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在历史的星河,探寻文明的碎片,让我们静静地展读一幅幅波澜起伏的史帙,怀着深深的感念,轻轻触摸这拙朴而富于人文光芒的纹理;用灵性的翅膀、智性的目光,追溯远古的足音,感受岁月的峥嵘,传承的力量!
风雅说韩阳
弘毅
韩阳位于海峡西岸东北翼的中心部位,自古以来是闽东地区的一个重镇,经济繁盛、人文荟萃、交通便捷、人气兴旺。自公元1245年福安建县以来,这里就成为福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韩阳也成了福安城关及周边地区的别称。
千百年来,无数的韩阳儿女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活剧,恣情恣意地抒写了足让历史感动的篇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风雅。
福安议县之时,县治择址悬而未决,这时,在朝廷担任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的福安穆阳人郑寀给理宗皇帝献了一首诗,盛赞韩阳佳美的风光:
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
四面罗山朝虎井,一条带水绕龟湖。
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
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
这首诗一下子打动了理宗皇帝,县治问题迎刃而解。从此韩阳就成为福安的行政中心。直至今日,这首诗仍广为传颂,激发了无数福安儿女爱乡怀土的深情。
光绪版《福安县志》的卷首赫然印着“韩阳十景”。这“十景”可不含糊,有刚健冷峻的“东山雪霁”、“仙岫晴云”,有奇峭深幽的“石门漏月”、“岩湖板障”,有柔美曼妙的“龟湖夕照”、“南野桑阴”,有充满诗情画意的“马屿香泉”、“铜冠双松”,还有让人浮想联翩的“廉岭孤树”、“鹤岫朝烟”。“十景”命名于乾隆年间,命名者是阳头举人李馨和他的得意门生解元陈从潮。尽管沧海桑田,有的景致已经不复存在,有的故址也面目全非,可是在福安人的心目中,“韩阳十景”永远是那样美不胜收,那样值得怀念。
古代的福安城关,东起鹤山,西至龟湖,南抵护城河,北迄铜冠。就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至今仍有许多令人称颂的古典遗存。
位于扆山南面的市政府机关,几百年来都是县署(县衙门)之所在。大门内的两棵古树傲立相向,浓荫如盖,是为纪念建县而植,已有七百多岁。十多年前,在旧县衙遗址发掘了一面“戒石铭”石碑,碑身长一米多,上面阴刻十六个恭楷,肃穆冷峻,正气凛凛:“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是碑系明正德十五年(1520)署县州判(类似于后来的行署副专员兼县长)李长所立,当时还为此专门建了一个“戒石亭”。据史载,宋代朝廷曾将戒石铭颁行于州县,北向刻以上十六字,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历代相沿。福安县署旧址发现的戒石不但珍贵,而且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市政府南面有一条两百余米长的“衙前街”,它的尽头“重金山”是闽东医院的旧门诊部和工商银行,这里原是明清时代的县学所在。福安建县之初即设立县学(儒学),也称为学宫,当初在龟湖山上,几经变迁,明嘉靖十四年(1535)定居此地;嘉靖三十八年(1559)被倭寇焚毁,第二年重建,以后又经历过多次重修、增建,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清代以后,学宫的体式不再有什么变化,直至民国末期。
学宫是封建时代官府办的学校,也是旧时代福安人民的精神圣殿。学宫大门设在西侧的“学前路”,迎面有一个“礼门”,门边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进了礼门,是一个种着杏树的宽敞平地,南面照墙上书“仰之弥高”四个大字;北面有个石牌坊,三楼三间,正中上方刻着“圣域贤关”。进了牌坊,就是孔庙,眼前依次是泮池、大成门;大成门两侧分别是名宦祠和乡贤祠。大成门往里就是巍峨的大成殿,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大成殿的后面,是崇圣祠,供奉着历代贤圣。学宫的东面是明伦堂和朱文公祠,“仰之弥高”墙的东侧有“义路”门与之相连;这里是县学诸生日常读书研习和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明伦堂后面建有奎光阁。学宫西面是忠义祠、藏经楼等。
