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坦荡豁达,气度超凡脱俗,不纠缠于枝节杂碎的琐事,对无关紧要的事网开一面,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游刃有余于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也就能在波诡云谲的人生博弈中成就自己。
009 摒弃繁杂,还人生以简单
“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够简单的了,人却是最聪明又最复杂的动物,偏偏习惯把简单之事复杂化,把微小之事放大化,如此生活就会变得冗繁复杂、沉重忙乱。时下,不少人成天喊“累”,累之根源正在于此。
一个哲人把一个孩子、一个物理学家、一个数学家同时请到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在黑暗的房间里,哲人吩咐他们说:“请你们各自用最廉价又最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看谁能最快地把这个房间装满东西。”
哲人吩咐后,物理学家马上伏到桌上开始画这个房间的结构图,然后埋头分析这个房间哪里是光射最佳的方位、在哪堵墙的哪个位置开一扇窗最合适。草图画了一大堆,他还是因不能确定在哪里打开一扇窗最好而苦恼着。而数学家迅速找来尺子,开始丈量墙的高度和长度,然后仔细计算房间的体积,又苦苦思索怎样用最廉价的东西恰到好处地把这间房间填满。此时,那个小孩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支蜡烛,取来一根火柴,点燃了蜡烛,昏暗的房间一下子就亮了,他快乐地跳起舞来。
哲人问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难道你们没听过用烛光盛屋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吗?”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回答:“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可我们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啊,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去获取幸福呢?”
哲人叹了口气说:“假如你们还是孩子,你们也一定会用这个方法的,但简单就能马上获取的快乐和幸福却被你们套上了一堆堆的图纸和公式。简单的心一旦复杂起来,欢乐和幸福就离你们越来越远了。 ”
同样一个问题,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皱着眉头迟迟拿不出方案,一个孩子却轻轻松松地解决了。这个故事很有启迪性:我们都在大叹社会太复杂、人心太叵测,但是细析人生的诸多难题,实在不难体会出世界原本是简单的,复杂的是我们自己,正可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享受简单生活是否很难?不,世界纷繁复杂,人生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而真正能够化繁为简的是“人心”,我们只需改变一下心态就可以了。近代文学家冰心老人说得好:“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了。”
《菜根谭》曰:“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身常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身心放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所有的荣辱、成败、得失都无法左右我,把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就不能蒙蔽我。可以说,这是对简单的最佳注释。
不过,置身于复杂浮躁的社会、琐碎忙乱的生活、烦冗迷离的人际关系中,不再为赢得若干钱财而机关算尽,不必去勾画如何名利双收的蓝图,不必铆足了劲儿踏在潮流的前面满足虚荣心,也不再眼睛瞅着名牌楼市和进口车而心存焦虑。抽身而出,简单地做人,简单地做事,实在是不简单。
所以,我们说简单不是平庸,而是深邃。简单是一种境界,是人生心境上的一种历练、豁达;简单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态度,是经历人生冗杂后凝就的一份精髓。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就看他的生活是简单还是复杂。
那些熟稔自然、超然顿悟的大师往往都有一颗纯粹之心,不喜欢绕着圈子说话,不愿意做违心的表达,是是非非,绝不作假;胸无城府,简单淳朴。老子三言两语,孔子述而不作,庄子善假于物。作为思想家,世界没有那么复杂,语言没有那么复杂,思想也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他们永垂不朽。
与其抱怨世界复杂,不如心态平和,心简单化了便会淡然及豁达。“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从头绪杂乱的生活中跳出来,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走出来,不受世俗约束,不顾繁文缛节的束缚,简单点儿,再简单点儿。这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能力,更需要一种心智。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从小饱经苦难。一举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扑面而来,他却淡泊名利,依然保持当年穷学生简朴的生活方式,全然不顾别人说他是“小气鬼”。爱因斯坦一度受邀去荷兰莱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了他的“奢求”,爱因斯坦兴高采烈地喊道:“有了这些东西,我还需要什么?什么都不需要啦!”
不管何时何地,爱因斯坦始终奉行自己简朴的生活方式。1929年,他应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之邀访问布鲁塞尔。皇家车队在头等车厢外等候了好久也不见爱因斯坦的影子,只好空车回宫。不久,爱因斯坦居然独自来到王宫。原来他没有坐头等车,而是坐的三等车。他还婉言谢绝住进豪华的王宫,坚持下榻三等旅馆。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这么多钱!能否少给一点儿?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脱口道:“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生活的本质和精髓原本就是简单生活,而不是复杂生活,更不是奢侈生活。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标的本身,而是把追求简单当作人生的一种高境界。”1955年4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科学巨匠都不改初衷,固守“简单”,他的遗言是:不发讣告、不搞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这就是科学家的胸怀与人生观!
“多余的财产是人生的绊脚石,简单的生活才是创造的原动力。”仔细思忖,爱因斯坦的话绝非“作秀”,这正是他伟大的“秘诀”!试想,倘若不婉拒各种社交活动与宴会,倘若不是将功名利禄视为身外物,他有足够的时间致力于量子理论研究吗?他有足够的精力献身于枯燥的科学事业吗?
清人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做美文须如此,做人也一样。一份淡定、一份澄明、一份雅致,在简单中顺畅,在简单中成就,在简单中自得,这种简单很可敬,此种心境甚可贵。
让我们洗净心灵的积垢,用纯粹的心体味生活,人生只要简单,不要繁杂。
慧心物语
简单不是对人生的退缩,不是清心寡欲,而是清醒中的深刻、明智中的理性,更是一种至纯至美的人生境界。对自己简单一点儿,对别人简单一点儿,对周围的环境简单一点儿,定能心静安然、气度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