱栋霖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等主编)等一批当代文学史教材都有单章或单节对“金庸的武侠小说”进行论述。金庸及其武侠小说“进入文学史”已成为现实。

进入文学史,对于研究者和作家都有不小的诱惑。金庸的武侠小说能否进入文学史,考量的是研究者对武侠小说与大众文学接受的态度。对研究者来说,当然不能简单地将目光锁定在金庸小说的风靡华人世界,重要的是揭示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含蕴以及精神内质。对比大陆几乎同时流行的金庸与琼瑶,我们发现,虽然琼瑶的小说也很流行,也被大量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但她的小说并没有像金庸的小说一样被文学史所接纳。这个中原因,值得玩味。由此我们也得到这样的启示,对金庸的研究不能满足表象,而应对它有一种直抵文化的穿透。

1999年3月26日下午,金庸先生从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手中接过两份聘书:一份聘他为浙江大学教授,另一份聘他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00年,金庸又被聘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招收方向是历史学学科的博士。这两次聘任,因与现行的高校职评体制、管理体制以及金庸个人兴趣特长等不甚吻合,在学界引起了不少争议。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指出,金庸的学术水平“不如历史系的副教授”,他没有学术论文和论着的支撑。何满子认为“一个选择武侠小说那样一种文体来操作起家的作家,凭此一点即可断定其学问、识见、品格之不入流的人,就被南北大学竞聘为教授、院长,不仅玷污文教,更其腾笑后世”。更有人惊呼,大学已堕落到要靠名人来装点门面的地步了!而孔庆东等人则认为金庸的《袁崇焕评传》就是历史着作。

面对这个问题,金庸显得很坦然和自信:“这是个人观点,可以说我做教授没资格,或者做中学老师、做小学老师没资格,我不必回应。”金庸认为,虽然自己办过报、写过小说,但不等于只擅长新闻与文学。他表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新闻、哲学、历史、国际关系等各大系科中,只有社会学不大懂。即使在艺术系,也能当个编剧。”

同类推荐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被神遗弃的世界

    被神遗弃的世界

    在没有魔法的世界里,我出生了,本想着可以开挂一生,结果一切又发生了改变,在人生中第36次表白被拒绝后倒霉的我又卷入了事件之中穿越到了异世界。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主角光环呢跑哪去了,老天你在逗我吧!”在数百米的高空我不禁感慨到。
  • 贴着大地行走

    贴着大地行走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湖南作家戴希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吐鲁番的境界》《依旧是太阳》等小小说和散文数十篇。作者书写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的变化。
  • 战神联盟之诗兰

    战神联盟之诗兰

    好好的暑假被一次玩电脑穿越成了大冒险(话说你不是很喜欢大冒险吗),作为主角的我的内心早已崩溃但我却能遇到我的偶像——战联。(眠妃:想知道主角的经历吗,那就来看吧)
  • 我是最强农民

    我是最强农民

    一个孤儿,从小到大没有一次事情是顺利,最后一次还是因为误会而死亡,重生回到了1975年,并且阎王还送给他一枚戒指,他带着这么戒指会怎么样走接下来的事情呢,敬请期待。
  • 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软萌淡定的小宅女打开角色扮演游戏时选错一个选项而引发的血泪史……正所谓敌强我弱,敌弱我蹬鼻子上脸,什么,弱是假象,哥哥求抱大腿Σ(°△°|||)︴
  • 十方魂灭

    十方魂灭

    一块玉引发的追杀,一块玉赐予的第二人生,一块玉指引的巅峰之路。一个孤儿如何在这个强者生存的世界中成为人上人?
  • 神的孩子记得吗·Loveless

    神的孩子记得吗·Loveless

    他说:“我一直相信我们会重新相遇,不管你走得多远,这个信念,强盛到可以令命运之轮发生逆转,如果天要惩罚我的狂傲,那就叛天吧!” 他说:“如果这世界上的眼泪和笑容是一样多的,有人微笑就一定会有人流泪,如果能让你一直微笑,那么所有的悲伤,就让我独自一人来承担吧。”而她说:“天底下最难的事,好像就是爱上一个人。可是,我可以拒绝爱,却似乎不能拒绝你。” 一起看过的花谢了又开,从指缝里看见的天蓝得像谁的眼睛?有人为了守护幸福而存在,亦有人为了成全真爱而离开。这些,神的孩子全都记得吗?
  • 弃少的逆袭

    弃少的逆袭

    被各国元首称作“教皇”的他,一代兵王的他,潜回都市,只为了那曾经的梦想。为了那个被称为“绝代妖姬”的女人,为了那个他第一眼看到便爱的无法自拔的女人。而曾是豪门之子的他,如今却是成为弃子,他又将如何逆袭豪门?
  • 龙谷守护

    龙谷守护

    圣龙被困,深渊化谷,唯守护者能驱魔瘴。十八少年,身怀异能,突遭暗害命运逆转。势力争夺,手足相残,豪门老大神秘失踪。网游公测,时光倒转,一切过往俱是烟云。白手起家,幻境征战,逐步建立商业王朝。
  • 冰淇淋的眼泪(闪小说感恩篇)

    冰淇淋的眼泪(闪小说感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