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900000002

第2章 凡圣只在迷悟间(1)

——第一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欢迎各位参加“观自在禅修营”。这是西园戒幢律寺举办的首届禅修营,招收的学员主要面向心理学界。之所以这样定位,因为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对人类心灵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而佛法修行所致力的,正是通过对内心的认识和观照,进而调整心行,改造人生。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正是向我们敲响的一次又一次警钟。所以,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调节和改善,不再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作为以自利利他为使命的佛弟子,我们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与隔阂,甚至完全排斥。鉴于这样的现实,有必要和心理学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最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治标和固本相结合的改良方式。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心理学主要是西方心理学,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而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学之称,因为它所关注的正是人类心灵。在佛典中,有大量关于心的教言,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净则国土净”等。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万处。可见,佛教正是以心作为认识世界和修行解脱的立足点。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见性成佛。他所成就的并不是外在的什么,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长生不老,而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对迷惑、烦恼的彻底解除。用佛教的话来说,是证悟了心的本质——也就是明心见性,这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发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环境,而认识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径。如果自身问题重重,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条件,还是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幸福安乐。因为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的心。

佛陀成道后,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言教,后结集为经律论三藏,流传至今。所有这些经典及其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解除无始以来的迷惑烦恼。换言之,就是启动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对治负面情绪。事实上,这种负面情绪正显现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破坏力。近年来迅速蔓延的一些网络用语,如郁闷、崩溃、纠结等,无不是负面情绪恣意生长、不断侵占心灵空间的表现。若不及时对治,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对个人来说,心是幸福安乐的根本;对社会来说,心又是和谐安定的所系。所以,调心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一、见地和禅修——佛法的两大内涵

佛教在印度经过声闻乘到菩萨乘的弘扬,后流传各地,形成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及众多宗派。虽然各语系和宗派的佛教呈现出变化多端的面貌,但主要内涵无非是两方面,一是见地,二是禅修。或者说,是理论和实践。由理论指导实践,又由实践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使之逐步落实于心行。

见地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了解自己。或许有人觉得奇怪,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难道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吗?那么,你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吗?知道我们每天念念不忘的那个“我”是什么吗?知道“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吗?知道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藏身何处吗?如果不知道答案,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茫然过客,除了随业流转,丝毫也不能改变什么。

改善生命的关键,正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就像医生需要了解身体的病变状况方能对症下药那样,我们也要了解内心的种种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但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还须通过相应的技术来落实,使这些见地真正发挥作用。禅修的方法就相当于技术,这是帮助我们调整并改善内心的一门特殊技术。否则,我们即使能认出烦恼,但没有对敌的经验和武器,依然会在和烦恼的对垒中束手无策,败下阵来。

不同宗派所建构的修学体系,正是代表它所立足的认识与改善心灵的见地,以及在这一见地指导下使用的禅修技术。这是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其深度,在于对内心的透彻认识和究竟改善;其广度,在于契入角度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能为不同需求的受众提供帮助。

近百年来,西方心理学界也逐步认识到佛法所蕴含的无量智慧,纷纷吸收佛法义理及禅修方法,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说,这既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弘扬佛法开辟了崭新道路。有鉴于此,戒幢佛学研究所这两年也在组织专业人士翻译“佛法与心理治疗译丛”,希望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经验介绍到国内。一方面,可使更多大众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希望以此加强佛教界和心理学界的深度交流。

作为心理学从业者,大家有心认识佛法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禅修,是很有远见的。我相信,这将是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为这是一个较为敏感和危险的职业,经常接触形形色色的负面问题,如果自身没有过硬的素质,没有定期的检修和充电,是很容易受到困扰的。

二、真心与妄心——修行的不同起点

佛教关于心性的理论极为丰富,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真心的系统,一是妄心的系统。这也是修行的两个不同起点。

真心,即如来藏的体系,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佛教和所有宗教、哲学不共的观点。佛教中,《楞严经》、《楞伽经》、《如来藏经》、《涅槃经》等经典都在阐述这一思想。

