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7500000018

第18章 读《小王子》札记(1)

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

我读到“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这句话时,油然想起清朝诗人张灿那首《手书单幅》: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多少大人们在朝着名利冲锋陷阵的路上渐跑渐远,曾经的那分纯真和梦想已销声匿迹,还有多少人能记住“书画琴棋诗酒花”呢?也许真的是“没有大人懂得这有多么重要呵”!

《圣经》上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是呀,任何人都无法牵住日子的飞逝,但可以保护自己的童真;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季节的变更,但可以挽留自己的童趣;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岁月的流转,但可以呵护自己的童心。而童真、童趣、童心正是人生不应遗失的、宝贵的“固定资产”。

造孽的父母

圣埃克絮佩里写道:“我的画家梦想在六岁那年就被大人断送了,除画过剖开和不剖开的蟒蛇,就再也没画过什么。”

反观我们身边的许多父母,不也正在断送许多孩子的美好前程吗?他们忽视孩子的个人潜质和个性特点,以实用为原则;以功利为标准,以得失为尺度,把孩子当作做练习题的机器;节假日也要孩子去补课;强迫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所谓的兴趣班,有的甚至把自己这辈子未能实现的人生愿望转嫁到孩子身上。仅凭分数看优劣,做梦都想自己的孩子考个高分数,上所名牌学校,找个体面的工作,好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和光宗耀祖。这样教育培养的方法,不知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损害了多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埋没了多少未来的英才。这样的父母不觉得愧对孩子、愧对上天吗?

“孩子应该对大人多多原谅才是。”但上天会原谅吗?

大人们就喜欢数字

“大人们就喜欢数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不会对你问:‘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标本吗?’他们问的是:‘他几岁?有几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挣多少钱?’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幢漂亮的粉红色砖墙的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幢房子的。你得对他们说:‘我看到一幢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便会高呼:‘多漂亮的房子呀!’”

说得对极了,大人们就喜欢数字,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枯竭,你只能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跟他们打交道。可是,人生的快乐、幸福、浪漫、诗意等这些美好的心理体验,哪一种又离得了大脑的想象呢?

人生有了立足的大地,毕竟还要有仰望的天空呀。

权力

在小王子拜访的第一个星球上,住着一个国王。这个国王把命令小王子打哈欠也视作自己的权力。这引发我对权力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思索。

我认为,权力有两种,一是话事权、一是话语权。就像那位国王一样,人人都渴求权力,是与生俱来的。我的依据是,每个人降生世间的那一刻,都首先要哭几声,这几声啼哭的意思,完全可以理解为“我要说事”,或是“我要说话”,只是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而已。

一个人想拥有话事权,就必须当上领导。这种权力与职务的高低成正比,职务越高,话事权就越大。但这种权力具有物质性,即使用上最好的策略和举措,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满足,因为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是千差万别的,而且这种权力容易产生腐败。作为领导,要尽量用好手中的这种权力,并防止出现腐败,最根本的就是要修好官德。

一个人想拥有话语权,就要寻找到人生宇宙的真理。这种权力与寻找到的真理的多少成正比,找到的真理越多,话语权就越大。但要注意,谎言不等于真理,如当年德国纳粹党那位名叫戈培尔的宣传部长鼓吹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本身就是谎言。话语权具有精神性,人们从中会得到心灵的抚慰、精神的鼓舞、人生的启迪。思维模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等,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权力的影响和教化。人类历史上的经典名言、警语佳句能传承至今,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这种权力能让更多的人乃至全人类都受益,惠及众生。

就像“硬实力”和“软实力”一样,话事权和话语权没有谁优谁劣。但从时间上来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如明朝汤显祖在《牡丹亭·虏谍》中所说的“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样,话事权就像稻草,烧得再旺也是一阵子的事,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所以会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说。而人生宇宙是永恒的,所以作为反映人生宇宙真理的话语权,当然也是永恒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自知

国王说:“得让每个人去做他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我由此相对应地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能获取成功,但有的人纵使作过多次尝试;有的人付出过多次努力;有的人进行过多次冲刺,却都是屡战屡败,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造成这些人经常失败,难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无法让自己如愿以偿,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自知,导致其最初就选错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和奋斗的目标。因为缺乏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商情商、长处短处等全方位的深入了解和真实认知,就会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官运亨通,自己也跃跃欲试,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却不知自己不是当官的料;看到别人经商发财,自己也做起了发财梦,跟着纵身商海,却不知自己不谙水性;看到别人搞学术研究出了名,自己也心痒痒,决意要去钻研钻研,却不知自己耐不住寂寞……如此这般,走不适合自己走的路,追求不适合自己追求的东西,以己劣势,用己所短,即使投放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意,充其量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当然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铭刻着一句至理名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此视作哲学的最高要求。一个人切实做到了全面地认识自己,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就能够扬长避短,选定最能充分发挥自我优势的人生坐标,选准最能充分展现自身潜能的人生道路,选对最能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航向,主动地驾驭自己的命运之舟,驶向成功的彼岸。

