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100000033

第33章 南戏的艺术特征和它的流行地区(2)

西里西来西里西,西边山水有高低。崦嵫日落路凄迷,西戎归化畏天威。畏天威,万里驰,圣人德化通海西,通海西。

南里南来南里南,南边风俗语间关。鹅毛御腊天炎炎,南蛮归化荷皇覃。荷皇覃,乐且耽,圣人德化周海南,周海南。

北里北来北里北,北边风景真殊别。阴山六月雪漫漫,北狄归化朝天阙。朝天阙,群夷悦,圣人德化沾海北,沾海北。

曲牌名,《南曲九宫正始》作(回回舞)。

《伍伦全备记》第二十五出(回回舞):

东里东来东里东,东边诸国尽来从,来从。扶桑日出海波红,东夷归化仰皇风。皇风万国同,圣人德化先海东。

西里西来西里西,西边诸国尽来齐,来齐。崦嵫日落路凄迷,西戎归化畏皇威。皇威万里驰,圣人德化通海西。

南里南来南里南,南边诸国尽来参,来参。朱鹅腊月天炎炎,南蛮归化荷恩覃。恩覃乐且耽,圣人德化周海南。

北里北来北里北,北边诸国尽皆来,皆来。阴山六月雪皑皑,北狄归化朝天街。天街天门开,圣人德化沾海北。

二、《琵琶记》第十二出(醉太平)

我做聪俊的媒婆,两脚疾走如梭。生得不矮又不矬,人人都来请我。我只要金多银多,绫罗缎匹多,方肯做。又且张家李家夸谈我,道我须胜似别媒婆。

《九宫正始》载《拜月亭》佚曲(青歌):

我是媒婆媒婆,两只脚疾走如梭。生得来不矮不矬。我子要金多,子要银多。折莫男丑似阎罗,女似桃婆,把臂来拖,借手多多,管要谐和,便教成合。若是轻我,欺我,骂我,唤我,口若悬河,舌若风荷,便做男赛潘安女姮娥,教独自过。

三、《荆钗记》第四十八出(紫苏丸):

若认此荆钗,其中可宛转。安抚开华宴,胡招意非浅。侯门宴请来,催赴跨青骢,蒙君不弃,蜗居门户生光彩。

《九宫正始》载《拜月亭》佚曲(紫苏丸):

侯门宴饮来催处,跨青骢径临庭宇。蒙君不弃到蜗居,森森光彩生门户。

《南词新谱》卷一指出《荆钗记》两支《八声甘州》(见《六十种曲》本第四十一出)自南戏《锦香亭》借用。

在较早的古代文献中,“戏文”一词比较常见,如周密《癸辛杂识》、刘一清《钱唐遗事》、周德清《中原音韵》、世德堂本《拜月亭》第四十三折、《永乐大典目录》等。“南戏”一词虽然迟了若干年,但也同样通行,如夏庭芝《青楼集》、叶子奇《草木子》、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等。南戏或戏文,有别于北杂剧而言,它们构成中国戏曲的两大体系。各自原本带有地区性的乡土特点,后来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南戏或戏文,限于世代累积型的民间艺人集体创作,而以明清作家个人创作作为传奇,本文认为这样区分比较合理。宋元南戏早于明清传奇,但南戏在明清时代并未绝响于民间,直到现在广东正字戏、白字戏、潮州、莆仙、梨园、九江高腔、婺州等剧种仍以许多古老的南戏作为保留剧目。

《琵琶记》是南戏和传奇的分界线。它既是南戏,又是最早的传奇作品。

高明对它始终如一的创造性的改编和整理,使它具有个人创作的许多特点,但由于它的前身不仅是一本普通的民间戏曲,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元代杂剧曾多次提到它的主角和主要内容,它作为民间戏曲的一些艺术特征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保存下来。这是它的思想和艺术都显得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

有的学者以昆腔勃兴和梁辰鱼的《浣纱记》作为戏文和传奇的分水岭。一前一后,时代分明,看起来似乎比较合理,但却不符合实际。一是以《荆》、《刘》、《拜》、《杀》和《琵琶记》为代表的许多南戏作品,虽然后来都以昆腔演出,但它们原本不为昆腔创作。《金瓶梅》就描写了以海盐腔演唱南戏的许多实例,如《香囊记》(第三十六回)、《玉环记》(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回)、《刘智远红袍记》(第六十四回)、《宝剑记》(第七十回)、《裴晋公还带记》《南西厢》(第七十四回);二是昆腔勃兴之后,也不是所有的文人曲家都为昆腔创作。汤显祖曾多次提到“宜伶”演唱《四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南戏和温州的关系最早见于明代中叶的三条记载: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

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当作陆游)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

下面若干资料可以为上文作证:

一、周密《癸辛杂志别集》卷上《祖杰》云“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事件发生在温州;二、《张协状元》开场(满庭芳)说“占断东瓯盛事”,第二出(烛影摇红)说“九山书会,近日翻腾”,九山在温州,可见《张协状元》在温州编成;三、《琵琶记》作者高明是温州瑞安人;四、成化本《白兔记》开场说:“亏了永嘉书会才人在此灯窗之下,磨得墨浓,斩(蘸)得笔饱,编成此一本上等孝义故事。”

南戏和杭州的关系可能不及上述情况受人重视,但实际上至少同样重要。

一、元刘一清《钱唐遗事》卷六《戏文诲淫》云:“湖山歌舞,沉酣百年。

贾似道少时,佻鋹尤甚。自入相后,犹微服闲行,或饮于伎家。至戊辰、己巳(1268-1269)间,《王焕》戏文盛行于都下,始自太学有黄可道者为之。

一仓官诸妾见之,至于群奔。遂以言去。”据此,戏文源出杭州,但《王焕》有这样大的感染力,不会是它的最早作品。

二、世德堂本《拜月亭》开场(满江红)“自古钱塘物华盛”,第四十三折(尾声)说“亭前拜月佳人恨,酝酿就全新戏文,书府翻腾旧本”,可见这本戏文在杭州编成;