禅宗也是建立在这一见地之上。《六祖坛经·序品》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菩提,即觉悟;自性,即自体。惠能大师开宗明义,直接告诉我们:每个生命内在都具有觉悟的潜质,这就是成佛的潜质。所以,成佛并不是痴人说梦,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当我们体认到内心本具的觉悟潜质,在某个层面就与诸佛无二无别了。这句话虽仅短短十六字,却振聋发聩——因为它为我们指出了生命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但我们还要知道,虽然有希望,却不能盲目乐观。我们不妨看看,现在的这个“我”是什么?抛开外在的相貌、身份、地位,剩下的无非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和错误想法。我们每天都忙于满足这样那样的渴求,实现这样那样的需要,但这些渴求和需要真的是那么重要吗?真的必不可少吗?事实上,很多人从未考虑过这些,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扑腾到这里,又扑腾到那里,终日忙忙碌碌。这颗心却依然动荡,依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我们甚至不敢闲下来面对自己,因为这种面对会让那些貌似重要的追求变得不堪一击,这将让人多么沮丧,多么无所适从啊!

所以说,虽然我们具有和诸佛同样的觉悟潜质,但当下仍是活在妄心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真相,而是被观念和情绪处理过的影像,其根源就是无明——这才是我们的现实;也可以说,是我们生生世世面对的现实。因为我们虽有真心的频道,但从未启用,始终都在妄心的轨道中来来去去,生生不息。

妄心的体系,正是立足于我们现有的心行,由认识它的种种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唯识宗,重要典籍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唯识三十论》等。在这些经论中,详尽阐明了认识和世界的关系,并以八识对心作了细致剖析。

通常,我们总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固有“眼见为实”之说。但这个“真实”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真实”呢?比如,醉汉看到的是“真实”吗?色盲看到的是“真实”吗?虽然我们不是醉汉,不是色盲,而是彼此认同的正常人,但我们就看到“真实”了吗?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世界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影像,而不是世界本身。两者虽然有关,却不能混为一谈。若能认清这一点,不再执著于我们所以为的那些“真实”,很多烦恼就无从而生了。

而八识则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其中,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属于意识范畴,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属于潜意识范畴。潜意识的概念,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提出。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就已认识到潜意识的存在,认识到意识活动不过是整个心灵世界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唯识宗认为,第七识代表的潜在自我意识时时影响着前六识活动。人为什么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会认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正是源于自私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来自潜意识。而第八识则相当于超大容量的仓库,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一切生命信息。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在我们证得解脱之前,这种积累是不会停止的。在漫漫轮回路上,我们时刻都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留下各种信息,佛教称之为“种子”,这是影响生命未来走向的潜在力量,也是决定性的力量。

如果不从这些根本着手,我们对心理问题的解决终归是暂时的。就像水流,必须从源头堵住,才能阻止它的蔓延。同样,我们也需要找到心理发展的源头,进而了解它的特征、作用和活动规律,并以正确方式进行引导,才能对心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阻止不良情绪,发展良性心理。

三、匮乏与自足——生命的真假需求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也许现在与你有关,但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是生命的真实写照。可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些,因为生命中除了觉悟潜质,还有另一种力量,那就是无明,就是不觉。

觉与不觉,是佛法修行的两个核心概念。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这就极大缩短了凡圣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业障深重,烦恼重重,而佛菩萨则高高在上,耀眼夺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想象自己是可以成佛的。但《六祖坛经》却直接告诉我们:“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换言之,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觉与不觉之间。当你体认到觉悟本体,当下就是佛;当你迷失了觉悟本体,当下还是众生。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体?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体。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体,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

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作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同类推荐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热门推荐
  • 高次元入侵

    高次元入侵

    异形、虚、吸血鬼、龙骑士、八歧大蛇、诛仙四剑、天空龙、不死鸟、巨神兵甚至……齐天大圣!这些存在于人类神话、电影和动漫中的怪物或神灵不断降临在地球上,面对这些高次元的入侵者,昆仑、樱花组、G公司这些大国的保卫组织却还在彼此厮杀,面对这场灭世的危机,人类该何去何从?
  • 残笛傲影

    残笛傲影

    笛子!乐器,也是终极兵器!一呼一吸间杀人于无形!冷岩,手持绿影神笛,练成天地无极剑阵,七大身外化身。更得巨宝无数,凤凰为坐骑,携美遨游天下。身世之谜!圣王,神王八大影卫古迹!魔界蠢蠢欲动!上古秘辛!阴谋陷阱!且看冷岩如何一一瓦解。凭着手上的神笛登上人类的巅峰!——————————————————————————————————————————新书艰难,往各位书友多多支持收藏!!!!!
  • 邪女重生:调教魔尊

