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足球运动简介
一、足球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了古代足球运动,我国古代把足球称为“蹴鞠”。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其所作的报告中就说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
而现代足球运动则兴起于中世纪的英国。进入19世纪,足球在英国因其显着进步被引入公共学校,被公众广泛接受,从而逐步发展起来。1863年10月26日,由伦敦11个最主要的俱乐部和学校,举行会议创立了英格兰足球协会,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足球规则,共有14条。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世界各国也公认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各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足协。1904年5月21日,在法国巴黎的体育运动联合会总部,国际足联(FIFA)正式宣告成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国际足联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足球运动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1953年,匈牙利人突破了“WM”式的传统打法,在第五届世界杯赛中以创纪录的进球数战胜了大多数世界强队,震动了世界足坛。由于这一阵形开创了以攻为主的局面,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世界足球运动。1958年,巴西人在技术、技巧上有了新的发展,并创造了攻守趋于平衡的“四二四”阵形,使其获得了第六、七、九届世界杯的辉煌胜利,轰动了世界足坛。由于这一阵形与现代足球“全攻全守”打法相适应,因而很快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WM”式打法被彻底抛弃。此后,又出现了“四三三”式及其变体。1974年,在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上出现了以荷兰、西德为代表的总体型打法。这种打法守中有攻,攻中有守,攻守转换快速,战术灵活多变,体现了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趋势,因而被誉为足球运动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足球运动发展到21世纪,打法和流派日益发展并融合,攻守速度越来越快,对抗越来越激烈。
目前,国际上规模较大的足球比赛有两种:一种是由国际足球联合会举办,每四年一次的、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世界杯足球比赛;另一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足球赛。为了培养后备力量,国际足联还从1977年起,举办两年一届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从1981年起,举办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
二、足球的健身特点
足球运动是一项参与性极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速度、灵敏、耐久力、弹跳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神经系统及各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积极果断的品质和团队意识;人民群众参加足球运动可以放松心情,在体验足球运动乐趣的同时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愉悦身心,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第二节 足球初级阶段核心技术战术及学练方法
一、初级阶段核心技术
(一)踢球
踢球的方法很多种,按触击球时脚的部分可分为脚内侧、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尖和脚跟踢球几种方法。
1.脚内侧踢球
脚内侧踢球的动作特点是触球面积大,可控性强,出球平稳准确,是短距离传球和射门常用的脚法。
动作方法:踢定位球时,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约15厘米处,膝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部位对准来球,当膝关节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部位击球的后中部。
