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75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后出师表》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理论背景

创业家角色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最早论述这个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夏尔·坎提隆(Richard Cantillon,1680—1734),在他那里,企业家就是在市场中充分利用未被他人认识的获利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对企业家概念有重要论述的还有让·巴提斯特·萨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瑟夫·熊彼得、弗兰克·奈特、伊斯雷尔·柯兹纳等。国内学者张序总结对企业家的各类定义,认为一个人被称为企业家,必须满足三个充分必要条件:第一,他是利用自己或他人的资本创办企业的人;第二,他是掌握企业控制权并经营企业的人,能够对决策的全部风险与后果承担最终责任;第三,他是能够发现和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实现企业创新与发展并取得成绩的人。企业家是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亨利·明茨伯格等在《战略历程》中将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总结为:(1)组织的创立者(无论建立组织是否是一种创新行为;无论这名企业家是一名机会主义者还是一名战略家);(2)自有企业的管理者;(3)他人所拥有企业的创新型领导者。

从对企业家概念的经典诠释中可以发现,创业能力与承担创业风险是企业家概念的重要内容,从这个层面上讲,创业家就是企业家。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创业家不同于企业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创业家需要伴随企业的成长而进行向企业家的转换”。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并不多的,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归为商人、创业者更为合适。从创业家到企业家,并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经营者所应该具有的精神与能力是不同的,从一个创业家成长为企业家,不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不是一种必然,而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创业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调适,是必须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蜕变的。

在国外文献中,企业家与创业家的分界并不明显,都是用“Entre‐preneur”一词来表示,一般翻译成“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国内较多的文献翻译为“企业家”,相应Entrep reneurship被翻译成“企业家精神”或“创业学”,如Elizabeth Chellrn所着Entrep reneur ship:Glo‐balizatio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g一书,国内有学者就将其译作《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而DonaldF.KuratkoRi‐chardM.Hodgetts所着Entrep reneurship Theory,Process,andPrac‐ticeg一书,国内有学者将其译作《创业学理论、流程与实践》。

相关研究对于两个概念的区分主要集中在“创业”一词上。关于创业的含义,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国外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的内容:①开发新事业,新开发的事业与原有事业分而治之。②内部创业,关注企业组织的创业导向。③创业型改造,即流程再造。④构建内部市场,目的在于有效配置资源。国内方面,南开大学张玉立教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内部创业是指创业活动的内部化,通常由具有创业企图和理想的员工发起,在组织的支持下创业,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外部创业(再创业)指追求不同于母公司目前活动的战略,采用独立事业单位的结构和组合并配置新的资源,也就是在现有的组织外部开展创新活动,实现方式可以是合并、联盟、公司新事业开发和新事业剥离等。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认为创业是创业家的主题活动,或言之,创业家概念是建立在具有特定属性的活动上的,这种属性的核心是创业导向,创新性(Innovation)、自治性(Autonomy)、先动性(Proac‐tiveness)、竞争侵略性(Competitive Agressivness)是其基本特征,而企业家则是围绕企业管理与运作展开活动的角色,是一个具有更多意义的概念。

思想和文化沉淀带来的官僚作风使很多大公司失去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动态环境中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被小公司超越的困境。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活动已从个体层面拓展到公司层面,创业精神开始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公司创业就是与已建公司的创业行为紧密联系的创业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它是建立在识别市场机会和资源新组合基础之上、以创新和战略变革为核心的组织特征和组织行为。Guth和Gins‐berg(1990)将公司创业划分为两个战略管理上的选择:公司冒险(Cor‐Po‐rateVenturing,或翻译为公司风险投资)和对公司进行转变的战略更新。Thomberry(2001)将公司创业划分得更细,确认了四个类型:公司冒险、内创业(Intrap reneuring)、组织变革和产业规则的破除。Cov‐in和Miles(1999)确认了四种公司创业:持续再生(Sustained Regener‐ation)、组织回春(Anizational Rejuvenation,或翻译为组织年轻化)、战略更新(Strategic Renewal)和领域重构(Domain Redefinition),它们分别与公司引入新产品和进入新市场的组织能力、组织本身、组织在现有环境中执行战略和组织创造与开拓新产品市场领域等有关。而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变革与创新的度量并没有标准化的尺度或统一的评测标准,因此,创业对于不同主体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从创新的视角明确地区分企业家与创业家之间的活动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种观点开启了我们的思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危机点”或者称之为“关口”,这些节点往往是企业发展的节点,创业家的意义就在于如何让创业走出山重水复,进入柳暗花明。故而在随后的表述中,创业家仅仅是特定情景下的角色,而不是特指某个群体。

