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腰刀的传统技艺是一代又一代保安族制刀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巧双手相结合的产物,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的艺术结晶,也是通过他们收徒授艺、言传身教、实践为主,不断创新进取、继承发展的成果,弥足珍贵。
保安腰刀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手工业形式,制刀技艺的传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神秘性。保安族工匠的收徒传艺,一般不出亲戚、亲属的范围,绝大多数工匠选择自己的子孙、外甥或族内人作为自己刀艺的继承者,而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技术传给外族人,对一些关键性的手艺历来都是父传子或兄传弟,由此形成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正因为如此,保安腰刀的一些独特的制作技艺也仅为保安族所有。优秀的制刀工匠历来备受保安族人民的推崇和爱护,这是保安腰刀制刀传统技艺能够在保安族内脉脉共续,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保安族制刀名匠,辈有传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著名制刀匠有:冶陕家宝、冶古白(干河滩村)、马尕虎(安民湾村)、马尤素夫、马尕西木、马谢热夫(干河滩村)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著名制刀匠有冶二洒、冶依素夫(干河滩村)、马维福、马维雄(安民湾)、马忠孝(干河滩村)、马以奴、马洒来(大墩村)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制刀新秀有:冶艾力、冶满素(干河滩村)、周黑牙(梅坡村)、马明、马雄(干河滩村)、马以地力,马五十九(大墩村)等。这些保安族制刀名匠对于保安腰刀传统技艺的继承、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勤劳,才能使保安腰刀传统制作技艺不断得到创新发展,熠熠生辉。
1.冶陕家宝谱系
代表人物——冶陕家宝兄弟。
冶陕家宝,男,保安族,1917年生,1986年亡故。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干河滩村人。冶陕家宝,本姓冶,因小时候被姓陕的人家收为养子,被陕家视若宝贝,故得此名。12岁丧父后,生活便没有着落,为了生计便跟随自己的舅父刀匠丁哈乃菲学做腰刀。丁哈乃菲是20世纪初干河滩打刀技术最好的匠人,1931年,当地的国民党军官抓捕壮丁,丁哈乃菲家出钱雇了一个兵。但不久雇的兵逃跑了,军官逼其子顶替,为此事弄得丁哈乃菲全家不安,产业卖完,逼迫学了铁匠。冶陕家宝是个肯学习、钻研刀艺的匠人,他是将“鱼刀”引入“保安腰刀”大家族的第一人。当年,他从西藏的集市上买到一把来自印度的“鱼刀”后,便进行拆卸研究,仿照其式样开始打制,成品后竞与原物毫无差异。他的“鱼刀”作工精细、造型美观,刀口锋利,开合时极富弹性,为其它匠人所莫及,故在保安三庄有极高的名誉。1953年后,冶陕家宝在打制工艺上不断创新,他的“鱼刀”也更加轻巧、美观、大方,特别是在刀背上设计的弹簧,更为奇巧。曾销往甘肃、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区。
冶陕家宝的弟弟冶古白也是打制“鱼刀”的能手,现年74岁。16岁开始学艺,其师傅也是他的舅父丁哈乃非。而制作“鱼刀”的手艺是从兄长冶陕家宝手中学到的。80年代以后冶古白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使“鱼刀”成为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而纯手工打造,注重质量的生产理念使他的“鱼刀”声名远扬。在如今的干河滩村,治古白老人是唯一坚持纯手工打制“鱼刀”的匠人,而其刀价也比其他刀匠的“鱼刀”要高出5元~10元。现在因为年事已高,他一天只做一把“鱼刀”,而且隔三差五才开一次炉。
