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那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升级你的能力。学会合作,才能发挥出群体的能量,才能利用别人的优势成就自己,而不是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战。有人说:“我们要‘先给成功者打工,再与成功者合作,最后让成功者为我们打工。’”这不失为一种策略;也有人说:“职场人要学会‘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不出事、没事别找事。’”这也是一种方法;还有人调侃说:“要成功,先发疯。”话虽偏激,却也有一定道理。在我看来,职场人要实现梦想,就要时刻记得为自己进行能力升级,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梦想才能成真。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一系列条件组合的结果,而能力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我们处在一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时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升能力。十年前,一个人如果是个电脑通,会被认为是个人才,而现在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都需要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寻找新的卖点,这个卖点就是本事。
我非常喜欢毛主席的一句话,他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我们现在的职场生活不正是如此吗?很多人焦躁不安,担心失去工作,担心还不起房贷,担心生病……这些担心的根源就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过硬的本事,没有一套“仗剑闯天下”的安身技能。
所以,在我看来,学习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只有学习,才可以告别恐慌;只有学习,才可以真正保证职业生命常青。
我做记者的时候,采访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学习能力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丹侬的总裁佘伟达,他说:“识破人生,更要热爱人生。”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是啊,人生的目的不就是有所成就吗?那为什么不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去做第一呢?当年我采访张瑞敏的时候,他对我讲《第五项修炼》,那时,这本书在内地还没有出版。
学习使人强大,那些最优秀的人,都是学习能力最强的人,这是我当年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从做记者开始,我在每个平台上,都抱着学习的心态做工作。在百龙、名人、格兰仕、婷美、永业,我学习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知识。可以这样说,是这些平台成就了我,我也非常感谢这些平台给我机会。
一桶新鲜的水,如果总是放着不用,不久就会变臭。同样道理,一个人习惯了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缺少大的进展,长期下去,能力就会衰减,一生也会碌碌无为。因此,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提升能力,而提升能力的平台就是你为之服务的公司。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接触到三教九流,那些或有名或平凡,或富有或贫穷的人,都可能成为你学习的对象。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贴着大人物,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大人物;只有贴着老板,我们才有可能成为老板。一个成功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成功的人。
一个人仅仅学会让自己强大还不够,还要学会合作。因为,学会合作,会让一个团队变得强大,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职场上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1加1等于2,但如果两个1配合好,成为一个整体的话,那就是11.这个比喻虽然简单,却完美诠释了团队合作的精髓。所谓的团队合作,不是几个人在一起工作,或者能力相加那么简单,还必须讲求配合、互助互补、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能量。
强人强语
职场人要有团队精神,要有群体意识,才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三个人一起挖一条水渠,每人负责一段,要三段都挖完了,水渠才算完工。甲很早就挖完了自己的一段,但乙和丙由于主客观原因,进度慢。这时候,甲有以下三种选择——
第一种:甲自己去休息,乙和丙的事情和自己无关,但因为乙和丙挖得很慢,甲自己的庄稼也会旱死。
第二种:甲对路人或者大官发牢骚说“乙和丙太慢了”、“都是乙和丙的问题”。虽然甲埋怨来埋怨去,水渠还是很晚才通水,甲自己的庄稼还是旱死了。
第三种:甲帮乙和丙干,或者甲不想多出力,愿意动脑筋帮乙和丙找到提速的办法和工具,或者甲真的搬动了大官来监工,或者甲招募到一些路人来做志愿者。总之,水渠及时挖好了,甲自己的庄稼活了。
如果我们把“挖水渠”看做工作流程,甲、乙、丙分属三个不同的部门或者不同的岗位,并各负责流程的一段。假如工作中出现了与上述案例类似的情况,你是甲,你会选择哪一种?
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前两种,那样的话,你自己工作做得再好,最后还是没有“收成”,赚不到钱。如果因为自己无能赚不到钱,那没得话说;如果自己有能力却被别人拖累,那就太冤了。
怎么办?既然是合作,利害相关,就不能袖手旁观。不管你是被逼无奈,还是真心合作;不管你是直接动手,还是间接支援,总要帮“公司”这个团队过了眼前这道坎。可见,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只有在团队中,你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强人强语
学会用团队的优势成就自己,避免因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在我看来,今天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精神,因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团结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才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其实,让自己强大和让团队强大,并不矛盾。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团队中才有价值,只有依靠团队才能发挥本领。让我们和团队一起强大起来,告别本领恐慌!
§§附录一 优秀员工提升能力的六大高效工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与成功者同步,与成功者同步不如掌握成功的工具。
一个人,从凡人到能人,从成长到成熟,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是一个职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一个职场人成功的速度取决于是否运用了最好的工具,而最好的工具往往都是最简单的工具。赵强老师将其20年职场成功经验,总结为六大高效工具。正确运用这六大工具,将有利于职场人发现自我优势、提升自我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前迈入成功者行列!祝各位读者朋友早日升职,早日升值!
§§附录二《本事是干出来的》企业培训学习示例
1.《本事是干出来的》演讲比赛
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本事是干出来的》演讲比赛,要求员工结合工作实际,阐述实干精神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工作能力的方法。比赛分预赛和复赛两个阶段,要求主题新颖、结合实际,要有演讲稿,字数在1000字以内,演讲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拟定演讲主题:“本事是干出来的”、“告别本领恐慌”、“成功从成长开始”等。
2.《本事是干出来的》辩论赛
辩题1
正方:本事是干出来的 反方:本事是天生的
辩论目的:通过辩论,使大家懂得,实干出真知,实干出能力,拥有实干精神的员工,才能获得成长,有所成就。
辩题2
正方:愿干胜于能干 反方:能干胜于愿干
辩论目的:梳理员工的工作态度,使大家认识到,愿干体现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能干体现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能干加愿干才是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辩题3
正方:工作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反方:工作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辩论目的: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在于通过过程提升能力,通过结果检验能力。
3.员工岗位胜任力竞赛
组织员工开展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岗位胜任力或核心技能竞赛。要求员工通过竞赛,结合岗位需求,提升岗位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每个公司的岗位较多,可根据实际,分门别类地展开比赛。通过比赛,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将认识到,提升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参与竞争。
4.《本事是干出来的》学习心得
学习完本书后,请自定主题,写一篇学习心得。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