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时间维度。心理发展是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离开时间就无从谈起心理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都会出现特有的典型特征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或退后,表现出的个别差异和不平衡性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的是一种预定倾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一道理的形象概括。心理要发展起来,必须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科学家指出,在有指导的情景下,借助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的差异就是教育所带来的发展,被称为“人为的发展”。诚然,处理得不好的教育也能在某种程度对心理发展起着促退作用。
心理发展的进程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阶段论:认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连续、分阶段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心理的质的规定性。
连续论: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可分。不同年龄阶段之间心理发展是渐进的变化。
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两者是统一的。因为心理发展不是匀速的,有发展的快速期和进展缓慢的平稳期。在快速期起主导作用的心理特征发生急遽的更替,这种质的飞跃表现为阶段的划分。而每一种心理过程都不是瞬间产生的,有一个孕育过程,即量的逐步积累,心理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体现着这种质变和量变的统一关系,即表现为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为了说明心理发展的进程,我们还是作大致的划分:婴儿期,指个体0—3岁的时期。
这个年龄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发展(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感知觉迅速发展,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婴儿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味觉、嗅觉)、知觉(包括空间、形状、深度、方位、时间)发展迅速,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表明:1岁半—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3岁儿童基本能掌握语法规则,并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一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1岁内尚无自我意识;1周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萌芽;2至3岁,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如:从“宝宝吃苹果”变为“我吃苹果”,用“我”来称呼自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幼儿期,指个体3—6岁的学龄前时期。
这个年龄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个性倾向性开始形成。
言语发展的内容主要是指:语音、词汇和句法的发展。幼儿期的言语发展水平,将会影响到未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交往的基本能力。
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的。父母如果不掌握这一特点,就会遇到麻烦。
讲一个笔者自己的教训。一次,倪女士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去苏州灵岩山游玩。到了山脚下,女儿沿着山路飞快地往上奔。倪女士想,反正上山只有一条路,就对孩子说:“你到山顶等妈妈。”没想到问题就出在这句话里。到了山顶,却不见女儿的踪影。事后听女儿叙述,才知道问题出在小孩与成人对“山顶”的思维差异上,小孩理解的“山顶”是很形象的:三角形的尖顶。所以她说:“我走啊走,老走不到山顶。结果从灵岩山一直走到了天平山。”
针对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多种意义:是他们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他们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在游戏中实现自我;培养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游戏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体现在人际协调行为、协调困难时发生的矛盾纠纷及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在共同游戏中,有欢乐,有冲突,这样便促使他们自己去解决冲突、协调关系,从中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志,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逐渐达到掌握相应的社会协调能力。
现在很多父母对学龄前的幼儿施压,学这学那,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的父母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受委屈,就把孩子关在家里让他独自一人玩,这样,孩子就没有与小朋友解决冲突、协调关系的人生积累。对孩子而言没有无能力的问题,只有能力运用不够的问题。
关于幼儿能力的运用,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小孩哭,发脾气,大人最常说的两句话是:“不许哭”、“不许发脾气”。很少帮助孩子消除和处理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有羞愧感、恐惧感,缺乏自信。父母的责任不是让他(她)听话。听话就不需要成长。家长要孩子听话,就是失败的一半。希望孩子更好,就应当允许孩子不听话,让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这是让孩子积极地照顾自己。
童年期,指个体6、7岁—11、12岁,属小学阶段。
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认知发展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促进社会化的发展。
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这是质变。
举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孩子近10岁了,上学前穿衣、吃饭很拖拉。从心理上分析,他(她)已经学会了推理:父母很在乎自己,总会过来帮助做的。
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坐在那里噘着小嘴巴不开心,家长急得问这问那,是和同学吵架?不是。是被老师批评?也不是。问了好长时间才弄清原因。从心理上分析,孩子学会了推理:不用主动与父母沟通,父母总会过来问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以后遇到孩子“摆功架”,父母装着没感觉,不闻不问。坚持这样做,是让他(她)学会主动与人沟通。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有好处。
青少年期,又称为青春期。它分为少年期和青年期两个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各有侧重。
少年期,指11、12岁—14、15岁。
这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加速,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不平衡,使得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脆弱,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
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极其复杂、充满矛盾,故又称“危机期”。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少年期的心理矛盾有:心理上的成熟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心理冲突和压力不能得到顺利解决,或者较长期间承受困惑,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容易出现某些身心疾病症状。如:支气管喘息、心脏神经症、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不安神经症、强迫神经症、口吃以及厌学、失足行为,乃至自杀等。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特别值得反思。我们在做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父母对孩子说:“好好读书。今天的用功,是为了明天的成功和快乐。”可是孩子就是不听。做父母的很生气,也很无奈。其实,这句话,已经把用功读书与快乐无缘这一信息传递给你的孩子了。为什么不把快乐和读书融合在一起呢?
