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8100000020

第20章 都市的兴起与空间体验的“感觉化”

在通过合理合法化的方式建构起来的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中,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空间重组、重构,由此催生出真正意义的现代城市。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入现代性的重要标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化浪潮突破了欧洲大陆的地理场域限制,席卷全球,几乎触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由此而展开的。现代城市空间孕育着发展和变化,正如涂尔干所说:“思想、时尚、习惯、新的行为正是在城市里哺育的,然后传到国家的其余地区”。正是现代城市的出现,割裂了人与土地的关系,破坏了传统伦理道德和政治权力的秩序感,颠覆了前现代社会相对静止凝固的时空观念。现代城市带给人一种与前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充满着矛盾、偶然、短暂、流变和分裂的现代生活。在这个“万物土崩瓦解;中心无法支撑;释放在这世上的只不过是混乱”(叶芝)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现代生活表现为各种声、色、光、电等都市景观的庞大堆积、挤压。现代人在对都市景观的沉迷中,丧失了自我,成为异化的、无根的、漂泊的都市陌生人。因此,沉迷于景观,还是批判地审视景观,成为都市文学置身“景观社会”中所必须面对的主题。都市空间经验的感觉化、片段化、复杂化消解了传统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及话语言说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文学和艺术生产自然无可挽回地陷入到表达危机窘境。一种与都市空间体验和都市生活相契合的新型叙事方式的出现,成为都市文学的内在诉求。

随着都市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迅速扩展,作为现代性重要特征之一的都市化成为生活现代化的空间标志。19世纪中叶,现代性这一“巨型怪兽”植入中国,中央帝国的封闭版图被打破,漫长而痛苦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全新的以商业经济为本位的空间样态——现代城市孕育而生。这种以商品交换为目的,以工业文明为形态,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为关系结构而建构起来的现代都市,因人口聚集、流动频繁、职业构成驳杂、消费形态欲望化、社会生活节奏快以及公共领域增多等原因,显现出差异性、开放性、流动性、消费性、矛盾性等多重杂糅并置的空间特征。对于一向封闭保守、和谐宁静,重视人伦道德的乡村中国而言,现代都市不仅极度陌生,甚至是不可想象的。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随着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深入,都市化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既定经验事实。20世纪初,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具有国际色彩的大都市先后出现,而上海作为早期现代中国城市的示范性样本,无疑是中国走向现代性的一座纪念碑。鸦片战争后,即1843年11月17日,上海被迫开埠通商,昔日的旧式小镇,披上奢华外衣,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亚洲最大的金融、贸易、商业中心,号称“东方巴黎”。1843年,第一家现代出版印刷企业墨海书馆在上海创立;1844年,第一家英资医院——仁济医院在上海成立;1861年,天主教在上海设立震旦博物馆,陈列动植物标本;1865年,电灯在上海出现;1882年,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公司在上海成立;1908年,上海街头出现第一辆有轨电车;1910—1920年,霞飞路现代商业中心已颇具规模,百货公司、咖啡厅、专卖店等应有尽有。与此同时,英美烟草公司、东方百代唱机唱片公司、日华纺织株式会社、法商投资的电车电灯公司等外资企业纷纷在上海投资建厂。30年代,随着国民政府迁都以及日军侵略的威胁,北平原有的文化中心地位失落。诗人林庚就曾感叹:“九一八以来,市民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北平故都的身份全然失去!渐来的是边疆之感了。”,生产方式的更迭变化必然导致新空间的产生。尽管新都市空间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有空间的迅速消亡、凋零,二者总是矛盾性地互相重叠、彼此渗透,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鸦片战争至此,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都市这一全新的、有别于前现代乡村社会的空间样态,神奇地在古老中国的大地上,扎根存活下来,流光溢彩地展示出迥异于古典城镇的都市图景,成为中国诸多现代因素的培养基。

