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1400000006

第6章 曹操的用人之道

舞台上的曹操涂了个大白脸,被当作奸臣,妇孺皆知,而历史上曹操的真面目却少人了解。1959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写的文章《替曹操翻案》。郭沫若文章登出之后,王昆仑、翦伯赞、吴晗等知名史学家都参与了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许多人认为曹操很有本事、有功劳,是英雄人物。但他也有毛病,杀过不少人。总的来说,功大于过,特别在用人问题上,曹操是很值得称道的。

曹操重视人才,思贤若渴。他写的诗《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所说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来比喻自己广招贤士,收罗人才,越多越好。后两句,表示要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使得天下人心归附。

东汉用人重门第,名门望族居高位,英俊寒士沉下僚,曹操打破了这个压制人才的老规矩,强调“唯才是举”。

210年春,曹操发布《求贤令》:“现在天下尚未平定,迫切需要寻求贤才。如果一定要从廉洁高尚的人中间选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现在天下难道没有姜子牙那样身穿粗布衣服,胸怀谋略,垂钓于渭水之滨的人吗?又没有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却很有才能而未被我们了解的人吗?你们应该帮助我发现和选拔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可以推举,使我能够使用他们。”当时,主管选拔任用官吏者能领会、贯彻曹操的指令,选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对改变东汉末年崇尚门第的浮华风气,起了积极作用。

214年,曹操再次下了一道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有良好品德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作为的人也未必能有好的品德。不能说陈平品德好,也不能说(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守信用。但陈平能帮助汉高祖取天下,苏秦能救助弱小的燕国。由此说来,有才能的人虽然有短处,怎么能废置不用呢?主管选拔官吏的人弄通了这个道理,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和遗漏,政事也不会被废弃了。”

217年,曹操第三次下达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对那些勇敢果决,不顾性命,遇到敌人奋力死战的人;或者担任下级官吏,确有超人才能和优异素质的人;或者胜任将军、郡守,却名声不好,行为被人耻笑的人;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你们都要推荐上来,不得遗漏。”曹操公开提出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做官,进一步冲击了东汉末年以封建道德、家世出身来选拔官吏的陈腐观念。

曹操那个时代,军阀割据,互相争战,“你方唱罢我登场”,斗争激烈。统治者要收揽人才,良臣也要择主而事以施展抱负。在这双向选择的竞争中,曹操是引人注目的胜出者。其原因就是曹操贯彻了“唯才是举”的主张,并能做到用人不疑、量才任用。史书记载:曹操“知人善察”,“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地方高级长官)者,不可胜数”。这里提到的张辽,原是吕布部将,后来归附曹操。215年,孙权率十万大军攻合肥,曹操派张辽独当一面,抵抗孙权。张辽精选八百勇士直冲孙权指挥所,孙权惊慌失措。张辽坚守合肥,孙权包围十多天,攻城不破,撤军回,至逍遥津北,张辽率骑骤至,几乎活捉孙权。“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说明曹操敢于信任降将,委以重任,并取得成功的胆略。

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官渡之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智谋战、人才战。

军力对比,袁绍占压倒优势,最后一败涂地,输就输在优柔寡断而又自以为是,拒绝谋士的正确谋略。

早在官渡之战前的195年,袁绍有一位智谋出众的监军沮授,力劝袁绍从长安迎回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提醒袁绍,这件事合乎正义,要赶紧做,否则,别人必会抢先。袁绍不听。

过了不到一年,曹操的谋士荀彧建言:“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曹操立即派人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政治上占了先机。

对于官渡之战的战略、战术,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都提出了正确的对策,袁绍概不采纳。沮授、田丰出于忠心,一再进言,袁绍怒而免去沮授的监军职务,把田丰关进监牢。

与袁绍相反,曹操对谋士的意见,能虚心倾听,择善而从。

官渡之战前,袁绍与曹操力量对比悬殊,曹操对能否取胜缺乏把握。他和谋士商量,谋士荀彧、郭嘉把双方情况做了分析比较,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一、袁绍为政以“宽”,放纵豪强大族兼并,百姓不亲附。而曹操则纠之以“猛”,依法抑制豪强,安抚百姓。二、袁绍自仗名门望族,任人唯亲,部属多为务虚名而缺乏实际本领的人。而曹操则任人唯才,手下多“效实之士”。三、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内部不团结。而曹操则比较宽宏大量,内部比较团结。四、袁绍“不知兵要”、“军令不立”,兵多而不能用。而曹操“法令即明,赏罚必行”,“用兵如神”。五、袁绍遇事疑惑犹豫,贻误战机。而曹操则遇事果断,善于随机应变。

这些分析,虽不免对曹操有所过誉,但总的来看,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荀彧和郭嘉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抓住袁绍的根本性弱点,这种政治洞察力,坚定了曹操进行官渡之战的信心和决心。

