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三年春,朝廷颁布了“三舍法”。
这“三舍法”是三舍考选法或三舍选察升补法的简称,是王安石实行变法的“新政”之一。之前,“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专记诵,王安石认为不能造就用人才,因此建议皇帝赵顼创立太学生“三舍法”: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在一定的年限及条件下,外舍生升入内舍,内舍生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会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省试。这样,一部分出身贫穷的子弟有了与富人子弟读书和当官平等的竞争权利。
游酢获知了这个消息,异常的兴奋,他想:自己将来的前途终于看到了一线的希望。
春初,叶祖洽、施景明、上官均等进京赴考。游酢和一些年龄更轻的学友,觉得自己对进京考试还没有什么把握,继续去江坊读书。
自从叶祖洽、施景明、上官均去后,书斋一时人数稀少下来。江侧先生清闲了许多。
江侧先生见游酢聪明,很有培养前途,有意栽培他,为了让他能够有更多时间学习,叫他在学校住下。游潜知道后虽然同意,但想到家庭困难依然不敢答应。
一天,不知游酢的爷爷游三礼怎么听到了这件事情,气得胡须发抖,大骂游潜:“这样大事怎么能够不跟我说。大不了,一家人平时少吃一点,没米吃些薯、芋、青菜也过得一餐。影响了孙子的前途,我不饶你们。”家里人全知道了,都表示愿意克服困难,把大米省给游酢去读书,游潜只好让儿子当寄宿生。
从此,游酢安心在那里读书很少回家,只有逢上大节日才回去看望父母。
在学习的过程中,游酢有时遇到疑惑,就去请教先生。可是《易经》太深奥,象辞和爻辞的含义最难理解,有些问题江侧先生也没有办法解释透彻。所以,游酢也不敢多问。
江侧先生不喜欢卜卦,只是让学生知道八卦怎么一回事而已,也没演示给学生看。
游酢回家,晚间时伯庄来坐,问起:“最近在那儿学习什么?”游酢答道:“学点易经的八卦知识,可是篆辞和爻辞不知道怎么理解。”伯庄听了说道:“学易经不卜八卦,正如讲怎么游泳的道理一样,没有下水去游游,怎么能够理解得真切?还好,这方面我懂得些粗浅的东西,来,我教你。”于是,他私下教游酢等怎么样起卦、装卦、断卦。
一日,方丈与江侧先生交谈学禅所得,游酢在外面的厢房里静静地读书,只听江侧先生讲道:“愚觉得其能净身心而已。”
过了许久,游酢起身去小解,不巧江侧先生送那方丈正好出来,于是碰了个面。方丈乃高僧,善相术,见了游酢问了姓名,知是非凡俗之人,对江侧先生道:“此贤辈,将来必腾达之人也。”
却说叶祖洽、施景明、上官均等人进京参加考试,均考中了进士。因为叶祖洽在殿试策论中有“祖宗多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的论点,正符合宰相王安石变法的精神。而上官均的文章思想比较稳重,认为“合则取之”。当时考官苏轼考虑:叶祖洽的文章诋毁前代皇帝而对时下的皇帝献媚,如果让他在士林中夺魁,怎么能够使社会风气端正?于是,他将上官均排第一,叶祖洽排第二,浙江山阴人陆佃排第三。宰相王安石看了排名,出来说话,认为苏轼的评选不正确,皇帝赵顼听了,令陈升之读上官均等三人策论。结果,皇帝赵顼钦定叶祖洽为第一名,点为状元,上官均为第二名榜眼,陆佃排仍然第三,为探花。叶祖洽被奉派“签书奉国军判官”,上官均授“大名府”(今北京)“留守推官”,陆佃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
叶祖洽点为状元,上官均点为榜眼,同科状元、榜眼同出于一师门,实在属于几百年来罕见之奇事。这消息一传开,天下轰动。因此,想前来江坊求为江侧先生门下学者更多。但是,这一消息也使江侧先生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产生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学生能够考中状元、榜眼,而自己连进士还没有拿到,情面上很过不去。他一连好几夜都睡不着,自己接近五十岁了,如果再拖延下去,老了没有精力拼搏,决计这一学期结束闭门谢客,放下心来攻读,不再收徒办学。
江侧先生爱学生,家藏许多书籍,经常邀游酢和学生到他家看,并且交代道:“贤契等,有喜爱的尽可拿去看。”这样,游酢在这里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如东晋陶渊明,汉朝的司马迁、贾谊,唐朝的韩愈等名家文章。游酢借到一本古文选抄,特别喜爱贾谊的《治国策》这类策论文章,经常夜里秉烛而读。
