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900000009

第9章 过这样的七天(1)

——七日禅开示

这次过来,正好是研究所的禅修周,机会难得。我平时四处弘法,真正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多,这次会尽量安排时间参加禅修。

目前佛教界的修学,尤其是学院式的教育,过于偏向理论学习,在实修方面引导不足。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包括一些法师,虽然懂得很多教理知识,但有能力用起来的却寥寥无几。就像一个学了无数治病方法的人,以为自己包治百病,但操作起来却连头疼脑热都治不了。更糟的是,我们学的法虽多,可习气毛病也很多。甚至可以说,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文凭而学,我们已经忘却学佛的真意所在。

是不是要学那么多教理?是不是学得越多越好?其实,关键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为什么学,能不能学以致用,能不能解决当下的心灵问题。

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即使学得再多,只是增加了一些佛法知识,人生观不会因此改变,认知模式不会因此改变,起心动念不会因此改变,甚至生活方式也不会因此改变。我们所学的这一切,就像漂在水面的油花,看起来虽然斑斓,但对内心没有丝毫影响。在它的下面,还是原来的观念,还是原来的心态,还是原来的习气,还是原来那个十足的凡夫。这样的学,真是一件悲哀的事。

那么,所学怎样才能产生作用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听闻的法义转化为正念,转化为自身认识。

一、正念

正念有两种,一是观念上的,一是心行上的。首先要确立观念上的正见,进而通过禅修,将之落实到心行。这一转化至关重要,否则,佛法还是佛法,我还是我,就像水和油,即使放在一个容器中,还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

在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左右未来发展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念头。正是这个念头,促使我们去选择、去发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在我们做出的决定中,有哪一项不是念头决定的呢?在人生道路上,又有哪一个片段离得开念头的作用呢?所以说,念头虽然无形无相,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我们常常把学习教理当作目的,甚至把经营法务当作目的,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心,关注自己的念头。换言之,我们都是活在不知不觉而非觉知的状态。

因为对念头缺乏觉察,我们就无法将所学教理用来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我们更多只是将之当作一种知识,最后把搞研究、写文章当作目的。这是目前佛学院教学中相当严重的一个弊端——道理学得越多,我慢越重,凡夫心越重。

我不希望以这种模式来培养学生,也不希望戒幢佛学研究所成为这样一个研究所。因为这样的人既不能解决自身问题,也无法为社会带来真实利益。

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好。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寻求佛法,寻求帮助。当然,这一情况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佛世时就已存在。所以,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谈玄说妙,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灵疾病,解决生命存在的烦恼迷惑,是非常务实的。正因为如此,佛陀又被尊为医王。他了解众生的病状,了解治疗的方法,能够根据对方的不同问题善加对治,毫无谬失。

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同样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使命。这就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解决问题的见地和操作经验,否则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即使能照搬一些经典中的道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作用有限。唯有将所学教理落实到心行并融会贯通,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成竹在胸,对症施药。这就需要通过禅修,通过切身实践,将书本中的法义进行转化,转化为用得起来的能力。

当下的五蕴身心,就是我们最好的道场。修学佛法,就要以此作为切入点。现代社会很重视管理,学校也设有许多相关专业。但他们所说的管理,只是管理企业,管理员工。而佛法所说的管理,是管理我们的心,管理我们的念头,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管理。

如果对心缺乏了解,我们就会陷入不良串习,陷入重重烦恼。所以,没有什么比正念更重要的。我们所学的教理,包括出家的生活方式,最终都是为培养正念服务的。树立正见,是为了培养正念;诵经念佛,也是为了培养正念;受持戒律,还是为了培养正念。如果没有正念,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灵,不可能有自在的人生,更不可能给予他人究竟的帮助。

佛法的所有修行,无非是解除妄念和培养正念,此外别无其他。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重中之重,否则,学得再多也是南辕北辙。

对学佛来说,善学和不善学有很大差别。善于学,即使所学不多,但每一点都能汇归到内心,使之产生作用。而不善于学的话,学得再多都是表面功夫,缺乏实际内涵。

什么是善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我们有没有迫切的希求解脱之心?有没有强烈意识到烦恼对生命的过患?如果没有这样的希求和意识,学佛是很难相应的。此外,方法也非常重要。在未来的教学中,研究所将把禅修作为一项重要课程,生活上的管理也会更加严格。

对修学来说,如法的生活也是重要助缘。佛世时,比丘们生活在水边林下,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求,从而全身心地精进于道业,这就很容易和法相应、和修行相应。

禅修不是要修出什么外在结果,它所做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在觉性,这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从来没有离开,也从来没有欠缺。但这种觉性却被无始以来的妄念之流所遮蔽,想用短时间的禅修来截断众流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着手,让生活变得简单、清净。没有如法的生活,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天这个红尘滚滚的时代,我们简直是没希望的。

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因为众生的烦恼特别重,干扰修行的诱惑特别多。所以修行者少,成就者更少。以往只要山门一关,寺院就能和外界彻底隔绝,故称方外之地。但在今天,很多寺院都成了旅游胜地,终年游人不绝,加上无孔不入的网络、手机,如果不具备相应定力,是很容易受到干扰的。

所以,七天的禅修不只是在这里坐一坐,而要摒弃诸缘,带着觉察的心做每件事。不论座上座下,都要专注于正念的训练,专注于觉察力的培养。

希望大家在七天中过这样一种生活。

二、禅修

我们为什么要禅修?通过禅修,究竟要获得一种什么能力?

