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4700000015

第15章 微妙玄通,善为道者

“引语”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得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①玄通,深不可识②。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③;

豫④兮,若冬涉川;

犹⑤兮,若畏四邻;

俨⑥兮,其若客;

涣⑦兮,若冰之将释;

敦⑧兮,其若朴;

旷⑨兮,其若谷;

混⑩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解”

①微妙,细微玄妙;玄通,通达。就是说古代的一些得道者,心思幽深而高深莫测,精神能沟通上天。

②深不可识,其心思和精神幽深玄妙,不能从表象上被认识。

③容,形容。

④豫,踌躇。

⑤犹,犹豫。

⑥俨,俨然,形容神态庄严。

⑦涣,散也;释,解也。

⑧敦,厚重;朴,淳朴。

⑨旷,空阔。

⑩混,浑,浑浊。

?静之徐清,谓沉静后会徐徐而清澈。

?动之徐生,谓行动后会徐徐而产生。

?盈,丰盈。

?蔽而新成,即推陈出新。

“译文”

古代那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能洞察幽隐,其心灵深不可测。正是因为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地给他一个描述和形容:

他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里涉过大河;

他处处警惕,仿佛畏惧四周的邻居一样;

他严于律己,仿佛在别人家里做客;

他胸襟潇洒,仿佛春天里冰雪融化一样温和自如;

他淳厚朴实,仿佛未经雕琢的玉石;

他豁达开阔,仿佛那空山幽谷;

他浑浑沌沌,仿佛是污水浊流。

谁能在混浊动乱中平静下来,使身心清静如水呢?谁能在安定祥和中长久守持,使心平气和徐徐而生呢?

能遵循此规律的人,能保持谦虚而不盈满,正因为他不盈满,所以总能不断地从陈旧中创新。

“深度剖析”

在这一章中,老子继续阐述“道”,“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把他认为的理想的人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老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

我们要认识“道”,并不是只要认识它的形状、声音、物体,而是主要认识它的规律。它的规律对我们立身处世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认识了“道”的规律,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出现障碍和祸患,就能真正达到明哲保身的境界。

老子对于体道之士的风貌和人格形态试图作一番描述:从“豫兮,若冬涉川”;到“混兮其若浊”这七句,写出了体道者的容态和心境:慎重、戒惕、威仪、融和、敦厚、空豁、浑朴、恬静、飘逸等人格修养的精神面貌。

(一)“豫兮,若冬涉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道者的每一个行动,都怀了特别慎重、警惕的心理,就好像在冬天里赤足渡河一样小心翼翼。这是通过生活常理来阐述高深道理,一般人都知道在冬天里渡河是很危险的事情,在中原地区,冬天的结冰期很短暂而且冰面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就会失足落水,所以,冬天渡河必然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就不要冒这样的大险。君子的日常行为像是冬日渡河,须时刻小心翼翼。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当然不会经常遇到冬天涉大川的事情,所以,人们处理一般生活事物就往往表现得漫不经心和粗心大意。得道者则不然,只要涉及到了具体行动,则在行动之前或行动中,都能够以冬天涉河的谨慎态度来进行,扩大地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每以这种态度生活。

(二)“犹兮,若畏四邻。”这句话的思是说,得道者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约束着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常规,制止着自己的行动使之不过分嚣张放肆,好像是畏惧邻居们的注视。为什么要这样小心、拘谨地生活?邻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对一些远亲倒是并不十分熟悉,但对所有的邻居却无不了如指掌。所以,乡邻关系构成了人生的重要部分。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乡土之外有一些诡秘的或不那么正大光明的活动,却不能做任何令邻居切齿的事;一个人可以不见容于天下,却不能不见容于邻居,所以,老子郑重地告诉人们,一个得道者的所有行动,都一定是百般地犹豫和小心,好像是畏惧邻居。这样的行为,看起来容易,其实大不简单,一个能够誉满天下的人,却往往不能获得邻居的好评。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并使自己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俨兮,其若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得道者无论在任何时候,也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好像是做客的客人一样,以一本正经的姿态来处理生活问题。俨,是形容庄严的样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本正经的意思。在这里,老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样板,这是一个以极端严肃认真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来处理问题、来行动的得道者的生活常态,以客人的姿态来生活,就势必以谦卑的态度对待自己而以崇拜的态度屈从自然;而以主人的姿态来生活,则势必以尊贵的态度对待自己而以嚣张的态度征服自然。可是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看高自己却看不起别人,所以老子的思想是我们应该像客人一样,以谦卑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不要太嚣张。

