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郭洲同志《定边地方性报纸》一文(原载《金三边》147期2003.4.13),颇受启发。地方报刊的创刊发行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历史考证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低估。回顾以往,由于种种原因对此类历史资料不够重视,造成了一些难以弥补的损失。就以《三边报》为例,世纪70年初,由于当时战备需要,提出档案归属清理转移,吴旗县当年曾是三边分区所在地,有不少靖定的档案,包括《三边报》,当时吴旗县向靖定多次发出通告,尽快寻找自己档案,但在那“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不知当地政府出于千二八百元运费考虑,还是没认识到档案重要价值的原因,未能寻找回那些资料,只有延安纪念馆把《三边报》以文物取回馆内珍藏,成为全国唯一较全的《三边报》的收藏单位。之后吴旗奉延安地区紧急指示,将其余档案化作纸浆,成为了难以寻觅的历史。
靖边报刊创办发行,最早距今已有七十来年的历史,现特整理如下:
1.《民众》1928年冬牛庆誉任靖边县长,创办《民众》抄报,消息来至《上郡报》的摘抄和本县动态两个部分,1月1期,由人设计版式,以一张麻纸见方打成硬背,然后抄写若干份。县城民教馆固定每期放五份,其余张贴或送发,至1932年牛庆誉离任停刊。本县高吉祥老先生曾保留几期,文革中家里焚毁,再未听到有保留的。
2.抗战时期的《靖边报》1944年靖边县委创办了《靖边报》,报头由时任县委书记鲁直题字,油印誊写,3日1期,主编开始由时任宣传部长冯浪担任,后由许海珠担任,誊写油印由冯世泽负责,无专业记者,各区乡聘用一些通讯员,1945年冬停刊,现未发现有保存实物资料。
3.建国初期的《靖边报》1957年2月《靖边报》创刊发行,开始为周刊,8K双版,58年改为周2刊,由原4号字后为5号字排印,主编由从《榆林报》调来的郭正都同志担任,四五名编采人员,两三名印刷工,1961年9月奉命停刊,共出431期。
4.改革开放中复刊的《靖边报》十日刊8K双版,从2001年复刊,主编、副主编分别由宣传部副部长候贵强和董靖宏同志担任,开设《卓越经济》、《文化看台》、《观察台》等栏目,著名学者李浩等曾来讲座,著名作家高建群曾题词给《靖边报》:“哦,陕北高原,你像一驾天辇仪行进在时间的流程中,岁月长河里”。截止今年六月底已出刊95期。
5.《简明新闻》六十年代,靖边收音机也不多,报纸五六天才能来一次。当时县文化馆的任孝等同志,每天利用晚上在收音机里,收录来新闻,再连夜打印出来。每天120份,当时作这项工作的还有赵世宏、麻国凡、苏兰英等同志,从1966年4月开始举办,到1970年4月停办。
6.《靖边文艺》上世纪七十年代,靖边县文化馆创办了《靖边文艺》油印小刊,逢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出版发行,第期120份左右,主编先后由任孝、陈云同志担任,从1973年开始到1978年停刊。
7.《沙柳》1979年4月20日,由靖边县文化馆主办铅印《沙柳》文艺小刊创刊,主编由时任文化馆副馆长陈云担任,业余编委有当时靖中杨正权、张莉芳和宣传部姚勤镇等同志组成。16K、30个页码,每期1000份,设诗歌、小说、散文、特写等栏目。仅出版一期,因刊登了两篇反对官僚主义的杂谈,受到县上一些领导的责难反对而停刊。
8.《芦溪》1985年5月20日创刊,由县文化局和文艺创作研究室主办,本年出版2期、每期印刷1000份,刊登本县专业和业余作者作品。开始刊头用陈宝生同志题字,后用时任省文联主席胡采和著名作家路遥题字。1986年胡采、王汉石等来靖时,分别作了“为广大业余作者开拓新的园地”和“文圃新苗”的题词。1987年秋路遥在榆林为该刊题词:“三边多豪气,芦河有绵情”主编由时任文化局长姚勤镇担任。
9.《三边文学》1993年《芦溪》更名为《三边文学》:刊头由韩享林同志题字,主编由霍竹山、田再兴同志担任,现在已出刊多期,刊出100多人的600多篇各类文艺作品。陕西著名作家雷涛曾写长信赞誉《三边文学》办得富有地方性,为培养优秀作者做出卓著努力。
10.《无定河》2005年7月创办,靖边县文化体育事业局主办,为文化文物综合期刊,刊头由周一波同志题字,主编由李炅担任。创刊号设有《文化纵横》、《无定河床》、《史料珍藏》、《异域走笔》、《岁月留痕》、《流年记事》、等20个栏目,发表了50多位县内外作者的作品,文字流畅,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印刷清晰,装帧大方,很有气魄。
2003.4初稿
2005.10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