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比尔·盖茨在哈佛只接受了一年的教育,但不可否认在他的身上依然有哈佛精神的影子。
比尔·盖茨曾回忆起湖滨中学的年代,回忆起那些难忘的日子。那个时候,他整天梦想着有一天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然而,那在当时是多么不合乎实际呀!那好像是谁想拥有一艘核潜艇似的疯狂!
“让我们开始创办电脑公司吧!”盖茨的朋友艾伦不断地对盖茨唠叨着这个目标。
后来,他们开始了他们的电脑制造。通过一场软硬件激烈的争论,艾伦终于认识到他们搞软件有优势,而且不易亏损。他终于同意盖茨的设想,对盖茨说:“我们两个人的综合实力不在硬件上面。我们注定是搞软件—电脑灵魂的料。”
对艾伦、盖茨和他的朋友而言,编写软件不仅是赖以糊口的工作,而且是使命,充满乐趣。然而,紧张的生活使他们若有所失,许多机会丢失了,因为产业有了重大改变而工程师们并不谈论它。
盖茨和艾伦,两名年轻人如饥似渴地吸收任何找得到的电脑信息。不久,这些学生的电脑知识就比老师还多,而且湖滨中学的那部机器也再无安静的时刻。
在电脑室里,盖茨和艾伦越来越亲近,虽然相差两三个年级,可是他们还是成了好搭档。他们一直想测定电脑的极限,并很早就有了一同努力的成果。他们决定以电脑知识获取利润。为了这个目标,比尔·盖茨、理查·魏兰、肯特·伊万斯和保罗·艾伦共同组建了一家公司。
盖茨的小公司所接到的第一份委托工作,是替ISI公司设计薪资表的程序。这个年轻公司所获得的好处是—可以免费使用电脑了。
仅拥有一家公司是不够的,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又共组了交通数据公司,专门提供以电脑计算交通的软件。他们替ISI工作一年之久,以电脑分析数据。可是之后就再未接到工作,交通数据公司因而只停留在网上公司的阶段。不过,这两位年轻的老板,口袋里倒还盈余了几千美元。
1967年夏季,盖茨与艾伦因编写排课程序而赚得了价值5000美元的电脑使用时间。
盖茨和艾伦因为找不到另一部电脑而泄气。他们最后只好自掏腰包买下8008晶片,然后两人与朋友保罗·季尔伯特一起制造电脑。当包着铝箔的晶片送达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神奇,盖茨他们几乎不敢伸手去摸。盖茨和艾伦制造电脑所吃的苦头,使他们确信,他们应该将从事软件生意作为自己的目标。
盖茨回忆说:“我们还是青少年时,保罗·艾伦就教我许多有关电脑硬件的知识,并鼓励我建立信心,并且压注于微处理器。我很幸运,年纪轻轻就发现我的兴趣,而令我如此着迷,至今仍是如此。我也很幸运有双亲给我刺激和鼓励。”在开始了解有关电脑和晶片知识前,他的目标是当个律师或科学家。“我下不了决定。我爸爸是律师,但科学家的工作好像比律师更有趣”。即使如此,盖茨还没有认清未来在电脑业的发展方向,“那不是主流职业,我不认为我能永远当个驰骋者”。
大学生活平淡无奇,艾伦便向盖茨提议成立一家交通数据公司,专门为西雅图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程序。当时西雅图市区内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和高速路通道都装有简单的仪器记录交通的流量。
西雅图有一家公司专门收集记录交通流量的纸卡,然后作进一步分析。艾伦的想法是将这些工作都交给电脑处理,若此构想可行,就可推广到全国。
盖茨非常赞同艾伦的构想,二人着手筹办公司,购买电脑实施创业计划。但是,POP—10型电脑价格太昂贵,唯有另觅途径。艾伦密切关注电脑科技的发展,希望得到性能新颖、价格低廉的设备。
不久后,艾伦在电子杂志上看到英特尔公司推出型号为8008的微处理器,功能相当旧式大型电脑的中央处理装置,但是体积要小得多。于是他打算在8008微处理器上运用BASIC语言设计程序。盖茨与艾伦两人商议合资360美元,买了一个8008微处理器。
1973年秋季,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艾伦也同到了波士顿,平时晚上的课余时间和周末,他便去学校看望盖茨。他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就是什么时候可以有一家电脑公司。
在哈佛大学,艾伦找到盖茨,他们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脑语言。于是他们努力工作,很快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阿尔塔电脑的软件。
经过了几年的奋斗和奔波,1975年7月,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终于将积存于心中的目标变成了现实。他们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正式创建了微软公司。
哈佛哲语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获得一种成就感。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在学习和工作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即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曾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喜欢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青年时代的兴趣对他创立生物进化论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当你为自己选择目标时,应尽可能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不必完全屈服于父母和学校的压力。扬长避短,乐此不疲,就能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