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志者事竟成。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是鱼儿就要到水里才能跳跃,是鸟儿只有到空中才能飞翔。唯有认识自己,才可以科学地设计自己,准确地把握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富有成效地用好自己,进而实现自己,成功自己。

自知,是成功的基石。

自省

“审判自己要比审判别人难得多。要是你能审判好自己,你就是个真正的智者。”这真是国王的真知灼见。那位国王所说的审判自己,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自省。就如曾子所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然而,现实中总有些人不懂得自省,不善于自省,甭管是与亲人、亲戚、恋人、朋友,还是同事,相互之间一旦发生矛盾或摩擦,总把指责怨恨的目光投向对方,认为都是对方的原因,对方的过失,对方的责任,极尽罗列对方不是之能事。更有甚者,蓄意放大对方的缺点,夸大对方的不足。这样,非但解决不了矛盾,化解不了摩擦,反而会恶化相互之间的关系,或与亲人反目成仇,或与亲戚断绝来往,或与恋人分道扬镳,或与朋友生出怨恨,或与同事形同陌路,甚至双方对簿公堂,最终不欢而散。

常言道,勇士责己,懦夫怨人。人们之所以把严于审责自己者称为勇敢聪明的人,而把总是埋怨别人的人视为软弱无能的懦夫,就是因为前者有着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而后者则缺乏正视自己的胆识和勇气。老子说得非常有哲理:“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可见,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战胜自己各种人性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开示我们,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不会看别人的过错,更多的是检讨自己,经常进行自省。而一个能自省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修正错误;就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少走弯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就能对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不断地过滤、了解、发现自己,超越自我。一个常常自省的人,是谦逊的人,坦诚的人,豁达的人,自然也就是一个能赢得更多信任的人。一个人也只有在自省中,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走向成长和圆满。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学会经常地反省自己,人贵在自知呀!

守望灵魂

第三个星球上,正在喝酒的那个酒鬼告诉小王子,自己为喝酒感到羞愧。对这个醉生梦死的酒鬼,小王子也感到爱莫能助。

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那位中学生霍尔顿,为防止那些在麦田里乱跑的孩子掉下悬崖,甘愿站在悬崖边做一个守望者。而要防止我们自己的灵魂堕落,却只能靠自己来守望。

人之初,性本善。上帝最初给我们每个人的都是一颗至真、至善、至美的灵魂。但经过凡尘俗世的濡染之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真里面渗入假;从善里面加入恶;从美里面混入丑。结果有的热衷于吃喝玩乐、有的纵情于声色犬马、有的沉沦于纸醉金迷……活得越来越庸俗,越来越病态……以致魂不附体。

抛弃亿万身家的“林黛玉”陈晓旭出家,曾经引来舆论的广泛关注,褒贬臧否,众声喧哗,众说纷纭。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林妹妹”选择的是守望自己灵魂的一种方式。这可以从她自己曾经说过“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的话中找到最好的注脚。

我们也许不用像陈晓旭那样遁入空门,隐居修道,直至香消玉殒。但守望灵魂却同样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就像我们居住的房子要经常打扫,身穿的衣服要经常换洗一样,我们的灵魂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否则就会沾染“灰尘”。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给我们自己的灵魂进行“打扫和洗涤”呢?最佳的选择应该是看书。俗话说:“开卷有益。”看书乃人生的一大乐趣,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是修身养性的良方。英国政治家、科学家约翰·卢得克在《读书的乐趣》一文中甚至借家财万贯的马考雷之口说:“我宁愿做一个穷汉子,挤在一间狭小却富有藏书的阁楼上,也不愿当不好读书的国王。”

学会守望自己的灵魂,不断在精神上求索,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努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祥和,这样就不会陷于物欲的泥潭,掉下贪欲的深渊,才能让我们的灵魂始终诗意地栖居着。

不要在忙碌中迷失自己

在第四颗行星上,小王子遇上了一个大忙人。这个忙碌的商人看见小王子到访,连头也没时间抬一下。不过,他对自己忙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真是瞎忙。

其实,地球上的人不也一样吗?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大脑神经绷得越来越紧,脚步也走得越来越急。不是忙于开会,就是忙于出差;不是忙于上班,就是忙于应酬;不是忙于追名,就是忙于逐利。总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天天都几乎满负荷地工作,甚至忙得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报载有一位“无冕之王”,她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机器启动的空当上厕所,完了再冲出来输入密码,然后再回去刷牙、洗脸。吃早餐时,左手拿面包,右手握鼠标,目不转睛地翻看信息;看电视新闻时,用“画中画”监控几个同时播出的节目,不断转换频道,累得筋疲力尽。时下像这位“无冕之王”那样处于紧紧张张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只要稍加留意便随时都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地铁的车厢里,还是在公交车或是单位的班车上,不少人都在抓住时间闭目养神,稍作歇息甚至打起了瞌睡。为了忙于工作,许多人抽不出闲心陪伴亲人,分不出闲情谈情说爱,挤不出时间与朋友叙旧。在人生的词典里,似乎永远只有工作、工作、再工作。这简直就活得如同机器一般。

