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7900000012

第12章 学佛与做人(2)

我们在人世的这几十年,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段,一生过得再风光,死后也同样化为尘土。再则,世事无常,昨日的君主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过去如此,现在同样如此,所谓的事业和功名都非常短暂。

学佛能使我们将眼光放远,不仅从现世的生命着眼,更考虑到未来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能以几十年的成败论英雄,不要为了今生的享乐,为了今生的风光,而造下罪业。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无所有而来;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两手空空而去。我们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什么?我们的儿女?我们的财富?还是我们的事业?哪一样我们也带不走。

短暂的人生很快就会过去,即使再有钱,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死后又可以带走什么?一样也带不走。所以说,只有懂得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懂得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人类,才能为未来的生命种下更多的福报。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生生世世伴随着我们的,那就是我们的业力。我们这一期的生命为来世留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是人生最关键的问题。

从前,有个富翁快死了,想想很难过:娇妻美妾,房宅田地,要丢下所有一切独自走上黄泉路,未免太孤单。于是找来小老婆说:现在我要走了,平时我对你最好,你能不能陪着我一起走?小老婆答:没错,平时你是对我最好,可我这么年轻,怎么能和你一起去死呢?然后他又找来第三个老婆,她当然也拒绝了富翁的请求。再找来第二个老婆,可她也不乐意:平时你对她们那么好,她们都不肯陪着你走,我也犯不着和你一起去死。三个人都不答应,他只好找来原配,原配说:虽然你平时对我关照不多,但既然我已经嫁给你了,也只能跟着你走。

这四个老婆就代表着我们的财富、事业、家庭以及业力。我们平时最关心的是什么?无非是财富、事业、家庭,可这些,到你走的时候,有什么可以陪伴你?古代的帝王们,为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墓,用数不尽的财宝甚至活人陪葬,希图再现生前荣光,除了给自己增添更大的恶业,又何曾为他们的死亡带来任何利益?

而我们最不关心的就是业力。只要对眼前有利,就不管使用的手段正当与否,也不管造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但我们要知道,当离开人世之时,只有业力是跟着一道去的,就像那个平时最受冷落的原配夫人一样。

世间的富贵荣华都是虚幻不实的,人生的吉凶祸福更是变化无常的。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即使他的眼光再长远,比起一个学佛的人来说,都是近视眼,因为他所能看到的,最多就是一生短短的几十年。

学佛的人,不仅要对今世的生命负责,还要为未来的生命负责。

学佛的意义就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人生难得,它的珍贵在于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机会,使我们通过今生的努力为未来种下善的因缘,使未来生命能够生生增上。

生命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生幸福,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从不健康的、充满烦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智慧、觉悟的人生。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使更多的人走向光明的解脱之路。

所以说,人生的意义还在于,你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同样是人,对世界、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同。大多数人的个体生存,不会对世界构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也有那么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使许多人活得痛苦不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过去的暴君,现代的战争狂。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还有另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给世界带来幸福,带来智慧,带来了光明。

我们学佛,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不仅要自觉还要觉他,这样才能使我们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我们完善自己,同时也在利益他人;我们帮助别人,同时也在完善自己。修学佛法,首先要认识到人生的意义,然后才能知道怎样利用这一生来完善自我并造福人类。

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做人。

世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教我们做人,比如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仁,就是要有慈悲心;义,就是要有德行;礼,就是要循规蹈矩;智,就是要用智慧指导生活;信,就是要有信誉,要言行一致。和世间的德行相比,佛法中也有类似的教导,佛陀要求我们遵循的五戒十善,就是人天乘修行的标准。

凡夫从学佛到成佛的次第可以分为五乘。乘的概念和楼房一样,从第一层上去,层层递增。在佛法修行中,最高的一层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声闻缘觉,最后是天道和人道。

五乘又可分为三士道,即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上士道通过菩萨乘的修行最终成就佛果,中士道是声闻乘缘觉乘的解脱道,下士道是关于人天乘的内容。

作为出世间的解脱道,佛法又不完全等同于世间的道德标准。世间的道德只是停留在人天乘。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仅仅修五戒十善,不管怎么努力,还是跳不出三界,不能脱离生死,获得真正的自由。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内最享乐的是什么地方?是天上,所以一般宗教都将天堂作为人生最好的归宿。他们认为,人间充满着缺陷和痛苦,充满着不幸和污浊,一旦升到天堂,就可以远离种种的不如意,永远在那儿享乐。

在这个问题上,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从环境的享受来说,天堂的确比人间好;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天堂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个人升到天堂后,就会沉溺在五欲的享乐中不能自拔。

俗话说:“贫穷布施难,富贵修行难。”没钱的人,让他布施很难,因为他没有条件;可有钱的人,让他放弃享受去修行也很难,因为优越的生活环境往往会使人失去修行的动力。所以,佛教认为天堂虽然美好,但因为天人不能修行,所以并不是修行人的理想选择。

而且,一旦天上的福报享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天福享尽必然堕落。在这一点上,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是不同的。一般宗教认为升到天堂就意味着永生,但佛教认为,天福也是有限的。

一般宗教都崇拜上帝或神祗,佛教承认不承认上帝呢?佛教也承认上帝。其他宗教认为上帝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佛教中,上帝却非常之多。仅欲界天就有六个上帝,色界天里就更多了。

