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作为英国一名杰出的女首相,她的一些奇闻轶事也在哈佛学子中广为流传。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西部的格兰汉姆市一家杂货店主的家中,格兰汉姆也是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家乡。
玛格丽特是父母的二女儿。她父亲阿尔弗雷德格外宠爱她,决心将她塑造成自己理想得以实现的人物。阿尔弗雷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深谙世事,深明道理,因此玛格丽特对他言听计从。他爱书如命,不断追求知识,这一品格遗传到了女儿身上。
阿尔弗雷德从不接受“我不能”“这太难”之类的说法。玛格丽特崇拜他,多年以后还记得他的警告:“你必须自己拿主意,你不要因为朋友们的做法而去效仿,你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你要率众之先,而绝不从众。”
阿尔弗雷德教育女儿:“与众不同”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是值得赞赏的品格。这种早年的教育成为玛格丽特以后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她学习很好,如饥似渴地读书。在体育项目中也颇具竞争性。格兰汉姆女子学校的校长说:“在小女孩时,她便口才出众。”她的一位同学说:“她聪明、刻苦,在5岁时便庄重得像个大人。”
玛格丽特5岁时学钢琴,9岁时在当地文艺汇演中赢得诗歌朗诵奖。
赛后女校长表扬她:“玛格丽特,你真幸运!”玛格丽特充满稚气但又相当认真地说:“我不是幸运,我应该赢得。”因为她深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就是依靠这种追求卓越的天性,撒切尔夫人一步一步取得了成功。
哈佛哲语
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