(四)“涣兮,若冰之将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像冰雪融化一样温和自如。

(五)“敦兮,其若朴。”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淳朴。

(六)“旷兮,其若谷。”这句话的意思是像山谷一样豁达。

其中(四)、(五)、(六)是说做人要效法“道”,成为得“道”之人,就应具有温和、淳朴、豁达的品格,一个人欲想取得人生的成功,那么他只有学会做人。

(七)“混兮,其若浊。”像污水浊流一样浑浊。

老子在通篇里一直提倡“无为”、“不言”的处世态度,像污水的浑浊正是这种处世态度的体现。虽然外貌上表现得浑浑噩噩的样子,但内心却如明镜。

郑板桥有云:“水巧若拙,大勇若怯,天下之智皆在一个‘藏’字。与人交往,藏得巧妙,则能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比之锋芒毕露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从表面上看这种处世态度似乎保守,可细想起来却很是可取。凡事为自己留条退路,不炫耀显露自己,如浊水一般,这样的人才不会犯大错,才会有所成就。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这是说得道之士的静定工夫和精神活动的状况。“浊”和“清”对立,“安”(静)和“生”(动)对立,一是说明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一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浊”是动荡的状态,得道之士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功夫,恬退自养,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这是说明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在长久沉静安定(“安”)之中,得道之土,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生”),这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

总之,老子在这一章要说明的是人要具有敦厚朴实、宽容豁达的人格。

“案例”

隐峰禅师从马祖禅师三年,自以为得道高深,于是有些洋洋得意起来。他备好行装,挺起胸脯,辞别马祖,准备到石头希迁禅师处一试禅道。

马祖禅师看出隐峰有些心浮气傲,决定让他亲自碰一回钉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临行前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头路滑。”这话一语双关: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石头绊了栽跟头;实际却是说那石头禅师,弄不好就会碰壁。

隐峰却不以为然,扬手而去。他一路兴高采烈,并未栽什么跟头,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石头禅师处,隐峰就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并且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石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两眼朝上回答道:“苍天!苍天!”(禅师们经常用苍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隐峰无话可对,他知道“石头”的厉害了,这才想起马祖说过的话,于是重新回到马祖处。

马祖听了事情的始末,告诉隐峰“你再去问,等他再说‘苍天’,你就‘嘘嘘’两声。”石头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有文字,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隐峰仿佛得了个法宝,欣然上路。

他这次满怀信心,以为天衣无缝了。他还是同样的动作,问了同样的问题,岂料石头却先朝他“嘘嘘”两声,这让他措手不及。他呆在那里,不得其解。怎么自己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这次他没有了当初的傲慢,丧气而归。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马祖面前,听从教诲。马祖点着他的脑门:“我早就对你说过:‘石头路滑’嘛!”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应当谦虚认真,不要满足于现状;学习要深入细致,不能心浮气躁。

同类推荐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仙武耀阳

    仙武耀阳

    仙途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终不见尽头......一身怀血海深仇少年在一场阴谋后踏入在黑暗与混乱的修真界。在孤独的路上,一个人难免会产生迷茫,就连前进的道路也会变的犹如弯曲的盘蛇,如果没有足够的耐性与毅力,去等待它伸直躯体,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这条蛇的长度,或许还会错过它隐藏的神秘色彩。在一条孤独的路上,寂寞早以摆在眼前。如冰与火的两个极端,总会从一个世界走到另一个世界。在这一条不见尽头的路上,总会留下一段段冰与火的传说。
  • exo之狼崽们的天使

    exo之狼崽们的天使

    她,只是一个来韩国独立的女孩,在不经意间遇到了他们——亚洲第一天团exo!12只帅气的狼崽会和她发生什么故事呢?敬请期待!
  • 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进行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撰的《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丛书》是我校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成果,也是我校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
  • 路过青春,Goodbye

    路过青春,Goodbye

    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他爱我,我们之间有一条永远都跨越不了的河,仿佛上天如此安排就是为了嘲笑我们。
  • 出世无尘

    出世无尘

    两个普通的士兵在执行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之后,却意外的到了另一个世界。其中一人更是无意中获得了一份承,和接受这份传承所连带的责任。而他在偶然间所救的一人,更是让他在这个神秘的世界展开了一段颠覆了他人生的恩怨情仇。
  • 穿越青楼皇后之曲尽天下

    穿越青楼皇后之曲尽天下

    京城第一美人,吏部尚书之女却遭白莲花陷害,最后上吊而死。看巨星穿越,虐渣男,踩白莲。
  • 寻迹无痕

    寻迹无痕

    青春无痕,何处寻迹。热血飞扬的曾经,都是彼此最好的印象,而我,在哪里还能找到心中的那个你!
  • 咒三首经

    咒三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心莫负

    初心莫负

    公子先开了口“慕巽,字忘川。”嗓音低醇,自带温柔,如羽毛般轻轻抚弄着人的心口。雪念看着他莹润的面庞,心中莫名升起一丝哀伤埋尽万千恶灵的忘川河,为何要用这作为字呢?
  • 相思蚀骨:邪恶总裁

    相思蚀骨:邪恶总裁

    六年了,谁有几个六年青春值得蹉跎,凌岑雪没想到六年后还会遇见他,命里的煞星,梦里的梦魇,六年里纠缠不清,相爱一年,却换来三年的恨,三年的想念,六年后他却不认识自己,这是自己的执念还是心里的执念。爱之所以为爱,正所谓:爱而不得恨而不舍他:张俊凌世界第一财团总裁,冷酷无情,是他身上的代名词,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却爱上一个带着球逃跑的女人,六年后重遇,会是一段很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