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雄伟的建筑工程。她巨龙般的身躯,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蜿蜒起伏,如中华民族的脊骨,横亘在伟大国土上,她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宇宙航行员在太空能望得见的著名建筑,就是万里长城。
长城,靖边人通称边墙。据史料记载,靖边最早修筑的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曾来靖边实地考查。他认为魏长城没有经过本县境内。〉秦昭襄王时,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开始了修筑长城,即西起甘肃临洮,东到洛水上源,再与魏长城相接,经榆林直到内蒙的十二连城。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这段长城共有六段,其中一段在夏州宁朔县北约五公里处,按史念海《山河集》中谈,在靖边杨桥畔乡。还有一段在夏州德静县西约二公里处,德静县原址认定不太统一,但包括现靖边县北部红墩界、黄蒿界、海则滩三乡是无疑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全国所有的长城连在了一起。
隋代曾五次修过长城。按《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表》中记载,修长城是为“以遏胡寇”。该文中三处都谈到榆林地区北六县的长城。由文献认定,靖边这段长城隋代继续沿用。明成化九年(公元1472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受朝廷之命,动用四万民工,修了三个月就全部竣工,东起清水营(府谷县西北),西抵花马池(宁夏盐池县境),连绵1700里。并声称“凿崖筑境,掘堑其下,设敌台、城堡、边墩、崖寨”(1984年3月《人文杂志》有记载)。可以想到三个月内四万民夫在当时的劳动条件下,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是没有可能的,这就明显说明这是在隋长城的基础上补修而成的。明长城补修后,分九个主要军事辖区,由各附近的“镇”负责防守,具体负责保护和使用本段内的长城。靖边归属固原镇段,此段长城东起靖边西至皋兰,全长1000华里。为了抵抗蒙古族的势力限制漠北之目的,明王朝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又在延绥长城沿线修起城堡、关寨、边卡一百多座,靖边卫(现靖边境内新城乡)就是其中的一座。靖边县境内长城各烽火台原属砖土结构,内夯土台外用城砖石灰砌卧而成,每块城砖长城54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为25斤;墙的连接均为砖土筑成。烽火台既是防御外侵的设施,又起传递军事情报的作用。据文献记载,明长城烽燧林立,墩台上的报警制度组织得是非常严密的,讯号也相当分明,由榆林至定边这段长城称为西协,分为七把传递烽火,靖边境内的镇靖,镇罗、新城、宁寨堡为第三把烽火。
现在靖边现存的长城遗址是西起中山涧乡的边墙壕,东至黄蒿界乡的张窑子。全长187华里,共存91座烽火台,城墙部分残毁,中间有一段从磨盘坪到至钵钵山约60里消失中断,据1984年初秋广西桂林阀门厂刘继红徒步考察长城来我县,此段长城原来是连续着的,后因水土流失和河床两岸倒塌,这段长城主体部分倒入芦河谷中。一些遗址在河谷两侧明显存在。现在存在的靖边长城遗址城墙高度为6米,宽为4米,烽火台高为10米,宽为8米,有的烽火台还有较大的土室,这是戌边储粮备物之用。1979年文物工作者在五台附近长城线上征集到一个直径为56厘米的双耳行军锅,还有其他小件文物;1963年在杨桥畔曾发现刻有补修延绥长城的碑文石刻,这些出土文物都有力证明了靖边境内长城绝大多数是明长城的遗址,只有高墩沙一带的夯层与其余的夯层不一,可能是秦长城的遗址。
长城遗址烽火台原有砖。早在民国19年县令牛庆誉在县城修中山台,垫路搬用,以后到1950年县政府修建仓库使用。目前全县境内的长城烽火台只有高墩沙东北面六座有砖面但上面无敌台,其余全是陟立旧址残迹夯土台,砖在长城线上看到廖廖无几,尽管寒来暑往风吹日晒的自然侵蚀和一些人为的破坏,使靖边县境内的长城受到一定程度地摧毁,但站在长城线上俯瞰,蜿蜒的长城仍不失雄伟壮观之势。镇靖至五台、五台至龙洲这两段长城保存得更为完整一些,1982年10月,靖边县人民政府把五台至龙洲这段长城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是我们祖先高度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二千多年虽屡遭践踏,却巍然屹立。就我县长城遗址来看,层层山峦,沟壑纵横,如海涛起伏,如巨龙伏波。靖边县早在历史上就是我国狄秋、东胡、匈奴、党项等少数民族长期活动的地区,所以长城对我们研究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北部疆域,对研究沙漠的变迁都是很好的依据。
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子孙都有保护长城的义务。
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