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每逢遇上灾年,邢寄绪便慷慨地为县里捐款,还在家门口支起大锅,供穷人吃饭。湖广灾民为了感谢其义举,在其门口写了一个特大的“善”字。另外他还献出自己的田地,为穷死异乡的人建立“义冢”。邢寄绪种种善行备受世人称颂,拔贡陈瑞朴撰《邢寄绪义行记》以记其事。
爱心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年年月月。一个人有爱心只是一个光点,能影响一群人奉献爱心,那将是一片光明。邢寄绪用一举一动表达和传递着爱,他的事迹让人从内心深处受到一次洗礼,一种如何做人的洗礼,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人生因为有爱才有意义、有激情、有奔头,能使人培养出一份大气的动力。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爱心,并把这份爱心洒满世界,让这个世界真正像梵·高所说的“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慧心物语
一个人做人是否有气度,其正面的区别就是一个“爱”字。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得真、爱得诚、爱得厚、爱得多的人一定大气。那些最有力量、最受人喜欢、最值得人仰视的人都是心怀爱的人。
004 不拘泥于眼前,着眼大局谋发展
历史上大人物的名字比比皆是,可真正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却凤毛麟角。有的凭权势或时运,固然可以煊赫当朝,但很快就暗淡无光,甚至被弃汰如粪。只有那些真正有大德之人才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有大德之人其美名之所以能永存,甚至不求声名自有声名,不求荣誉自有荣誉,是因为他们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凡事都为天下大众着想,大众的苦乐就是他们的苦乐,大众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从不蝇营狗苟,谋求一己之私利。
古往今来,善外战者、善治国者莫不以大局为重、为要、为上、为本。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总是顾全集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其中,最有名的要算赵国宰相蔺相如了。
战国后期,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因立了大功一跃成为宰相,地位胜过了老将军廉颇。廉颇以大功自居,对此心怀嫉恨,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知道这一情况后,则千方百计地避开和廉颇的冲突,上朝请病假,路遇绕道走,惨遭廉颇的刁难后也不言不语,一笑而过。
门客们对此很不理解,认为蔺相如太没胆量、太少志气。蔺相如解释说:“我连秦王也不怕,怎么会害怕一个廉颇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从国家利益着想。倘若我们同室操戈生内乱,那强秦一定会乘虚而入。我蔺相如若有过失得罪了老将,我情愿谢罪赔礼。只有将相融洽,强秦才不敢加兵于赵。”
蔺相如的这席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如梦惊醒:“蔺相如真是深明大义,我做事太蛮横骄傲了,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将国家利益置之一旁。蔺丞相为国为民低头忍辱,太可敬了,真叫我越想越愧悔,我这就到他那里去请罪。”从此,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同力,辅佐赵国,使其日益强盛。
无疑,蔺相如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面对廉颇的挑衅和羞辱,他能够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态度谦和,一再退让,确保以国家利益为重,彰显了一种安详淡定的气度,最终赢得了廉颇由衷的认可和尊重,进而齐心协力辅佐赵国日益强大,最终他也成为后人称颂千年的贤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坚持对团队负责,坚持对公众负责,那么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受人欢迎,甚至受人景仰的。人生如此多助,生活事业自然如鱼得水。
某些人之所以习惯我行我素、不愿以大局为重,是因为错误地认为,要照顾全局的利益,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殊不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大局为重才能保住自身利益。
几乎无人不知的乔丹是NBA最伟大的球员、篮球场上的领军人物。而乔丹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全面而精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赛场上他顾大局、识大体,为了团队的胜利自愿做配角。
在短短90分钟的篮球赛场上,几乎所有的球员都会想着怎样争取更多上场的时间,怎样得分、怎样的动作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并成为媒体的焦点,因为这一切都事关他们在俱乐部的薪酬和名望。
但乔丹不一样,在赛场上,他并非只求个人的突出表现,而是能时常放下巨人的架子、最伟大球员的尊严去助攻、去帮助队友防守,使队友获得更多出彩的机会,自己则甘当他们的“配角”。
乔丹的这种以大局为重的风范深深感染了队友,因此罗德曼能无怨言地做“苦工”,不再闹对立情绪;哈帕、库科奇也能放下架子,主动帮助队友。正是因为这种团结精神,芝加哥公牛队所向披靡,成为NBA最伟大的一支篮球队伍。
顾全大局,从表面上看是自己遭受了损失,但从更深层次看,这有利于赢得众人的支持,谋取合作、促进发展,自己同样是赢家,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以大局为重之人的益处。试想,如果乔丹不顾大局,在球场上只顾表现自己,那么他能够赢得众人的心服口服吗?芝加哥公牛队还能团结一心吗,还能成为NBA最伟大的球队吗?不能!乔丹还能成为最伟大的球员吗?也不能!