学宫内立有各种规格的碑刻十多面,有的石雕十分精美,还有儒学经典、书籍刻版、祭祀礼器、儒家先哲先贤的牌位等等文物不计其数。整个学宫建筑群庄严、典雅,是传统文化的大观园和文物博物馆。
三贤祠怀古
建雄
福安自古素有“闽海邹鲁”、“文献名邦”之称。说起福安的古代史,总离不开福安三贤。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知县张蔚然始建三贤祠,春秋祭祀薛令之、郑虎臣、谢翱三贤。
三贤祠坐落于福安市区中兴西街三贤路,正门顶上题着“三贤祠”三个大字,黑白分明,敦厚刚劲。大门楹联:“苜蓿盘餐侍读东宫清廉垂典范,木棉锄佞恸哭西台忠义仰高风。”此联为颂扬三贤德功,上联“苜蓿盘餐”是描述开闽进士薛令之东宫侍读清苦生活,还乡后唐玄宗闻其清贫,“甚心怜之”,下诏用长溪县的岁赋资助他,薛令之“酌量受之”。唐肃宗感念老师清廉,敕命其乡曰“廉村”,溪曰“廉溪”,以其清廉而成后世之典范。下联的“木棉锄佞”,指南宋义士郑虎臣在漳州城南木棉庵处决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贾似道;“恸哭西台”是指爱国诗人谢翱闻文天祥死讯后登西台,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为其招魂,念及国破家亡,恸哭以歌。
现存古祠建筑为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占地面积192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有大门、天井祠厅,两侧廊房,周以砖砌空斗墙。祠厅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楼前石铺庭院,庭前门廊紧靠门墙。祠厅楹联“忠孝兼全纲常不坠,春秋并享俎豆如新”为明代张蔚然所题。祠厅塑像毁于“文化大革命”,祠堂建筑,梁、柱、枋、窗之上的山水人物花鸟图案,剥蚀斑驳不可见。院内东西两侧的建筑为厢房,厢房内壁涂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陈列其中,诗意横溢,画情丛生,三贤的思想、言行、德操在人们的心目中世代相传。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三贤生活于忠贤与奸恶、爱国与卖国、民族危亡斗争异常残酷的时代。三贤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耻为人后、勇领潮流之先,富有开拓进取意识,善于发挥独立创造精神。三贤气节是福安历史文明的主旋律,奠定了福安千百年来的人文发展基调,清廉、正直、忠义成为60多万福安儿女历久弥坚的精神柱石,这些精神性的文化资源,更作为福安文化、福安精神烙印在当今福安人的身上,对于福安的发展乃至福安人的文化品格,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三贤在福安文化史和福安人民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月先生的清廉亮节,虎臣壮士的刚直忠烈,晞发诗翁的俊逸洒脱,其人文德操,彪炳史册,传诵千古。古时当地学子考试前都有敬拜三贤的习惯,而今依旧让人追忆、思考。三贤祠已成为当地人文古迹的荟萃之所,并且对当地的民风、民俗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至今,港澳台及海外三贤后裔乡亲,回来寻根问祖祭祀的人不少,有的人还题书于墙上,如“孤月悬东宫,万代楷模,德懿韩阳山水;匹夫赴大义,千家俎豆,名彪华夏春秋”。
三贤祠历经劫难,又数度重修,这不仅为了修复历史遗迹,而且重在薪火相传昌明文化。挖掘、整理三贤的生平事迹及相关文史资料,则有教化之功、激励之义。邑人奉祀三贤,永远将他们奉祀在心灵的殿堂,见贤思齐,为福安的文明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题三贤祠二首
[清]陈?
一
唐宋沧桑历几更,千年旧迹可怜生。
木棉花谢冬青死,只有江山照月明。
二
顽懦能回海曲清,崇祠鼎立各峥嵘。
骚人孤愤英雄泪,迸作寒潮一夜生。
三贤祠倡建者张蔚然
张蔚然,字维诚,一作惟成,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明万历四十四(1616)任长溪知县。在明代颇有诗名,著有《西园诗尘》、《三百篇声谱》等。在这个时代,这个由科举入仕的地方官很轻易成为了当地的文化领袖,他对福安文化兴趣浓厚,对福安历史名人心怀崇敬,也因主持了三贤祠的建设,而被后人庄重地写入地方史。
