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寒清苦的生活,有些人以为苦,而不少名士、隐士则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把忍受清贫的生活当成一种修身养性,战胜人性中贫欲的一种方法。他们不以此为苦,反以此为乐。
三国初期,刘备在三顾茅庐,敦请诸葛亮出山的前夕,曾会见过一位“水镜先生”。他告诉刘备一句著名的话:“卧龙、凤雏,得一人而安天下。”“卧龙”是指诸葛亮,“凤雏”便是指庞统。
这位“水镜先生”的真名叫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善于识别人才,但不随便议论。他居住在襄阳一带,属刘表管辖。他认为刘表为人阴险,必定暗害好人,所以更加隐讳,闭口不谈当时各派人物的是非。凡是有人问起他,某某人怎样?不论这个人是好是坏,他都只回答一个字:“佳。”
有一次,他的妻子劝他说:“人家向你请教问题,你应该明确地回答人家,怎能不分青红皂白,都说一个‘佳’字。这难道符合人家请教你的原意吗?”
司马徽抬头看了看妻子,微笑一下,点点头说:“像你这样讲,也是佳!”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一说是司马徽的侄子,后来曾在刘备手下担任军师中郎将,帮助刘备进攻四川,在围攻雒县时,不幸被流矢射中,死时才三十八岁。庞统少年时代性格内向,不太惹人注意。他十六岁的时候,曾经去看望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摘桑叶,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从白天到深夜谈论了很长时间。司马徽非常赏识庞统,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南郡文人中的首领。经司马徽的这一番赞扬,庞统的声誉便一天天高了起来。
后来司马徽移居颍川老家,庞统从南郡历经两千里行程前去探望。到了司马徽的住地,见他还是在树上采桑。
这时庞统的见解和少年时代有些不一样了,就从车子里探出头来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该挂着黄金大印,佩着紫色的印带,怎能委屈自己的才能,在这里做养蚕妇人的事呢?”
司马徽听了,笑笑说:“你先请下车,我再回答你的问题。”等庞统下了车,他接着说:“你只知道拣小路走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但不知道走小路容易迷路。过去尧时的伯成子告别诸侯,到野外去耕地,并不羡慕功名的荣耀;孔子的弟子原宪住在用桑树条圈成的门枢的屋子里,不要高大的官家住宅。他们不稀罕住华丽的屋子、用肥大的马拉车、使唤几十名侍女。这就是古代的隐士许由、巢父心胸宽阔的地方,也是伯夷、叔齐足以骄傲的原因。在我们这些人眼里,认为像吕不韦那样奸诈手段骗得官位的人,或者像刘景公那样拥有骏马的昏庸君主,都是不足以夸耀的。”
司马徽的一番话,深刻地教育了庞统,他认识到能够忍受住贫寒的生活,也是一个具有才干的人所应具备的品德。正是耐得清寒,也才能不为名利地位所动。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世不能只是追求富贵功利,任何事情都要从正道上取得,只能拥有应该拥有的东西;否则,还不如守着朴素和贫寒,具有纯真的人格。庞统迅速领会到它的含义,对司马徽道谢说:“我生活在中原的边陲地带,很少听到精奥的道理。今天如果不是叩响你这座洪钟,敲响你这面能发出雷声的大鼓,还真不知道天底下竟有这般激昂慷慨的音响哩!”
庞统也是智者,但也难免有一些糊涂认识,水镜先生的一席话,让他知道了忍贫安困也是人生修养的一个部分。只有能忍耐住清贫,才能在以后发达的时候真正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