凡事要以大局为重,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大家风范。当你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工作境况和人生境遇时,记住要学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问问自己:“我着眼大局了吗?我做得如何?”“我是不是尽到了责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别人就会主动站过来。
慧心物语
做人要顾大局、识大体,坚持对团队负责,坚持对公众负责,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风范。这种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受人欢迎甚至景仰。人生如此多助,生活事业自然如鱼得水。
005 不必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该求人时就求人天才也好,超人也罢,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不能独立完成。然而,有些人无论大小事都愿意自己担当,更不愿求助于人,甚至认为求人会使自己失去尊严,让别人感到厌烦。
殊不知,明明需要帮助却偏偏绕过别人,偏偏不肯求助,所办的事情往往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对方还有可能觉得你不信任他,怕别人给你添麻烦,甚至认为你清高桀骜、不合群。
来看一个办公室职员小吴的故事。
小吴就职于一家文化公司,她做事干脆利索,工作效率很高,但是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好意思求人,一到需要找别人帮助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开口,因此再难办的事情也会选择一个人扛,有的扛过去了,有的则累坏了她。
刚一开始,同事们一见小吴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还会主动提供帮助。但是,小吴每次都会急忙制止:“不用,不用,我自己行。”“哎呀,这太麻烦你了,还是我自己来吧……”渐渐地,大家也就对这位冷美人敬而远之了,甚至还有些小小的厌恶:“她真有那么厉害,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搞定?我看未必!”“哼,不帮就不帮,好像防着我们抢功劳似的,真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一段时间后,公司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互相评价的活动,并决定提拔得分最高者为新主管。小吴是最低分,毫无意外地与主管之位无缘。她心里很不平衡:“我不想让他们帮忙原本是好意,为什么他们没有人喜欢我?对我的评价这么差?不是说,人要自力更生吗?难道我做错了?”
