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4700000016

第16章 致虚守静,生生不息

“引语”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老子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

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其复③。

夫物芸芸④,各归其根⑤。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⑥。

复命曰常⑦,知常曰明⑧。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⑨,容乃公,公乃全⑩,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解”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⑦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⑧明:明白、了解。

⑨容:宽容、包容。

⑩全:周到、周遍。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于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深度剖析”

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

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致虚守静中的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工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

何谓“归根”、“复命”?“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老子复命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面的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

“复命日常”,这个“常”是通常、经常、正常、非常,推衍开来,也有常情、常理、常规、常例等意思。老子既然把静、虚空、虚无、无为等作为生命的正常存在形式,则所有并作、芸芸、丰盈、作为,便成为生命的不正常存在形式。但无论形式上是正常或不正常,而生命最终将通过不同方式回复到他(它)们的根源处,则是万物之存亡的常情常理。作为人类(动物或植物当然不能理解这种道理),知道了这个常情常理后——则无论他是采取修道者通过摈弃欲望和作为来达到“复命”,还是通过生命力的尽情宣泄而最后走向复命——都可以算是明达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明,即明了、明达、明智、明白,都是通晓的意思。既然知道了物之生死的常情常理,当然就不必心存任何痴愚的幻想,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活着时候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最后的结束方式。事实上,生时的安静如果与死后的沉静没有什么本质以及结局上的不同,则生死对于他们也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一切都顺其自然,这当然应该算是明达。

通过观察万物的生命周期及生命展现,我们多少可以体验到:在流光溢彩、色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万物虽然分别具有不同的生命表现、行为方式、活动规律,它们的习性、习惯、性格、品质以及外观特征也都各有其特点,但生命的本质并没有根本差别。无论是通过丰富多彩或默默无闻来展现和完成它们的固定生命周期,但每一种生命最终总是要复归于它们的根源之处,没有任何例外。而且,从生命的本质来说,它在展开过程中尽管努力争取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过程,但一旦复归了它的根源时,便立即就沉静了下来,至少从表面看来,万物莫不如此。生命的结局虽然是沉寂,但不是死亡,从生命循环的道理看,不过是新的生命历程之开端。

从生存到死亡是万物的常情,生命的本质既然如此,则明达的人自然会遵循着一种常情或常理来安顿自己的生命过程,尽管修道与不修道都各有不同的活法,但他们一般不会拼命地以耗费自己的本体来追求外在的表现。但对于一些不知常情和常理的人,他们往往以轻举妄动的行为来追求生命的外在表现,全然不顾生命本质的枯萎消耗,在老子看来,这种行为对于生命存在来说,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

老子本章强调了“虚”、“静”、“复”、“复命”、“常”、“知常”、“明”等概念,它们是一组意义逐渐深入的排比组合,也可以说它们是一组高深哲理的逻辑排列。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了解到大道沉静无为的根本,将事物的一切来源弄清楚,自然而然就可以包容一切,也自然而然地摆脱掉了欲望的束缚。这是何等的清爽!何等的愉悦!有了这样的清爽和愉悦,相信我们不管干什么,都会摸清要干的那件事的底细、背景、前途、内部结构、外部形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我们要想干好它,我们就有能力将它与我们合为一体,它被我们同化了,这时我们的感受就是它的感受,它的处境就是我们的处境,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视黄金如粪土,把万贯家财作为仗义行事的资本;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作天那么大,在财产上也如守财奴那般只守不出。心胸开阔的人必须具有豁达的人生观,以义作为取舍,仗义而疏财,但决不挥霍浪费。一个人的心胸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心胸豁达往往是成功事业的基础。

战国时代的蔺相如,之所以能一味忍让廉颇的挑衅,就是为了保持将相的和睦,不让秦国趁机侵略赵国,正因蔺相如不失相国的胸怀,深受感化的廉颇“负荆请罪”才成为了千古美谈。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年少气盛,虽英才盖世却心胸狭窄,妒才嫉能,屡害诸葛亮而不能如愿,自己却因此而被活活气死,死前还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愤恨。

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过于狭窄,在遇到不顺心之事、听到不顺耳的话语时,就怒不可遏,见到强于自己者就嫉妒,“恨人有,笑人无”,结果只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危害事业,使自己的气质秉性受到破坏,极大地伤及了嫉妒者自身的元气与身心。

“案例一”

