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600000020

第20章 良渚古玉与中国古代玉器(5)

一、史前玉文化的地域分布与特色

1.史前玉文化发展的两大阶段

玉源于石,故许慎有“玉,石之美者”之说。从广义的角度看,第一代玉石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用水晶、玉髓、石英、玛瑙等质地细腻、硬度较高的石料来制作工具或武器了。不过它们与其他石料制作的工具或武器相比,无论在类别上还在功能上并没有区别。第二代玉石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与第一代玉石不同,此时不仅在质地上已加入透闪石-阳起石类的软玉,并呈现软玉不断增多的趋势,而且在功能上已从工具、武器等实用性器物中分离出来,更多地赋予了玉器诸如装饰性、礼仪性、宗教性等非实用性功能。到了此时,史前玉文化开始发展并盛行起来。就史前时期玉文化发展的过程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8000-6000年之间。目前考古发现的主要玉文化遗存有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新乐文化,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此时的考古遗址虽然已发现玉器,但数量比较少,用途以佩饰类、工具类为多见,代表性的玉器品种为玉玦、玉璜、玉珠、玉坠、玉斧、雕刻器等。工艺较为简单,加工比较粗糙,基本无装饰纹,艺术风格天真拙朴。

第二阶段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6000-4000年之间。主要玉文化遗存有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东南沿海的台湾卑南文化等。此时玉文化已广泛分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中尤以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址和良渚文化最为典型。这一时期的玉器已不仅仅是用于装饰的美石,而是更多地被赋予神秘的力量,成为沟通人神的媒介和王权的象征。这种传统在良渚文化得到明白无误的确立和前所未有的伸张。此时的玉器不仅数量多、品种全,而且质地优良、制作精美,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的最高水平。

2.史前玉文化的地域分布

目前中国最早的玉器在内蒙古赤峰兴隆洼和辽宁阜新查海两处遗址发现,距今8000多年。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文化遗存已广泛分布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并呈现出地方特色。

(1)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遗存

辽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地区的交接处。该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达,玉文化遗存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数量多,在中国史前玉文化中处于突出的位置。

该区域的玉文化遗存以新乐文化(距今约7300-6800年)、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玉器为代表。在新乐文化遗址中,已发掘出土数百件玉制品,具代表性的玉器为:翠玉斧式雕刻器、墨玉圆凿式雕刻器、青玉双刃斧式雕刻器、碧玉双刃凿式雕刻器等。这些玉器,带有明显的实用工具特征,是玉器从玉工具走向玉工艺的实例。红山文化是一支以玉文化遗存为主要内容的史前文化。出土的玉器品种可分为三类:一是动物类玉器,如玉龙、玉猪、玉鸟、玉龟、玉蝉等;二是礼器类(神器类)玉器,如双龙首玉璜、玉璧、双联玉璧、三联玉璧、兽形玉、神鸟玉璧等;三是佩饰类玉器,如勾云形玉佩、虎形玉佩、鱼形玉佩、马蹄形玉箍、玉环、玉珠坠、兽面纹玉饰、棒形玉等。这些玉器质地精美,工艺独特,并以“神似”的造型为显着的特征,代表了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的最高水平。

(2)黄河流域史前玉文化遗存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十分发达,其玉文化遗址也丰富多彩,不过没有出现像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以玉器为主导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曾出土过绿松石方形饰、圆珠等饰物。之后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时代由远及近,玉器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出土的玉器多以玉璜、玉坠等小形装饰品为主,造型简单。不过从西安半坡遗址发现和田玉玉斧和南阳黄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独山玉玉斧看,已昭示着玉、石的分离,且说明在6000多年以前,昆仑山的和田玉已由“玉石之路”东进中原。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500年)地处黄河下游地区,先后发现遗址数百处,墓葬几千座,出土了一批玉器。这些玉器类别多样,有礼器类玉器,如玉琮、玉璜、玉璧等;佩饰类玉器,如玉指环、玉臂环、玉镯、耳附、玉管饰、玉坠、玉珠、佩玉、刻纹玉饰等;动物类玉器,如玉龟等;工具类,如玉铲、玉凿、玉斧等。大多制作精致。大汶口文化的晚期,用玉随葬已成为一种葬俗。