例子中小吴的遭遇就是该求人时不求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最好体现。
立身处世,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是对的,但既然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求人办事在所难免,我们就无须对求人感到难为情。求人并不是低人一等,更没有贵贱之分,并不丢失颜面。更何况,民间有句谚语“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说明“被求者”会从帮人办事中获得微妙的心理享受。
因此,求人不仅是一种谦和友善的气度,而且是一种借力而行的智慧,还是维护和促进人际关系最自然的手段。有的人身负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步履维艰;有的人资质平平,却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原因就在于后者能审时度势、善于求人,从而安身立命,立于从容之地。
智慧者如诸葛亮,为促成孙刘联盟,亲自跑到东吴求人;才学者如蒲松龄,为写《聊斋志异》,广求乡邻搜听奇闻轶事;成功者如高祖刘邦,自认为取得天下的原因,就是善于求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就是求教于人的道理。
古人尚且把求人之道演绎得这般炉火纯青,在竞争日益激烈、分工愈来愈精细的现代社会,求人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更是密不可分。的确,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本来就没有什么特别,只有借助外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实力。
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这样一种趋势: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其实都在走着“求人”的路子。美国的波音公司,其生产研发、制造手段可谓世界一流,但它的波音747、波音757的舱门、机翼、尾舵却是由中国生产的;德国制造、研发智能化的数控机床世界有名,但机床控制系统所需的半导体部件却分别采购于日本和美国……试想,如果这些企业万事不求人,事事身体力行,那么不可避免地就会搞粗放型的“大而全、小而全”,如此自然很难做成品牌产品,更有可能倒闭关门。
肯于在无助时开口求助于人实在是一种真勇敢,它是成功者的拐杖。一个胸襟开阔且富有智慧的人,往往敢于求人、善于求人,能把自己所能利用的所有人利用起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这样自己会少走很多弯路,成功起来也更容易。
1964年,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170个公司中,赢利的只有二十几家,其余的全部赤字经营。作为松下的掌门人,松下幸之助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他邀请了170个公司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司会议。会议一开始,销售公司、代销店方面就怨声载道,公司的经营方针成了最大的焦点,松下成了众矢之的。松下耐心地和代表们交流,但交流渐渐变成了谈判,两天都没有达成一致。
第三天,谈判一开始,松下意外地说了一句话:“使大家蒙受这样的损失,是我松下不好。”然后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接着他没有继续前两天的讨论,而是讲起30年前起家的故事。原来,30年前,松下制造了电灯泡,他跑到很多商店,希望老板帮他销售。起初很多商店都不同意,经过松下一再请求后才勉为其难。后来松下不但努力,终于打开了电灯泡的市场,并且使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
最后,松下说:“在座的很多代表就是当年的店主,松下电器能够有今天,多亏了在座的各位。松下目前的难关能否渡过,还要请诸位多多关照。”此时松下早已声泪俱下,他的诚心感动了各位代表,再也没人责怪他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协议。
松下电器是当时日本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在危难面前并没有以高姿态打压经销商,而是采用了“求人”的策略,激发了经销商的同情,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帮助自己顺利地摆脱了危机,真是妙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流传了几百年,蕴含了人生的精华。所有问题很难一个人自己扛,没人能离开别人的帮助而独自存活。人生无助时,不妨尝试着改变自己,学一学“求人”的艺术,培养一种信任他人、适度依赖他人的心态,进而赢得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机会。
慧心物语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本来就没有什么特别,只有适当地借助外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实力。审时度势、敢于求人、善于求人,这是一种谦和友善的胸怀和气度,带着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便可安身立命,立于从容之地。
006 分享不是失去,而是另一种获得
有一篇名为《巨人的花园》的童话故事,文章是这样描述的。
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附近的孩子们经常偷溜到花园里玩耍,花园里长年洋溢着孩子的笑声。可在一年秋天,冷酷的巨人赶走了孩子,并在园子周边围上了围墙。不久,隆冬来临,巨人孤独地度过了寒冬,那种感觉很不好受。春天终于来了,但巨人的花园里仍是冬天。后来,巨人终于醒悟了,把花园让给了孩子们玩儿,并深情地说:“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冷酷的心啊!”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更加美丽了。
还有一个故事叫《天堂和地狱》。
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就去找上帝。上帝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带他去地狱,地狱里放着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这里的人却吃不到食物,个个都骨瘦如柴,原因是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长柄的勺子,柄太长,食物送不到嘴边,更不用说送进嘴里了。接着上帝又带着这个人去看天堂。同样的大锅,同样的长柄勺,天堂里的人却愉快而饱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互相喂着吃。 以上这两个故事虽然情节简单,却隐含着一个相同的道理:生活中,无论任何事情,都必须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助。当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互相帮助、互相给予,生活就是天堂,反之,自私、冷酷、任性,就是地狱。
我们在生活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在这风风雨雨中,你若想交到朋友、想获得帮助,一定要记住一个前提条件——学会与人分享你的生活,分享你的物质财富,分享你的痛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