有一个人,日子过得烦闷而无趣,他要去找找那些快乐的人,问问快乐的秘诀。他想,国王尊贵而富足,一定快乐。他见到了国王。国王却说:“我一天要面对那么多要处理的事,我还时时要操心王位是否牢固,我晚上觉都睡不安稳,哪有快乐可言?”他又想,流浪汉一天无忧无虑的,一定快乐。但流浪汉却说:“我连今天晚上到哪儿睡觉都没着落,我哪会快乐?”这个人搞不懂了,世界上真没有快乐的人了吗?我上哪里能找到快乐的秘诀?这时一个老者告诉他,国王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权力和金钱迷住了心灵;流浪汉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贫困压倒。

快乐不快乐,就在你自己。

“案例二”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一位老人,问他:“年青人,干吗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

“这从何说起?”青年问。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

“不干!”

“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0万了,你还不高兴吗?”

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那青年在思索。

平凡的生活处处充满着快乐。这恰好印证了牛顿的一句话:“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我们还要唉声叹气吗?我们为什么不做个快乐的人呢?生活中有不顺、有烦恼、有压力,但只要你保持愉快的思想,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哈密顿说:“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你选择哪一种呢?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平行宇宙观测记

    平行宇宙观测记

    明暗交错,生死轮回。体验一次充满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奇妙之旅.....以灵魂为支点,生命为力量,穿过无限世界的阻隔,见证无限的精彩。生死之中,用生命去开启自己纵横无限的旅程!将以上内容精简为:“一个平行世界观测员的日常生活”
  • 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的距离

    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的距离

    “一个喜欢你的人,他愿意花上一个下午时间戴上耳机仔细地听你歌单里的音乐,他愿意一遍又一遍地翻看你儿时写的日记,他愿意去研究你说过一句喜欢的东西,因为他想了解你没有他的过往,了解你的全部,这样一来,他拥有的你就更多了一些。只要你一转身伸出手,已经走出九十九步累的精疲力竭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踏出最后一步,对你说:‘我来了。’”我看着他泛着夕阳余晖般温暖潮涌的眼眸,深深浅浅一一扫过,那里承载了太多的过往。所有的爱恨纠葛,所有的执念,又或者是依恋和不舍,他都一声不吭地全盘接受。我迟疑着伸出手,有些颤抖,有些期待还有些惧怕,他猛地拉过我的手,把我的脑袋按在怀中,轻声道:“我来了。”
  • 《梵帝剑道》

    《梵帝剑道》

    近身凌厉斗剑术,无上高深掌剑诀。百世流传古剑名,强者传说震古今。这是一个以脉气为底以剑修道的帝武大陆世界。
  • 乐游仙

    乐游仙

    Leyoo.乐游仙。
  • 当坏小子遇到她

    当坏小子遇到她

    高中混混子豪,遇到了父亲朋友的闺女,因为一个爱情赌约,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
  • 五行九州志

    五行九州志

    一场万年的谋划即将到来!五行元素是否为世间唯一的法力?九州大陆又是否为天地间唯一的生存之地?万年前的使命又是否正确?尽信书岂非无书?!
  • 戏无常

    戏无常

    话唠专业户,著名的将军府大小姐辜霈琛,一直觉得她的远房小哥哥长得很面熟,初次见面就语出惊人道:“我们,是不是在阴曹地府见过面?”从此被世人当作错误勾搭的典范,成为人们闲茶饭后的乐资趣闻。“我们肯定见过。”辜霈琛鬼兮鬼兮的对他道。后来,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辜霈琛问他,“你有名字吗?”“没有。”“怎么会没有名字呢?每个人都有名字,就像你现在,投胎了唤作……”他打断她,“本来是有的,后来,忘了。”“那别人怎么称呼你的,常黑吗?”“……为什么叫常黑。”“因为你是黑无常啊!”
  • 向阳孤儿院3

    向阳孤儿院3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tfboys之海滩爱恋

    tfboys之海滩爱恋

    三只和三个女孩,经过了许多挫折,最后终于走在了一起。
  • 重生宠婚农家女

    重生宠婚农家女

    前世,亲眼撞破丈夫的奸情,被害早产的邹茜没能逃过命运的残酷,最终一尸两命!重生一世,面对依然圣父的爸爸、面对性子懦弱的妈妈、面对曾经错失的那个他,邹茜下定决心,再也不要退让,再也不要妥协!她会好好守住自己的幸福,守住最爱她的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