都市空间作为现代生存体验的基本形式,决定了都市人的生存空间体验,同时也决定着文学艺术家的生存空间体验,构成文学的内在生命意蕴。现代都市的建构,带给人一种有别于乡村生活的全新的生存体验,形成都市人的精神生活特征。都市中“街道纵横,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速度和多样性,表明了城市在精神生活的感性基础上与小镇、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对比。城市要求人们作为敏锐的生物应当具有多种多样的不同意识,而乡村生活并没有如此的要求。……正是在这种关系中,都市精神生活的世故特点变得可以理解”。20世纪30年代前后,当已具有相对完整的工业、贸易、金融和服务体系的上海从以宗法制为本位的城镇中剥离出来时,乡村中国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长幼有序、克己守礼、平和仁爱的生存法则也被一步步地瓦解,其显露出与文化古都北京不同的生存样态。奔腾着金钱的波涛,弥漫着流光溢彩的都市作为异质性殖民空间侵入的必然结果,消解了巫魅化、田园化的前现代空间,带给人一种与乡村完全不同的都市生存体验。过度、短暂、偶然成为现代生活的代名词,生活内容的丰富复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精密度的提高、人际交往的表面化和事务主义以及强烈的个人自主性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主要特征。

对文学艺术家来说,上海作为现代大都市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而且使他们在都市生活的现代震撼中,摒弃了传统空间经验的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市赋予海派作家以现代的书写视角,他们放逐了“五四”时期以民族、国家、自由和解放为核心建构的启蒙话语模式,在都市日常生活体验中寻找灵感,捕捉眼前的都市光色和心中一刹那的感觉和印象,从生存体验的层面上确认了都市文化的内在意蕴。玄明在《现代》创刊号上刊载《巴黎艺文逸话》一文,以巴黎为例指认出人类已经进入大都市生活的时代。这个时代里,“裸体替代着拖泥带水的裙裾。南美洲的下流地方来的黑人的ja 和polka。……地下铁道,立体派的图画,打字机,布尔什维克主义,足球,拳术,留声机,五彩照片,电影,庞大的广告牌,夜总会,古加音,丝袜,安全剃刀,空头支票,费罗伊特主义,快而没有痛苦的离婚,英文报纸,第一流音乐都可以在家里听到的无线电,飞机和cocktail(鸡尾酒)。cocktail!这真是我们这时代的大发现。……我们的时代是cocktail的时代!……你可以把各种玩味和各种阶级的人都调和在一起,cocktail的时代啊!”

从感性层面上看,都市的“技术文明不仅是一场生产革命,而且是一场感觉的革命”等自然图景尽管回望在都市的视野里,却不再言说着乡村的诗情画意,自然被包裹上鬼魅、虚幻的外衣,根本无法疗救都市人“吃药也无法预防的”精神痼疾,人最终只能像《夜叉》中的卞士明、《旅社》中的丁先生、《魔道》中的“我”那般,带着深深的失望、无尽的恐惧逃回都市。被都市的概念控制着的都市人从根本上丧失了享受自然的能力,不能以真实的状态与自然相遇,只能停留在对乡村的疏离和无聊、挫折、恐惧之中。施蛰存在小说中以离奇的感觉叙述着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乡村的失效以及都市对乡村无可挽回的吞噬,乡村空间的魔幻化、鬼怪化、巫魅化、异己化缘自都市人多疑、厌世、冷漠、孤独的心理状态,是都市空间经验的曲折表达。因此,李鸥梵在《现代性追求》一书中将施蛰存的这类小说称为“城市新型怪诞侦探故事”。

新感觉派小说既利用空间符号大量堆砌的隐喻手段,参与了虚拟变异的表征性都市社会空间建构,另一方面,新感觉派小说也是新都市空间经验的衍生物,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新感觉派小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正如吴福辉在《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中所说:“现代文学第一个10年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乡土文学……只有到了20年代末期,文化中心南移并与经济中心合一,现代都会上海与现代化都会的文学表现,几乎同时升起,我们方才有了全新意义的都市文化。”

同类推荐
  •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热门推荐
  • 废材逆袭:邪傲魔神狂暴妃

    废材逆袭:邪傲魔神狂暴妃

    21世纪的天之骄子:世界第一风氏集团的千金大小姐即唯一继承人。被小屁孩评价天赋异禀,后被扔在异世成废材,且看她如何逆袭扭转乾坤,勾搭上一枚“贤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堂太远,人间太乱

