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7900000023

第23章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

——济群法师论佛教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

按语: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盂兰盆会的日子,这个日子的由来和孝道极有关系。我们此次参访济群法师,正是上海众佛教弟子前往苏州西园寺参加盂兰盆会之后,采访就从孝道谈起。

一、养育之恩,何以为报?

问:什么是盂兰盆会?它和孝道有什么关系?

答:盂兰盆会是佛教法会之一,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相沿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尊者见母亲因生前造作恶业在地狱备受煎熬,悲伤不已,发愿救母。虽然他是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却因其母罪障深重而无力援手。目连哀痛,祈求于佛陀。佛陀告知,可于七月十五①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功德令过去父母得离恶道,同时也令现世父母健康长寿,死后生天。此即盂兰盆会的缘起,因法会主要为超度亡者而设,又称鬼节、亡人节。

盂兰盆会之所以会在众多佛教节日中受到国人的特别重视,和儒家大力提倡孝道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是,儒家所提倡的孝主要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侧重于现世责任,而对亡者,虽有慎终追远之说,终究是语焉不详的。因为儒家对亡者的世界避而不谈,所谓“未知生,焉知死”。那么,以祭祀来追远,除了纪念意义之外,究竟能使祖先获得什么利益呢?这成了一个被搁置而又让人心存疑惑的问题。

可以说,《盂兰盆经》的传译,正是对此作了解答。让人们认识到,通过什么方法才能使故去的亲人真正得到帮助,而不只是一种纪念,一种让生者感到慰藉的形式。随着这一法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也传入民间,以文学、戏剧、艺术等种种方式加以演①这一天是僧团经过三个月精进修行之后的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是殊胜而吉祥的日子。

绎,历千年而不衰,成为弘扬孝道的重要题材。

相对儒家提倡的伦理性的孝道来说,佛教主要侧重从报恩的角度来谈。也就是说,尽孝不是被动的道德约束,而是接受恩德后的主动回报。应该说,是更为究竟的尽孝方式。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惟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利,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以上所说的《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是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造成一种扭曲、失衡的关系,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儿女只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利来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虽然有亲情,有血缘,但也应该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在尊重的同时,佛教也提倡惜缘。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有道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所以说,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珍惜缘分为原则,以心存感恩为重点。

二、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如何将福报延续?

问: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答:佛教认为,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生命起点各不相同。生为富二代,表面来看,只是命运的格外垂青。事实上,这种福报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往昔善因招感的乐果。从这点来看,他们享有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们的福报所招感的。

但我们还要看到,这种福报只是今生的起点,并不是永久的保障。若不能善加利用,福报也会转化为违缘。就像身处半山,如果继续向上,固然比他人领先一步;如果不幸坠落,也会比旁人摔得更重,更惨。作为富二代,在拥有这些福报时,必须看清其中潜在的危机。这样,才会有驾驭财富而不为之伤害的能力。否则的话,或是因出身富贵而不求上进,浑浑噩噩;或是为富不仁,作恶多端,最终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怎样才能使福报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播种,需要耕耘,佛教称之为培植福田。福田有三,分别是恩田、悲田和敬田。所谓恩田,就是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人,都要怀着感恩之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这也是佛弟子在每天修行回向时所说的“上报四重恩”。所谓悲田,则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所谓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及一切值得恭敬的有德之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依怙。

事业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机遇和能力。其中,机遇主要和福报有关,包括往昔的积累,也包括今世的培植。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在这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再播种,再丰厚的田地也会渐渐荒芜。

采访后记

采访进行中,一位学佛多年的居士前来拜访。我手边刚刚获赠的那本书正是由她捐资助印的。据弘法部的人介绍,这位居士已为各地佛教事业捐资几百万元,她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助印济群法师的弘法系列书籍,免费赠阅给需要的人,将佛法智慧带给更多读者,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从闻法中获益。而她本次是特别以女儿的名义捐资,藉由这一清净善行为孩子培植福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排版疏忽,捐资芳名居然出了错,最后一个“怡”字成了“怡然”。这在我看来实在是一个不太可以原谅的疏忽,捐了这么多钱,名字却写错了,福报算到哪里去呢?然而这位居士却一直对充满歉意的工作人员说:没关系,“怡然”也很好,怡然自得么。

这位居士给我上了一课。我想,如果说学佛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什么是福报的话,拥有一份宽容的心,时刻怡然自得,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会最久远的福报了。

同类推荐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热门推荐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 唯有樱花之诺

    唯有樱花之诺

    从小的青梅竹马,到最后的分开,辰逸一直爱着她,但她却依赖上了别人,而那个人却无情的离去了。从那时起峻宇再也不会把她让给别人了,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几年后,女孩回到了最初的城市寻找最初的悸动,却遇到了峻宇。她带的樱花项链最终决定了她的选择。那句诺言最终也得以实现。
  • 琴箫鸣

    琴箫鸣

    远古的人间大地,有着许多修道之士。有的人,为了突破凡间寿命,为了得到永恒的时光而修道。有的人,是为了儿女情长,为了守护身边的亲人而修道。也有的人,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拯救这个沉溺于苦海的世间!天道的主持者,人间的捍卫者,在这场无尽的厮杀之中奋勇拼搏!在人世间的沧桑中淡淡依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之异世巫女

    穿越之异世巫女

    穿越异世,看我如何登顶骄傲女兵教你扮猪吃虎
  • 满天星的闪耀

    满天星的闪耀

    满天星的复仇,蓝色妖姬的苦恋,薰衣草的愤恨,开启了一场逆袭的演出。。。文笔不好
  • 毕业后我们裸婚

    毕业后我们裸婚

    一幕关于毕业生的蚁族生存剧,一本关于80后的裸婚故事!这是 一部关于大学生奉子裸婚的故事。小说中涉及了房奴、蚁族、就业、小三等一系列社会话题。两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仅3000元,甚至女孩还有身孕,而男孩工作不久,新来的上司竟然是他的前女友…….他们,在北京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都市里,又会怎样上演属于他们的剧目?最初的美好与最后的纠结。京味的调侃,悲情的戏剧,让你笑中带泪!【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阅读全本请购买正版实体书】
  • 寒冰易融

    寒冰易融

    某校御姐莫含在做任务时结识了袁少琛,两人在接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时,发现了一个时常5年的大案
  • 天价前妻,撒旦的心尖宠儿

    天价前妻,撒旦的心尖宠儿

    结婚三月,她从未在新房见到丈夫的身影!那一夜,她以为自己和丈夫有了夫妻之实,却不料第二天“艳照”飞满天!原来,她竟然错睡了“牛郎”!一纸离婚协议,丈夫赐她五百万让她从面前消失,她身心疲惫,最终远走他乡。六年后,她是耀眼的财阀代表,在商场上与前夫一较高下,却不料冒出一个妖娆的男人,对她死缠烂打:“小姐,六年前,你睡了我还没给钱!”
  • 一梦化仙

    一梦化仙

    不甘平凡誓要脱颖于芸芸众生,逆天而行也要叫天地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