对于企业家与创业家在素质方面的差异,虽然有研究提及,但并没有经典的区分。杨德林(2005)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角度对关于创业家角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经济学对创业家角色的研究存在一个“分水岭”,即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并强调经济学对创业家的研究主流是坚持非均衡市场观点。如果遵循非市场均衡的观点,认为市场中存在不均衡的因素,市场竞争不能自动使市场实现均衡,那么,创业家的作用就在于使市场趋于均衡。创业家的行为具有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的特征。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创业家行为首先是一种管理行为,而这种管理行为一定是机会导向的。按照这种逻辑,创业家素质应当是适应这种机会导向型行为的,基于此或许能更好理解创业家与企业家素质方面的差异。

清晰地划分出创业家与企业家群体的界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们不是对等的概念,而是存在于不同的背景中。对企业家研究的经典理论同样强调其创新、开拓进取、承担风险、捕捉商业机会等特征。创业是企业家在特定情境下需要承担的一项职能,创业家则是这种创业背景下企业家所应扮演的角色。目前对于创业家角色转换的关注实质上是在阐释企业家角色的转换,而将创业家与企业家也视为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甚至研究两者之间的转换问题,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问题。创业家角色因应创业活动的内容、结构与情景而变化,因此,在创业的框架与情境中去考察这一角色更能发现其存在与转换的规律,这也是本书的基本视角。另外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创业者与创业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本书中使用创业家这个词汇,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创业者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创业家与创业者在语义上的区别,能以“家”相称的必定是有所成就的,而且这种成就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表现,也就是说创业家是创业者应当努力追求与用心刻画的。

社会角色理论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或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尽管人们对它的定义、功能以及范围的看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角色可以被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角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的人格的一个侧面,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刻地透析个体或群体的特点。可以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下了这样一段通俗而耐人回味的台词: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所谓“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末,古今来几倍角色;云霞彩,日月灯,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台”,中国早就有“人生如戏”的说法。是浅薄,是深刻,是悲观,是豁达,这些姑且不论,众多角色粉墨登场,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缤纷。就像前两年流行歌曲“折子戏”中所唱:“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但就概念本身的内涵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与社会学中所研究的“角色”有所不同,但人在舞台上的表演与在社会中的行为确实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演员在舞台上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明确的地位;演员必须按照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行动者在社会中也要遵守规范;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命令,行动者也必须服从权势之人或大人物的摆布;演员在台上必须对彼此的演出作出相应的反应,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适应对方;演员必须与观众呼应,行动者也必须扮演各种不同的观众或‘一般他人’和概念化的角色;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以独特的解释意义,行动者也由于各自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同观众互动的方式。”

角色一词包含两种主要成分:社会期望和个体的主观表演,综合这两种成分,角色可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是由不同的社会角色构成的,类似于一个企业是由不同的岗位组成的。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意象来研究人们的日常行为,是社会角色理论的奠基人。戈夫曼认为人是按照社会环境设计的脚本在生活中进行表演的演员,表演的框架是一系列社会的准则、规范与共同理解。在戈夫曼所描述的表演框架中有这样几个关键性的概念。①剧本期望:人们的社会行动受到预先安排好的剧本的限定,“剧本期望”是指社会规范对角色的限定;②剧情:表演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每个人都是表演剧情的人,“剧情”是指表演期间所显示出来的预先设定的行动模式;③剧组:每个成员都依赖其他人,因而必然存在一种互惠互赖契约,他将相关的成员联系起来,这些共同参与表演某种剧情的人,戈夫曼称之为“剧组”;④表演区域:真正的表演有前台和后台,社会生活力也是如此,人前人后的情景是不同的,个人的行动模式也有很大差异;⑤假面具:“假面具”不同于欺骗工具,它是与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规范相一致的台前行为模式。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会为整个表演设计一套策略,这就是“印象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

表演的过程中会有矛盾,例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演与预设的不一致、剧组中的矛盾等等。角色矛盾会使角色扮演者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角色紧张”,进行角色调适,消除紧张状态是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经历的过程。社会期望是角色行为赖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标准,当社会期望随着社会发展发生变迁的时候,人们也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

同类推荐
  •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念与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许多领域,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懂一点营销!有关市场营销学方面的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不仅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而且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甚至作为公共选修课为所有的专业开出,受到了许多文科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欢迎。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般本科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适合一般本科院校教育特色的教材并不多,特别是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更少。
  • 非营利组织营销

    非营利组织营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活跃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支经济力量,是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成为最大的“雇主”,而且也是一个最大的买主,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促进竞争、活跃市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倡导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教练型上司:部属培育与辅导的绝招

    教练型上司:部属培育与辅导的绝招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从剖析传统管理者与教练型管理者的区别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成为教练型上司的方法、技巧,包括教练型上司的3种新型角色、教练型上司必备的4种能力、5大教练要点、6步教练技巧、4大管理法宝。让管理者学之能用,用之有效。
  • 百度凭什么要招你

