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700000042

第42章 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3)

谦虚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驱使人不断地进取,能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可以说,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委曲谦下”,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

13只要解心

【原典】

九川卧病虔州。

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

对曰:“功夫甚难。”

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九川问:“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思到极处,井井有味,便缱绻难屏,觉得早则易,觉迟则难,用力克治,愈觉捍格,唯稍迁念他事,则随两忘。如此廓清,亦似无害。”

先生曰:“何须如此?只要在良知上著功夫。”

九川曰:“正谓那一时不知。”

先生曰:“我这里自有功夫,何缘得他来?只为尔功夫断了,便蔽其知。既断了,则继续旧功便是,何必如此?”

九川曰:“真是难鏖,虽知丢他不去。”

先生曰:“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

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译文】

九川在虔州卧病在床。

先生说:“疾病这个东西很难格,你感觉呢?”

九川说:“这个功夫确实很难。”

先生说:“你只要经常能使自己快活起来,就是功夫。”

九川问:“我反省自己的种种欲念和顾虑,有时涉及邪心妄念,有时又想去治理天下大事。思考到深处时,也觉得津津有味,达到难分难舍的地步了。这种情况发觉得早还容易去掉,发觉晚了就难以除去。用心尽力加以克制,却觉得相互抵触、格格不入,只有掉转念头想点别的事,才能把这些忘掉。这样理清思路,似乎也无妨害。”

先生说:“何必如此,只要在致良知上下工夫就行了。”

九川说:“我所讲的正是还不知道良知时的情况。”

先生说:“我说的里面自有致良知的功夫,怎么会有不知道的这种现象呢?只是因为你的致良知功夫间断了,所以你的良知才会被蒙蔽。既然有间断,还接着原有的功夫继续下就是了,为何非要这样?”

九川说:“那几乎是一场恶战,虽然明白了,仍是不能去掉。”

先生说:“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勇气自然就有了。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如果很容易就能取胜,那就是大贤人了。”

九川问:“致良知的功夫只能在心里体验明白,光读书是读不通的吧。”

先生说:“只需要在心上理解体会。心里明白了,书上的文句意思自然能融会贯通。如果心里不明白,只是通晓了书上的文句意思,还是会生出歧见的。”

阳明先生认为,无论是让自己快乐起来,还是除掉私欲,都只需要在致良知上下工夫就行了。致良知的功夫,要从心上去求,读书时要从心上理解书上的文义。

14事上为学

【原典】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唯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译文】

有一位下属官员,常听先生讲学,他说:“先生的学说的确很好,只是我日常工作太繁重,没时间跟他学习。”

先生听了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日常工作悬空去研究学问了?你既然日常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譬如你审一个案子,不可因为原被告任何一方的发言礼数不周,就憎恶他;不能因为对方措辞婉转周密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他的请托,而故意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繁巨,而草率结案;不能因为旁人诋毁罗织,而按别人的意思去处理。以上讲的情况都是私心杂念,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须仔细反省体察克治,唯恐心中有丝毫偏倚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与审理案件,无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悬空去做学问,反而是空谈不着边际。”

王阳明反对空谈,主张事上为学。他的“格物致知”,实际上是从日常生活和行事中认识及实践“理”,在一言一行当中表现出来,把良知直接地贯注到日常生活之中。

15有诗别先生

【原典】

虔州将归,有诗别先生云:“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

先生曰:“若未来讲此学,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什么。”

敷英在座曰:“诚然。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说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

【译文】

九川将要从虔州回家时,作了一首诗向先生告别:“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

先生看后说:“你若没来此处讲论良知,就不会理解‘好恶从之’从的是什么。”

在座的敷英在旁边说:“的确是这样。我曾经读了先生的《大学古本序》,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后来到这里听讲了一段时间,才稍微明白了大概意思。”

陈九川离开虔州(赣州)时,写了一首告别诗给王阳明先生,这首诗是他本人对阳明先生之学的理解。

16伤食之病

【原典】

于中、国裳辈同侍食。

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译文】

于中、国裳等人陪同先生就餐。

先生说:“吃饭只是为了滋养我们的身体,吃了要能够消化。如果只是把食物积在肚子里,就会成为痞病,如何能滋养身体呢?后世的学者博学多识,把学问都滞留在胸中,都是患了吃而不消化的痞病。”

王阳明主张学致良知者参与种种事务的、学习的实际活动,如果知行分离,就势必像人多吃了东西而不消化一样,产生知识上的“伤食之病”。

17学知与生知

【原典】

先生曰:“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问曰:“何如?”