龙山文化时代遗址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4500-4000年的遗址中,出土的玉器种类和数量更多。主要有礼器类玉器,如玉璧、玉璜等;兵器类玉器,如斧形玉刀、穿孔玉斧、玉镞、鞍形玉器等;佩饰类玉器,如组合玉佩、玉镯、玉管、玉钏、几何形玉器、玉雕像等。玉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艺术水平较高,礼仪特征十分明显。年代稍晚的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先后发现遗址数百多处,清理墓葬几百座,出土了众多的玉器。主要有礼器类玉器,如玉璧(形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玉琮、玉璜等;工具类玉器,如玉铲、玉斧、玉锛等;佩饰类玉器,如玉珠、玉坠、玉佩等。出土玉器选料考究,琢磨加工精良。礼器类的琮、璧、环、璜、钺、刀、璋等,都选择玉质滋润、色泽纯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该地区和田玉的发现与运用当早于齐家文化,但大量用来制作礼器和部分工具,当始于齐家文化。

(3)长江中下游玉文化遗存

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玉文化遗存,以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品种丰富、工艺高超为世人所瞩目。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是这一区域玉文化的代表。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出土了一些玉器。其特点是:一是类型单一,主要为玉玦、玉环、玉管、玉珠等装饰类玉器;二其是石、玉混用,同一造型的饰品有石质的,也有玉质的;三是制作粗糙,器形不甚规整。这表明河姆渡文化尚处于玉器的早期装饰品阶段,但真玉的出现为该地区此后玉文化的盛行打下了基础。年代稍晚的大溪文化(距今约6400-5300年)的玉器,与河姆渡文化相类似,出土玉器主要为装饰类玉器,如耳饰、玉镯、玉珠、玉坠等。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含山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距今约5000年。1987年至今已进行了5次发掘,共出土玉器1000多件。有玉璜、玉璧、玉环、玉玦、玉钺、玉戈、玉镯、玉铲、玉斧、玉版、玉勺、玉龙、玉人、玉鹰、玉龟、玉兔、玉猪等玉器。质地有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玛瑙、玉髓、水晶、石英、绿松石等。凌家滩遗址玉器在制作思想、造型构思、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气象。

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遗址体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文化特色。出土玉器有礼器类玉器,如玉璜、玉璧等;头像类玉器,如玉人头、玉羊头、玉虎头、玉鹿头、玉飞鹰、玉盘龙等;工具类玉器,如玉锛、玉刀、玉纺轮等;装饰类玉器,如玉珠、玉管、玉坠、圆玉片、玉牌形饰、玉笄、玉方形透雕片等。器形一般比较小,最长装饰类玉器也不过6厘米,一般长度在1~5厘米之间。大多有孔、槽。玉器造型优美,加工精细,该文化的玉殓葬风俗表现十分明显。在已发掘的瓮棺中,所有随葬物全部为玉器或玉片,而无其他生活用具随葬品。

(4)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玉文化遗存

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玉文化遗存以广东曲江石峡文化、台湾卑南文化为代表。

石峡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遗址先后清理墓葬40余座,出土玉器可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礼器类玉器:有玉璧、玉琮、玉璜等;二是装饰类玉器:有玉环、玉玦、玉笄、玉管、玉珠、玉坠及各种动物造型的玉饰品。该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与长江下游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某些玉器颇为相似,有些甚至在玉料、造型、纹饰上几乎完全一样。两地相距虽达4000公里,但似乎没有阻挡相互交流的脚步。

卑南文化因1980年在台湾省台东市卑南山区被发现而得名,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距今约4000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掘,先后清理墓葬500余座,出土玉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工具类玉器:有玉锛凿、端刃器等;二是兵器类玉器:有玉矛、玉镞等;三是装饰类玉器:有玉耳环、玉珠、玉管、挂坠、菱形玉珠穿缀头饰、玉镯等。玉材为台湾所产的花莲玉、蛇纹石玉。

