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我首次踏上了中州大地,领略了积淀丰富、古朴厚重、绚丽多姿的历史文化景观,仿佛亲历了那古老而又神奇的辉煌。
登广武山远眺黄河,凝视象征母亲河用她的乳汁哺育中华民族的圣洁的塑像,遥想“逐鹿中原”的威武雄壮的活剧,我的心中升起一种悠长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到封建社会鼎盛的唐宋,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即占其三。河南的地下文物资源居中华之冠,地上文物资源列全国第二,浓缩着我们祖先筚路蓝缕、开创文明的艰辛,前赴后继、推进历史的伟业。
古都风采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诗反映了九朝古都洛阳阅尽千百年的历史沧桑,血与火的王朝更替。而古色古香的开封则使我亲炙了北宋汴梁的皇城风采。
集中体现北宋宫廷文化的,要算龙亭景区了。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隋炀帝的行宫。唐代刘禹锡诗:“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隋宫衰败了。北宋定都开封168年,建大内皇宫,也已被黄水泛滥淹没地下。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废墟上建“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朝贺遥拜,后称“龙亭”。
今日的龙亭公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格局。它以龙亭大殿为主,五百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照壁、朝房等皇家建筑群,兼具北国殿堂雄浑的气魄和江南庭院秀丽的风韵。入午门,过玉带桥,只见一座造型奇特、装饰华丽的嵩呼穿心殿。嵩呼意即“山呼”、“高呼”,是清代开封地方官员觐万寿宫给皇帝祝寿三呼万岁之处,因而它的建筑规格采用了最高级别的庑殿顶,覆盖金黄琉璃瓦,斗拱雀檐,梁柱额坊,洒粉贴金,一派帝皇之家的富贵气象。龙亭大殿位于72级的高台之上,殿高267米,基高13米,远望如天上宫阙。登龙亭,要经蟠龙盘绕的御道,留心观察便会发现蟠龙青石饰面中间有一行清晰可辨的马蹄印。这是重建龙庭公园时根据历史传说雕琢的。相传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为向天下昭示武功,规定文武百官徒步上金殿,他自己则金盔铁甲,跑马登龙廷。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唯有龙亭石雕上的马蹄印痕历历在目。尽管是“赝品”,不少游客仍脚踩马蹄印,攀登上龙廷,抒发思古之幽情。
出龙亭公园,有一条仿宋古建筑构成的“宋都御街”。御街在设计和布局上精心体现北宋东京商贾云集、八方辐辏的繁华景象,全部采用了宋代营造法式,青砖灰瓦、褐柱朱栏、雕梁画栋、茜纱掩牖,使人顿发一步跨进宋代、转眼恍成古人的遐想。
御街上最富魅力的,是新建的庭院式仿宋建筑群樊楼(矾楼)。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年的樊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每逢元宵佳节,樊楼上、瓦陇中遍燃莲花灯,光华灿烂的“樊楼灯火”遂成东京一绝。南宋诗歌“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写尽樊楼万种风情,也透露了风流皇帝宋徽宗与京都名妓李师师幽会樊楼的逸事。
到开封,导游会娓娓讲述“文包武杨”的来历。宋太宗时,北辽兴兵犯宋,名将杨业率师抗御,屡建奇功,遭主帅潘仁美嫉妒。在一次孤军深入的战斗中,潘仁美按兵不救,杨业粮尽援绝,碰死李陵碑上。传说杨业死后,京城大雨,杨、潘两府顿成汪洋,汇成二湖,杨家湖水清澈,潘家湖水混浊,似乎天意也首肯“自古众民知忠奸”的道德褒贬。宋太宗悯杨业壮烈殉国,嘉杨家世代忠良,勒诏在龙亭西侧天波门内建造“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御书“天波杨府”金匾,并下旨凡经天波府门,文官落轿,武将下马。天波府杨家将的功业彪炳千秋。
至于“文包”,即“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包拯,作为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更是家喻户晓,致有“不拜包公,枉到开封”之说。北宋的开封府衙,早毁于兵燹水灾。现在看到的是2001年根据历史资料规划重建的。
瞻仰开封府,凛凛正气的氛围令人肃然起敬。有两件事,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件是《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北宋一百八十三位开封府尹的名字,其中包括当过皇帝的赵光义、赵恒;名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还有闽籍人士蔡襄、李纲。唯独第九十三任府尹包拯的名字,“指痕甚深”,不复可辨。原来是千百万参观者怀着钦敬的心情抚摸的结果。元代诗人王恽见此碑,深有感触,赋诗赞曰:“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树,犹畏严霜不敢栖。”意思是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贪官污吏,慑于包拯的威严,怎不胆战心惊呢?
再一件是“老包倒坐南衙”。按旧制,百姓告状,不能直接进衙门,须先把诉状经衙役送呈公堂,这就使吏役得以敲诈勒索。百姓咒骂:“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包公上任,即在开封府衙朝北开了一个后门,告状者可从此门径直上堂陈诉冤屈,包公审案也由坐北朝南改为坐南朝北,这便是“倒坐南衙”。当地百姓幽默地说:包公是古代中国“开后门”的第一人。可惜这个体恤百姓的“开后门”,被后世徇私舞弊的贪官玷污了。
值得一提的是,开封很少见到五层以上的高楼大厦。据导游说,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开封屡被淹没,地下文物甚多。当地流传“开封城摞城,地下压了几道城”的民谚。地表下依次有北宋汴京、北朝梁州、战国魏都大梁等多层遗址。为了避免地下文物资源的损坏,待将来条件具备时发掘,城市建设不盲目追求形象工程,而着眼于长远的古文化保护,这不能不说是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明智之举。
佛国胜境
游河南,必到佛教三寺: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极言南国佛事之盛。实际上,中国古代佛教起源、兴盛在北方。
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的洛阳白马寺,就是我国佛教发祥地,被誉为“释源”、“祖廷”的中国第一古刹。永平七年(64),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行至大月氏,恰遇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竹法兰,得见梵文佛经及释迦牟尼白毡佛像。东汉使者请二位高僧到东土弘法传教,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明帝以隆重的礼节躬亲迎奉,勅令于洛阳城西御道旁兴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白马寺。摄摩腾、竹法兰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白马寺由佛教最初的发祥地逐渐成为全国佛教活动中心,进而远播日本、朝鲜、越南等地,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想文化,而且对国际文化交流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白马寺还有一段历史插曲。武则天为了当女皇,利用佛教制造舆论,指使白马寺住持、内宠薛怀义杜撰奏章,声言武氏是弥勒佛转世,当取代李唐称帝登基,于是布告天下,立佛教于道教之上,佛教得到迅速发展。
1900多年来,白马寺几经风雨,几度兴衰;民国年间,战火不断,唯余断碑残垣,冷落萧条。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次大规模整修,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佛像庄严、殿阁轩昂,牌坊拱桥、绿荫碧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佛家信徒和游客。
如果说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那么,建于公元495年(比白马寺晚四百多年)的登封少林寺堪称天下第一名刹。之所以“名”,在于它在佛法和武功上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