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200000026

第26章

在本章中,子张认为,一个有修养的士,应凡事以义为先,勇于承担责任,甚至能够舍生取义。一个有仁德的人,应坚守仁道忠实坚定,固守道德并能将之发扬光大。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问交①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②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③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

①交:交往。②拒:拒绝。③矜:怜悯,同情。

【译】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交友之道。子张问:“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值得结交的人就与他结交,没有长处的人就拒绝与他交往’。”子张说:“这与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既能够嘉勉有能力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非常贤明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具有令人称道的贤德,那人们就会拒绝与我结交,这样我又有什么资格拒绝别人呢?”

【解】

子贡曾问孔子:“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孔子回答:“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从子夏与子张对待交友的态度来看,孔子对二子的把握的确十分到位,子夏交友过于狭隘,子张则过于宽泛,二者互补中和一下就更好了。

门人故事子夏哭子

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为他哭泣。”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来,说道:“天啊!我没有罪过呀!”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师,后来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父母去世,老百姓连听都没有听说,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你却说:(你没有罪过)“你怎么会没有罪过呢!”子夏扔下手杖拜谢曾子道:“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

①小道:指各种具体的知识、技能。②泥:阻滞,妨碍。

【译】

子夏说:“即使是农圃医卜等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想要做远大的事业,便不能陷溺于其中,所以君子不去从事这些方面的事情。”

【解】

这大概就是专家与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区别。后者不是专家,但前者也不是小道。现代生活中,衣食住行不管多么微小的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缺少了哪一方的配合,都会导致社会运转失常。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新知识,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到的本领,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之人了。”

【解】

子夏在这里强调了一种学习方法——“在学习一些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温习旧的知识”,学习重在积累,不可一日而废也。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

①笃志:坚定志向。②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译】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并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向别人请教与切身有关的问题并且深刻地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解】

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范问远思,则劳而无功。值得注意的是,子夏这里所理解的“仁”并未直接涉及实践认知,这和孔子一直以来的注重实践略有出入。

【原文】

子夏曰:“百工①居肆②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

①百工:各种的工匠。②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译】

子夏说:“各种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努力学习谋求自己的仁道。”

【解】

社会各有分工。百工各成其事,君子不亲自劳作而享“白食”,是因为君子从政、谋道也是一种工作。

【原文】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楛矢贯隼

【注】

①文:掩饰。

【译】

子夏说:“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解】

君子“过则匆惮改”,小人犯则倾向于文过饰非,推脱责任。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①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

①即:靠近。

【译】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感觉有各种变化,远看他的样子是很严肃的,接近他时会发现他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是准确犀利的。”

【解】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温润中又包含着肃静与严厉。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①其民;未信,则以为厉②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③己也。”

【注】

①劳:役使。②厉:危害。③谤:诽谤。

【译】

子夏说:“君子要先取得人们的信任,之后再去役使百姓;如果没有建立诚信,百姓就会以为是在危害他们;君子要先取得信任,然后去劝谏;如果没有得到信任,就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诽谤。”

【解】

上句讲用民,下句讲侍君。告诫人们做事之前,要先赢得对方的信任,坦诚相待,否则就容易被误会。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①闲②,小德出入可也。”

【注】

①逾:超越。②闲:木栏,这里引申为界限。

【译】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不必过于苛求。”

【解】

孔子曾在《宪问》篇中讲述了有关管仲的事情,他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安定下来,老百姓直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早就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沦为落后民族了。他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小信,在小山沟里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呢?”这是一个非常生动而又能够准确说明“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的深刻道理。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①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②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注】

①抑:但是,不过。②诬:歪曲。

【译】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洒水扫地、招待宾客的事情可以了,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对于根本性的知识则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到后,说:“唉!子游的话说错了啊!君子之道,应该先传授哪些?后传授哪些?这就像草和木一样,应该有所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如此歪曲呢?善始善终的人,那是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吧!”