岁月悠悠话莲池
郭旻“醉踏甘棠桥上月,家家灯火夜攻书。”这是明天顺间福安知县孟充(江西省高安人),微服来到莲池上的甘棠桥赏月后留下的佳句。提起莲池,它跟韩阳十景一样著名,当地无人不知。然而十景得名始于清代,而莲池却早在福安建县初期,即宋淳祐十年(1250),即已开凿,相比之下可以说是十景的老祖宗了。因池中遍种荷花故称莲池。
按照古代风水五行水能克火的说法,福安城内之所以火患不绝,是由于阳头过溪的仙岭山(仙岫)形如“火”字所致,故凿池蓄水以克之。池成之后,城北的官沟水均汇集其中,再通过龙江街官沟,从城东南方水关流入护城河。撇开五行不说,当时福安城内没有自来水,全凭各个水井供水,遇到火警,深井打水灭火,哪有挑池水来得方便快速?因而莲池在历史上的防火作用,功不可没。传说莲池曾一度被兼作泮池使用。泮池是学宫重要的附属物。按照远古西周的规定,学宫(校)四周须有一半以上有池水环绕,形如半璧。故称学宫水池为“泮池”,称学宫为“泮宫”。更因泮池水里会生芹藻一类的水草,而芹藻又是古代隆重祭祀的供品,因而泮水就被引申作为教育的象征,芹藻则被引申为经泮水滋润成为有才学的人才。所以,古代的童生考中秀才,就美称为“采芹”或“入泮”,就可以进学宫进修,准备迎接考取举人和进士的乡、会试了。
此后,莲池历经水火兵革等变故,仍然幸存。它是由两个长方形的大水池组成,在西者为上莲池,在东者为下莲池。池四周以青石为柱,花岗石为栏,靠池间植杨柳,占地约3亩有余。这样大的池子,在福安还是少见的。两池中间交接处建有双孔亭桥。桥前还有纪念明嘉靖间中进士的郭文周等的石牌坊一座。
莲池上的亭桥,命名甚雅,叫甘棠桥。甘棠为《诗·召南》篇名。传说周武王时,他的臣子也是兄弟的召公名姬奭的,曾巡视南国(陕西西部),传布文王之仁政。南国之人受到文王的教化后,革除了野蛮淫乱的旧俗,成为文明之人。因召公巡视时,常在甘棠树下歇息,后人感念其功德,就作了《甘棠》诗以纪念他。后来“甘棠”这个典故就被用来歌颂官吏有政绩之词。
莲池甘棠桥的位置,与历代县衙或县政府同处在一条轴线上,南北相对,遥相呼应,绝不是随意的设计,它的寓意很深,耐人寻味。一方面它寄托了福安人民期望历任县官都能为民造福,离任之后,人民也像纪念召公一样永远怀念其恩德;另一方面也勉励历任县官,要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廉洁奉公,不贪赃枉法,一定要做出政绩来,让《甘棠》诗代代写下去。福安古代历任县官贪赃枉法者极少,这是与对他们有所警策分不开的。从这点说,它已远远超过单纯以水克火的功能。再从莲池甘棠桥南端有开闽进士、以清廉受到唐肃宗嘉许的薛明月(令之)先生祠(后改金山宫),与池、桥连结起来看,当时的设计者,将此处作为廉政教育景点,其寓意不言而喻。
莲池(包括亭桥)经1922年特大洪水后,石牌坊已坍毁,桥亭简单重建。1934年受到国民党疯狂围剿后,闽东苏维埃主席马立峰烈士遭叛徒杀害,其忠骸就被反动派用番薯篮抬至甘棠桥亭,悬挂于亭梁上。英烈身穿白色汗衫,面目如生,还有不知名烈士的头颅也悬挂于亭柱上,至今记忆犹新。由地下革命同志开设的“新人书屋”就在上莲池对面。刘宗璜同志所筹措的支援革命的经费,也在上莲池石栏杆边由黄垂明同志佯装游客凭栏暗中接头交纳。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莲池(包括亭桥)仍然存在,并经疏浚,放养了许多鲫鱼。每年农历六七月,池上蜻蜓如织,吸引了不少孩童来此钓蜻蜓或粘蜻蜓。钓时,须用蜻蜓为饵,将它绑在线上,一端绑在短竹上,旋转舞动,嘴里“嘟嘟嘟”叫着,趁求偶的蜻蜓飞来抓饵时,将它逮住。粘时,事先须收集若干蛛网,捣成糊,裹于竹竿梢上,对准停泊的蜻蜓翅膀,也能将它粘住。
甘棠亭桥,新中国成立前后,仅有少数人在此处卖豆芽和汤丸、扁肉等风味小吃,夜间则成为乞丐的“旅社”。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概有关单位没有认识到莲池(包括亭桥)的多种功能吧,不久,它就被填平拆建成“莲池市场”。虽然开辟了财源,并方便了不少当家人的菜篮子,然而从保护古迹文物的角度来说,则是得不偿失的。可惜当时此处哑谜似的历史寓意,理解者甚少,以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咏影
[清]吴琬玉
明窗相伴日盘桓,欲与清谈自觉难。
几度吟风同搦管,有时玩月共凭栏。
夜深离去诗魂冷,晓起惊回蝶梦残。
临水隔花曾掩映,新妆尤爱镜中看。
唐末五代甘棠港之崛起
林宜华
甘棠港又名黄崎港,即今之白马港,地处福安市南部。船从三沙湾入港,经下白石镇(古为黄崎镇)、甘棠镇,可直抵赛岐,港区深入内地,岸线顺直,是福建省闽东地区综合性良港。
甘棠港为唐末王审知所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