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是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据莆田市侨务部门统计,全市华侨华人70多万人,分布在5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莆田华侨的出国历史最早应追溯到北宋时期,而大批出国,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从莆田文化特征来看,莆田人主要从中原地区移民过来,他们的基因里潜伏着一种敢于冒险富于闯荡的精神,只要有机会有可能他们就敢去做。从客观条件来看,这主要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1)莆田地处东南沿海,航海业的发展,为先民移居海外创造了条件;(2)莆田沿海、山区土地贫瘠,群众连基本生活也得不到保证,只好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求生;(3)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开放海禁,洋货充斥,导致小手工业者成批失业,只好到南洋谋生;(4)明末的“倭祸”、清初的“迁界”、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造成社会动乱,大批劳动者不得不逃亡海外;(5)殖民者采取诱导所谓的“契约华工”, 拐持一批批卖苦力的“猪仔”流落异邦;(6)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旅外亲友引荐出国。莆田华侨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出国,其勤劳节俭精神始终没有改变。他们飘洋谋生,出洋之后以能衣锦还乡建一座大厝,荣耀祖宗为最高追求。他们希望通过房子的建筑规模、华丽的外表装饰,炫耀给别人看,以此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华侨民居:中西合壁的典范
华侨民居出现在清末民初时期,主要集中在江口、梧塘一带。它既有别于城里官宦宅院的封闭 性,也不同于仙游民居平房结构的单一性,而是在涵江富商豪宅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大厝的外观造型和装饰效果。华侨民居一般为两层,所以墙基砌成落地喇叭型,既牢固也美观。双层楼护厝也有别传统做法,它直接从主厝两边向前延伸,屋顶造型除了强化传统燕尾脊特点,还把屋面改作飞檐翘角的四坡歇山顶(俗称龙虎楼),雄居正厝两边。前端再筑一道院墙,把大厝围成一个大大的庭院。墙体上建一道露天走廊,与主厝和护厝走廊连成一个可以绕圈的回廊。院墙的正中间的大门上托起一座秀丽凉亭,使房屋的外观更显得通透立体。在门窗、墙体、楼梯等局部处理上,不仅增加西式造型,还采用西洋磁砖和图案,在构件装饰上除了传统雕饰工艺外,还增加泥塑、油漆、壁画等新品种。许多墙体开始大面积镶嵌用磁砖烧制的彩绘壁画,许多用水泥浇灌的梁柱连飞檐翘角的细节都进行描金上彩。图案有西洋有传统,也有中西风格混搭。只要能彰显大厦的富丽堂皇,建设者几乎用上了所有的装饰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强化了华侨民居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