    邪女重生:调教魔尊

    水潋滟,普通女大学生,平生只爱财。初降异世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因这小小的毛病,而被卷入别人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变成狐狸,成为一个霸道男子的宠物。传说只要天下大乱,神宝必会现世。那,是通往天界之门的钥匙。然而,这个来自异时空的女子,却打乱了这所有一切。魔界王子,人界帝王,武林侠士,全都为她而争,为她而动。最终,谁让她倾心一世?
  • 时光清浅:浮生梦若歌

    时光清浅:浮生梦若歌

    她是个平凡的人,过着普通的生活。没想过打扰谁的宁静,可他却乱了她的心湖。一次偶然的认识,竟渐渐的乱了心。他是个富家公子,过着奢华的生活。只想着平淡一生,却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什么。故意演一场虐心的戏,将她逼走。她遇上他,想要改变自己。他遇上她,想要放纵自己。时光荏苒,心中一处隐藏着某个秘密,却不想让人发现。就让我们彼此观望着彼此的世界,不去打扰。苦涩的味道荡漾在心口处,怎样才能忘掉。对不起,我爱你。可到了最后没有说出口。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描绘着谁的青春年少岁月时光。
  • 君宠君妃傻妃要逆天

    君宠君妃傻妃要逆天

    她,21世纪的绝顶杀手,可是在晚上熬夜看电视的时候突然穿越了,神马情况,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废材傻公主的身上,而且还同名同姓,最倒霉的事是,皇上要赐婚,为什么她要一穿越就嫁人啊,哥哥,哥哥你在哪?一道道真相的大门就要打开,她的身世之谜有多么离奇,父亲母亲又是谁?她和哥哥真的是孤儿吗?
  • 电竞之巅峰女王

    电竞之巅峰女王

    溥天战队三热点:美女队长酷拽狂、男神奇葩一箩筐、敌人能凑一个帮。至于为什么树敌众多,究其根本还在徐晚身上。徐晚:每一个成功的女王背后都有无数个被她踩在脚底的男人!我们的道路,依旧是快意恩仇永不退缩的英雄路!
  • 超级商城系统

    超级商城系统

    一天,赵昊突然得到了一个超级商城,在这里面,他可以和来自无数世界的人们买卖东西。张飞啊,十瓶三锅头换你一身战斗经验,不能再多了。小倩,一面镜子,你陪我一辈子好吗?我已经是跳楼大甩卖了。孙悟空,辣条好吃不,拿你的筋斗云来买。什么?不愿意,爱要不要,以后你再也吃不到这么美味的辣条了。凭借着高超的经商技巧,赵昊彻底的牛比了,身兼数家跨国公司CEO,家里数十白富美。他已经站在了人类所能达到的巅峰——美丽国时间周刊。
  • 和网络做个好朋友

    和网络做个好朋友

    如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已经势不可挡,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大。全面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绝对是不可能的,唯有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络,增强自控能力,健康、科学地使用网络,才能发扬网络便捷、迅速的优点,同时把网络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 少年行客

    少年行客

    一个以活下去为己任的落魄少年,从法外之地进入联邦社会,只为谋求一碗饭的福利。没有公平?我来审判公平!没有正义?我来执行正义!用所谓“乡里人”的朴素与耿直,来在黑暗的世界里凿出一丝曙光!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神之灵道

    神之灵道

    九万年前元星形成,天地分生,天分九重六方,地分五陆四海,洪水淘天,猛兽群生。时间轮转,一万年之后,天地汇聚成三股灵气,一取生命不息之气,形成“天生”灵气;一取洪水山崩毁灭之气,形成“地灭”灵气;一取万物共生、轮回不息之气,形成“元合”之气。又过一万年,三气凝而成形,是为“三神”。“三神”思天地无限,应有神思相通,于是“三神”各出自身灵气,以神力集天地生灵、死物之形态、灵韵、生活特性,耗费六万年时间,用尽三神自身之力,合成一物,被称为“人”。而“三神”也因灵气用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