曰:“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只是生的分数多,所以谓之‘生知安行’。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难泯息,虽问学克治,也只凭他,只是学的分数多,所以谓之‘学知利行’。”

【译文】

先生说:“圣人也是学而知之,普通人也是生而知之。”

九川问:“为何这样说?”

先生说:“良知是人人天生都有的。圣人也不过是保全得好不被障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会不停息,这也是学习。只是‘生知’的成分比较多,所以称生知安行。普通人在还是孩子时也都完全具备良知,只是障蔽多了一些,可他的根本良知是不会泯灭的,即便求学克制,也只是依循良知。只是学知的成分多,所以说普通人是学知利行。”

阳明曾多次将孔子所区分的“生知者”和“学知者”从实践的角度合并为一,认为“生知”与“学知”并非是圣人与凡人的本体上的区别,而只是人成圣的天资限制的大与小。因此,圣人可以是学而知之者,凡人亦可以是生而知之者。这种圣凡平等观是难能可贵的。

黄直,字以方,江西金溪人,明中期学者、诤臣,王阳明的学生。黄直所录的内容,虽未经王阳明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阳明先生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有些版本的《传习录》分为“黄以方录”(本节前28条)和“黄直录”,本书将之合二为一,统一称之为“黄直录”。

同类推荐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周易全鉴

    周易全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七号当铺

    七号当铺

    当一个平凡的少年在都市生活的压力下是继续被压迫还是反抗命运的不公?赵狱一个平凡又不甘的少年渴望权利,金钱!
  • 重生之神女妖尊

    重生之神女妖尊

    一朝穿越,竟变成了一块石头?仙女姐姐都接近不了的冰山美男,我却整日在他怀中占尽便宜?可我是块石头啊!就不能好好的穿成个大美人吗!烦啊!———————————————(美丽的分割线)上台祭祀时灵皇突然止步,“白芷。”“怎么了师父?”“……”“师父你讲,我听着呢。”“……你踩到为师的衣摆了。”“……”
  • 你在荒野尽头

    你在荒野尽头

    她把衣服弄湿了,哭着问她的小澍哥哥怎么办。小澍哥哥说不要哭,他有办法。然后他回家后告诉妈妈,说他把小夕推到了水里。第二天,小澍哥哥的屁股肿了。原来小澍哥哥说不会让她挨打,是他替她挨打。小季澍咧着嘴笑:“你看,我说你肯定不会挨打吧。”小瑾夕看着小澍哥哥大咧咧的笑,想哭。
  • 无限之异次元穿越

    无限之异次元穿越

    因为一次事故而穿越小说跟动漫,看着男主是如何穿越的。PS: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写的难免会不怎么好看别建议PS:作者是高中生党PS:如有建议请加群569358223
  • 浮生骨

    浮生骨

    “我们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都市娱乐大明星

    都市娱乐大明星

    一场英雄救美,使陈风莫名来到了平行世界,在这个失落的世界,前世的经典歌曲,影视,网文,动漫等等,不曾出现过,于是陈风的天王之路,就此展开。
  • 聪训斋语

    聪训斋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野战队

    狂野战队

    小说版《生化危机》、《学院沉默录》妖魔入侵地球,猎食人类,校园则成了一块猎食圣地。当沐文宇带领着同学、伙伴与虫雏战斗时,一种由人类转变成了妖魔腐尸出现在了视野中。然而腐尸之迷尚未解开,更加强大的高级妖魔又接二连三地出现。当救援部队全灭、同伴相继死亡、原计划落空时,沐文宇他们还能否冲出死亡校园?
  • 圣手农医

    圣手农医

    手握天罚刃,天地任逍遥!
  • 后窗勿看

    后窗勿看

    陈否极是一位国企白领,凭借优良的禀赋,跻身于公司总经理的鞍前马后,一次外出,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使他这个仕途刚刚起步的青年才俊,陷入到一场空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