三、《小孙屠》由古杭书会编;

四、《宦门子弟错立身》的编者是古杭才人;

五、天一阁本《录鬼簿》云:“萧德祥名天瑞,杭州人又有南戏文。”

贾仲明词曰:“武林书会展雄才戏文南曲衠方脉,共传奇,乐府谐。”曹本在他的名下列有《小孙屠》、《杀狗劝夫》,按该书体例当是杂剧。他的戏文作品不详。

六、天一阁本《录鬼簿》又云:“沈和甫,钱塘人以南北词调和腔(曹本作“以南北调合腔”),自和甫始。”南北合腔是南戏借以提高发展的艺术手段之一。

以上述两地作初步比较:一、“死后是非谁管得”等两句诗见陆游《小舟游近村》,可见赵五娘故事在陆游时代(1125-1210)已经在杭州附近流行。没有任何资料足以证明这一传说起于温州地区。二、徐渭记下戏文又名鹘伶声嗽。《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点绛唇缠)(尾)说:“这一双鹘鸰眼,须看了可憎底千万。”旧传汤显祖注云:“鹘鸰即胡伶,聪明之谓。”《水浒全传》第八十一回云:“口儿里悠悠放出此妖娆声嗽。”可见“鹘伶声嗽”

是普通话,不是温州方言。当是迁都杭州,从北方来的外地人很多,这可能是他们对南戏的称呼。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祝允明所记“谓之温州杂剧”,徐渭所记“故士夫罕有留意者”,都就当时首都杭州而言。

同类推荐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 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双魂双世之孔雀大明之子

    双魂双世之孔雀大明之子

    孔雀大明之子,出生高贵,却被暗算。双魂,随意穿梭两个世界!!且看古代牛逼如雷!!现代男女通吃!!没有最耽美!只有更耽美!!
  • 腹黑娘子造孽爷

    腹黑娘子造孽爷

    凌倾雪,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冷酷无情,残忍暴虐,是她的专属语!但谁人又知,她杀的都是该死之人!她有何错?一朝阴谋,一朝穿越,让她成了一国公主,原以为上天眷顾,赐她一世安宁。可亲眼看到亲人被人带走,才知道是自己太天真。从此往后,她不在只为自己而活。胆敢欺她者:杀之!伤她亲者:诛之!挡她者:灭之!
  • 有失远颜

    有失远颜

    纪宁远,你什么时候娶我过门啊?你从远古时代穿越过来的吧,还娃娃亲。怎么不说是月老托梦呢。没有适不适合,只有配不配。纪宁远,你让我觉得恶心。你走吧,我不要你了。
  • 莫测之国

    莫测之国

    在一个文艺的玄幻世界里,有位普通青年。他想过平凡的日子,却遇上了莫测的年代。噩梦有时成真,美景偶尔到来。人匆匆赴死,神常常不在。诸事莫测,明日难猜。
  • 我是你爹

    我是你爹

    魏索被一块神奇的板砖砸中之中,意外的获得了坑爹系统,专门负责给别人当爹,一个个的被这个不负责任的老爹坑的够呛!
  • 如火青春,似水流年

    如火青春,似水流年

    朗杰,四岁偷瓜摸枣,六岁爬墙,偷看隔壁大姐姐洗澡,七岁成就孩子王,到九岁才完成学前教育的长跑……可到了26岁,他还是一个连女生手都没牵过的老处男。身上无长物,脑袋还有坑,浑浑噩噩两年,没等到飞黄腾达,却等到她的结婚请帖……
  • 孙膑传奇

    孙膑传奇

    本小说稿以秦王嬴政统一六为主线,在征讨燕与齐的战斗时,遇到了以孙膑为首的坚决抵抗。通过对孙膑成仙后下山,为父兄报仇以及与以无当、王翦为首的侵略者的斗智斗勇,描写了孙膑在燕尽孝、齐尽忠的全过程。通过对统一与反统一、侵略与反侵略故事情节的描写,歌颂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孙膑。同时,也想以此填补在古典小说中的一项空白。本小说故事精彩,人物众多,场面恢宏,情节起伏跌宕,语言力求与《孙庞演义》保持相近,乐估将在全广大中老年以及青少年中必定会拥有众多的读者。
  • 王爷的小妾

    王爷的小妾

    富裕家女,被迫嫁给王爷,策划与青梅竹马私奔。被父亲算计了,私奔没有成功。无奈嫁入王府,非但没有见到王爷,王府里面也显得冰冷凄清。有命案啊,而且似乎还和自己有关。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查明了真相,摆平了一切。却不想被委以重任,被派往前线协助王爷。成为了王爷的小妾,赵初夏的命运一波三折。
  • 若是金屋不藏娇

    若是金屋不藏娇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少时许诺不过化为长门一恨。金屋甘泉,冷宫长门,此生,惟愿: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若是金屋不藏娇……
  • 繁画

    繁画

    纯粹的青春时光,恰好的美妙缘分。我们像被命运摆布好的游戏程序一般,遇见,然后错过,遇见……曼妙少女一见钟情的戏码,措中复杂的种种关系,白衣少年藏于心底的意外秘密,始于初心的音乐梦想。十七年的暗恋,后来,好像我原本就属于你,而你也原本属于我们。亲爱的,我想要的最好的状态是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