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700000041

第41章 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2)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看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译文】

庚辰年(1520年,正德十五年),前往虔州,再次见到先生,九川说:“最近,我做功夫虽然略微掌握些要领,但总是不能做到自信与快乐常伴心间。”

先生说:“你只是一味地在心上寻求天理,这就是所谓的‘理障’。这里边有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就是‘致知’。”

九川问:“怎样致知呢?”

先生说:“你的那一点良知,就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明白正确,错误的就明白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实实在在地遵循着良知去做,是善就存养,是恶就除去,这样是何等的自信快乐啊!这些就是‘格物’的诀窍,‘致知’的真功。如果不靠这样的真知,又怎么去‘格物’呢?我也是近几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刚开始,我还犹豫依照本心恐怕还有不足之处,但经过仔细体悟,发现并没有一丝缺陷。”

“理障说”是阳明为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和转折点。阳明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与陈九川的答问中首次提到,并以“理障说”终结“格物穷理”“心、理二分”的为学功夫,始倡“致良知”之“知行合一”的为学宗旨。

9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原典】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

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先生曰:“于中如此聪明,他人见不及此。”

【译文】

在虔州的时候,我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先生。先生说:“每个人内心里都藏着一个成为圣人的可能和愿望,只是因为不自信,就都被湮没了。”先生因此看着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有圣人的。”

于中赶紧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先生说:“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为何要谦虚推辞呢?”

于中赶紧又说:“不敢当,确实不敢当。”

先生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于中你呢?为什么要谦让呢?这是谦让不得的。”

于中于是就笑着接受了。

先生又说:“良知自在人心,随你怎么变化都不会被泯灭,就算是盗贼,他也明白自己不应该去偷窃,你说他是贼,他也会羞愧不好意思的。”

于中说:“那只是良知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依旧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这就如同乌云蔽日,而太阳并不会因此而真的消失。”

先生说:“于中如此聪明,别人的见识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王阳明认为,一般民众只要能摒除物欲,使良知显现,都可以成为圣人,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平等的。“人胸中各有个圣人”的论断,是一种人性平等的思想,大大提高了人的主体意识和自尊心,更加坚定了人皆可以为圣贤的信心。

10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原典】

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译文】

先生说:“人如果熟知这良知的诀窍,随便任何人说千道万,是非诚伪,到跟前就会一眼明辨。相符合的就正确,不相符的自然错。这和佛家所说的‘心印’相似,是万试不爽的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说:“人如果深谙良知的诀窍,随便他有多少邪思枉念,只要被良知察觉,自然会被消除。就像灵丹妙药,可以点铁成金。”

欧阳崇一说:“先生把致良知的宗旨阐发得淋漓尽致,看来想在这个问题上再讲是不可能了。”

先生说:“怎能说这么容易!再下半年的功夫,看看会怎样?再下一年的功夫,看看又会怎样?用功愈久,愈会感到不一样,这里的奥妙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先生问:“九川你对于致知的学说体验如何?”

九川说:“自我感觉与以往不一样。以往应用起来时常不能恰到好处,现在用得熟了基本能做到恰到好处了。”

先生说:“可见亲身体验的和听到的就是不一样。我当初给你讲的时候,知道你听得糊里糊涂的,没有真切体会到。从恰到好处再往深处体会,每天都有新的认识,这是没有止境的。”

先生又说:“这‘致知’两字,的确是千古圣贤相传的秘诀,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能像《中庸》所说的那样‘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致良知是一门必须实际体验的艺术,这门功夫内化至极又外化至极,能将所有玄远的意义感觉化,功夫愈久,愈觉不同,非言语所可形容。在程朱那里,千古圣人相传以道,而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则成为千古圣人相传之密旨,从而以致良知代替了圣人传道。

11人人自有

【原典】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天‘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

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什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译文】

九川问:“当程颐先生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时,他的弟子都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良知的学说,是不是也泄露了过多的天机?”

