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抗清复明义旗
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与清军合力跟起义军决战,李自成兵败撤出北京,明朝灭亡。历史纪元即以1644年作为明亡清立的界限,但实际上,中国南方以明朝宗室为号召的抗清斗争延续了二十年之久。
1645年建都南京的弘光小朝廷,一年多,即告覆灭。郑芝龙家族与黄道周等拥立唐王朱聿键为皇帝,改元隆武,以福州为临时首都,改称应天府。
朱聿键在南明各个小朝廷的君主当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的人物。他虽出身王府,却从小就饱经忧患。原因是他的父亲,失欢于祖父老唐王,父子俩被长期禁居,在青灯古佛前日夜苦读,从出生到四十三岁,有三十六年在逆境中度过。多灾多难的经历,使他受到了其他藩王所没有经受过的磨炼,阅历深广,思想敏锐。黄道周说他“精史事,洞达古今,想亦高”。朱聿键的个人品德,在南明君主中也属罕见。不少史籍称道他无声色犬马之好,做了皇帝仍自奉甚俭。他曾下谕:“行宫中不许备办金银玉各器皿,止用磁、瓦、铜、锡等件,并不许用锦绣、洒线、帐幔、被褥,止用寻常布帛。件件俱从减省,成孤恬淡爱民至意,违者即以不忠不敬治罪。”他身穿土布黄袍,“宫中蔬布辛勤”。时人写诗赞云:“内使承恩新置机,诏传大布织龙衣,六宫罗绮无人著,敕与元戎绣将旗。”
优秀的品质、高远的眼光,使他能作出正确的政治决策。第一,在总体战略上,改变弘光朝“联虏平寇”的方针,为“御虏”为主的方针,不失时机地开始联合起义军共同抗清,符合汉族百姓反对满洲贵族强行剃发改制等民族压迫政策的愿望。第二,鉴于明末东林党、阉党、马党互相排斥斗争,内耗严重,强调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用人取舍公平)。他亲自撰写的《便览》说:“蓋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始民兵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又下诏说:“此后真正魏党,亦与一概涤宽,但责后效,不计已往。”对增强统治层内部团结,起了积极作用。第三,关心民间疾苦。重点是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当他得知某些州、县官吏贪污,当即下旨:“各官赃私可恨,皆纱帽下虎狼也。若不严惩,民生何赖,都著革了职……速解来京,究问追赃充饷。”这些都说明,朱聿键锐意恢复,颇有中兴之君的气度。
但道德优劣不等同于政治强弱。历史也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品质,而是各种社会力量互动的结果。朱聿键虽想重振明朝,但有心无力。数十万大军掌握在郑芝龙手里。而郑芝龙迎立隆武帝,目的则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定策勋臣,巩固自己在福建的割据利益。他滥征税、粮,卖官鬻爵,恣意搜括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所作所为,与隆武帝的方针政策背道而驰。朱聿键对郑芝龙专横跋扈,不发一兵一卒抗清,非常不满,一再责令邓芝龙派兵出杉关,入江西,支援抗清义军。郑芝龙阳奉阴违,所部出杉关,即按兵不动,为避清军锋芒,又退回浦城。朱聿键怒而斥责:“始则境内坐糜,今复信讹撤转,不但天下何观,抑且遗臭万世。未有不能守关外而能守关内者。”隆武帝为了摆脱郑芝龙的控制,决定御驾亲征,先入江西,另找依托。才到延平(今南平市),意想不到的噩运正向他走来。
原来清方摸准了郑芝龙私心自用的软肋。郑芝龙的同乡,早已降清的崇祯大臣洪承畴派人与郑芝龙密谈,以封王为诱饵,郑芝龙立即上钩,将长达二百里的仙霞岭防线全部撤去,水陆两路皆不抵抗,清军长驱直入。1646年八月,刚从延平起程前往江西的隆武帝得知清兵逼近,大惊奔逃,直到汀州,随驾的只有五百多名将士。第二天,清军追到汀州,隆武帝被杀,隆武政权,只存在一年零三个月,便如昙花一现消亡了。
郑氏家族中,有一位杰出人物,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他就是郑成功。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原名森,字大木,母亲是日本女子,郑森出生后伴母居日本,七岁时回中国,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645年八月,郑森随父朝见。隆武帝见他少年英俊,风采过人,询以国事,郑森回答:“只要坚定地举起复明旗帜,联合各地抗清义师,形势当会改观。”隆武帝非常赏识,深憾自己没有女儿可以嫁他,就赐郑森姓朱,赐名成功,封忠孝伯,“以驸马体统行事”(享受没有迎娶公主的驸马待遇),倚为心腹。郑芝龙劝降,他严词峻拒,答复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降敌)。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1647年二月,清军进入郑成功的家乡安平镇,郑母被清军侮辱,自缢。国恨家仇使义愤填膺的郑成功发出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的呐喊。他到南安文庙亲自焚烧了儒服,“仰天唏嘘,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谨谢儒服,惟先师明鉴”!他用这种方式,发誓从此脱却儒衣从戎,以孤臣孽子之心,抗清到底。他经过几年经营,把东南沿海抗清势力汇集锻炼成一支精锐的劲旅。1659年郑成功联合浙江义军张煌言部,率领水陆大军十七万人,大举北伐,目标是沿袭朱元璋攻占南京,建立明朝的道路,重振大明雄风。郑军迅速攻占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州县,兵锋直指南京凤仪门下。郑成功以为胜利在望,率文武百官,遥祭明孝陵,赋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势吞吴。试看天险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他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了。其时,清方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只要集中兵力,郑军难与抗衡。果然,郑成功很快兵败,撤回福建。
驱逐荷夷收复台湾