简单地说,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这种能力是心本来具备的,但因无明所惑,使心总处在不知不觉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泥潭那样,使内在的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淹没其中,失去作用。

同时,无明带来的烦恼妄想,又在内心形成巨大的生命瀑流——既是心念之流,也是生死之流、轮回之流。在这样的瀑流冲击中,我们是不能自主的,时而散乱,时而掉举,时而昏沉。散乱,就是追逐外境;掉举,就是摇摆不定;昏沉,就是昏昧不觉。这就是我们现前的心行状态。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状态带来的过患?是否意识到,正是这种状态使我们活得很累、很疲惫?因为心总是在追逐这样那样的念头,忙个不停。更要命的是,这种忙乱是永久的,没有尽头的。只要没有解除无明,没有平息妄念之流,我们就会在追逐念头的过程中不断纵容它、强化它,不断制造更具冲击力的瀑流。

如果不停止这样的追逐,痛苦是没有尽头的,轮回也是没有尽头的。禅修所做的,就是改变这样的生命现状,从心念之流中脱身而出,进而平息这些奔腾不已的瀑流——这是我们最重要也最紧迫的任务。不要以为出家就万事大吉了,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在原有串习中。刚出家时可能会有所收敛,如果不是刻意防范,这些串习很快会卷土重来。

禅修也是缘起的,离不开良好的助缘。打坐时,坐姿和身体状态都很重要,都是培养正念的增上缘。虽然说禅超越一切形式,但念头和气脉有一定关系,所谓“心息相依”。所以,各种禅修方式都很重视调息和调气的基本训练。此外,如法的生活也很重要。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不同念头的需要。这些念头驱使我们追求相应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这些生活方式也纵容并发展了我们的念头。

所以佛陀特别制定戒律,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这是成就正念的重要助缘,所谓“由戒生定”。戒律的作用大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止持阻止不良行为,这也是对不良心念的阻止;另一方面,戒律又以种种规范令我们简化生活,减少贪著,从而将全部心力用于发展正念,而不是在妄念之流中左冲右突,精疲力竭。

有了戒律的保驾护航,我们就容易把心带回当下。其实,当下的训练并不复杂,关键是认真对待——认真地走路,认真地吃饭,认真地待人接物。所谓认真,不是常人以为的较真,而是把心专注于当下。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吃饭;经行的时候,专注地经行,专注地走好每一步——抬腿、落腿,抬腿、落腿。

在座上的禅修中,则要选择一个善所缘境。大家不是第一次参加禅七,都有自己比较相应的方法。佛随念也好,观呼吸也好,只要认真去做,都是训练觉察力的重要基础。

三、正念的训练

对学佛者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就是正念。

修行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因为念头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的现在,更是主导未来生命走向的力量。世人总是忙于学习、事业、家庭,这就是相应的念头在产生作用。事实上,我们早已成为这些妄念的奴隶,受其驱使,为之奔忙,结果却依然沉沦。如果不加改变,这种念头是没有尽头的,生命也是永远不能自主的。

同类推荐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那些变身的故事

    那些变身的故事

    这是一个转世重生的人的故事。这是一个穿越并变身后的人故事。另外这是一个背景在轻魔法科技时代的故事。最后这是一个以变身为素材的小说,内容中有大量可爱女性出现,大量百合情节。特此声明,不喜勿入。好了,那么请在点击开始阅读后进入阅读。
  • 苍与丑

    苍与丑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杜甫《可叹》一个小小的村庄一对小小的人儿,一个广大的世界,一场,轰轰烈烈地滚滚红尘之旅,伊始
  •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以农家乐为经营方式、以广大农民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旅游经营普及读本。《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强,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更有详实生动的案例。《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经营农家乐需要掌握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地方还争取达到“手把手”传授的效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

    南国的大将军王夏清和死了。一杯鸠酒断送了南国边境上千万百姓和二十万夏家军的性命……一朝重生,喂!你们欠债的该还了吧!然后遇到了前世死对头,夏清和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死缠烂打的痴汉是谁?说好的高冷男神呢?
  • 鹿晗之家有傻狍子

    鹿晗之家有傻狍子

    亲爱的宝贝们,这是我第二部作品《鹿晗之家有傻袍子》希望你们可以喜欢,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展现给你们,不喜勿喷~谢谢
  • 大帝云凌

    大帝云凌

    千年谋划,只为一朝争帝。命运变幻,谁能主宰沉浮?天山云宫,一个叫云凌的少年走了出来,开启了异界为王的征程。……盟主加更五章,堂主加更两章,月票五十,加更一章,永远有效。
  • 大祭天

    大祭天

    搏杀神坛路,霸业镶王图。祭灭神中圣,混沌我为主。一个坚毅少年,一颗绝世雄心,一座神秘祭坛,一场滔天祭礼。为了巅峰的荣耀,诸天万界,仙佛妖魔,诸神众圣,无不可献祭。《大祭天》
  • 走进他的世界

    走进他的世界

    在山中寺庙生活了20年的女孩,在她20岁生日那天,和爸爸妈妈下山了,来到了她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社会,她的生活将会随之改变,这次出来,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还会回到曾居住过的世外桃源。她是那样的开心,终于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 初寒山水间

    初寒山水间

    她是百年家族的一员,撞上一幅山水画穿越到异世界,可穿越之后的她却独自清冷孤独度过三年,为了回去,决定闯荡异世界寻找回去的方法,她是否能寻找回去的办法,还是在穿越那初变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