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900000013

第13章 寻找心的本来(1)

——2009年夏于四祖寺“《坛经》与生活禅”夏令营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觉得,重点就在于法的本身,在于经教,在于功课。于是乎,每日埋首于经典,精进于禅房,却忽略了自己——这个学法的人。事实上,佛法真正的重点不在别处,正是在于我们自己,在于这个能够闻法、修道、证果的人。

学法,不是为了获得某些知识,而是引导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生命。我们想从轮回中走出,从混乱的凡夫心走出,是需要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是佛陀为我们施设的经教和法门。

所以,祖师将三藏十二部喻为草鞋。乍一听,似乎大不恭敬,其实却一语道出了经教的真正作用。我们知道,穿上草鞋是为了走路。同样,经典也是帮助我们行进在成佛之道的一种方便、一个工具。如果仅仅把研究教理当作目的,就失却经典应有的价值了。

禅宗有部著名的语录,名《指月录》。所谓指月即以指标月,其目的是通过手指望见月亮所在。但若执著于手指,甚至将手指当作月亮,那么,不仅会对月亮视而不见,同时也不能正确认识手指。

《金刚经》中,佛陀也有类似比喻:“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告诫弟子:我所说的法就像舟楫一样,一旦到达终点,就要弃船登岸,而非死守其中;那样,反将为之所累。经教的作用,也是搭载我们从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在修学途中,我们不能没有航船,否则就寸步难行;但若执著于此,同样会固步自封,功亏一篑。

一、面目模糊的主人

所以说,学法的重点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佛教的一切法门、一切经典,无非是要完成这一任务。这在禅宗表现得尤为突出,禅子们每天坐在那里干什么?参话头——参念佛是谁,参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对自己最深层的认识,是透过表象看本质式的认识。

我们每天最关心的人是谁?一定是自己。或许有人会说:父母对儿女的关心往往胜过自己。其实,那只是把儿女视为自己的延伸,根源还是在于自己。但我们是否考虑过,究竟什么代表着你?身份代表着你吗?身份是会改变的。相貌代表着你吗?相貌是会衰老的。财富代表着你吗?财富是会增减的。角色代表着你吗?角色是会更换的。名字代表着你吗?名字是能重起的。

如果这些都能代表你的话,父母未生下你之前,你有角色吗?你有相貌吗?你有财富吗?你有名字吗?你有今生执著不舍,视为自己象征的种种东西吗?——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是否对自己追问过这些?

显然,在我们未出生之前,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认定为“我”的种种,不过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些积累、一些暂时现象。换言之,它们是客而不是主,不能真正地代表你。

二、念头的背后

人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世界,而是在各自的念头中。所谓念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想法或心理活动。这些想法一念接着一念,像奔涌的波涛一样,驱使我们去爱,去恨,去忙忙碌碌,去随波逐流。

这些心念从哪里来?就佛法观点来看,心念也是缘起的产物,是往昔生活的积累,《楞严经》称之为“前尘影事”。如果执著于事业,就会时时围绕事业进行思考,日积月累,使相关念头占据内心主导。此外,我们对家庭、感情、权力乃至世间一切的执著,都是这样不断长养而来。

但念头并不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没有必然的连续性。我们看到喜欢的人或事,贪心会随之生起;看到讨厌的人或事,嗔心又会随之生起。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的话,这种转换是迅速而又频繁的,可谓念念都是无常,时时随境而转。

那么,在这些接踵而至的念头之间,究竟有没有空隙、有没有间隔呢?其实是有的。只是因为变化太快,所以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更看不清,在这些不断闪烁的念头之外还有什么。

所以,我们不仅要对每个念头的状态了了分明,更要去认识念头的背后那个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间是什么状态?

三、妄心的差别

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念头的层面,即佛法所说的妄心;一是念头以外的层面,即与妄心相对的真心。所谓妄,就是身心的虚妄现象。关于此,唯识宗归纳为八识五十一个心所,阐述得极为详尽。八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中,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是我们可以感知的。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则属于潜意识范畴,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根据玄奘三藏所传的唯识思想,认为八识都是虚妄的。而按真谛三藏翻译的早期唯识论典,则认为八识有真有妄,在妄心背后还有真心的存在。

虽然心有真妄两个层面,但凡夫都是活在妄心之中。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现前的心行状态,否则就无法摆脱妄心,甚至会颠倒黑白,认贼为子,就像永嘉禅师在《证道歌》所说的:“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进而,则要了解潜意识的部分,这是一切心行活动的源头所在。其中,第七识是凡夫人格建立的基础,它的最大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而第八识的作用在于执持这个生命体,使我们能够说话、走路,能够学习、工作。一旦这个识离开,身体就呜呼哀哉,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唯识宗的修行,主要是从现前的妄心入手,帮助我们认识妄心以及它的种种特征,认清它给生命带来的痛苦和潜在危害。然后,通过闻思修渐次而行,最终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这也是教下修行的常规路线,区别只是见地和修证方法。

四、现成的觉性

此外,佛教还有关于如来藏的系统,侧重从真心进行阐述。印顺导师曾将大乘佛教分为三系:一是虚妄唯识系,即从妄心着手修行;二是性空唯名系,即了知一切法空无自性;三是真常唯心系,代表经论有《如来藏经》、《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需证得这一觉悟本体,便万法具足,无须造作了。

六祖的悟道,也正是因为这种觉性被激发、被开启。《坛经》记载,五祖为传《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言下大悟,彻见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对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此处所说的自性,即菩提自性。这是生命内在的觉悟本体,是本来清净的。成佛后固然清净无染,即使在现前的凡夫状态,其本质依然是清净而非染污的。就像虚空,虽然云卷云舒,电闪雷鸣,它又何曾有过丝毫改变?