面对严峻的局面,郑成功冷静思考:既难再举北伐,又不能久居金、厦孤岛,如何实现战略转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在这时,在台湾为荷兰人做通事的名叫何斌的人逃回厦门,向郑成功建言:“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作,可以足其食。……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国可富,兵可强。”郑成功当机立断,于1661年东征台湾。
台湾海面辽阔,加上荷兰侵略者拥有火炮,而且戒备森严,攻克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郑成功进军很顺利,基本上按原设想在台湾岛登陆,并很快占据主要军事要地。这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郑成功态度坚决,指挥正确。郑成功决意“平克台湾,以为根本”时,部众中意见并不一致,担心师劳无功,白费力气。郑成功主意已定,对他们一一说服,达成共识。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二十三日午时,郑成功亲自统率战舰三百多只,将士两万五千人,自金门基地料罗湾出发,开始收复台湾的历史性进军。全体将士精神抖擞,同仇敌忾。郑成功一再鼓励将士:“勿以红夷火炮为疑畏,当遥观本藩鹢首所向。”(江日升《台湾外记》)兵到澎湖时,遇到暴风雨,惊涛骇浪,舰队无法前进,等了六天,风雨仍未息,而军中粮食已无,当地又征集不起来,再等下去,就可能导致绝粮之虞。在这关键时刻,郑成功命令全体将士向台湾进军,他说:“本藩疾志恢复……现而舳舻数万,还恐孤岛难居;故冒波涛,欲辟不服臣,暂寄军旅。”全体将士斗志昂扬,万众一心,迎着风浪前进,在鹿耳门登陆。二是,郑成功征台,顺乎民意,得到澎湖、台湾百姓的广泛支持。大军由鹿耳门登陆,就是由当地渔民为向导的。史书记载,郑军所到之处“各近社土番头目,俱来迎附”,南北土社也都“闻风归附”,出现了“男妇壶浆,迎者塞道”的场面。老百姓主动为郑军送情报,提供粮食、军需。外国人所著《被忽视的福摩萨》一书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还有全体中国‘侨民’数约两万五千名壮丁做他(郑成功)的后援,所以不到三四小时就实现了他们的目的,以致好些惊恐而绝望的台湾土人也都归附了敌人,与全部‘华侨’都成了危害我方的人了。”可见,荷兰殖民者是多么孤立啊!这里说的“全部”华人都成了反对他们的人了,说明台湾百姓对郑成功的到来是多么欢欣鼓舞!
更能表现出郑成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英雄本色的,则是他对荷兰侵略者的态度。他遵奉这样一条原则:台湾是祖先留下的宝地,是中国的领土,必须物归原主。恢复中国人在台湾的主权,这是不能讨论的;荷兰人必须离开台湾,这也是不能讨论的;至于荷兰人个人在这里的财产,甚至包括武器都可以运走。这种坚定而鲜明的立场,导引了郑军登陆后与荷兰侵略者的一系列斗争的胜利,直至最后荷兰人全部撤出台湾。
郑成功一登上台湾领土,就和荷兰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一面敦促荷兰侵略者投降,并向在台的荷兰首领揆一提出:“台湾者,中国之故土也,久为贵国占领,今藩主既来,则地应归我也。”揆一凭借着热兰遮城高墙厚,继续顽抗。郑成功采取长期包围的办法,把他们围困起来,终于迫使荷兰侵略者投降。荷兰侵略者投降之后,揆一和郑成功签订了协约,主要内容是有关荷兰侵略者投降之后对被俘人员的处理以及生活、财产的规定等等。协约的前提是:荷方必须交出城堡、大炮,以及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全部财产。至于城堡里及它处属于荷方官员的私人财产,都尽可运上公司船只。郑成功作为胜利者一方,坚持了原则,又有灵活性。他对俘虏及撤离的荷兰员工,生活上都给予照顾。郑成功还允许荷兰士兵,在撤离时,可以扬旗鸣炮、荷枪击鼓,列队上船。双方表示“从此不念前仇”。可以看出,郑成功有很高的处理外务的能力,坚持原则,又使对方能体面地接受。史料记载:“自天启四年至永历十五年,荷兰据有台湾,凡三十八年,而为延平郡王所逐,于是郑国姓威名震寰宇。”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着手对台湾进行政治、经济建设。囤田开荒,寓兵于农,把大陆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传到台湾,开展对外贸易。
郑成功自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一日在台湾鹿耳门登陆,到康熙元年(1662)五月八日病逝,在台湾只有一年零一个月多点的时间。这一年多时间,是他为祖国为民族立下不朽功勋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郑成功复台诗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之句,他对乘风破浪“逐荷夷”,以及“复先基”都是很自豪的。郭沫若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时,写下了“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表达了后人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评价和崇敬心情。
从高举抗清复明旗帜的忠臣义士,进而成为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宝岛台湾的民族英雄,奠定了郑成功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坐标”。
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发台湾,深受台湾人民拥戴、崇敬。郑成功驻居于热兰遮城,百姓尊称为“王城”。郑成功为了纪念故乡南安安平,改其名为“安平镇城”。台湾近代著名诗人林幼春《安平竹枝词》说:“驱荷拓土竖戈旌,慷慨登临赤嵌城。生聚蒸藜旋设治(意思是,鼓励生产、抚养百姓,设立府、县治理),视师海上两安平。”
台南市延平郡王祠是台湾最早、最著名的纪念郑成功之处。近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为祠堂写了对联:“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原有志者再鼓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