3.史前玉文化的特色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积淀。由远古先民谱写的玉文化最初篇章,便已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第一,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约8000年前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对白玉玦及骨梗玉刃镖和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约7500年前出土的装饰类玉器。其起源之久远,为世界文化史所罕见。如果说7000年前的玉器还是零星发现,那么约7000年以后,尤其是在距今约6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中,发现玉文化遗存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有些文化遗址甚至到了无玉不葬的程度。不仅如此,在长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还形成了以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峡文化、卑南文化为代表的多个史前玉文化中心。而这些各具特色的玉文化中心又相互影响,即便是地隔千里,这种交流仍时常进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远古文明多源趋同的发展模式。

第二,品种多样、内涵丰富。由于认识上和资料上的原因,我们还无法统计史前玉器究竟有多少种类,但可以肯定的是,史前玉器的种类十分繁杂,单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种类就已超过40种。即便是同一类别的玉器,其器型也不尽相同,如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便是如此。有些器型更为复杂,如卑南文化出土的玉环,有长方形、“几”字形、外方内圆四突形、椭圆四突形、人兽形、多环人兽形等,变化多样。虽然我们不能单凭器类、器型来判断各种玉器的内涵,但不同种类器物往往有不同用途以及制作意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也成了史前玉器的一大特色。粗略而论,史前玉器按用途、功能区分,至少可以分为工具类、武器类、佩饰类、日用类、神器类、礼器类、殓葬类等几个大类。这些玉器几乎涵盖了史前社会的生产、生活、神权、宗教、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第三,质地优良、工艺精湛。史前玉器虽处在开始成长阶段的童年期,但在用材、造型、纹饰、创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诸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用材方面,从选择坚硬、细腻、光泽莹耀、色彩鲜艳的石料制作工具、武器开始,逐渐掌握了透闪石-阳起石类软玉及蛇纹石等传统玉石的性能并加以开发利用。一些被后世称为玉材精品的和田玉、独山玉等也能寻到踪影。在雕琢工艺上,阴线刻、阳线雕、浅浮雕、镂雕、半圆雕、圆雕、片雕等技法已臻成熟,锥钻、管钻等各种钻孔技术已经齐备。特别良渚文化中出土的镶嵌件,将大量细小玉粒及玉片、玉件用黏合、镶嵌的方式装饰在器物上,开创了中国镶嵌技术之先河,显示了史前先辈的聪明与智慧。

第四,传承有序、影响深远。虽然我们现在尚无法说明各种史前文化以什么方式,通过怎样的途径最终融合成夏、商、周三代文明,但我们确切地看到,三代文化,尤其是礼仪制度与玉文化方面,受到了史前玉文化的深深影响。例如在三代文化中,就可以找到良渚玉文化的众多的影子。石钺最初作为生产工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丧失。到良渚文化时期,玉钺出现了,成为一种体现军事指挥权的权杖。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着三代君王有“秉钺”、“把钺”、“锡钺”的礼制规定。这种把钺视为军事指挥权礼器的传统,应源自于良渚文化,良渚玉钺应是三代礼器中青铜钺的前身。良渚文化始创的玉礼器,之后成了商周玉礼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周礼“六器”中的琮、璧、璜都源自于良渚文化等史前文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和玉镶嵌技术也被其后的三代文明所吸收,对商周青铜器制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玉琮上的兽面纹成为商周青铜器上饕餮纹的雏形,玉镶嵌技术为商周以后的铜嵌玉工艺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这些精工、细致、传神的琢玉技法和技艺,通过代代相传,成为中国玉器的传统工艺特色的源头和组成部分。即便到现代,玉器的造型创作也往往植根于史前玉器的深厚土壤之中。