而且,这一自性是我们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所以修行不是去造飞机,不是去干事业,不是去成就任何外在的什么。因为我们所要证得的佛果是现成的,是圆同太虚而如如不动的,不会随外境的改变而改变。不仅如此,它还能出生万法,显现大千世界的一切现象。当然,这种作用因人而异——于圣者,是妙用;于凡夫,是妄用。

五、凡圣之别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凡圣之别?为什么佛性本来清净,众生又会有一念不觉,乃至念念不觉?为什么佛性本来具足,我们又会沦为凡夫,流转六道?

须知,众生固然具有本来清净的佛性,但同时还有无始无明。因为这种无明的阻碍,佛性就不能直接产生作用。就像透过哈哈镜呈现的万物,都是被扭曲的、被误读的,同样,当无明遮蔽我们双眼时,一切显现都会因此带上自我的烙印。

众生所具有的佛性,也是透过无明显现的,是虚妄而非真实的作用。佛经中,将佛性比喻为贫女宝藏。就像名下有着亿万家产却不自知的乞儿一样,还是身无分文地流落街头。如果我们自家的宝藏得不到开发,也是虽有若无,毫无作用的。

那么,我们就甘于现状吗?就不想找到原本属于我们的宝藏吗?虽然我们现前是凡夫,是无明而颠倒的,但在这个动荡的妄心背后,还有着从未起用的真心,也就是觉悟本体。《坛经》的修行,正是建立在这一见地之上,它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具有菩提自性,具有成佛潜质,在生命的某个层面和诸佛是无二无别的。

这是《坛经》传达给我们的最为重要的信息。如果不具备成佛潜质,修行也就失去意义了。就像画饼不得充饥、蒸沙不能成饭那样,如果生命内在没有相应潜质,成佛不成了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吗?

六、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在汉传佛教,《涅槃经》有着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为我们确立了修行的信心、成佛的信心。禅宗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传播、盛极一时,与《涅槃经》奠定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

教下的经典告诉我们:成佛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要积累无量福慧资粮,这实在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漫长过程。我们仰望佛陀,功德无量,智慧圆满;反观自己,愚下凡夫,罪业深重。跨越这样的差距,就像一只蚂蚁要开始环球旅行那样,足以让人气馁,让人望而却步。

而禅宗却告诉我们,佛与众生之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其区别,不过是在迷悟之间,所谓“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当然,这个佛和圆满福慧资粮的佛是有距离的,但所悟到的正是诸佛之所以为佛的根本,在某个层面已和诸佛无别。

《坛经》所说的“烦恼即菩提”,也是从这个意义而言。因为所有烦恼的原始能量都来自觉悟本体,是它被无明扭曲后产生的妄用。修行所做的,就是一项能量回收的工作。当我们安住于觉悟本体时,才能把转化成烦恼心理的能量回收起来。否则的话,烦恼就是实实在在的烦恼,与菩提是了不相干的。

七、著境还是离境

那么,烦恼怎样才能转为菩提呢?《坛经》还告诉我们:“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众生为什么会执著外境?为什么会随外境变化而变化?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心不是安住于觉悟本体。一旦安住其中,自然具备无住的功能,具备不执著的功能,即经中强调的无住为本。

而当我们处于妄心状态时,即使告诉自己“不必执著”,告诉自己“看破放下”,也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妄心是有粘性的,只要对外境有所触动,立刻就会被黏住、被纠缠——对所爱起贪,对非爱起嗔。内在的贪嗔种子越强壮,对境界的变化越在意,由此培养的粘性就越强,潜在的伤害也就越大。可见,外境是否会成为烦恼的增上缘,关键就在于心对境界的反应,在于著境还是离境。

所谓离境,不是要逃离环境,因为那是逃不掉的。即使舍俗出家,只要内心还有执著,依然会出一家而入一家,依然会被外境所转。我们要离的,只是对外境的黏着,从而对境界保持清清明明的观照,就像镜子那样,物来影现、物去影灭。无住的心,就具有镜子般的功能,可以朗照一切而纤尘不染、片甲不留。这就是《坛经》所说的“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

八、真假的对照

禅宗修行很重视见地的建立,也正因为它的修行是建立在至高的见地之上,是直接从体认觉悟本体入手,所以才能找到一条有别于渐修的顿悟之道。

之前说过,佛和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迷悟之间,在于真妄两套不同的心灵系统。真,就是众生具足的觉悟本体;妄,则是无明所制造的自我替代品。那么,真实和替代品的差别是什么?这就需要了解觉悟本体的特征。