一般宗教认为上帝永远都是上帝,而且可以主宰一切。但佛教认为,上帝在福报享尽后也会堕落,也会在六道中轮转,并不具备主宰一切的能力。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间比天堂更殊胜。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从修行的角度而言。人间有苦有乐,正因为对痛苦有切身的感受,我们才会想尽办法去摆脱痛苦,追求解脱。在摆脱痛苦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对宇宙人生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佛陀之所以能够成为觉悟者,能够亲证趣向解脱的真理,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和修证而来。

《阿含经》告诉我们: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佛陀是以人的身份成佛,而不是以天人的身份得道。天上的人太享乐了,他们无法体会痛苦,也就没有修行的动力。而不修行就无法开发智慧,更谈不上解脱。智慧、解脱、真理都在人间,而不是在天上,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因此,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会做人。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大乘佛教的立足点比较高,一开始就要求我们当菩萨,但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里,真正有菩萨心肠的并不是很多。相反,大多数的人,修学佛法只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为了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修行,很难说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菩萨。

那么,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很多人觉得,只要学习大乘经教就是大乘行者,而学习小乘经教就是小乘行者,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判断一个修行人是属于大乘还是小乘,关键是看发心。如果你发的是出离心,修行只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那就是小乘的自了汉。如果你发的是菩提心,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解脱,更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那才称得上是修学菩萨道。

佛法的修行是有次第的。即使我们发的是菩提心,还是要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础;而出离心又要以增上心,以人天乘为基础。也就是说,想要学做菩萨,还是应该做好一个人。

那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以人天乘的德行来衡量。很多信徒学修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求受菩萨戒,这种发心固然非常好,但必须明确,菩萨戒同样离不开人天乘的五戒十善。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上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及不贪、不嗔、不邪见。五戒十善虽然只是人天乘的标准,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严格地说,世界上没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可是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连不杀生也做不到,不偷盗也做不到,就想做菩萨,又有谁会相信?菩萨能杀生吗?菩萨要慈悲一切众生;菩萨能偷盗吗?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菩萨的修行是以人天乘为基础,菩萨戒则是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同类推荐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腹黑竹马,呆萌十月

    腹黑竹马,呆萌十月

    大恶魔:”不管现在还是未来。你的世界只能有我!小十月:霸道,无耻,不要脸。大恶魔:”嘘,我还要更无耻的~小十月:你滚。大恶魔嘴角似笑:”好。听你的老婆,每个姿势滚一滚。从她出生时,他和她的未来早早就预订了。宠她还是宠她。可是她对他只是亲情感情。或许只当她是恶魔.....等她发现后早早已经陷入他的温柔中。《宠,甜,不傻不白。身心干净-.-》
  • 超级混乱花都

    超级混乱花都

    【2016最无耻恶劣都市小说!】强行吃着女警花的软饭,叶真剑对那位千年一遇的大小姐还是念念不忘。不行!老子再不下手的话就被那条蛇龙抢先了!曰了……这里怎么会有蛇龙那种专门祸害女人的怪兽?这里是都市频道好不好,你丫串台了吧!
  • 乌龙穿越之狂傲七姑娘

    乌龙穿越之狂傲七姑娘

    现代小妞失足跌湖,乌龙穿越。一样的老套穿越,不一样的爆笑情节!
  • 心已悦君

    心已悦君

    好朋友的欺骗和背叛把虞心毅推入了淮苜的“魔抓”,那个她悄悄喜欢了很久的男生只好放弃。。。
  • 丧尸围城:海岛传说

    丧尸围城:海岛传说

    主要讲述了一个美国人与两个中国人因坠机而困在僵尸海岛上的生存经历。
  • 亚能

    亚能

    天空巨大的阴影,似乎想要覆盖整个世界,为了一个小小的坚持,少年抬头看那满天繁星,心想,我绝不会妥协的,哪怕这是个满是恶意的世界。
  • 双城纪

    双城纪

    余年夏从古朴大气的南京,到小桥流水的苏州,始终深陷爱情囹圄并极力逃脱。可这突如其来的爱情依旧如影随形伴随她一生。33岁才初恋会不会为时已晚?詹斐君相信不管是30岁、40岁或50岁遇见她都会无可避免的爱上她。他爱得隐忍克制,她热情自由,却被他的深沉打动,然而最终选择了望而却步。待老之将至,他才重逢了这心心念念了一生的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娇妻的霸道哥哥

    小娇妻的霸道哥哥

    纪腾雨等了十五年的娇妻哪能这么放弃了呢于是越挫越勇最终拿下林曦慕
  • 帝妃倾城:杠上妖孽王妃

    帝妃倾城:杠上妖孽王妃

    #第二部《帝妃无双:腹黑王爷追妻计》已发#她,一朝穿越,便发现身边睡着个美人。幸得她定力超群,才没有尖叫出声。想她堂堂古武世家的掌门人,居然穿越了!一脚将美人踹下床,某人理理衣裳,倚在床头。但是,谁来告诉她,面前这个猛的冲进来然后跪下来喊她“王爷”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当今皇上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被魔门视为头号仇敌?这都没关系,反正她活她的,这些人仇视便仇视呗~但是,谁来告诉她,为嘛她在外面溜达了一遭,就被吃干抹净还带了个球?
  • 小强纵横异界

    小强纵横异界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原名毕礼强,游戏名小强,你要觉得心里寂寞,也可以跪在地上喊一声强哥!】摘自第一章来自星星的女司机本文有一点点颠覆,有一点点玄机,有一点点幽默,有一点点爽,让我们一点点开发体内的洪荒神力吧...再附上一个笑话:说,要把小强放洪荒,总共分几步?三步!第一步,把洪荒之门打开;第二步,把小强放进去;第三步,把洪荒之门关上。关门!放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