2.脚背正面踢球
脚背正面踢球的动作特点是踢摆幅度大,动作顺畅,便于发力,但出球路线及性能缺乏变化,适用于远距离的传球和大力射门。
动作方法:踢定位球时,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约15厘米处,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膝微屈,眼睛注视球。在支撑脚前跨的同时,踢球腿大腿顺势后摆,小腿后屈。前摆时,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带动小腿前摆,当膝关节摆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背绷直,脚趾扣紧,以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落地。
3.脚背内侧踢球
脚背内侧踢球的动作特点是踢摆动作顺畅,幅度大,脚触球面积大,出球平稳有力,且性能和线路富于变化,是中远距离射门和传球的重要方法。
动作方法:踢定位球时,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支撑脚踏在球侧后方约25厘米处,膝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重心稍倾向支撑脚一侧。在支撑脚踏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外后向前内略呈弧线摆动,膝、踝关节稍外旋,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内侧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时,膝向前顶送,脚背绷直,脚趾扣紧斜下指,以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着地。
4.脚背外侧踢球
脚背外侧踢球的动作特点是预摆动作小,出脚快,能利用膝、踝关节的灵活变化改变出球的方向和性质,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手段。
动作方法:脚背外侧踢球的动作方法类似脚背正面踢球,只是摆踢时,脚面绷直,脚趾向内扣紧斜下指,用脚背外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着地。
5.学练方法
(1)模仿性练习。练习者对标志物或固定球做上步摆踢动作,也可有针对性地做分解动作练习。
要求:初步体会动作感觉,确立击球脚型和摆踢方式。练习中身体要放松,注意摆踢的速度节奏,控制好击球部位和脚型。
(2)踢定位球练习。可对足球墙、网自练,也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对练;练习距离可由近至远;由踢固定目标到踢活动目标。
要求: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触击球的动作体会。练习时注意力应放在动作的准确性上,而不是踢球力量上。
(3)踢地滚球练习。可踢从正面、侧面或侧后方传来的地滚球;可限定脚法,也可视来球任意选用脚法练习。
要求:使学生掌握地面活动球的动作调整能力。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判断来球的速度和方向,并根据出球目标选择支撑脚位置,调整击球的速度和角度。
(4)踢空中球或反弹球练习。可对足球墙、网自抛自踢,也可两人配合抛踢练习。可从正面抛球,也可从侧面抛球。
要求:培养学生踢空中球和反弹球的动作协调能力。练习时应根据来球的速度、高度或落点进行相应的动作调整,以保证准确的击球时机和部位。
(5)移动中踢球练习。可在前后左右移动中完成踢球动作;可踢地滚球,也可踢空中球;可限定脚法,也可视来球情况选择适当的脚法练习。
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移动踢球的主动性和在移动中调整踢球动作的能力。练习时要根据球的运行方向及时地移动到位,移动中眼睛应始终注视球,并做好踢球的动作准备。
(二)接球
接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身体的合理部位把运行中的球接下来,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以便更好地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
1.接球动作方法
(1)脚内侧接球:脚内侧接球技术的特点是接球平稳,可靠性强,动作灵活多变,用途广泛。
动作方法:接地滚球时,身体正对来球,判断来球的速度和方向,选好支撑脚位置,膝关节微屈。接球脚根据来球的状态相应提起,膝、踝关节旋外,脚趾稍翘,用脚内侧对准来球,触球刹那,接球部位做相应的引撤或变向接球动作,将球控制在所需要的位置上。接反弹球时,接球腿小腿应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向下做压推动作时,膝要领先,小腿滞留在后面。
接空中球时,接球腿要屈膝提起,可根据需要采用迎撤或切挡动作,并在球落地时随即将球控制住。