觉悟本体的主要特征是圆满、喜悦和安静。所谓圆满,是无须任何依赖即可独立存在;所谓喜悦,是源于生命内在的正面能量,无论境界顺逆,这种喜悦都会源源不断地传递出来,故曰“涅槃第一乐”;所谓安静,则是平息身心躁动的强大力量。一旦安住于觉悟本体,即使抡刀上阵,纵情声色,内心依然波澜不起,澄澈寂静。所以,祖师在见道后往往要历境炼心,用来考量一下自身的修行功夫。

而对凡夫来说,不必说滚滚红尘,哪怕在无声的环境中,内心仍会动荡不安,仍会此起彼伏地现起各种情绪。因为我们无法看清真相,无法了解生命的真正需求,所以就会四处攀援,把角色、地位、财富等种种非我的因素当作是我,当作是安身立命的支撑。这种依赖一旦建立,就会发展为需求,驱使我们为之效力。

九、需求带来的危机

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需求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是环境培养出来的。尤其是今天的人,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更大。一方面,我们自己在不断制造需求;另一方面,社会也在制造引发需求的诱惑。当我们被诱惑之后,需求就产生了;当我们被反复诱惑之后,需求就被强化为必需了。

同类推荐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热门推荐
  •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女人征服男人而后征服世界,男人征服世界而后征服女人,这是千古之律。一个民女,一个满人,怎样成为王妃、皇后、皇太后这一系列悬殊的地位怎么会加在她的头上?      
  • 岁月且静好

    岁月且静好

    这是一个心机女嫁错人的故事。心灰意冷大龄女青年一梦穿越,在一个不知道的朝代穿成了不受宠的嫡女,不想争抢,只希望找个人嫁了,安静过完此生。没想到千挑万选却真真瞎了眼,嫁的闲散王爷竟如此腹黑!无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能使出浑身解数,与他一起奋发图强。这也是一个腹黑男娶对人的故事。貌似闲散的王爷,偶然的一瞥,江山美人,要哪个?罢了,罢了,还是听媳妇的话,且看岁月静好。
  • 萌学园7真正的和平

    萌学园7真正的和平

    继时空战役、黑魔王、阴森女王和复活之战后,校园再次迎来了开学的高潮。在一切似乎和平宁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更大的阴谋。萌骑士们和奈亚公主是否能化解危机,迎来真正的和平?
  • 夜倾天下

    夜倾天下

    瀚海大陆,周国、宣国、越国、钰国和瀛国五国并立;暗夜城、血杀盟、鬼影宗、樱花谷、轩辕阁、天剑门等无数门派势力也是群虎纷争。夜色降临,带着浓浓血腥味的黑暗慢慢侵蚀着整个瀚海大陆。一场阴谋的洗礼,人人皆为棋子,一个未来绝世之皇的崛起,引发了一系列厮杀,权势,阴谋,欲望,利益,情感的剧烈碰击。残阳如血,美人如玉;爱恨情仇,皇图霸业,整个瀚海迟早要因我的存在而颤抖,疯狂!
  • 爱恨情悠悠

    爱恨情悠悠

    婚姻爱情家庭本书记述了平凡人家的工作生活,爱恨情仇,三代人不同的婚恋观,几家人在相处过程中,因为家长里短产生的种种矛盾,和他们在各种社会变故中展示的人生观,以及他们在艰苦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信念。
  • 九霄帝域

    九霄帝域

    万古之初,文明再现,万道无极,道衍九天。东方曰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皞一作昊;变一作栾,钧一作鸾,至此君临天下。然而,宇宙万灵却不平九天的掌控,开始反抗,无数大帝强者出现,但是一一以失败而亡。大帝独孤不败,魔主,凤凰,武祖一位位强者以血铸就逆天之路,沐白苏踏上骨血之路,成就至尊王者。
  • 炼丹师的春天

    炼丹师的春天

    不就是玄气么,小爷大小就有,虽然被人暗算,但是我有一个NB的师傅啊。玄气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修炼什么的多费时间啊,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 爱在边缘时

    爱在边缘时

    八年前,方如灿在事业低谷遇到杜小晓,杜小晓和他一起渡过了事业的低谷,在方如灿事业如日中天时,杜小晓在美国遇到车祸,面容全毁,为不拖累方如灿,小晓独自承受车祸毁容的伤害与痛苦,方如灿去美国多次寻找小晓,小晓都不停的避开。五年后,小晓伤全治愈,与在洛杉矶相遇带她到处寻医问药的商人路文结婚,此时方如灿已成为影视巨星,得知小晓在洛杉矶出现的消息后,方如灿追至洛杉矶却见到小晓与路文婚礼,到底方如灿,小晓,路文他们的纠结会怎样?小晓的幸福生活有多远?方如灿和路文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林梦雪、范小丽和方如灿又有什么样的爱恨纠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也逍遥

    重生也逍遥

    意外重生,本想过平淡生活,却不成想,一步错,步步错。她别无所求,惟愿一世逍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