战争进程中,曹军开始很不顺利,与袁绍相持日久,兵少粮缺,士卒疲劳,百姓困于租赋多有投奔袁绍的。曹操忧虑,打算退回许昌,写信给留守许昌的荀彧征求意见。荀彧回信,大意说:袁绍聚集全部兵力,要与你决一胜败。你以至弱御至强,若不顶住,袁绍必乘胜大击。这是关键时刻,你要深思。袁绍虽聚了一些人才但不能用,你明智而又在政治上占优势,如今虽缺粮,总不如刘邦、项羽对峙在荥阳那样艰难。那时,刘、项谁也不肯先退,先退就示弱失势,何况你以对方十分之一的兵力,扼住对方咽喉,使袁绍不能前进。相持半年,袁绍力量快用完,将有变化,正是用奇计之时,机不可失。”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坚壁固守。

正在这时,袁绍的又一个谋士许攸,因得罪袁绍而投奔曹操。曹操知道许攸掌握袁军机密,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快步迎候,拍掌说:“子卿(许攸字子卿)远道而来,我的事好办了。”许攸献计,要曹操袭击袁绍粮饷辎重。最后,袁绍全军溃灭,被杀七万多人。

曹操以一当十,劣势胜优势,关键在人谋,在人才。官渡之战,是最好的实证。

曹操用人之道,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赏罚分明,信赏必罚,使人才奋发进取,不敢懈怠。207年,曹操下了《封功臣令》,令文说:“我起义兵诛暴乱,至今已十九年,所征必克,这哪是我个人的功劳呢?是贤士大夫努力的结果。我要和贤士大夫一起共同平定天下。我自己享受功劳,于心不安,应该论功行封。”据此,曹操大封功臣二十余人为列侯,其他有功将士,也依次受封。他还把自己封邑的“所受租”,分给“诸将掾属”以“酬答众劳”。这样做,大大鼓舞了士气,使广大将士“不遗其力”,“夷险平乱”。

曹操赏识、倚重郭嘉,更是厚待功臣的实例。曹操和郭嘉共事十一年,郭嘉多谋善断,帮助曹操战略决策,屡建奇功。曹操认为“天下相知者少”,“唯奉孝(郭嘉字奉孝)为能知孤意”。两人常“行同骑乘,坐同幄席”,坦诚交流,高度信任。不幸在东征乌桓班师途中,郭嘉病死了,年仅三十八岁,曹操十分伤感,对谋士荀攸等人说:“你们的年龄都和我差不多,唯独郭奉孝最小,我准备把身后事托付给他,不料他中年夭折。”曹操又上表汉献帝,请求给郭嘉增加封赏。表文说:“军祭酒洧阳侯郭嘉,同我一起征伐十有一年。每逢讨论重大事情,他能提出很好的建议,没有失算的地方。擒获吕布,斩杀袁谭,占据河北,扫荡乌桓,平定北方,郭嘉的功劳是高的。他却不幸早死,使事业未得完成。追念郭嘉的功勋,实在不可以忘怀。应该增加封邑,和以前所封共一千户,以表彰死者,鼓励后人。”

曹操在论功行赏的同时,也强调追究失败者的责任。他曾颁布《败军令》,指出:“只奖赏战功而不追究失败的罪责,这不是国家正确的法令。现在我宣布,将领带兵出征,打了败仗的要按律治罪,造成损失的要罢官和削除封爵。”这些配套的措施,对调动部属的积极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吸引各方人才归附,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凭借自己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搜罗文学之士;并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显示出新的文学气象,成为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所谓“建安风骨”,是建安年间出现的文学风格。曹操等作家正视现实,真实地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实况,而又富于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宏愿,因而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壮的建安风格。

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文学造诣很高,世称“三曹”。在曹操父子的旗帜下,天下文士纷纷云集,形成了“彬彬之盛”的文学队伍,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幹、阮瑀、应玚等“建安七子”是骨干人物。陈琳原属袁绍,曾替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曹操问他:“你过去替袁绍写檄文,骂我也就算了,怎么辱骂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谢罪。曹操爱他的文才,不但不惩处,还提拔他为掌管书记。

曹操有位故友,即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被王允杀死。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诗人蔡琰(蔡文姬)。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落匈奴,做了匈奴人的妻子,居留匈奴十二年之久。曹操哀痛她的遭遇,派使者用重金把她赎回,还给她重建了家庭,让她整理蔡邕遗著。蔡文姬创作了《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两首著名长诗,真实地描述了时代的动乱和自己多灾多难的悲惨生涯,传为千古佳作。

这些都足以说明曹操对文学人才的尊重、关爱和豁达的胸怀。

应当指出,曹操身处军阀混战的非常之时,行“唯才是举”的非常之事,乃形势使然,通达权变。但一般说来,用人应德才兼备,不可偏废,这是历代有眼光的统治者的共识。特别是贪腐滋生蔓延之际,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的,往往会被糖衣炮弹袭中而危害国家人民,决不能姑息养奸,盲目任用。为澄清吏治大计,坚持德才兼备,是一条重要准则。

