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①。
此三者不可致诘②,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③,其下不昧④。绳绳⑤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⑥。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⑦。以知古始⑧,是谓道纪⑨。
“注解”
①“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观所不能把握的道。
②致诘:究诘,追究。
③皎:光明。
④昧:阴暗。
⑤绳绳:形容纷芸不绝。
⑥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⑦有:指具体的事物。
⑧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⑨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
这三者的形象无从究诘,它是浑沌一体的。
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还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
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做“惚恍”。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必须了解最初的历史,才能参透“道”的规律。
“深度剖析”
在本章老子为我们提出了三个带有悬念的命题,即所谓“夷”、“希”、“微”,它们分别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摸的没有形体的东西,也就是无形、无声、无状的东西,老子认为这些无形、无声、无状的东西根本不能追根问底,但是它们却可以浑然而为一体。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是说看不见的名叫“没有”。老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要人看到“没有”,看到“空无”。老子在另一章说“大象无形”,意思是大的图像是没有形状的,感觉像是没有,其实有。人从认识有形到认识无形,本身的形状也渐渐扩大。
人从看到了空气那一天才算是真的长了眼睛。同时,人只有领悟了虚空的含义才会明白人是怎么回事。世界必须是空无的才能运转,如果世界是实心的,像块整石,那就会把人闷死。
老子说“听之不闻名曰希”,是说听不到的叫“寂静”。老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要人听到“寂静”,听到无声之声。老子在另一处说“大音希声”,是说最大的声音充盈世界,以至听不见。比如人睡在夜晚的海船上,开始时听见波涛,渐渐地也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样,我们就知道寂静其实是一种声音,正如寂寞其实是一种语言。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到寂静的声响,是因为它已完全占据我们的心灵,合二为一。很多时候我们听不见静音,其实是那声音太大太近,而不是太小太远。所以,寂静是可以倾听的。从听到静音的那一刻起,人恢复了听觉。孔子在梦中听周文王弹琴,听出了“无声”。
老子说“抟之不得名曰微”,是说捉不到的叫“微茫”。老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捉到微茫。微茫如暮色,仿佛不可触摸,其实人走在暮色中,全身都是暮色。
老子说:“此三者(指看不见的形象、听不到的声音、捉不到的苍茫)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不可致诘”就是不可追问。世界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不可追问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不是追问起源,而是把握现在。追问起源必会陷入无限虚空,不如将世界作整体的把握与认识。世界并不是从哪里来,而是由很多元素共同合成。你要问我风从哪里来我知道(宋玉说风是“起于青萍之末”),你要问我世界从哪里来我不知道,因为世界原来并不是一个整体,上帝都不能一天就造完;世界,可见其组成是分层分次的,是一个有序的东西,大概是由图像、声音与微茫组成。
老子说它们确实存在但却无法命名,因为它们缺少可以进行比拟的对立或等同物;而且同时,它们也没有形状、没有表象、没有标记,只不过就是一个混沌的存在。按照老子的理论,这个不能言说的东西,就是“道”,老子认为大道就是那个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摸也摸不着,无法用我们人类的感官去感觉,只有用意识去体会;无法以概念来分析和判断,只能以精神来接近的自然规律。因此夷、希、微都只是一个简单的描绘词,无法以它们来探索大道的本源,也无法真正了解大道。因为大道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存在于冥冥之中的,是变化的,是无影无形、无声无息的。它没有光亮和黑暗,没有前进与退后,没有停止与运动。可以说它没有丝毫的相对性,它是永恒的,是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当你感觉到它的存在,似乎可以把握到时,它却又忽然回归到先前无迹可寻的状态中去了。总之它给我们的感觉是惚惚恍恍、恍恍惚惚,无始无终,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最贴切的概念来概括它,因此把它叫作“惚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虽然道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从而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被公认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一直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道就在我们的身边。道就是规律,道就是自然界中的注定,是不可违背的。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就能够掌握自古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
“迎之不见其首”,指看不见开头。“随之不见其后”,指找不到结尾。看不见开头并不是没有开头,而是开头太乱或太远。找不到结尾并不是没有结尾,而是结尾太远或出乎意料。这两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龙的巨大与灵动,我们做事当如神龙,不能让人看见首尾,不能示人以全貌,这样才能不被控制,连龙都怕被控制,因为龙多屠龙的人也多,何况人。有的人喜欢无保留地展示自己,只能自取灭亡。
引用庄子的一个成语“目无全牛”,但他没说“目无全龙”。龙是无法看全的,因为它太长太远、太高太散。而正因为它如此庞大,所以是可以触摸的。越大的东西越能走近,因为它把空间逼小了。人走在大山上,走了半天还以为没上山,往下一看原来已经在山上了,山太高太大,以至缓缓上升时人容易忽略。
在这一章老子要表明的观点是:做大事之人如神龙一般,自身清清楚楚,却只让人看到该看到的部分。有人看到龙鳞,说是金子;有人看到龙爪,说是霹雳其实都是管中窥豹,只能看见斑点。盲人摸象,只能摸到厚墙。豹与象都只能走不能飞,已经让人如此难以见到全貌,何况飞龙!。一代圣人孔子就把老子比喻成“乘风云而上天”的神龙。
“案例”
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庞涓聚集全国兵力,再次攻打韩国。韩哀侯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孙膑乃建议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田忌说:“军师上次用过此计,这次再用恐敌人识破。”孙膑笑着答道:“这次我另有计谋让敌人上当。”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率齐军直奔魏都大梁。
魏惠王见齐军来攻大梁,急忙命令太子申和庞涓回兵救魏。孙膑深知庞涓有勇无谋,只能智取,不能硬拼。于是,他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计谋。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时,孙膑就命令齐军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时,只见地上满是用来煮饭的灶头,经清点有10万之多。齐军次日又急急退却,驻地留下5万个灶头。第三天齐军的灶头减少到2万个。庞涓见状,非常高兴,命令魏军继续追赶齐军。太子申问其故,庞涓说:“我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怕死,三天之内士兵就逃走了大半。我军穷追不舍,定能取胜。”
后来,齐军退到了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见这里溪谷深隘,道路狭窄,很适宜设兵埋伏,就命令士兵砍下树木作为路障,又把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剥去,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接着,孙膑吩咐1万弓箭手夹道埋伏,只等庞涓前来送死。
黄昏时分,庞涓带着疲惫不堪的魏军追到马陵道。在士兵清理路障时,有人发现路边大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持火把一照,只见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失色。孙膑一声令下,埋伏在两旁的弓箭手对准魏军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中了箭的庞涓自知生还无望,只得拔剑自刎。
孙膑以减灶的办法,制造士兵数量减少的假象,瞒天过海,示假隐真,诱使庞涓上钩,进而一举将其歼灭。这就是做大事像神龙一样不见首尾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