    天堂太远,人间太乱

    陆只影爱上了一个男人,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她已婚,她已婚也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这个男人是她继女白云朵深爱的男人,这其实也不是最坏的事,坏就坏在这个男人也爱上了她。她有不一样的身世,她有不一样的婚姻。她是不一样的坏女人,年长她二十四岁的丈夫爱惨了她,小她两岁的继女恨绝了她。原以为只是简单的爱,却掺杂了男人之间的阴谋与诡计,漩涡之中的陆只影仓惶逃离。那个男人费尽心思,不顾一切找到她时,她于佛前起誓,为了他,她愿意负尽天下人。她终究没有想到,最后的最后,她以为千斤重的爱,不过轻如鸿毛。
  • 重瞳劫

    重瞳劫

    一个拖着残破身体求医的私生皇女。拥有不祥重瞳之眼,能看见所有人的过往却唯独看不见他。他出身不祥,年纪不祥,连身份证明都没有。他命中注定辅佐帝王,寻得天下正主。这二人相遇,相辅相成。有人靠一个女子使历史走上正轨。有人手握江山却甘愿为一人放弃。这世界孤寂的人那么多,能遇见已经那么不容易。放弃本不想要的,换得每日听美人讲故事又有何亏损?
  • Lance

    Lance

    大概讲的就是以兰斯为主人公与周围的人发生的事情,最终都走向幸福生活的故事吧?会写成什么样我真不知道……随心写的……如果这本书我坑了……别打我……如同我的签名一样,我是真·神坑,入坑需谨慎啊
  • 逆天小说家

    逆天小说家

    大一新生萧硕因写小说一直扑街,国庆长假独自一人来到金城寻找灵感。结果被骗到了一家酒吧内,在危急时刻逆天邪帝撕裂空间来到地球,想要夺舍萧硕。因不知道哪个混蛋在萧硕元神上下了春-药,导致夺舍失败。一身功法和万年记忆全被萧硕得到。萧硕在酒吧拯救了同校“校花”!从此用自己的笔书写以自己为主角的逆天传奇!
  • 孝陵遗梦

    孝陵遗梦

    女教师无意中获得一颗百年红豆,之后产生诡异孕事,法师泄露天机预示腹中胎儿将有一场浮生孽缘;23年后,那个孩子果然在一场车祸后灵魂出窍,梦回明朝。然后一场发生在明朝宫廷的曲折爱情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有病之拿你没商量

    妃常有病之拿你没商量

    一个高二女学生因梦穿越,穿越成赫连家小傻子,被靖王退婚就寻死,重生后是以一个现代灵魂来生存在赫连府,看她褪去痴傻面容,如何展现她风华,站在世界顶峰与相爱之人。本文的女主有点呆,有点萌,总之宠爱多多。情节一:一个带金色面具的女子,一个回旋踢把黏在他身旁的女子踢飞。他欠揍的说:“还是娘子爱我,来,亲一个。”说着把嘴凑过去了。赫连雨迪翻个白眼说:“你能不能不自恋,我是在救你,那是魅妖,你看不出来?”他尴尬了,计谋识破了,他就想亲她,可怎么办呢?
  • 超神学院之青梅竹马

    超神学院之青梅竹马

    邋遢小子穿越超神学院天使星,与凯莎莫甘娜从小便是青梅竹马,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还不赶快来围观ps:作者新人,有不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会改正
  • 娃娃亲保卫战

    娃娃亲保卫战

    80年代初出生的一对小男孩小女孩,5岁被订下娃娃亲,他们在懵懵懂懂中就开始了命运相关的生活。从小时候的抵触,到长大后的纠葛,从小时候同桌,到大学时同校,开裆裤、跳皮筋儿、弹珠、《小猫钓鱼》、“三八线”、“更上一层楼”,抄歌词、传纸条、打“街霸”、校园热血、黄冈中学试卷、1998年世界杯,高考、大学、考研、留学、就业、创业等等,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话题在他们脚下延伸……谁也不曾想到,想要痛痛快快地长大,居然是那样惨烈与悲壮。活色生香的都市中,爱情是否会因一种乡村旧俗而坚贞不渝?我们到底怎样长大?我们在大城市里又是怎样艰难地生存?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