同类推荐
  • 君王

    君王

    一睁眼,朱栩重生到了明朝,但是这个明朝怎么有点怪怪的?原来大一统的明帝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华夏。这是在时间的岔路口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的平行世界,朱栩没有办法,只能凭着自己明国皇子的身份,开始了统一中原的历程。
  • 雍朝迷案

    雍朝迷案

    大清雍正年间,朝堂动荡,江湖纷乱,山西押解西北大营的帑银十五万两被劫,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震怒,山西官场板荡。晋省捕头黄天霸奋力追缴税银,却诸多不顺。而这些只是朝政不宁的延伸,雍朝中叶的各方政治势力、江湖人物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绚丽吊诡的人间大剧……
  • 世间一切答案

    世间一切答案

    八字命理,风水面相,本书阐述了自古至今一个无人为知的真理。
  • 太子主仆非萌勿扰

    太子主仆非萌勿扰

    李平,一国太子,潇洒无比,风流成性,但是暗地里做的正经事可以拿下整个国家!李平很潇洒,溜达溜达,不会被父皇骂,骂的都是他身边的小喽啰,李平更加的嚣张了。
  • 明末大丈夫

    明末大丈夫

    公元1638,明思宗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这一年左柱国朱燮元卒于官,卢象升抗清力战而亡,孙承宗率全家战死疆场,我大清的顺治出生,李自成还带着17个人在商洛山躲猫猫,张献忠又送钱乞降。也是在这一年,一次偶然的时光回流,把王怀素带回了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这个时代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全球殖民正在兴起,拉开东西方差距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中华这个有着两亿人口,占据着全世界40%GDP的世界中心,正在醒来!
热门推荐
  • OF THE EPIDEMICS

    OF THE EPIDEM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书

    清书

    听闻这山上有一种花,日呈卷叶状,只当月上枝头又遇西风才开花,花如星点,一夜即枯,是名凌霄花听说,它能让你见到所爱之人,又听说,它不过是一种贪得无厌的妖花。太多的故事没有结局,曽再欢喜,也终是求不得
  • 鬼魔灭神

    鬼魔灭神

    魔亦有道,我堕入魔道又如何,厌倦了丑恶,我宁愿化身为魔哪怕被人唾弃,我都要改变着丑恶的世界!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 穿透命运的微笑

    穿透命运的微笑

    或许只有不完美的才是青春,又或许只有不尽人意的才是人生。生化人陆鹰将如何演绎他的爱恨情仇,面对着强大的敌人,面对着死亡的选择,面对着曾经爱过的她,他又将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抉择。华夏气功,东北巫术,西南蛊术,南美萨满,欧洲十字骑士以及“撒巴特”和“卡玛利拉”,北美“枯髅会”等等,还有最神秘的七大原晶,他们又将会交织出怎样的火花?在众多势力的夹层中又将如何生存?敬请收看《穿透命运的微笑》
  • 重生之秦时明月

    重生之秦时明月

    离歌是21世纪玄武家族唯一具有逆天能力者,也是最后一个。御万兽,其血可令病危者起死回生,百毒不侵,其能力更是足以毁天地…老天是公平的,当赐予你一样东西,自然也需要同样代价去换取……离歌被家族的族长带去国际研究院研究她的特异能力…却未想,自己喝了一瓶水就到了秦时明月里……而她,竟然变成了男孩子……她怎么尿尿???难道要学男孩子站着????她惊悚了!!!!!!!(求推荐+票票+收藏+留言。群号:113653376拍门转:任一主角名字,书名,作者名)
  • 等到最后的爱

    等到最后的爱

    当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小学妹遇上腹黑又冷漠的大三校草时,两人之间会展开怎样的爱情故事,同时面临两大校草时,身为女主的她又会怎样抉择?
  • 衣衫薄心事长

    衣衫薄心事长

    胆小内向、喜欢学习的季银,因为喜欢班上的文婷,从而想变坏,可一切似乎并不是他要的样子,他不知道,原来一直有个人在默默地关心着他、喜欢他…
  • 斗罗大陆之尘偌有尘

    斗罗大陆之尘偌有尘

    古偌尘,身份不明的女子,她喜欢光明,却又被逼到黑暗深处,她,该何去何从?cp唐三,戴沐白
  • 战神塑身

    战神塑身

    一世如梦,亦真亦假。何为真何为假,唯有心中执念,问心何真何假。
  • 异界之主神降临

    异界之主神降临

    一个独行佣兵,带着主神空间穿越来到了异界附身于一个被家族遗弃的少年身上。从此他的人生彻底改变!当八稚女撕碎兽人,金刚狼利爪斩断神器,战斗暴龙兽秒杀神兽,散魂铁爪撕碎剑圣,原子弹抹杀军队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