先生说:“圣人早已把致良知的学说指示了世人,只是因为被后人隐匿了,我不过使它重新显露而已,何来泄露天机之说呢?良知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虽觉察到,也觉得无关紧要。因而,我向没有切实用功的人说致知,只可惜他们也不屑一顾,对彼此都没有什么收益;我同踏实用功却不得要领的人谈致知,讲解清晰,他们则感到受益匪浅。”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人早就昭示世人的,而且是人与生俱来的,他只是发掘人固有的良知让它放出光明而已,因此不存在泄露天机之说。

12委曲谦下

【原典】

又曰:“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译文】

先生又说:“知道了才发现本来是不知道,觉察到了才发现本来是没觉察,但如果不知道,那么良知随时都会被沦落埋没。”

先生又说:“大凡朋友间相处,彼此间应当批评指责少、开导鼓励多,如此才是正确的。”

随后先生又训诫九川说:“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谦虚谨慎,宽以待人。”

同类推荐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复杂、曲折的漫长过程,在强调作为革命思想武器的实践性的同时,必须辅之科学性的保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的民族语言表述,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造。而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一“中国化”过程中,又是一个薄弱的方面。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源初之地

    源初之地

    一个克隆神之种而诞生的完美‘人类’,一个注定在人类社会找不到容身之处的少年。被神丢进了人类臆想中的各种世界之后。在这里他见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由人类调制出来的怪物。在这里他见识了人类之间权利斗争。在这里他独身一人对抗远古的巨兽。他还领略到了魔法的玄幻,精灵的美丽。他甚至遇上了朋克蒸汽般的科幻物种。……最后他流浪在中土世界之上,只为能够亲手杀死所谓的‘神’!
  • 长生天墓

    长生天墓

    我叫江九,是一个道士,从天罡山而下,只为寻找久别的师父与那关于长生的天墓之地。途中我经历了可人可尸的人尸,百鬼夜行的鬼城,万人同葬的冥河……
  • 青霞先生文集序

    青霞先生文集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半回声

    夜半回声

    半夜,陈锋总会被惊醒,一头冷汗,做恶梦吗?但是总是没有半点关于梦的记忆。许久后再躺下,滴答滴答……
  • 百匠斗鬼

    百匠斗鬼

    烧尸人又名“极乐登仙倌”。本来想开个火葬场发大财,结果恐怖灵异事件一个接着一个,不但没发财,差点破产。这么多年我烧了缢尸,溺尸,痨尸,婴尸,产尸等上千种尸体,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奇古怪。认识了缝尸匠,埋尸倌,背尸倌,噬尸仙,抬棺夫等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兄弟,每个都身怀绝技,以命相搏。和死人打了一辈子交道,最后却发现自己……。神秘失踪的女友,家人的突然暴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我明白了发财不是我的梦想,安心的当一名烧尸人才是我的宿命。
  • 女主播养成计划

    女主播养成计划

    人前光辉万丈的主播,特别是女主播,你根本无法想象她背后的心酸和痛苦。一次直播,呆蠢的我竟然直播了‘卖货’!!??我去,那是卖货啊!见不得人的勾当啊!我特么脑子被踢了。被威胁,被追杀...好在被毁前费力扔出去的手机救了一命。也就这一命,从此之后她与那人剪不断,理...也不知要理谁的心了.."
  • 末世轮回之战

    末世轮回之战

    青年重生回到末世爆发前一天,这一世他注定要成为强者
  • 春江花月夜之幻境

    春江花月夜之幻境

    本书是《春江花月夜》的番外故事集,讲述了王子进与绯绡离开开封之后云游的时候遇到的一些奇人怪事,屠人魔、花妖,女鬼相继登场,在这繁芜尘世中,他们各有各的追求,无论是生是死,都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不言放弃。在这些小故事里,王子进与绯绡的旅程依旧幽默有趣,惊险纷呈。本书属于“狐媚公子”玄幻小说系列,主角王子进热心憨厚,狐狸绯绡风流俊美,性格鲜明讨喜,符合对象读者群的审美,在网上连载时被无数女性网友追捧。作者漫画式的文笔活泼诙谐,历险主线与一个个松弛有度的小故事完美结合,是一本集漫画、武侠、玄幻、言情于一体的青春读物。
  • 孤天绩

    孤天绩

    大道穹天,唯仙独孤。永生春秋,朝夕争雄!仙苍漫漫何其茫,上古岁月谁探荒?武之巅峰破星潭,道陨阳消笑蚁洼。渺渺万千界域,大仙横世纵行九天外,百世逍遥,无双怪奇迹途鸿!仙,从来在人间。这是一个天孤仇望黎的小仙神途。(今驰:>_<大道独孤,唯吾不死!
  • 玄路风云

    玄路风云

    一个只能修炼体术的另类天才!一个满肚子阴谋诡计加坏水的腹黑萝莉师父!两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怪胎师兄弟!为了各自的追求,被命运这个皮条客强拉到一起的四个人,慢慢地搅动着天下风云,楞是将一潭死水般的天玄大陆,搅出了一点活气儿!神兵谱上的神兵,我的!绝色榜上的美女,我的!……上的……,我的,都是我的!传说神话,终归尘土;玄门六道,孰能永生?且看“四害”如何搅动玄路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