【解】

子游和子夏在对“君子之道”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在传授学生的方法上也不同。子夏认为,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主次分明,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

①优:有余力。

【译】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应该潜心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可以去做官。”

【解】

“学而优则仕”深入人心,“仕而优则学”却少有人问津。

【原文】

子游曰:“丧致①乎哀而止。”

【注】

①致:极致、竭尽。

【译】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解】

子游认为,居丧的“礼”只要达到尽哀的程度就可以了,不应该有过多花费,也不应该哀痛过度。这是儒家一直提倡的情感节制。颜回死时,孔子不愿对其厚葬,但也因“哭之恸”被弟子问难,可见圣人对情与理的处理。

【原文】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了,但是他仍然没有达到仁德的境界。”

曾子说:“气势盛大得很啊,子张,难和他一起行仁道了。”

【解】

朱熹认为这是因为子张好为高行,意气偏激,而少真诚的缘故。康有为提出可能是因为《论语》是由曾子学派的弟子记录的,所以对子张学派有微词的缘故。君子“讷于言,敏于行”,而子张好为政治,可能有多言语、议论的举动,所以被曾子如此说。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没有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解】

讲中国人多抑制自己内心情感,喜怒不形于色,其实在父母死时,礼制上对哀伤的程度也是有要求的。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①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注】

①孟庄子:即孟孙速,鲁国的大夫。

【译】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孟庄子的孝行,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仍然任用父亲的旧臣并且能够遵循父亲的治国之道,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啊。”

【解】

曾子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但实际政治中,是坚持“无改”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实际上和“孝”并没有严肃的对应关系,后世许多君王正是因为敢于“改”,才赢得了“盛世”局面。在政治行为中,有时甚至很多时候,政治是政治,孝道是孝道。一国之君应守孝道,但也绝不该让“孝”过多覆盖政治。

【原文】

孟氏使阳肤①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②而勿喜。”

萍宝通谣

【注】

①阳肤:曾子的学生。②矜:怜悯。

【译】

孟孙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早已离开了正道,导致民心离散的时间也很长了。你如果能审理出老百姓所蒙受的冤情,应当心怀怜悯,不要自鸣得意。”

【解】

一个贤明的良官,应该对由于社会和时代原因造成犯罪的人抱以怜悯之心,而不是因为自己破了一个案子就居功自傲,扬扬得意。

【原文】

子贡曰:“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

①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谥号“纣”,是一位暴君。②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这里指众恶所归之处。

【译】

子贡说:“纣王的暴虐,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于不利的位置,所有的坏事都会被推到他身上来。”

【解】

商纣王本是非常能干并大有历史功绩的人,历史上确有记载,但由于身死国亡,变成了传言中的暴君。子贡看到了道德上的人心向背,并敢于直言不讳。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①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

①日月之食:指日食、月食。

【译】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月食;他所犯的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敬仰。”

【解】

形象生动的比喻。圣人不是不犯错,而是坦坦荡荡,有过就改。

【原文】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②,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

①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②坠于地:指失传。

【译】

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治道,并没有失传,还流传于人世中。有贤德的人知道大的,没有贤德的人知道小的。没有哪里不是文王、武王之礼制呀。夫子在哪里不能学呢?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治任别归

【解】

子贡是孔门的得意门生,据说孔子死后,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以上几章都是关于子贡的记录,从其言谈中,可见子贡对孔子教诲的领悟,其贤德、聪明与灵活历历在目。

【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②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③,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④,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⑤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

①叔孙武叔:名州仇,鲁国大夫。②子服景伯:鲁国大夫。③宫墙:围墙。④仞:古代度量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⑤官:这里指房舍。

【译】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有贤能。”子服景伯把这句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来作比喻,我的围墙只有一个人的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探望到房屋的美好。夫子的墙壁高处万仞,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啊。叔孙武叔的话,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解】