(2)脚背正面接球:脚背正面接球技术的特点是迎撤动作自如,关节自由度大,接球稳定,但变化较少,适于接下落球。
动作方法:身体正对来球,判断来球路线和速度,支撑脚稳固支撑,接球腿屈膝提起,以脚背正面迎球,触球刹那,接球脚引撤下放,膝、踝关节相应放松,以增强缓冲效果。
用脚背正面向体前或体侧前接球时,接球脚脚跟稍提,触球刹那踝关节适度紧张,通过触球面角度的调整,控制出球方向。欲将球接至身后时,接球脚脚尖要勾翘,踝关节适度紧张,接球刹那引撤速度要快,身体随之转动,用脚背顺势将球引至身后。
(3)脚掌接球:脚掌接球技术的特点是动作简单,控球稳定可靠,适用于接迎向地滚球或反弹球。
动作方法:判断来球路线或落点,选好接球位置并稳固支撑,接球腿屈膝提起,脚尖微翘,使脚掌与地面形成一定的仰角,球临近或落地刹那,接球腿有控制地下放,用脚前掌部位触压球的后中部,将球控在脚下。
采用脚掌接球时,为便于完成下一动作,通常在脚掌触压球后连带一个拉引或推送动作,使球处在需要的位置上。若要将球接向身后,多用拉引动作。欲将球控在体前或体侧则可用推送的方法,做这些动作时重心要随之移动。
(4)脚背外侧接球:脚背外侧接球技术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速度快,灵活机动,隐蔽性强。但动作难度较大,接球时常伴随假动作和转体动作,适用于接地滚球和反弹球。
动作方法:接地滚球时,判断来球状况,选好支撑脚位置,接球腿屈膝提起,膝、踝关节内翻,以脚背外侧部对准来球,当球临近时,接球脚以脚背外侧拨球的相应部位,将球控在所需位置上。
接反弹球时,要判断好球的落点,接球腿小腿应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以膝关节领先做扣压动作,防止球的反弹。脚背外侧接球后的动作衔接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支撑脚与接球腿的蹬摆动作要协调连贯,保证接球后身体重心随球快速跟进,缩短动作衔接时间,加快后继动作速度。
(5)胸部接球:胸部接球技术的特点是触球点高、面积宽、接球稳定,适用于接胸部以上的高空球。
动作方法:挺胸式接球,适用于接有一定弧度的高球。接球时,身体正对来球,两腿自然开立,膝微屈;两臂在体侧自然抬起,上体稍后仰与来球形成一定的角度;触球刹那,胸部主动挺送,使球触胸后向前上方弹起落于体前。
缩胸式接球,适用于接齐胸的平直球。缩胸接球与挺胸接球的动作差异在于触球刹那,靠迅速收腹、缩胸,缓冲来球力量,使球直接落于体前。
胸部接球的触球点高,接球后球下落反弹。因此,做完胸部动作后,需及时跟进将球控在脚下。如要将球接向两侧时,身体在触球的刹那要向出球方向转动,带动球的变向。
(6)大腿接球:大腿接球技术的特点是接触球部位面积大,且肌肉丰厚有弹性,动作简便易做,适用于接有一定弧度的落降高球。
动作方法:身体正对来球,选好支撑脚位置并稳固支撑,接球腿屈膝上抬,以大腿中前部对准来球。触球刹那,接球腿积极引撤下放,接球部位的肌肉保持功能性紧张,以对抗来球冲力,使球触腿后落于体前。
接力量较小的来球,还可采用大腿垫接的方法。即接球腿屈膝上抬迎球接球,触球刹那大腿相对稳定,接球部肌肉适度紧张,将球向上垫起。用这种方法接球,可在球落地前处理球,也可待球落地后将球控在脚下。
2.学练方法
(1)基本部位接球练习:脚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脚掌、大腿、腹部、头部等接球练习。
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八个基本部位的接球方法。注意体会不同部位接球动作的技术特征,以利于精细分化,准确掌握各部位接球技术。
(2)接地滚球练习:可规定接球部位,也可视来球情况选用相应部位接球;可将球接控在脚下,或体前、体侧。
要求:发展学生接控地面球的基本能力。接球前身体要放松,脚步保持不停地移动,接球时要掌握好动作的时机和方向。
(3)接空中球练习: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脚部、腿部、胸腹部及头部接球的练习。练习可由原地接球向移动中接球发展。
要求:培养学生接空中球的基本能力。接空中球时,支撑脚要稳定,时机要准确,对接球后弹起落下的球,应用连贯动作将其控在脚下。
(4)接反弹球练习:可自抛自接练习,也可采用各种抛接或传接的对练;给球的弧度可由低到高,或高低交替;给球的落点可由近至远。
要求:培养学生接控反弹球的基本能力。练习时要求能准确判断来球点,把握好动作的时机,控制好接球部位与地面的适宜角度。
二、初级阶段核心战术
(一)局部进攻战术
局部进攻战术是指进攻中两个或几个队员之间的配合方法。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基本配合形式有:传切配合、交叉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
1.传切配合
传切配合是指控球队员将球传给切入的进攻队员的配合方法,是局部进攻战术中运用最多的方法。
2.交叉掩护配合
交叉掩护配合是指在局部地区两名进攻队员在运球交叉换位时,以自己身体掩护同伴越过防守队员的配合方法。
3.二过一配合
二过一配合是指局部地区两名进攻队员通过两次连续传球配合,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