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妨冷静想一想:用不正当的利益构筑起来的“靠山”、“关系网”能大过法网吗?
你的“靠山”真能一手遮得了天?
那种滥用权力一时的庇护能有多久?
一旦“靠山”倒下、“关系网”扯破或事情败露,你可能的后果?
在你的周围是否已经有类似案例中几位副总和员工的不满?这可是一手遮不了天的征兆。
要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也可与至亲好友密谈,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2)这是一种较顽固的异常心理,当事人在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后,为彻底消除这一心理成因,可求助于心理门诊,进行专业的心理矫治。
格言
★其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
{提示}取了不义之财,会遭群众怨恨,好比食臭肉,饮毒酒,自取灭亡。
二、窥测方向、择机而动的避风头心理李某,45岁,一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
李某在一次社交活动中认识了一名民营企业家鲁某。经鲁某牵线搭桥,公司接到浙江绍兴一个设计项目,利润颇丰,由此,两人成为朋友。
一天,鲁某径直到李董事长办公室,随手关上门,对李说:“兄弟,帮帮忙。”提出要借100万元,10个月后归还。开始,李以企业不能对外借款予以拒绝。经不起鲁一再许诺介绍设计项目,便答应借50万。当李将50万元交给鲁时,鲁即抽出五叠人民币给李,说:“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不让朋友白帮忙。”李大惊,最终在鲁的坚持下收了第一笔贿赂。事后,他常常心惊肉跳。
10个月后,鲁主动上门,对李说:“兄弟,实在对不住,一笔资金到时没进来,你不帮忙调头寸,我崩了盘,连你的50万也还不了。”无奈李又借他100万,照例,李以10万元酬谢。
几个回合后,李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想到这些钱,会一阵心跳,恐惧感油然而生。但又感到钱是好东西。有一次梦见事发自己入狱,想不干了,但抵挡不住钱的诱惑。他安慰自己:只要操作得安全,不会有事。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以后的多次借款中,他经常与鲁商量,什么时候借款比较安全,什么时候动款子有风险,什么时候适当还点款子进来。有时还特意到集团有关部门串门,听口风,摸动向。
李某做梦也没想到,鲁每次都将他们的谈话录了音。鲁因其他案子被检察院拘留,交代中讲了与李的交易,随之,李某被逮捕法办。
分析
——但见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避风头心理”是指当事人在违纪违法过程中,不断伺窥风向,即研究党和政府反腐败的政策、反腐败的动态和走势,察言观色周围同事及上司对他的反响,从中判断自己处于安全期还是危险期,以决定继续作案或者蛰伏。如此反复,当事人形成一种心理倾向:只要避开风头,就不会被发现。
持有“避风头心理”的人,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是“精神苦难者”。
由于常常处于潜在的威胁之中,极易引发焦虑情绪。起初,一旦感觉到自危,会坐立不安,恐惧,出现呼吸加快,手心冒汗,失眠等神经生理反应;自感威胁解除后,上述症状便自行消失。但久而久之,不知道为什么而出现的“无名的焦虑”、“飘忽的焦虑”便会缠身,这就属于病态的范围了。因此,这是一种严重影响当事人身心健康的负面心理。
建议
(1)当你不能摆脱“避风头心理”时,你已陷入了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受到惩罚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的窥视而消失。你一面不惜触犯法律攫取财富,似乎不这样就没有立身的安全感;一面又为了逃避惩处,煞费苦心,随时随地处在紧张的焦虑中,身心不时受到折磨。想一想,这样的生活质量是你需要的吗?这样的病态人生是你所追求的吗?这些非法所得与你将为之付出的代价相比,值吗?
(2)在你周围有无能够帮得上忙的人?你可向他(她)倾诉,倾听他(她)的意见,帮助你逐渐摆脱心灵遭遇的魅惑,转化到一个正常的层次。
(3)更重要的是你选择何种人生趋向。一旦下决心与昨日告别,就要坚持以自觉反省为主的心理调适,也可求助于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指导。
格言
★人由于自己的贪欲无知而把自己引向迷离。
三、集体决策的共受心理以马某为总经理的一个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该公司是5年前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股占70%,领导班子成员入股30%。其中马某占16%,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大股东,任执行董事、总经理。
入股后,马踌躇满志:“过去是为国家打工,现在也为自己打工了。”有的员工戏称他为“马老板”,他欣然接受。
该公司在与外商的业务交往中,有的因业务量不大,对方常常直接用美元现金支付,一年积累约20万美元。以往,按照国家外汇管理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每发生一笔,就到外汇管理局兑换人民币入公司财务账。
改制2年后,马总对这笔外汇动了心思:从来没人过问这笔钱,何不……他与总会计师商量后,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谈了自己的想法:“把这笔外汇放到公司账外,以一名副总的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大家也好活络活络。”这名副总提出:“公款私存是违反财务规定的。”马总眼睛一瞪:“又不让你一个人承担责任,这不是集体讨论吗?”有些成员虽然感到不妥,但想到这是集体决策,即使有事,也不用一人承担,也就同意了。
3年来,每到年终,班子成员每人都会分到一笔美金。
由于马总妻子的炫耀,遭人怀疑进行举报,这一团体犯罪案被迅速查清。马总受到法律惩判,涉案人员根据情节轻重都受到法律和纪律惩处。
分析
这是违纪违法的当事人为应对和逃避查处而采用的一种腐败策略。它源于“集体决策的共受心理”。
持这一心理的人陷入了“主观推断”的认知误区。即没有支持性或相关的根据,仅凭自己的意向就做出结论。这是一种认知歪曲。认为只要是集体决策,即使有风险,也是集体共同承担,风险分散,不用个人负责。因为决策是大家一起讨论决定的,有会议记录可查。久而久之,这种认知曲解形成了一种信念,心理学称之为“无效信念”。这一“无效信念”又强化了腐败行为。法人犯罪、团体犯罪及“群蛀案”的涉案人员,大多出于这一“无效信念”的支配。
建议
如果你不幸成为法人犯罪或团体违纪的一员,虽然常以“集体决策,风险分散”来聊以自慰,仍不能驱除内心的不安,那是你生命内在的良知在呼唤、提醒、警示你。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自救:(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对所持有的“集体决策的共受心理”进行仔细的分析和驳斥,集体决策真能逃避惩处吗?一旦触及了法律禁区,会因为集体决策而不予打击了吗?社会上“群蛀案件”的揭露和审判给你什么提醒和启示?你真的相信集体决策个人不用负责的神话?想一想,这究竟是你的幻想还是真理?从而动摇你的不合理信念。
(2)与内心沟通。告诉自己:我是自己生活的作者,我创造自己的生活,也制造自己的问题,因此是我创造自己的命运。问自己:我一直在用某种方式生存,我为这种方式付出了代价,值得吗?我还愿意继续为之付出代价吗?对自己说:自己的行为是源于过去的决定,现在完全可以做新的决定,创造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3)开始行动。想一想,我可以从哪里开始?并勇敢地跨出第一步。
(4)在这过程中,当事人可寻求帮助,或亲属好友,或组织。
格言
★一个人只听从他人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意愿,是多么愚蠢。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