冶陕家宝和冶古白兄弟俩将各自的“鱼刀”手艺传授给了他们的后代,“鱼刀”的手艺可谓后继有人。他们中有的在大河家镇租房打刀,有的在干河滩村开炉设坊,打制的“鱼刀”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2.马尕虎谱系
代表人物——马尕虎父子
马尕虎,男,生于1922年,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安民湾村人。马尕虎的祖辈都是以打铁为生的匠人。马尕虎打制腰刀的手艺便是其父马以奴斯传授的。
关于马尕虎,其子马维雄说:“抗战时期,父亲在西宁捡到日本飞机轰炸后残留的一些弹片,用它做了一把质量上乘的小铁锤,一直视之若宝。他打制的腰刀外观精美,内质优良,在保安族地区的群众中富有吸引力。建国前,驻扎在大河家的解放军战士也慕名来求购他的腰刀”。建国后,马尕虎的打刀技艺日臻完善,其声名与冶陕家宝齐平,正所谓“善加宝的鱼刀,马尕虎的腰刀”。
马维雄为马尕虎之次子,1950年出生,小学文化程度,十岁时便开始出入刀坊,学制腰刀。起初,因为手脚笨拙,经常挨父亲的训斥。四年后,因父亲“老眼昏花”,遂将家中打刀的事业全盘交付给马维雄,而此时的马维雄,早已是技术熟练的刀匠。通过父亲的点拨和自己的悟性,他的制刀技艺越来越老练,甚至可与其父相媲美。1985年他在保安族聚居地刀匠技艺评比活动中获得第一名。马维雄打制的刀型主要为西瓜头和什样锦双刀。他的作坊中现在购置了砂轮机、抛光机、电钻等机械设备,提高了产量。目前,他平均每天做两把“西瓜头”,2000年,他还特意为保安族艺术节赶制了300把五寸什样锦双刀。
3.马忠孝谱系
代表人物——马忠孝
马忠孝,男,保安族,1945年出生,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干河滩村人。马忠孝年少时,家境十分困难,经常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隔壁的马尕西木阿爷是庄子上的打刀能手,于是马忠孝伙同两个朋友,买了一元钱的冬果梨作礼,向尕西木阿爷求艺。开头的两年,他只是从事拉风箱、抡大锤等粗活,第三年才开始学习煅打刀坯子。当时因为国内资源紧缺,市场尚未开放,打制腰刀的原材料,如红铜、黄铜等相当稀缺,公安部门也在查禁干涉腰刀买卖,于是马忠孝通过同乡的关系,远赴青海省海南州同德藏区,打制马掌、农具等,后来得到当地民兵组织的批准,开始打刀。
马忠孝现在的打刀技术相当高超,主要打制“西瓜头”、“什样锦双刀”、“满把手”等,因质量上乘,外观精美,有很多外地人专门前来订购,他还与青海塔尔寺门前的商客达成协议,长期为他们供货。
4.马七十三谱系
代表人物——马七十三
“保安三庄”之一的大墩村虽然不是打制腰刀的主要村落,但是不乏手艺高超的刀匠,其中以马七十三为主要代表。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马七十三从幼年起就随父亲生活在今青海藏区,以打制生产工具等铁器营生。据马七十三的儿子,刀匠马以努讲述:“20世纪40年代,同德地区的一座佛教寺院意外失火而焚毁后,当地信众受人指点便为新建的寺院寻求一‘回回’做‘尼日娃’(总管),否则就难免重遭祸患,于是他们就找到了我的父亲”。在做寺管的五、六年中,马七十三一面参与管理寺院事务,一面又重操打铁的旧业,开始潜心学习制作刀具。多年以后,马七十三打制的“雅吾其”腰刀因锋利、耐用,而在同德藏区声名鹊起。现居住于大墩村的马谢热夫为马七十三的侄子,12岁时因生活所迫前往同德投奔其叔父马七十三,并在其手下学习刀艺。制刀技术日渐成熟后的马谢热夫又将手艺传授于同样到同德谋生的堂弟马以努(马七十三的儿子)和外甥马洒来。勤奋、踏实的马以努和马洒来经过各自的不懈努力,学到了一手好本领,两人都能打出质量过硬的“雅吾其”腰刀。后来,马以努回到大墩老家开坊打刀,而马洒来在1970年只身奔赴甘南夏河,在当地打制西瓜头、藏刀等刀具而营生,并将手艺传授给其弟马一地力和儿子马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