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都市的繁忙下,很多人总是喊活得太累,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人际交往复杂,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正是因为很多人什么都不肯放弃,原本工作压力已经很大,却舍不得一次赚外快的机会;原本任务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却碍于面子不肯放弃;提出的方案已经被否定,却总想再改改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就这样,我们给自己的人生背篓里放满了重物,哪样也舍不得抛弃,结果人生的每一步都疲惫不堪。
放弃,需要勇气;放弃,是种境界。放弃,是痛定思痛后的清醒,是超越世俗的大智慧,是画龙后的点睛,更是深刻后的平和。正如一句话所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各种抉择,什么都想要,什么亏都吃不了,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并且让损失越来越大。如果你不能理解这段话,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家公司在城市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块地皮,由于价格低廉,公司老板非常满意。
老板买完地皮之后就开始投资建造一座豆奶加工厂,他认为这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业,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是事与愿违,公司从兴建伊始就亏损,远没有当初计划得那么好。但是公司老板不愿意放弃,继续投入了几十万资金。他相信,过不了多久,公司就会峰回路转,实现预计的盈利目标,可没想到几十万又打了水漂。
老板认为是公司设备不够先进,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又投入了80万元引进了德国的高端生产设备,但是理想和现实有巨大的差距,公司仍然在亏损。
原来豆奶市场在当地已经很饱和了,而他的公司又是一家新兴公司,根本没有品牌竞争力。但是公司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万元,管理者想要放弃,却又不甘心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又投入了300万元,希望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投资依然是泥牛入海,一点成效都没有……
最后,老板为了豆奶公司倾家荡产,没有赚到一分钱,令人扼腕叹息。
就是因为不懂放弃,一开始的不良投资最终拖垮了这位老板。其实,放弃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懂得放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黄金就飞不远了。”想要获得自由,就得放弃黄金,如果什么都想要,到头来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是啊,如果一件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就算穷尽所有力量也不能得到时,放弃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如果不肯放弃,死抓着那件东西不放,就很有可能为自己招来麻烦。
还有三个月,方方和晓娜就要研究生毕业了。两个人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有着同样的留校执教的理想。但留校的名额有限,学校在做出选择时,总是更偏向于从本科时就在本学校就读的学生。方方和晓娜虽优秀,但都是从外校考来的,前景并不明朗。
某天,晓娜的生日,她兴致勃勃带了外卖和啤酒邀方方同食。酒至酣处,头重脚轻的晓娜一个不小心,将手中的空酒瓶从四楼阳台上丢了下来。酒瓶虽未砸到人,但横飞的碎片还是让恰巧路过的人触目惊心,人们议论纷纷,此事最终传到学校领导耳中。
被通报批评后,方方觉得自己想要留校的机会十分渺茫,便不再痴等考核结果,开始找工作。恰巧此时是各大知名企业来学校招人的高峰期,方方顺利和一家国企签订了合同,三个月后正式入职。晓娜却一直没有动静,她说,自己是研究生会的骨干,导师又对她印象颇佳,只要写封深刻的检讨信给学校领导,必定还有希望。
三个月过去了,方方开始正式上班,晓娜却仍待在学校等结果。很可惜,她最后还是被淘汰,她不得不四处奔波去找工作。
方方是明智的,她知道与其花大把精力去挽回无法扭转的事情,不如放弃原有的,重新寻找适合自己、能给自己带来同等结果的工作。晓娜有些执拗,期待的事情明明已经很难再实现,她还是不愿意离开,费尽心力做无谓的努力。然而,机会不等人,把时间蹉跎在这件事情上,就会失去抓住另外一件事情的机会。
有时候,真正弥补遗憾的方法,不是挽回而是放弃。及时地放弃,及时地转战另一个战场,就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精彩。
6.打破自我,演好人生这出戏
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攻无不克。”正是这种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勇气,使他攻克了诸多知识难题,终成“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拿破仑讲:“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正是这藐视一切磨难的话激励他南征北战,横扫欧洲大陆,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我们常常觉得,那些伟大的事都是由伟大的人做出的,而我们只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
诚然,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不去不断地挑战自我、打破自我,你又怎能知道自己能力的尽头究竟在哪里?如果不去尝试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你又如何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力量?打破自我才能成就自我,如果永远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那么人生也不可能再有新的突破。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可能”的,也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一开始谁都不知道结果怎样。敢于打破自我,敢于向不可能挑战,这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一种人类战胜自我的绝佳的精神体现。
他是一名澳大利亚残疾人,出生时只有可乐罐那么大,而且天生严重残疾,脊椎下部没有发育,医生断言他不可能活过24小时,建议他父亲准备后事。但是他却坚强地活了一周、一个月、一年、十年……17岁时,他不得已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成了靠双手行走的“半”个人。
他的人生是充满痛苦和耻辱的,上学时周围不少小孩骂他是“怪物”,更有一些同学恶作剧地在他的课桌周围撒满图钉。有一次,他甚至被一群同班学生绑起来扔进点燃了的垃圾桶差点送命。中学毕业后,他决定给自己找个工作,但是看到趴在滑板上的“半个人”时,那些店主都拒绝了他。
这样的人生算是相当坎坷的了,似乎他的生命已经注定是场悲剧。然而,他却勇敢而快乐地生活着,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取得了一系列让正常人惊叹的成就:1994年,夺得澳大利亚残疾网球冠军;2000年,拿到澳大利亚体育机构的奖学金,并在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2000年,获得板球、橄榄球二级教练证书、考取了驾照。后来,他先后到过190个国家进行演讲。
他的名字叫约翰·库缇斯,他是享誉世界的国际残疾人激励大师。
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挑战死亡;他从小受尽歧视和折磨,依然笑对人生;他只能依靠双手行走,却成为运动健将。为什么他能够将诸多的“绝不可能”变为“绝对可能”?对此,约翰解释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人在烦恼,有人在哭泣。面对命运,任何苦难都必须勇敢面对,如果赢了,就赢了;如果输了,就输了。但是如果不去努力突破自己,那么你在面对之前,就已经输了。”
因为敢于打破自己,约翰·库缇斯多了一份“我能够成功”的自信,最终得以成就自己。面对生活赋予他的一切,甜也好,苦也好,悲也好,喜也好,痛也好,乐也好,他都有勇气去承受,不畏惧困难,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的极限,最终成就了自己,赢得了尊重。
日本保险女神柴田和子创下了在一年之内发展804位业务员的惊人业绩,1988年,更是创造了世界寿险业绩第一的奇迹,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后她逐年刷新的纪录至今仍然无人打破。她不断超越和打破自己,谱写了辉煌的人生。
埃里森连续二十多年向比尔·盖茨写下战书。在他的领导下,甲骨文公司1999年的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盈利超过30亿美元,一年内增长了40%。2000年9月,公司市值达到1840亿美元。而埃里森在《财富》杂志年度富人排行榜上跃升到第二位。在向自我极限挑战的强烈企图心的驱使下,埃里森的财富增长速度之快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倚仗魔力便获得成功的人,谁也不是天生就是伟大杰出的人物。开始时,人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是那些成功的人总是勇于挑战自己,打破自己,让原本对自己来说似乎遥不可及的事最终落入自己手心。
在我们做出最大的努力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究竟能做出多了不起的事情,重要的是永远别停止超越和打破自己。只有勇敢冲破自我的藩篱,积极地追求更好的结果、更广阔的天地、更辉煌的舞台,人生才能充满了进取,充满了辉煌,充满了新的希望。
没有人能束缚你的手脚,只要能够打破自己,就能在这广阔天地间获得最大的自由,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