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物语
站在真理的一边,挑战权威,是黑而决不会说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决不向错误的权威低头,容不得半点儿污秽和虚伪,这是一种敢与不公争锋的骨气,也是一种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风度。
008 聪明不易,但有时候需要装装糊涂
无论对谁来说,“糊涂”都是一个贬义词。谁不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都聪明伶俐呢?可是,人之一生太聪明、太看透,遇事太清醒、太认真,反而会陷入是非得失的尘网里,不得自拔,徒增烦恼。
有位文化长辈很喜欢和青年人书信交流,却时常颇感不快,原因是这些青年们写给他的信不够正式庄重。前段时间,一个青年在给他的信上漏写了“先生”的称谓,他以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大发雷霆,搞得关系一时十分紧张。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青年写了一封信,他没有漏写“先生”两个字,可这位文化长辈仍很不高兴,原因是对方呼他的名,而没有写他的字。古时“以表字称人为敬”,他认为这也是对自己的不敬。渐渐地,这些青年们便不再给他写信了。
常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朋友。看来,生在是非纷扰、喧闹嘈杂的世俗社会,人不要活得太清醒,还是糊涂一些好,于是便有了“难得糊涂”一说。
“难得糊涂”是清朝名士郑板桥的名言,流传很广。“糊涂”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不糊涂的人,非得糊涂不可。本来不糊涂却要装糊涂,这就很难。尤其是什么时候该清醒、什么时候该糊涂,这个分寸就更不易把握。
郑板桥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读书颇丰,他一直想利用做官的机会为民众做点儿有益的事。一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是他苦学历程的一个缩影,最终他如愿坐上了范县县令的位子。
郑板桥为人磊落正直,不容邪恶,廉洁奉公,关心民众,曾经在灾荒之年为灾民赈济而触犯了上司。一般为官者都会了解,为政得罪巨室就难有好的下场。而郑板桥一反积习,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对污浊腐败的官场十分不满,看不惯商人的巧取豪夺,常常得罪上司,最终被免官职。
苦于自己势单力薄,无力改变社会现实,而又不愿意与贪官同流合污,郑板桥便让清醒的自己糊涂一些,免得遭受更大的精神痛苦。他没有和上司计较是非,也没为官场失意郁闷不乐,而是骑着毛驴悠然回到故乡,从此专注于诗、书、画,后因艺术精湛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是通今博古的文豪,什么事都看得清清楚楚。当他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为免同流合污,他及早抽身。抛开消极遁世的倾向不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可见,“难得糊涂”不简单!“难得糊涂”与懵懂中不明事理、不分青红皂白地得过且过的真糊涂截然相反,它既是一种世事洞明的智慧,也是风霜雪雨、坎坷跌宕之后的顿悟,还是扫除障碍、迂回进取的人生策略,它需要超凡脱俗、胸襟坦荡、气宇轩昂、洒脱不羁、包容万象的气度。
只要我们掌握了“难得糊涂”这门大智慧和大哲学,胸怀坦荡豁达,不纠缠于枝节杂碎的琐事,对无关紧要的事网开一面,那么我们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游刃有余地行走,也就能在波诡云谲的人生博弈中成就自己。
1797年,年轻的拿破仑·波拿巴将军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全胜,凯旋后,他在巴黎社交界身价倍增,也成为众多贵妇追逐青睐的对象。尽管拿破仑对此并不热衷,可是总有一些人紧追不放,纠缠不休。比如,当时的才女、文学家斯达尔夫人几个月来一直在给拿破仑写信,想结识这位风云人物。
在一次舞会上,斯达尔夫人头上缠着宽大的包头布,手上拿着桂枝,穿过人群,迎着拿破仑走来。拿破仑实在无法避开,说:“应该把桂枝留给缪斯(即文艺之神)。”斯达尔夫人认为这是一句俏皮话,并不感到尴尬,而是追问拿破仑最喜欢的女人是谁。拿破仑出于礼貌,并没有采取直接的方式拒绝,也没有用“反正不是你”等词语回应,而是采用了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的拒绝方式来答复对方。
“将军,您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呢?”
“我的妻子。”
“这太简单了,您最器重的女人是谁呢?”
“是最会料理家务的女人。”
“这我想到了,那么您认为谁是女中豪杰呢?”
“是孩子生得最多的女人,夫人。”
接着,拿破仑话锋一转:“今天的葡萄酒真不错。”
斯达尔夫人:“你很喜欢这种葡萄酒吗,那我们来喝两杯。”
“外面好像下雨了。”拿破仑望着外面,心不在焉地说。
斯达尔夫人也看了看窗外,“哦?将军,你喜欢下雨吗?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天气。”
“对不起,斯达尔夫人。我想,我的妻子应该在给孩子们做饭了吧。” 拿破仑继续说道。
这样一问一答,愈谈愈没趣,斯达尔夫人的脸色不好看了,她知道了拿破仑并不喜欢自己,于是只好扭着腰肢走开了,也不再给拿破仑写信了。
拿破仑运用装糊涂的智慧,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让斯达尔夫人知道自己并不喜欢她,奉劝对方好自为之。这样既能够保住对方的面子,又巧妙地达到了拒绝的目的。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见拿破仑为人处世的机智。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年逾七旬的退休工人刘阿姨有四个儿子,老少三代十多口人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时间久了难免有各种是非。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刘阿姨总是笑眯眯、乐呵呵的,整天到退休职工俱乐部和公园与老伙伴们一起聊天、跳舞,逍遥自在。当伙伴们问家里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操心不操心时,刘阿姨笑着回答:“操心不操心关键在自己,我有一个让自己不操心的诀窍,就是‘假癫不痴’。不能事事认真,可管可不管的事,我一概不管。孩子们在我面前讲的一些你长我短的话,我都装作没听见,只当耳旁风。”正是这种假癫不痴的做法,使刘阿姨少生了许多烦恼,得以健康长寿。现在社会充满了各种矛盾,是非曲直很难分得清。难得糊涂,把自己的聪明深深地藏在糊涂之中,跳出糊涂看明白,山外看山,乐在其中,这与大智若愚简直同出一辙,正如智谋过人的刘伯温所言:“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矣!”
工作中适当地糊涂一时,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婚姻中适当地糊涂一时,品尝到的是爱情的甜蜜;朋友相处适当地糊涂一时,才能感受到友情的真诚;和家人相处适当地糊涂一时,才能体味亲情的温馨……
有一种明白叫糊涂,糊涂是一种大境界。
慧心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