子贡在文章、外交、政治、经商方面皆有所成就,孔子也曾说子贡总能猜中市价行情,并且曾派子贡解救鲁国于危难之中。子贡与颜回相比,多灵活权变,也更入世,所以其才能成就常人可一目了然。但可能也正是因为太有手段,孔子始终认为子贡不如颜回贤德。其实对比孔子的其他弟子来看,子贡也许更得今人欢心,子贡不像宰我那么好言辞耍贫嘴;不像子路那么好勇斗胜;不像樊迟那么迟钝;不像颜回、曾参那么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也不像子张那么热衷政治,却须有其表。但宋明理学几乎不谈子贡,难道是因为中国一直以来的抑商思想?

【原文】

叔孙武叔毁①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同类推荐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热门推荐
  • 流星的召唤

    流星的召唤

    主角晨逸在暴风雨的袭击中不幸遭到天谴(雷劈)大难不死,而又在梦中得到几门神奇的功法,从此晨逸在宗门最底层突飞猛进。
  • 掌界录

    掌界录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守护的,天,莫与我抢!掌中一界,自成天地,我视天道如蝼蚁!
  • 诺,言

    诺,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这或就是青梅竹马间的爱情,当你朦胧意识到的那刻起,情根深种。
  • 战隼风云

    战隼风云

    2032年,一个效力于Y国克诺塔家族军工企业的特工情报组织,为了守护家族的产业,保护自己所在国家的安全,不屈服于强大的敌对势力,与M国调查组展开斗智斗勇的对抗。考虑到未来战场上科技的进步,小说溶入了军事高科技的色彩,比如传感器,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在战场上的应用,用于完成各种任务。
  • 御见轩

    御见轩

    五年了,五年中自己尽力地克制着自己不去打挠她的生活可如今他可不觉得有让她再这么生活下去的理由,是真的没有了一个人站在她的背后默默地看着她生活的勇气;他要让她知道在这世上还有个人在她看不到的地方爱了她五年。
  • 异恶阴诡

    异恶阴诡

    一次重伤,让他拥有了触碰即可看到对方所经历看到的那一幕的能力,自然与非自然,这个世界,有你根本无法认知的东西,无非逃脱。一个重生的女子,可怕的梦境延伸到现实,两人都看到会被不知名的东西杀死。直到拥有预知能力的人出现,告诉他们逃脱宿命的唯一办法......
  • 云山志

    云山志

    六岁那年,方禹和师父上了云山,修仙修人,匆匆别红尘。谁想世人皆道神仙好,神仙不知几烦恼。
  • 你能否再爱我一回

    你能否再爱我一回

    他们本来是一对的,但女孩因为有事就离开了男孩,但等她回来了之后,男孩却忘记了她……
  • 萌狐追爱TFBOYS别跑

    萌狐追爱TFBOYS别跑

    偶是一只狐狸,不,准确的说是一个美少女变成的狐狸,这世界太癫狂,就在床上睡了一觉,一醒来后,床还是那个床,房间还是那个房间,可人却...成了狐狸。那你告诉我!我以后还可以睡觉不!【已哭晕在厕】行行行!变狐狸咱也就不说啥了!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会遇上帅到人神共愤的大明星TFBOYS!而且还隔三差五的流鼻血【幽怨脸】姑且不说流鼻血!老天!你让我和三小只过个平静日子好吗?这个情敌大boss是什么鬼?而且,这个情敌还是个山寨版的!喂!警察叔叔,我能不能拨打315打假热线把这个山寨情敌抓走!ps:本文主旨以爆笑+轻松为主,有些章节稍有小虐,不过,表怕,结局总归是好哒:一女三男。
  • 鬼村殡仪馆

    鬼村殡仪馆

    繁华的雨水,迷离了寂寥的世界。凋零的花叶,谁人又会知晓。来来往往的人群,留下匆忙的脚印。回首间,沿着走过的足迹,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过路陌客而已。灵魂的归处,是否那样安详。但谁人又知,那里也是一个不安的世界。