一位家长诉说:孩子念初中二年级了,还不断地看电视,想了很多办法,一点没用。现在,孩子和我们很对立。问咨询师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不看电视。咨询师告诉他:孩子不断地看电视,并不是想看,而是没有符合他的兴趣的事可做。当他感到有符合他的兴趣的事,他自然就不看电视了。建议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了解他感兴趣的是什么,因势利导。惩罚只是让孩子去寻找不被惩罚的方法而继续干。
与来访者的父母交谈,我们发觉,他们对十几岁的孩子讲得最多的是两句话:“我的话是对的”、“我是为了你好”。这两句话代表了孩子对父母的一种信念。没有一种信念在任何情形下总是有效的。当这个信念没有给孩子带来快乐时,他就会检讨和修正自己的信念。不断地说这两句话,恰恰促使孩子去强化检讨和修正对父母的信念。这恐怕是为人之父母所不希望的。
青年期,14、15岁—30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
其过程主要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整合和统一的过程。
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在:独立思考各种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希望借外界的折光认识自己,重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积极甚至痛苦地探寻人生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以下特征:(1)要求深入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发展。青年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我认同性,他(她)们常问自己:我的社会地位如何?我将来怎样?并希望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2)道德意识的发展。接受社会的道德观念为个体的道德观念,个体逐步社会化,能用一般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别人做出善恶价值的判断。开始摆脱对家庭、社会的依赖,正式走向社会。(3)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逐渐趋于全面、客观、主动。开始注意自我修养、自我设计,产生了形成自我独特个性的意识和行动。(4)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步形成。开始积极地思索生活的意义,自觉寻求人生答案,不断探索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人类发展的前景,逐渐形成个性的理想和信念。
青年期的早期,因为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卫机制尚不成熟或尚不完善,导致在挫折面前无所适从而容易出现多种心理失调。如:异性敏感、社交烦恼、学习应激、自慰焦虑、情感危机等。到了青年中后期出现情绪相对稳定的趋向。
人的一生,由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和训练,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展课题”。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有学者提出以下10项:(1)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2)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3)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4)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5)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6)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7)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8)学习并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9)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10)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
如果这10项课题得以圆满实现,不仅给个人带来幸福、社会认可,也为下一阶段课题的成功奠定基础。
中年期,一般指31—60岁年龄区间。
人过30,一般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故称“而立之年”;人过40,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不轻易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复杂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人称“不惑之年”;至50岁,经验更趋丰富,学识更趋深广,处事更遵循规律、稳重妥善,又称“知天命”之年。可见,中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
但是,中年又是一个极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的非常特殊的年龄段,也即“多事之秋”。中年人往往身心负担沉重,社会、家庭、职场中多重角色的负担,超负荷的工作,所经受的众多社会心理刺激,过高期待与体力精力逐渐衰减的矛盾,生存压力的应激一旦失于调控,就会埋下身心疾病的隐患。
中年期,尤其是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易出现的心理危机有:挫折心理:身处职场竞争的压力,紧张莫测的人际关系,过高的期望目标,经历一些挫折后,易产生无能感、失落感、空虚感、混乱感。
慢性疲劳综合症:由于长期的精神负重,在事业开创、人际关系处理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以及由此产生的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使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状态。
职业适应问题:或因自身的性格弱点,或因年轻一代的对立与威胁,有些是客观工作环境或组织功能的压力,在职场所感受到挫折和压力时,常表现出沮丧与焦虑而无力摆脱。
婚姻适应不良:缺乏真正的爱情和相同的志趣,思想格格不入,情感互不交流,很少有灵肉交融的性生活。有的事无巨细见面就吵,有的表面客气、长期冷战,甚至分居两处,互不往来。夫妻之间长期的对立和纷争,会使身心健康造成像X光一样肉眼看不见却持续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