同类推荐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十六计》品读

    《三十六计》品读

    本书对《三十六计》作了解读,内容涉及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一书的出版虽然多“磨”,但我们仍然从心里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是他们从出版角度考虑,使我们三易其稿,将一本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精炼成了一本40余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这对我们的学术功力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高。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热门推荐
  • 爱妻萌萌哒:腹黑总裁请止步

    爱妻萌萌哒:腹黑总裁请止步

    “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头!”金小萌忍不住发出一声呐喊,在她身后的殷寒,故作正经的说道:“来,先卖个萌。”
  • 《万物手》

    《万物手》

    万物手吸尽万物无所不吞!看龙武强势掘起之路!
  • 淡忘浅陌离殇

    淡忘浅陌离殇

    这是复仇小说呐下面来介绍一下呕。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四口,活生生的被一个女人给一脚踏平,妻离子散,她的妈妈,被那个女人害死,而她的弟弟早已经不知去向,她的心里一心只想着复仇,为了替妈妈报仇,她花费了10年成为了这个中国都会毛骨悚然的世界杀手。杀人无数,但是面对那个女人的儿子,她却下不了手了。。。
  • 武图君主

    武图君主

    痴情三年,不问武图。却换来的无情嘲笑。心已死,空悲凉。他毅然踏上武图一道,这次不成天地君主,便泯然众人。觉醒八荒灭生图,成天地主宰。与日月争辉,战天下诸神。天下江山在我手,绝世美女全都有。
  • 转身遇见青花瓷

    转身遇见青花瓷

    刚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被小时定下的娃娃亲逼婚,可是他现在是个混混而且纯粹就是玩玩,不答应,不答应竟然就打人,人渣,父母被摁倒在地打,陌生男子来救。人我给你赶走,父母我送他们出国避难,但是我有条件:你要跟我领证,你可以继续做你原来的事,只要跟我领证,而且你所有的费用我都会支付,只要你好好活着。我虽然觉得不靠谱还是签了字,我不知道这只是我悲剧的开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全职猎人之不息的火焰

    全职猎人之不息的火焰

    一个古老的家族,几乎灭绝的族群,剧情外的人物,带着众多秘密的少女逐步走入了库洛洛的世界。
  • 重生之画中仙

    重生之画中仙

    重生的司归,活在一个书香门第之中,逐渐长大才发现,这是个异能者的世界,世界末日逐渐到来,应对未来瞬息万变的局势,司归进入哈佛觉醒者学院,梦幻的校园生活,为未来末日战局做最波澜壮阔的铺垫。
  • 不变的等候

    不变的等候

    如果短暂的遇见只是为了那悲伤的分离,那你的离开,只是沉默,我的等待却遥遥无期。
  • 特工穿越:亡国公主逆九天

    特工穿越:亡国公主逆九天

    佟清清身为极品杀手,意外穿越成为韦国公主——佟清城。一醒来便看到邻国南庆兵临城下,生死之间却发现了隐藏十余年的惊天阴谋……她与皇弟被带往南庆皇宫,反而荣华富贵,册封郡主。她本不想卷入政治斗争,却不得不肩负复国重任,她一生冷傲多疑,不喜男女之情,却因那个人的出现破坏了全盘计划,在遇见他之后,她第一次有了被制住的感觉……“帮?还是不帮?”她绕是求人,也是云淡风轻,他邪魅一笑,悠悠地说道:“这帮人……也总得有好处吧……”“你说。”佟清清未曾想到,眼前这个风华绝代的男人竟如此不要脸地说道:“嫁给我,怎么样……”还未说完,佟清清一记手刀劈下来:“无赖!”他笑嘻嘻将她手止住:“娘子,谋杀亲夫可是大罪啊!”
  • 打入凡间的哮天犬

    打入凡间的哮天犬

    就因为骑了一条凡间的母狗,哮天犬却被杨戬打入凡间化身一只小泰迪,泰迪身材虽小,却有这一颗操翻宇宙的心。凡间的哮天犬看尽了世间苍凉,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