一天傍晚,游酢单独去找江侧先生请教问题。江侧先生正在客厅上看书,游酢想先生读的书一定很好,于是问道:“先生,你读的是什么书?”江侧先生听了,抬头一看,说:“哦,是游酢。我在看《南华经》。你来得正好,这本书有很多故事,学问也很深广,你拿去看看。我先去厨房烧火、添点水。”游酢迟疑一下接过书,问道:“《南华经》是什么书?”江侧先生答道:“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庄子,他继承老子的思想,创立了道家学说,写下了关于道家的书,后人把这本书称为《庄子》。到了唐朝,唐明皇信奉道家的学说,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的书因此受封为《南华经》。”游酢听了,说道:“谢谢先生的赐教。”
他坐下来打开书的第一章《内篇.逍遥游第一》便见这样写道:“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游酢很快被书中的所写吸引住了。
过了一会儿,江侧先生出来问道:“这本书怎么样?”游酢回答道:“先生,此书果然好看极了。”江侧先生走近,拍一拍游酢的肩膀,说:“既然这么喜欢,那么你先拿回去看,看好还给我。”游酢连忙鞠了三躬,说道:“谢谢先生!”退出了客厅。
从此,游酢每天上完功课回到宿舍便读那一本庄子的《南华经》。《南华经》有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共三十三篇。书中的许多富有深刻哲理的故事和大胆、丰富的想象力,着实让游酢大开眼界,也激发了他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
过了一个多月,江侧先生叫游酢去客厅,问道:“那本书读得怎么样?”游酢回答说:“粗粗翻了一遍。”江侧先生考了几个问题,知道他已经读得熟悉了,因此说:“你读书很快,理解得也好。我这还有一本《老子》再拿去读一读,对理解《南华经》会有帮助的。”游酢恭敬地接过书,谢了先生走出客厅。
《老子》是语录体,一段一段的都是讲道理,比起庄子写的《南华经》来,语言更简练,但是比较难于理解,所以经常去请江侧先生当面解释。江侧先生每次都很耐心地给予解说。
大约一个多月后,江侧先生又单独把游酢叫去客厅,问道:“老子的立世准则是什么?”游酢回答道:“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江侧先生又问道:“老子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游酢回答道:“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江侧先生又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游酢一一作答得准确,江侧先生听了捋一捋胡须,露出喜悦的脸色说:“《老子》此书道理极深,各人的理解不尽一致,我讲解的也只能供你参考。老子和庄子同属于道家,世人称为道学。这道学虽然与儒学不同,但是对于人生的修养是极有作用的。简单地说,儒家也讲修身,可是主张积极入世,很多人往往会过于追求名利,而道家大处讲无为而治、个人则要淡泊名利。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个人名利心太重是不行的,如当今的宰相荆国公王安石就是一个典型,一味地搞新法,遭到众多大臣的反对,还死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做法,结果气得伤肝败肺,得了一身重病。如果他把事情看开一点,有些事情慢一点做,有张有弛,就不至于那样。我这里只是讲一例,其他的你自己去领会吧。你现在的个性有点急躁,将来走上社会或者仕途,老、庄二人的思想对你可大有裨益呢。”听完了,游酢又再次磕头称谢了先生,走出客厅。
到了夏季末,江侧先生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考完对游酢说:“今年府学正好开考,你可以去一试了。我呢,身体不大好不再办学了。”于是,游酢决定离开集公山。
临行前,他来向江侧先生辞行。方丈也在场,游酢顺便问道:“大师,我之前途如何?”方丈笑而相送七步,说:“自己去领悟吧。”
游酢一生的前途如何?且待逐回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