    百度凭什么要招你

    想成为百度员工?想了解成为百度优秀员工的方法?这本书通过李彦宏的人才之道,为你敲开百度的大门。
  • 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无所不在。琼·玛格丽塔博士认为:管理并不是领导者的专利,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也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和社会公共部门同样也需要管理。因此,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已经无须多言,可以说,管理成就了一切。鉴于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许多人总是对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最后更多的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从平衡中寻找答案。其实,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其有双重属性所致。
热门推荐
  • 我当阎罗王的那几年

    我当阎罗王的那几年

    我再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是阎罗王
  • 穿越之我的帅气皇上

    穿越之我的帅气皇上

    “哇!这里是战场?”凌晨曦感叹说道。怎么有点不对劲?好像我站在中间?凌晨曦头冒冷汗,咋办呀?没杀过人?呜呜呜,真倒霉!
  • 综漫之追寻的世界

    综漫之追寻的世界

    毁灭者,集天地邪气正气而生,一生以周围一切来决定他一生存在意义。乃世人最憎恨、厌恶之人,是天地所有生灵欲杀之而后快的邪恶生灵。邪气者,一生中从不会有怜悯,只因毁灭而存在,以毁灭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为乐,以杀尽天地万物生灵的存在来宣泄心中无尽的孤寂。但万物亦有规律,那就相生相克。既然有毁灭者是集天地邪气正气而生,那亦有其正气的一面来守护这天地万物生灵。
  • 邂逅一生缘

    邂逅一生缘

    一个80后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准备毕业晚会的节目时,遇到了让他一见倾心的女孩。女孩对他也是很有好感,可是毕业晚会之后女孩却不知所踪......为了追求心目中的女神,毅然放弃了外企高薪优厚的待遇,只身一人来到了陈雨婷的家乡开始了他的追美旅程,奈何人生地不熟的他,还没开始实行他的追美大计,就被生活所迫,无奈的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就在他情场失意,事业也不顺利的当口,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青春美少女,以一次偶然的意外华丽的闯进了他的生活......
  • 猎神团

    猎神团

    天为笔,地为棋,演一场弑天大战,猎神屠魔横扫六合,步步飘血步步杀。
  • 丑女的人生

    丑女的人生

    丑女遇见美男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会有怎样的爱恋呢?
  • 娇妻来袭:boss轻点撩!

    娇妻来袭:boss轻点撩!

    “宝贝,我渴了!”她越过沙发就要倒水,手没碰到水杯,整个人天旋地转,后背结实落沙发上,身上重物覆上来。俊美无俦的脸近在咫尺,她惊道:“你不是口渴吗?”周宴嗅着她身上郁馥的味道,低声一笑,“我不是说,我渴了吗?”“你强词夺理……唔……”脸孔被扳住,被狠狠的吻住!周宴,这个让所有人都闻之丧胆,帝王般的冷酷男人。一次意外受伤,半身不遂……假的!假的!都是假的!乔纭楚揉着酸痛的腰部,在心里大声咆哮着!
  • 霸皇勾蛮妃,独荤!

    霸皇勾蛮妃,独荤!

    她穿越成霸皇宠于一身的绝美云贵妃,却受尽万人唾骂:眷恋嫡兄、与太后男宠纠缠不清、惑乱宁国太子…有人骂她、欺她、害她、毁她。也有人帮她、爱她、宠她,愿意为她而残,为她而死,为她放弃一切。—壹—广兰十六年,太后苏绾为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个个容颜惊绝。某日,御花园中,一排粉衣轻纱的妃嫔垂手静立,屏气凝神。一名瘦小太监暴躁地来回踱步。“颜妃,你长得最好看,嗓门怎么大得跟雷一样!女人味在哪儿!”“吃吃吃!脸都圆成磨盘了!虞双雪,你是想气死你的太后姑妈啊!小心真成肥嫔!”远处,小太监嘀咕道,“这云贵妃还真是与众不同,怎的成天谋划着帮别人争宠呢!”皇帝锦廉玺双眉紧锁,看来昨晚自己的榻上功夫没使好!这不知好歹的女人,今儿居然还有力气在这儿折腾!—贰—广兰十八年,太后“病危”。锦廉玺却在这时候独揽众怒,诏告四方:“五日后,晋云贵妃为皇后,朕要给她最盛大的册封礼!”然,五日后,四方权贵云集,新后隆装登座。众人皆惊:她,不是云凰!
  • 腹黑Boss情深难测

    腹黑Boss情深难测

    许卿好从来没想过,好不容易谈好的客户,被童梦给撬走了。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有朝一日,她和童梦互换了灵魂。那些童梦曾给她穿过的小鞋,让她有机会一次一次地还回去。身份的转变,让她在工作与生活之中,艰难地寻找平衡点。然而,BOSS大人傅灼溟忽然态度180度大转弯,说他爱上她了?!
  • 欲血劫

    欲血劫

    我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这样终结,又一世,我追求目标,追求方向与真相,当真相让我嘲笑,我已有了自己的挚爱,但已近远走,我只能用战争将一切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