上帝在六日内创造了世界万物后,便在第七日歇工休息了。并告诫人类既要学会工作,也要学会休息。我们这些上帝的子民们总是这样忙忙碌碌,难道要违背上帝的训导?周国平也说:“休息是神圣的,因为闲暇是生命的自由空间。只是劳作,没有闲暇,人会丧失性灵,忘掉人生之根本。”人一旦失去了性灵,当然就谈不上是万物之灵了。亚里士多德说得更实在而动听:“休闲,让我们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正是,静中观物动,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忙处会偷闲,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墨西哥山地民族有这样一句谚语:“身体行走得太快,灵魂会赶不上来。”一个人的灵魂要是失落了,人生还会有方向感吗?这真是值得忙忙碌碌的人们深思呀。

同类推荐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热门推荐
  • 青春茫

    青春茫

    一次高考,一次填报志愿,一对父母给儿子做出的选择,一切一切原因引发的结果则由一个正处青春阶段的少年独自感悟。在校园里遇到的人的价值观与自己的差异,在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面前的障碍,在得到爱情使面对的现实危机,在面对迷茫未来时的无奈,一切使青春少年陷入抑郁。本书描写当代大学生在对未来和爱情所持有的态度,旨在揭露各中原因,渴望引起共鸣,从中能作出改观。
  • 石头村传

    石头村传

    本书以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为时代背景,通过描写粤西山区一条小山村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勤劳智慧的土生土长的石头村人为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书中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缩放,是聚合走共同富裕的诠释,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写“三农”题材的现实主义力作,为走共同富裕的宏大理想,更为这一梦想增添了丰富的资源。
  • 狼血之警

    狼血之警

    …一个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的暗黑组织,到底在构思着怎样一个计划,他们打破了生物学的常规,口口声声说要进化人类。但是,主角的遭遇告诉我们,一场惊天阴谋正在席卷而来,到底光明究竟能否射杀黑暗!人类,是进化?还是退化?……铺面而来的死亡气息让这场战斗一触即发!!!
  • 因为梦想,我的青春更美好

    因为梦想,我的青春更美好

    四个有着同样梦想的女孩聚在一起在父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梦想!
  • 白领伊索

    白领伊索

    本书以伊索寓言加白领攻略的方式,从职场规划、谋取职位、求职成功后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一直到对职场生涯最后结果的评价,做了一个链条式论述。
  • 霸道王爷追妻忙

    霸道王爷追妻忙

    她,一勾嘴角,邪魅天下!他,一勾嘴角,妖魅众生!她与他,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一次偶遇,成为一体。她本是废柴一枚,但他却是绝世天才!且看她如何推倒众生,邪魅天下!女强爽文一对一!
  • 没了现在何况未来

    没了现在何况未来

    “花无叶则无臂,花无果则无心。”这是孤儿院院长为她们起名时所想之事,希望她们永远如花般美丽、绚烂、无忧。当苦难重重压来之时,他们是否能忍受何为割爱,何为背叛?是否会看破一切,获得最后的新生?当昔日的好姐妹形同陌路,为他人争得你死我活之时,可否想到过那个年迈的赠与他们名字的人?当一朵花没有了叶与果实,就形同死去之时,可还记得当初的誓言,记得最初的美好?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可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之时,结局就已经注定。她们之间无一人会平安喜乐、一世无忧。等待她们的终究只有无止尽的暗黑深渊与撕心裂肺的痛苦。待一切归于原点,她们又将何去何从?
  • 维摩经略疏

    维摩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蚀骨恩宠:血色守宫砂

    蚀骨恩宠:血色守宫砂

    她只是夜间侍寝才出现在他榻上,与他辗转缠绵、为他暖身的一名替身侍妾本以为可以依旧淡漠,但被掠的身体和沉沦的心又该何去何从?或许一开始,便注定了她在黑暗中妖冶的生活阳光下灿烂的笑容没人注意她眼中闪过的寂寥,黑暗中娇媚呻吟无人知道她心中泛滥的泪水当一切回到简朴随意时,她是否能够行云流水般的自在生活?是否还能回到那坐看云卷风舒的日子?
  • 我的阴司鬼夫

    我的阴司鬼夫

    一次诡秘的探险,让我陷入黑暗的深渊。横死的室友,午夜找上我的冤魂,神出鬼没调戏我的邪魅的男鬼……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在亦真亦假的梦境中,我终于看到,蓬乱漆黑的头发里露出一张苍白鬼魅的脸,冲着我露出笑容:“闯完了祸就想走?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